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车流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桥梁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就当前土木工程桥梁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创新之处进行了探讨,然后阐述了土木工程桥梁施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土木工程桥梁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1 土木工程桥梁施工技术现状
1.1桥梁承载力问题
土木工程桥梁如果承载能力不足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而影响因素大致可归纳为设计原因和施工原因,在设计桥梁的方案时,主要是按照当地的使用要求、水文地质条件等来进行,若是在结构上出现偏差,则会导致在往后的使用中出现各种缺陷,另外在设计计算中,常常会出现计算上的错误,例如混凝土构件预应力的二次应力等,若因为设计人员的经验缺乏,导致处理事务,将会给桥梁造成重要隐患。
1.2施工技术的不足
例如,一些施工人员综合技术水平偏低,忽视加强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学习,所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不合理,未能准确把握施工技术要点,难以保证施工效果。在工程建设中,不注重把握基础工程、钢筋工程、桥墩工程、桥面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忽视每道工序质量管理。最终可能导致质量和安全事故发生,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必要损失。
1.3桥梁使用寿命缩短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汽车已经成为每家每户必备物品,且大型运输货车的重点也在不断地增加,所以桥梁工程竣工后,需要面临着更严格的考研,当土木工程桥梁的使用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出现桥面、桥墩等出现裂痕,钢筋断裂以及路面开裂的状况也会频繁出现,除此之外,很多桥梁施工团队在竣工之后就不再会对桥梁进行定期的监护以及维修,在桥梁一开始出现问题时,不及时的进行修护,当桥面出现较大的问题再进行修复时则会消耗更大的人力物力,也会直接导致桥梁寿命的直线下降,甚至还可能给在桥面上行驶的车辆造成较大的伤害。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对于桥梁建筑施工问题不够重视,所以完善桥梁建筑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土木工程桥梁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2.1强化传统技术,采用先进技术
土木工程桥梁施工应当采用传统技术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既不能完全依靠传统技术而停滞不前,也不能完全采用新技术而抛弃传统技术,这是由桥梁工程的特殊性决定的。土木工程桥梁应当对传统技术有选择地应用,以避免传统技术的失传和浪费或新技术对于施工的不适应。在对传统技术应用的同时,桥梁工程企业一方面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并且加以运用,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另一方面,应当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模仿和借鉴其管理模式中的优势,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的施工管理能力。土木工程桥梁施工单位应当在不断摸索中累积和总结经验,并加以改进,找到最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方式,提升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桥梁工程施工单位的运行和经济效益。
2.2 降低桥梁承载度的设计风险
土木工程桥梁的整体强度属于一个综合性指标,其承载度和桥梁的使用寿命以及耐久度等都具有密切联系,为了能够达到提升桥梁承载力的目的,必须要采用完美的计算理论以及控制方程,对于周期性以及规律性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必须要进行实地的测量和考察,掌握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运输等条件,及时和监理人员进行沟通,熟悉施工重点,尤其是在防腐、材料等问题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在施工的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化技术
为了解决在土木工程桥梁建筑中遇到各种技术性问题,在施工中充分应用现代化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所构建的桥梁模型不仅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的将自己的设计展示给决策人,且根据虚拟仿真技术所设计桥梁模型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对现场环境和声音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所以虚拟仿真技术在桥梁建筑中的应用能够解决设计不符合建筑环境的问题,降低建筑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机率,从根本上减少了资源的消耗。除此之外,在桥梁建筑的过程中会使用很多的数据,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录入数据的方法,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能在记录和计算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所以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海量数据储存以及有序管理数据,大大降低了桥梁建筑施工的难度,能够保证桥梁建筑工程的准确度和高效性。
2.4严格控制工程路面结构质量
严格控制工程路面结构质量,包括对路面、路基、基底垫层的控制,对于路面施工,应运用相关技术控制好混凝土的性能,规避环境因素对路面施工的影响,并使路面保持一定的水渗透性;对于路基施工,应利用相关技术引入石料、粗细集料以及水泥的使用,降低其水渗透性,并通过控制物料比例维持一定的材料强度。而对于基底垫层来讲,不仅需要降低其水渗透性,还要布置排水通道将积水及时排除,避免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2.5桥面裂痕修补技术
在土木工程桥梁裂痕修补中常用的有:填充技术、灌浆技术、表面修补技术以及涂抹技术这四种,修补技术的应用范围以桥面裂痕的大小作为依据。不足 0.2cm 的桥面裂痕采用涂抹技术进行修补,低压低速灌浆处理技术则可以修补 0.2cm 以上的裂痕。使用涂抹技术进行修补时,应该先清理桥面裂痕,将裂痕旁的浮土和碎渣及其他附着物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在裂痕上涂抹适量的丙酮,间隔 5 分钟后在涂抹环氧树脂浆液,直到涂抹厚度达到 1mm,基本修补完成。填充技术是裂痕修补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技术。若桥梁裂缝过大,使用别的修补技术很难达到维修效果,使用填充技术则可以有效处理。在不损坏桥梁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将裂痕两侧凿开一个凹槽,凹槽两侧及底部应凿毛,有效提高修补后结构的连接性;将沥青、水泥砂浆以及树脂等修补材料按照一定的施工配合比搅拌均匀,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填充到凹槽里,施工的过程应连续进行,不应出现冷缝等影响结构的行为。填充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桥梁裂缝的进一步蔓延,保证桥梁使用的安全性。表面修补是桥梁裂痕修补中应用范围较广的技术,因其有操作便捷、投入成本低等优点。表面修补技术往往适用于对桥面整体负荷影响较小的裂痕中。在修补施工中,施工人员首先要仔细清理桥面裂痕表面,进而在桥面裂痕表面涂抹适量的丙酮,间隔 5 分钟后在涂抹环氧树脂浆液,等到环氧树脂浆液干燥后,还要在混凝土的表面涂抹适量的防腐材料,此外还要用玻璃纤维覆盖到桥面裂痕的表面来控制裂痕的进一步蔓延发展。
2.6完善质量管理
首先应该制定施工质量标准,对不同路段的路基、路面做出质量规定和技术要求,其次应该对施工客观因素做出全面要求,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所用设备、钢筋混凝土材料等都要符合相关质量要求,然后应在制度中要求施工现场有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监督,为施工过程提供技术指导,帮助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影响道路桥梁质量的问题,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桥梁施工是一个复杂多变的长期工程,任何环节的疏漏都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在桥梁建造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工程技术人员也应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于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给予重视,并及时进行处理,加强桥梁建设的监督管理,杜绝一切隐患问题,更新技术理念,促进我国桥梁建设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震.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发展方向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11):110+112.
[2]孙志国.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J].四川水泥,2018(02):31.
[3]罗飞飞.浅谈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J].四川水泥,2017(07):71.
论文作者:王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桥梁论文; 技术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裂痕论文; 桥面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路面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