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中心小学 骆丹君 317525
内容提要: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能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和乐于表达的习惯,丰富写作素材,活跃写作思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试从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入手,以期抛砖引玉,求教大方。
关键词:信息技术、作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为教学增添了活力,增加很多亮点。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也拉近了学生观察能力与作文的关系。使学生掌握多种修改作文的方法多媒体,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开辟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一、运用信息技术,“煽动”学生的热情
1、巧借媒体――激发写作的兴趣
没有兴趣就没有写作的欲望,小学生由于受阅历、年龄的限制,就感觉没东西可写,没内容可写。而一旦我们的作文课使学生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会迸发出写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媒体技术能将图片、声音等教学的资源结合起来,把枯燥、乏味、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逐步形成爱动笔、喜欢写的良好习惯。老师可根据习作的需要,上网去查找或去拍摄作文教学的资源,把学生难以目睹而又十分感兴趣的现象或过程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教“描写动物”这个内容,让学生明确这次写作“要抓住动物的特征,要有条理、生动、形象的描写”后,先声像引路,观看录像。接着出示例文,学生自读,进行例文分析,提出问题。再观看电脑中储存的构思,然后,播放有小猫、熊猫、象、小鸽子这几种动物的录像,让学生选择一种动物来写。这样,大多数同学都能抓住这一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来写,写出语句生动、形象的文章。
2、再现场景――点燃写作情感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作文的内容虽是学生已认识的事物,他们也有所经历,而学生却往往因无意注意,印象淡薄,以致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我们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的活动拍摄下来编辑以后输入多媒体储存,在作文课上就可以用这些材料教学。学生看到的教学声乐材料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一幕幕生活片段会浮现在他们的脑海里,因此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与兴趣。
如进行“心理描写”的写作训练时,笔者将近期班级的一次颁奖会的现场用摄像机拍摄了下来,之后借助信息技术投放在大屏幕上,学生看到影片中的自己都睁大了眼睛,无比兴奋地诉说着、评价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轻易地把学生经历的过眼云烟的事情通过计算机再现在学生眼前,勾连起过去和现在,唤起形象记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学生创作的情感,结果学生都兴趣盎然,写出了极具艺术魅力的文字。
二、巧用多媒体,“开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1、观察情景――拓展学生的思路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思考问题往往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利用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教学时不仅能教给学生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
指导学生写《校园一角》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已被这种生动有趣的视频吸引住了,再通过图文的有机结合,学生的学习动机被充分调动起来,创造思维得到了培养,对这些思维性较强的问题充满兴趣,都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使学生的作文教学得到了最优化。
2、跨越时空――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变
学生的作文是周围的事物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如果不会观察,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写作时就不会有具体实在的内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为学生的观察事物提供了丰富的表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借助多媒体通过声、光、形、色和动画等传载多种信息,把大千世界的真情实景变成图像和声音显示给学生,并能使显示的事物在大小、远近、快慢、动静、虚实之间互相转化,还可超越时空界限,使不可知的事物变成丰富生动的表象。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可控性和反复性进行有效的指导,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
再以《校园一角》为例,就先把有关校园景物的录像反复播给学生看,再放慢录像的速度,有次序、有重点地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让学生首先说出校园一角有哪些景物,哪些该简略地说,哪些该重点地说,通过引导和仔细认真的观察多媒体画面,有了丰富的直观, 使学生能根据画面内容的观察,产生感觉、知觉和联想,以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展示修改,促进评价
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讲评,指导学生如何去修改作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上作文评改课之前,教师选出反映共性的好、中、差的作文数篇,上课时在实物投影机上投影出来,由教师示范修改或师生共同对文章内容、遣词造句乃至标点符号的运用进行评改。评改过程中,展示修改的每一个步骤,把原文和修改稿进行对照,使学生对正误了然于胸。这样不仅能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作文评讲的质量,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著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2001年1、2期
[3] 王 唯 《一种新的课堂信息化解决方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4-12
[4] 余胜泉.吴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 蒋鸣和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创新》上海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 2005-10
论文作者: 骆丹君,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多媒体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作文教学论文; 事物论文; 思维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