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精神科科;护理管理;不良事件
引言
精神科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因患者的特殊性,精神科护理中存在很多的风险,风险的发生可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和医院名誉,因此住院期间应加强风险护理,保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减少风险的发生。为了明确风险管理对于精神科护理的效果,本研究探讨了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入院风险评估的应用意义,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接受精神科护理的2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前的113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后的113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60例,女53例;年龄19-74岁,平均(46.5±27.5)岁;观察组中,男59例,女54例;年龄20-74岁,平均(47.0±27.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可作比较。
1.2方法
1)做好团队建设每个人的能力存在差异,组建团队后充分发掘成员的优势,利用优势互补,提升整体水平。护士长定期组织全员进行培训,学习先进技术,改变“护士长或带教老师教、护理学员学”的传统模式,根据护士专长授课,尽量达到人人参与其中,有望成为培训老师,总结经验,促进进步。彼此之间协同合作,取长补短,用自身的优势弥补劣势,提升整体服务质量。2)人尽其才,发挥长处 虽然木板的长短是固定的,但储水箱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储更多的水,需采取重新排列的方式,即短的放在一起,长的放在一起,将木桶向长板倾斜,使桶里的水形成斜面,以增加储水量川。达到这样效果的关键是木板的地方要放对,这在操作上有一定难度。将其用于护理管理,就要求护士长对护士进行全面评估,根据其特点安排岗位,实现人尽其才。医院精神科20岁以上的老护士较多,占到1/3左右。这些人中很多未参加过正规的护理教育,学历不高。加上岗位特殊,常期从事护理工作,接触的专业操作少,理论知识欠缺。但他们实践经验丰富,善于观察患者的细微心理和症状变化,更能取得患者信任,且沟通能力强,能与患者配合。将他们安排在重点病房,利用其敏锐的观察力与悉心照护,促使患者敞开心扉,避免或减少安全隐患。年轻护士的优势在于精力、体力充沛,专业知识强,为此安排其在专业技术较强的岗位,或参与护理文书书写,使其学以致用。3)强化护理人员素质。定期组织理论及技能培训,使精神科护理人员不仅熟练掌握精神科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抢救技能,具备较高的应急处理能力及沟通能力.
1.3观察指标
根据相关制度,自制护理治疗评价表,内容包含:服务态度、基础护理、患者管理、规避纠纷、护理执行规范、应急能力及消毒隔离,每项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该项护理质量越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统计两组护理缺陷及护理满意情况,内容包含:护理差错、护理事故、护理纠纷,其中护理满意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
2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分别为:21.24%(24/113)例、2.65%(3/113)例,χ2=16.428,P=0.000;两组投诉率分别为:23.89%(27/113例、4.42%(5/113)例,χ2=15.598,P=0.000;两组患者急救不到位发生情况分别为:16.81%(19/113)例、0.88%(1/113)例,χ2=15.737,P=0.000;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投诉率以及急救不到位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P<0.05。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提升精神科护理质量,减少精神科护理中的缺陷,降低治疗风险。通过制定规范化精神科急救措施,明确岗位职责,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将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提升护理积极性。本次研究中,通过分阶段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心理护理,缓解紧张情绪,提升疾病认知度,从而能够及时主动配合各项护理措施,确保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风险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确保患者安全性,从而提高护理满意情况。研究显示观察组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研究发现,在两组护理缺陷对比中,观察组各项护理缺陷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护理风险管理能够进一步降低护理缺陷,降低护理风险,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目前,随着社会压力增大,精神科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增加,且精神科的风险较多,存在较多的风险隐患,如跌倒和噎食等,这对精神科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危及精神科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随着我国精神科医疗纠纷的不断增加,入院风险评估作为一种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已在我国卫生管理领域得到广泛推广。采取精神科入院风险评估,可改善精神科患者出现风险的高危程度,并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分层次护理,可最大限度减少精神科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护理服务的质量,减少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在社会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环境下,人们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各类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渐攀升,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有躁狂症、神经症、抑郁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人际关系发展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精神科患者容易出现伤人、自杀、自伤等不良事件,导致医院在治疗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在精神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评估可有效引导临床护理发展方向,有利于护理人员掌握好护理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任莹,芦良花.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0):894-895.
[2]朱秀琴,郑娜,刘清华,等.精神科内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8,33(5):25-27.
[3]周艳.PDCA循环模式在精神科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1):80-83.
[4]邱小婷,胡敏,刘运萍,等.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7,15(18):2188-2191.
[5]钟素雯,杨莉瑕,梁瑞清,等.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提高精神科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5):147-150.
[6]罗淑萍.全面流程护理管理对精神科科医护效率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8,24(35):185-187.
论文作者:潘玉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精神科论文; 患者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科科论文; 风险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