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研究——世界市场的经典叙述与现代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市场论文,理论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特征论文,经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世界市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
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把世界市场作为自己理论的逻辑归宿,把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世界市场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时,曾指出,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前三个部分主要围绕一国内的资本与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展开论述,后三个部分把研究领域延伸到了国际范围。
马克思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以后,关于国际经济问题给予了认真的关注,当他研究国际分工、对外贸易、货币与汇率、关税政策等问题时,看到资本在国内和国际发展的关系和联系。把它们确定为资本向总体发展的统一过程的先后两个逻辑阶段。同时,还弄清了后一个逻辑阶段即世界市场的内部结构,因而形成世界市场总体的理论。在马克思计划写作的经济学著作《对外贸易》分册中,国家作为经济行为的主体和生产者走到对外贸易中来,同其他作为经济行为主体的国家发生关系,从而形成生产的国际关系。这一过程同国内生产当事人彼此发生关系,从而形成国内生产关系的过程是一样的。其中用以分析和阐明这些关系的一些抽象的范畴和规律,如分工、商品、价值、价值规律、货币、交换、竞争和信用等,在引入对外贸易的新条件之后,便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和更具体的形式上展开了,它们被采取了新的形式和补充新的规定。然而上述的分析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综合,即从总的联系上作总的把握,上升到高级阶段即达到世界市场的思维逻辑。前者是从各个国家出发考察它们同其它国家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后者是从世界的整体出发考察各个国家经济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他计划写作的《世界市场》分册中,试通过世界市场的总体概念阐明世界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总体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有狭义、广义的世界市场之说,狭义世界市场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市场交换场所,是世界各国通过互助合作和贸易往来建立起来的商品交换的领域。广义世界市场表示发展为世界规模的资产阶级经济社会的整体。在这里,国内的生产关系“以其世界市场的形式出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7页人民出版社1979)“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条件……结合于世界市场这一概念之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88页人民出版社1965)这两方面有密切联系,前者是后者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后者是前者发展的结果。世界范围市场的形成,意味着国际交换具有了普遍性。各个国家的生产、交换、消费过程和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相协调,形成普遍的世界交往,这样作为流通过程要素的狭义世界市场把各个国家联结为世界范围内统一的经济整体,这就是广义的世界市场。当我们论述问题的时候,这两部分有所交叉,当认识世界市场这个问题的时候,这是前后认识的两个阶段。
马克思计划写作的关于世界市场问题的阐述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6页人民出版社1979)在1857-1858年手稿的《货币章》中,马克思提到:“〔生产的〕国际关系构成第四篇;”(同上书,第178页)在这个手稿的《资本章》中,马克思把第二篇的内容归结为:“对外贸易。汇率。货币作为国际铸币。”(同上书,第219页)此外,在马克思的其它著作中涉入到的有关论述,如对外贸易同资本积累乃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系,同资本主义利润的关系,国际价值,国际间不平等交换,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政策等,也是这方面所研究的范围。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有助于我们在理论上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完整理论体系。如价值理论,随着生产越出一国的界限,形成国际化分工体系,商品的国际交换随之发展,形成世界市场,这时在国际商品交换中产生了新的交换尺度即国际价值。同价值发展为国际价值相适应,货币由国内流通进入世界市场,转化为世界货币。马克思指出:“只有对外贸易,只有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才使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抽象劳动发展为社会劳动。抽象财富、价值、货币、从而抽象劳动的发展程度怎样,要看具体劳动发展为包括世界市场的各种不同劳动方式的总体的程度怎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第278页人民出版社1974)“只有在世界市场上,货币才充分地作为这样一种商品起作用,这种商品的自然形式同时就是抽象人类劳动的直接的社会实现形式。货币的存在方式与货币的概念相适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63页人民出版社1972)以及国际价值的转形:国际生产价格问题,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的转化问题。在世界劳动所形成的国际价值上,价值才真正地成为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使价值概念得到充分的表现并具有普遍意义。这时才完成了完整的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
再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上来看,是运用辩证的方法、普遍联系的方法进行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资本主义的研究,先从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运动中去把握,同时,还从事物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来把握,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运动不是孤立的,是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在与世界市场发生种种联系的基础上运动和发展的。马克思的经济学是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与世界市场的种种联系上去研究和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348页人民出版社1972)这说明马克思意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世界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尽管当时的世界市场不能同今天的世界市场相比。然而马克思生前没有完成这一任务,没有如期完成他计划写作的经济学著作《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分册。但他的理论研究方法和认识问题的方法,以及见于其它篇章的有关世界市场问题的论述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理论遗产。
二、世界市场的形成问题
1.需求与世界市场
首先,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是建立世界市场的条件。人们对生活和生产需求的无限性促使世界市场不断扩大。马克思指出,需要的整个体系……建立在整个生产组织上,需要往往直接来自生产或以生产为基础的情况。世界贸易几乎完全不是由个人消费的需要所决定,而是由生产的需要所决定。马克思也指出了需求的不断扩大对商品交换、交换领域扩大直至成为世界市场的影响。历史由此从民族的历史成为世界性历史。“需求的世界历史性发展——它的普遍推广——首先取决于世界各国相互间对产品的了解。如果说,在发展过程中,需求创造贸易,那么,最初的贸易又是由需求创造的。需求是贸易的物质内容——交换对象的总和……战争、为了有所发现等等而进行的旅游、使各国人民彼此之间建立联系的一切历史事件,同样是扩大需求——建立世界市场的条件。需求的增长,直接和首先以各国现有的产品相互进行交换为保证。需求渐渐失去了自己的地方性等等,而带有广泛扩展的性质。这样,各国的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这一或那一国家居民的消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82页人民出版社1979)当生产和消费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时,一个国家所出产的产品,不仅供应本国的消费,而且供应世界各地的消费,因而也引起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旧的需要为新的需要所代替,旧的需要是用国货就能满足的,而新的需要却要靠非常遥远的国家和气候悬殊的地带的产品才能满足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70页人民出版社1958)
2.国际分工及交换的发展与世界市场
分工与社会分工是生产与交换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国际分工则是社会分工发展到超越国家的界限所形成的国际社会分工。国际分工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国际分工在资本主义产生以前已存在,但那时的国际分工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形成的分工。当社会分工从部门分工、地区分工发展到国际分工时,贸易关系和市场联系也从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到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和市场关系中。
资本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发达的商品经济,它的经济要求是不受任何地区、时点的限制的,资本的扩张性要求不断地寻求更大的国外市场,力求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因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典型形成是随着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转化,以交换为媒介的社会分工日趋成熟、商品流通越出国界而成为世界性贸易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工业“拿来加工制造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从地球上极其遥远的地区运来的原料。”(同上)“现在纺纱工人可以住在英国,而织布工人却住在东印度……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同上书,第168-169页)列宁认为,哪里有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因而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的基础和条件。
国际分工越深入,必然促使国际交换即国际贸易的发展,马克思说:“海上贸易的繁荣、银行业的繁荣,都依赖于工业的繁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60页人民出版社1958)国际分工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国际贸易的规模、范围、方式和速度;而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发展又会对国际分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促使国际分工,创造新的分工,为新的分工的产生创造前提条件。马克思说:“交换……使不同的生产领域发生关系,并把它们变成社会总生产的多少互相依赖的部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90页人民出版社1972)
而交换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有力地推动了分工和国际分工向更深更广的范围发展。国际贸易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大规模的销售条件,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获得更大的分工利益。国际贸易还为国内市场所限而不能进行专业化分工生产的部门创造了社会分工可能进一步深化的条件,因而国际贸易的扩大使得在国际分工条件下的生产,有更广阔的实现产品的扩大再生产的条件,生产能够在更大的规模上经营。通过扩大生产和投资,促进资本的集中和垄断的形成,增强资本的实力,实现大规模的跨国经营。
3.资本的扩张本性与世界市场
如果从生产持续不断的循环需要来说,进行资本主义生产要购买原材料、劳动力、机器设备等,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出售以实现其价值和剩余价值。因此还需要有市场,以及世界市场的条件,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发展密切联系,命运攸关。
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的本性,是资本自身不断扩张的必然结果。资本是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靠不断地占有剩余价值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资本天生所具有的对剩余劳动的追求和扩张冲动,使资本处于不断膨胀的状态,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处于不断扩大的运动中。随着资本的发展和在国内取得统治地位,国内市场就变得越来越小而成为资本发展的障碍。它按照自身发展的逻辑,突破国家的界限走向世界。它打破一切狭隘闭塞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将与自己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因而它自身也发展成为世界市场总体。马克思指出:“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391页人民出版社1979)
而发达的商品流通,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兴起,这些又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则使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隶属于自身并成为自身生活的条件,并使其达到更大的规模。
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积累,造成国内资本大量过剩,那种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延伸至国外的商品输出已经不够了,资本特别是生产资本的国际转移和流动,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遍布于全世界,这就是资本大规模地跨越国家的界限步入世界的进程,资本最初就是从商品流通领域起步向国际化发展的。因而,资本的国际化由流通领域发展至生产领域,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生产国际化成为真正的决定的因素,它促进经济的各个因素和环节的国际化过程的全面发展,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并将各国的经济联结为一个整体,形成世界市场总体,马克思对此指出:“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31页人民出版社1972)马克思对世界市场总体的本质规定简要和概括地指出:“生产以及它的每一个要素都表现为总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78页人民出版社1979)
4.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资本主义在其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增长;由于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导致资本主义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动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使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马克思指出:“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3页人民出版社1972)
关于机器大工业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作用,马克思谈到:“大工业便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准备好地盘,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61-362页人民出版社1958)在这样的情况下,“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状态已经消逝,现在代之而起的已经是各个民族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各方面互相依赖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70页人民出版社1958)因此,由于国际分工乃至国际贸易导致的世界各民族在世界市场中形成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
马克思认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愈是扩展,资产阶级也愈是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52页人民出版社1972)在世界市场上进行交换和贸易的国家,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愈是发展和巩固,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谈到德国的情况时说:“只有到这时,德国才完全和最终被卷入了世界贸易。工业家的资本迅速增加了,因而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也提高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91页人民出版社1972)“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348页人民出版社1972)它的发展过程中,资本越出国界征服全国界,这时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也就推广到全世界,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此时,资本主义生产及其关系便以完全和充分发展的形式表现出来,达到其高级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成为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体系获得世界的整体存在。
5.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发展初期,通过资本的输出使资本输入国成为其从属或附庸。资产阶级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和不平等交换,摧毁了落后国家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并使之成为主要生产初级产品的殖民地商品经济,通过这些方式,资产阶级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使农民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其他国家的殖民统治达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向外扩展。马克思认为,这种“以最残酷的暴力为基础的”殖民制度的扩张,对新生资产阶级十分重要,它大大促进了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对殖民地国家而言其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对旧的生产方式起破坏作用,把殖民地国家的农业和手工业结合和自然经济摧毁了,并使殖民地国家遭受殖民国的奴役和掠夺。另一方面,它也有建设性的使命,“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使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
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相互争斗也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确立其地位。马克思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跟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进行的商业战争。“(《资本论》第1卷第819页人民出版社1975)
6.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垄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高级阶段形成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列宁曾经论述过这一阶段资本主义的五大经济特征。这五大特征我们认为是帝国主义为摆脱经济危机,维持自身的生存的发展所作的抗争。在资本主义看来,危机是市场造成的,摆脱危机的主要出路就是不断地开拓市场。追求最大范围,最高效率的市场占有率和最大利润,正反映出资本运动的基本趋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表现出的五大经济特征,即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经济特征,也是为摆脱经济危机而拼力开拓世界市场的手段。而列宁指出的帝国主义五大经济特征无一不具有开拓世界市场的功能。
从第一个特征看来,生产集中形成的垄断组织,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并且为进一步争夺和开拓市场而产生的。列宁阐述了生产领域的垄断,同时对流通领域,在市场竞争中的垄断也有充分的认识。如在概括恩格斯揭露“剥削全世界”的英国资产阶级的有关论断时,赞同恩格斯指出的英国资产阶级早已“在世界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的观点,而且进一步指出在20世纪初,不仅仅英国,而且每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由于托拉斯、卡特尔、金融资本以及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关系等等而在世界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列宁全集》第2卷第826页人民出版社1972)。列宁也指出了国际卡特尔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情况,认为在当时“国际卡特尔的数目已经在一百个以上,它们占据了全部世界市场,并且和睦地进行瓜分……。”(同上书,第883页)随着资本主义竞争的加剧,形成了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形成集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垄断组织,这是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它没有排除占据世界市场的功能,而是更强化了开拓世界市场的功能。
第二个特征,在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溶为“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列宁指出:“垄断资本家不仅在个别国家内,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从金融上、产权上,有的甚至从生产上,控制了整批的工业部门。在这个基础上就形成了少数大银行、金融大王、金融巨头的空前未有的统治,他们实际上甚至已经把最自由的共和国变成了金融君主国。”(《列宁全集》第4卷第315-316页人民出版社1972)从上述可以看出,金融寡头对生产企业的渗透和控制,甚至对国家世界工业生产的统治。从世界市场的发展角度来看,世界市场的内容从自由竞争时期以商品销售市场为主,发展为商品销售市场与货币金融市场都高度发达的世界市场。
再看第三个特征: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列宁看来,“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商品输出。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的特征是资本输出。”(《列宁全集》第2卷第782页人民出版社1972)在20世纪初,“少数积累了大量资本的最富的国家已经处于垄断地位。在先进的国家里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而过剩的资本“会输出国外,输出到落后的国家去,以提高利润。在这些落后的国家里,利润通常都是很高的,因为那里资本少,地价比较贱,工资低,原料也便宜。”(同上书,第783页)。列宁把资本输出看作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特征。列宁认为,资本输出除了大幅度地直接拓展国际资本市场之外,还在开拓世界市场方面起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1)资本输出促进商品输出。列宁写到:“垄断组织则到处实行垄断的原则:利用‘联系’来订立有利的契约,以代替开放的市场上的竞争。最普通的现象,就是规定拿一部分贷款来购买债权国的产品,尤其是军用品、轮船等等,作为贷款的条件”(同上书,第786页)。“金融资本……要从一条牛身上剥下两张皮来:第一张皮是从贷款取得的利润,第二张皮是在同一笔贷款用来购买克虏伯的产品或钢业辛迪加的铁路材料等等时取得的利润。”(同上书,第835页)(2)资本输出促进对殖民地市场的占有和掠夺。列宁写到:“资本输出的利益也同样地促进对殖民地的掠夺,因为在殖民地市场上,更容易(有时甚至只有在殖民地市场上才可能)用垄断的手段排除竞争者,保证由自己来供应,巩固相当的‘联系’等等”(同上书,第804页)(3)资本输出加速资本输入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列宁写到:“资本输出总要影响到输入资本的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大大加速那里的资本主义发展。”(同上,第785页)显然,资本主义在资本输入国、在全世界的发展,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销售场所在资本输入国、在全世界的扩展。
第四个特征,瓜分世界的国际垄断同盟形成。这一特征的形成与争夺世界市场有直接关系,列宁指出:“资本家的垄断同盟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首先分割国内市场,在不同程度上,把本国的生产完全霸占在自己手里。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国内市场必然是同国外市场相联系的。资本主义早已造成了世界市场。所以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随着最大垄断同盟的国外联系和殖民地联系以及‘势力范围’的极力扩张,‘自然’就使得这些垄断同盟之间达成全世界的协定,形成国际卡特尔。”(《列宁全集》第2卷第788页人民出版社1972)列宁列举了不少事实,说明20世纪初英、美、德、法等国的垄断同盟,在国际竞争中形成卡特尔的过程,“按资本”、“按实力”瓜分世界的过程。
第五个特征,资本主义列强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是指殖民地领土,霸占殖民地从来就是资本主义开拓世界市场的重要方式,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时期,瓜分殖民地更是资本主义列强争夺和开拓世界市场的重要方式。占领分割殖民地的原因首先是争夺原料,“资本主义愈发达,原料愈缺乏,竞争和追逐全世界原料来源的斗争愈尖锐,那末占据殖民地的斗争也就愈激烈。”(同上书,第802-803页)在“殖民政策的无数‘旧的’动机以外,金融资本又增加了争夺原料来源、争夺资本输出、争夺‘势力范围’(即进行有利的交易、取得租让、取得垄断利润等等的范围)以及争夺一般经济领土等等的动机。”(同上书,第841页)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作为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开拓
马克思曾讲过股份制及其矛盾“在一定部门中造成了垄断,因而要求国家的干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96页人民出版社1974),恩格斯也强调,为了避免周期性经济危机中“大资本主义企业的破产造成的崩溃本身”,“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式代表——国家不得不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这些论述说明马恩都曾经意识到国家干预经济的情况。这些论述被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所证实。并且在世界范围内,由各个国家出面组织对世界市场经济的协调,是当代世界市场中一个鲜明特征。
三、世界市场的作用问题
1.世界市场对世界生产起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基本的经济手段。市场竞争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使资源流向效益相对好的部门、地区和国家,排拆并削弱效益不好的部门、地区和国家。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家会尽最大努力垄断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以获得超额利润。对市场占有率及利润的追求无形中成为促使资源趋向最佳配置的驱动力。当国内质优价廉的原材料不能满足生产,或者当国内劳动力价格太高,资本在国内投资获利转低时,以及从国外购买原材料增加运费使成本过高时,资本家就会把目光转向世界市场,这样,世界市场就对世界范围的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
2.世界市场使生产各环节得到充分发展
各国的生产成为世界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各要素和环节得到最大范围扩展。生产:世界市场总体的运行,是在国际生产的自身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其发展的初期,以资本仅在个别国家出现,这时资本主义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整个来说还处于不完全和较低级的发展阶段上。然而,“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348页人民出版社1972)它在发展过程中,使资本越出国界征服全世界,这时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也就推广到全世界,此时,资本主义生产及其关系便以完全和充分发展的形式表现出来,达到其高级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成为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体系获得世界范围的整体存在。生产过程国际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由一国范围内的局部发展达到世界范围的总体发展,最典型的形式是建立起“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商品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第311页人民出版社1982)。消费:由生产所决定的消费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一个国家所出产的产品,不仅供应本国的消费,而且供应世界各地的消费,因而也引起消费需求多样化。分配:它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中介。国际生产也造就了与之适应的国际分配,当时世界市场的生产结构是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和落后地区的农业生产,它所决定的分配就是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或世界城市对世界乡村的奴役。交换:这一过程开始的比较早,因为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前提。但它只有在国际生产过程形成以后,由国际生产过程所决定而达到自身发展的真正广度和深度,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这一过程发展的重要标志。
3.世界市场使一切经济的因素获得了自身性质的充分表现
(1)国别价值转化为国际价值。商品在国内交换中,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大多数生产者所具有的熟练程度和生产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劳动消耗的平均水平。但随着生产越出一国的界限,形成国际化分工体系,商品的国际交换随之发展,并形成了资本主义商品世界市场,这时在国际商品交换中产生了新的交换尺度即国际价值。国际价值是在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的世界市场活动的各国的国内价值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认为,商品的国际价值不再取决于各国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取决于“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例如,在世界市场上,“棉花的价值尺度不是由英国的劳动小时,而是由世界市场上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405页人民出版社1979)由于各个国家劳动生产率不同,因此,拿世界市场上的计量单位“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衡量,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不同量,就有不同的国际价值。马克思写道:“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中等的劳动强度,在这个强度以下的劳动,在生产一种商品时所耗费的时间要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不能算作正常质量的劳动。在一个国家内,只有超过国民平均水平的强度,才会改变单纯以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价值尺度。在以各个国家作为组成部分的世界市场上,情形就不同了。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因此,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而这又表现为更多的货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13-614页人民出版社1972)
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知道,在国内市场形成和实现的我们称之为国民价值或国别价值的价值实体,是一个国家的中等强度的抽象劳动。而在世界市场的各国商品交换中,各个国家的劳动的中等强度不同,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的这个社会必要劳动处于个别劳动的地位。这些个别劳动经过抽象转化为世界劳动。这要通过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进行这个转化。“只有对外贸易,只有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才使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抽象劳动发展为社会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第278页人民出版社1974)
在世界市场中获得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将自然经济扫除干净,因而使产品发展为商品的过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全面实现,产品普遍地发展为商品。同时,价值发展为国际价值。在世界市场总体中,国际商品交换按照国际价值进行。在一国的范围内,国民劳动所形成的国民价值,还是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的不充分的表现,而在充分发展的国际商品交换中,在世界最广大范围内和在世界各国的劳动所创造的无限的产品系列中,商品普遍地展开自己的价值。在世界劳动所形成的国际价值上,价值才真正地成为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使价值概念得到充分的表现并具有普遍意义。
(2)货币转化为世界货币。同国别价值发展为国际价值相适应,货币由国内流通进入世界市场,恢复到原来的贵金属的形式发展为世界货币。在这里,国际价值的量是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来计量。决定国际价值量的是国际范围内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衡量国际价值大小的尺度有三个:一个是世界货币;一个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还有一个是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各国货币进入世界市场必须把国内货币转化为世界货币。而这时的货币充分体现了货币的本质,“只有在世界市场上,货币才充分地作为这样一种商品起作用,这种商品的自然形式同时就是抽象人类劳动的直接的社会实现形式。货币的存在方式与货币的概念相适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63页人民出版社1972)世界货币是国际价值量的外在衡量尺度,而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是国际价值量的内在衡量尺度,借助于它可以把各国的劳动转化为可比劳动,“一个国家的三个工作日也可能同另一个国家的一个工作日交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第112页人民出版社1974)
世界货币作为商品独立存在的形式,可以同世界所有国家的所有商品相交换,并表现世界所有国家的所有商品的价值,因此货币在世界货币的形式上才真正获得了自己的充分发展。“只有对外贸易,只有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才使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抽象劳动发展为社会劳动。抽象财富、价值、货币、从而抽象劳动的发展程度怎样,要看具体劳动发展为包括世界市场的各种不同劳动方式的总体的程度怎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第278页人民出版社1974)
(3)国际价值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国际生产价格是由商品的国际平均成本和国际平均利润构成的一种市场价格。在世界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商品交换的基础是国际价值,即两种商品交换时,它们包含的价值量相等。当世界市场发展到较高阶段时,商品交换的基础是国际生产价格,即两种商品相交换时,商品的生产价格的量相等。在上面的这些交换活动中,交换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并都从中获利。各个国家在价值面前,在国际生产价格面前是一律平等的。但是,不同的国家生产同等数量的国际价值却要花费不同的劳动时间,从这一点看交换又是不平等的,这是由于把平等的价值尺度应用于条件不同的国家的缘故。同样,要生产出同等数量的生产价格,各个国家花费的劳动时间是不平等的,而劳动时间耗费少的国家就占便宜,生产同种数量产品而耗费劳动时间多的国家在交换中就吃亏,这似乎又是不平等的。这种即等价又不等价,即平等又不平等的现象源于商品内部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马克思对这个问题作了这样深刻的分析:“两个国家可以根据利润规律进行交换,两国都获利,但一国总是吃亏……一国可以不断攫取另一国的一部分剩余劳动而在交换中不付任何代价,不过这里的尺度不同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的尺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401-402页人民出版社1980)因此,在国际贸易中虽然存在剥削问题,但它不同于一国内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4)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相互转化。在世界市场上的国际商品交换中,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一般来说,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获利程度要大于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但这并不是说,经济落后的国家就不能从对外贸易中获利。劳动生产率低暂时落后的国家,在国际交换中所付出的实物形式的物化劳动多于它所得到的,但是它由于得到商品比它自己所能生产的更便宜。对于经济落后国家来说,出口初级产品不利,较多的国内价值转化为较少的国际价值;反之进口商品又有利,较少的国际价值转化为较多的国内价值。
4.对外贸易、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和结果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大批人身自由的劳动力,二是要有为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所必需的大量的货币资本。在这两个条件形成过程中,对外经济交往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小生产的分化,出现了大批为资本主义企业所需的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此外,通过海盗式的对外贸易及历史上特殊的对外贸易如奴隶贩卖,鸦片贸易,殖民地贸易,攫取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为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准备了财富。马克思指出:“工场手工业的初次繁荣(先是在意大利,然后是在法兰德斯)的历史前提,乃是同外国各民族的交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2页人民出版社196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后,对外贸易又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结果,“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64页人民出版社1975)所以,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第278页人民出版社1974)。
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存在和发展只有在世界市场中才能得到全面的解释和说明。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具有了世界性,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各方面的相互来往、相互依赖所代替;另一方面,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生活条件。
5.世界市场对整个经济的运转起强有力保证作用
世界市场、对外贸易的发展对资本主义整个的经济状况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其生产的初始动机和最终目的,利润率的高低对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衰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投在对外贸易上的资本能够提供较高的利润率。从商品输出方面来看,比较发达的国家是和生产条件较为不利的国家生产的商品进行竞争,发达国家的劳动作为比较强的劳动来实现,从而获得超额利润。从商品输入方面来看,经济发达国家通过输入较低廉的原材料和燃料,使不变资本要素价格下降。输入低廉的生活资料用品,使可变资本转化成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格便宜,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通过输出资本到经济落后国家,那里使用廉价劳动力,从而获取高额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离开对外贸易是根本不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528页人民出版社1972)。一方面,生产的发展不仅要求从国内,而且要求从国外取得工业原料和粮食以满足自己的需要。马克思说:“如果一个国家自己不能把资本积累所需要的那个数量的机器生产出来,它就要从国外购买。如果它自己不能把所需数量的生活资料(用于工资)和原料生产出来,情况也会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第560页人民出版社1973)另一方面,国内生产的大量产品,除了在国内销售以外,还需要通过对外贸易销售到世界市场上,“如果某个国家闭关自守,那么,它的剩余产品就只能以这一剩余产品的既有的实物形式消费掉。在这个国家中,剩余产品可以交换的范围就会受到不同生产部门的数量的限制。这种限制通过对外贸易才能消除。……对外贸易可以增加某个国家的剩余产品能转化的形式和能用来消费掉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第147页人民出版社1985)因此,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来说,对外贸易使第一部类保留货币形式的商品转化为消费资料,还可以把过剩的商品销售掉。
对外贸易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进行所起的调节作用不仅针对资本主义生产,这一原理今天都具有普遍适用性。比如如何利用外贸、外资调整本国的两大部类生产的比例,引导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在这里对我们有现实意义的是,发展中国家怎样充分利用国际贸易机会实现出口升级,如何应对跨国公司在建立全球生产网络过程中的挑战问题。现实中有的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和加入跨国公司内部分工体系,扩大了出口,实现了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升级,并避免了跨国公司进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自身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而有的国家因为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进入而丧失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之所以有这种差别,是由于该国家的政府是否做到了促进本国进口替代产业成长为出口产业实现出口升级,是否引导跨国公司服务于本国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升级的目标,是否抑制了跨国公司的垄断行为以维持竞争性市场结构,以及是否为本国贸易品部门的大企业建立国际生产网络提供支持。选择自己赖以立足的产品时扬长避短是发展中国家在向世界开放市场时,所应遵守的原则。
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区分产品出口的不同阶段,一个国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方式促进出口,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初级产品出口是发展中国家最初期的方式;然后是专用于出口的加工、组装;零部件供给的分包;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自创品牌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后四类都是制成品。大多数发达国家以第五种方式为主。
许多发展中国家为提高经济增加值,致力于发展制造业及出口制成品。出口加工组装通常是发展中国家迈向制成品出口的第一步,通过使用进口的原料、部件或设备,雇佣本地廉价、低素质的劳动力,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和组装,然后出口到国外。自从60年代这一方式在东亚和拉美地区兴起,后来扩展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目前,在墨西哥和中国出口加工的规模最大。零部件供应是指在一些技术比较先进的行业,发达国家的公司将一些零部件的供应分包给发展中国家制造商,而自己进行关键部件的生产和最后组装的方式。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交通工具、计算机、药品等产品零部件的供应地。这种方式可以与国内经济密切地联系,容易把出口与进入新的产业和引进新产品技术结合起来。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根据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合同及加工说明书,生产国外品牌的最终产品,并且交由发达国家企业销售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生产组织能力和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自创品牌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是最高的阶段,为发达国家广为采用。
制成品出口梯度表明,在世界产品市场全球化的条件下,经济暂时落后的国家在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应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产品发展,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出口升级。
经济不发达国家在进出口贸易和吸引外资上,为了自身的持续发展,改善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应当立足于本国的产业结构和出口升级的需要吸引外资;适当限制国外投资者对当前优势的利用和对国内市场的挤占;运用政策工具引导外国投资流向新产品和更高增加值的产品,做到取我所需,趋利弊害。中国在外商投资方面,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外商投资较多的第三产业部门是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批发零售、餐饮业。外资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据外经贸部统计,在1998年,外资企业占全国出口的44%,进口的55%;外资企业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国机电产品总出口的60%。外资企业有较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且较多采取加工贸易形式。
6.世界市场对经济危机产生与缓和的作用
尽管资本主义从一诞生起,就不断地开拓世界市场,但仍不能满足其扩大生产的需要。从1825年起至今,资本主义开始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危机的形式虽然有变化,但危机的周期从未间断。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对经济危机作了许多生动的描述,在这里,我们仅研究他们对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市场方面的原因的理论阐述,恩格斯指出:“大工业的巨大的扩张力——气体的膨胀力和它相比简直是儿戏——现在在我们面前表现为不顾任何阻力的、在质量上和数量上进行扩张的需要。这种阻力是由大工业产品的消费、销路和市场形成的。但是,市场向广度和深度方面扩张的能力首先是受完全不同的、力量弱得多的规律支配的。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33页人民出版社1972)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矛盾来解释经济危机的实质:“在危机中,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达到剧烈爆发的地步。商品流通暂时停顿下来;流通手段即货币成为流通的障碍;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一切规律都颠倒过来了。经济的冲突达到了顶点;生产方式起来反对交换方式。”(同上书,第433-434页)“危机无非是生产过程中已经彼此独立的阶段强制地实现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第581页人民出版社1973)世界市场危机必须看作资产阶级经济一切矛盾的现实综合和强制平衡。”(同上书,第582页)
关于克制危机的手段,即利用世界市场来克制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往往通过对外贸易转移国内的经济危机,“把矛盾推入更广的范围,为这些矛盾开辟更广阔的活动场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526页人民出版社1972)在一定程度抵消和延缓了经济危机带来的损失,但它也带来了更广范围的危机。
马克思恩格斯写到:“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第72页)
四、世界市场的发展过程及现阶段的特点
1.世界市场发展的阶段及要素组成
世界市场的发展和形成与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统一的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大约经历了400年的时间。世界市场的初级阶段是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60年代,这时的世界市场的地理范围是有限的。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市场迅猛发展的时期,这时期整个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产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上居支配地位,它促进了国际专业化分工及国际贸易的深化。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时期,这时期的世界市场垄断资本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以金本位制为特征的多边贸易体系和世界货币。世界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不断繁多。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向多元化、多极化发展。二次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分工出现细分的趋势,因而使国际分工形式发生很大变化,原来的部门间的分工向部门内分工转化,这使部门内贸易得到快速发展,出现经营全球化的特点。此外,世界市场区域化、集团化发展日益明显,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各国纷纷把先进技术用于出口商品的升级换代,因此,世界技术贸易市场发展非常迅猛,技术贸易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作为统一的世界市场总体由各要素市场组成,因而世界市场的构成随着国际交换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化和细分化。从商品流通区域划分,有不同区域如非洲市场、中东市场、北美市场、南美市场等。从生产要素的职能可以分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市场等。还有从商品的经济用途上分为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资料市场。还有从不同行业划分的如服装市场、机械市场等。总之,作为满足各种需要的各不同的市场是千差万别的,由于生产与需要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市场的结构划分越来越多层次化、细分化。
2.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新特点
(1)国际分工的新特点
从生产的国际分工发展的新趋势来看,由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分工体系更加复杂,促进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战后,旧有的殖民主义经济体系基本瓦解,垄断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生产的发展都对国际分工产生深刻影响,国际分工出现了新的特点:①各个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谋求独立发展,一些国家变成了新兴工业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打破了旧的国际分工体系。②跨国公司采取最佳分工结构组合和配置垄断资本,利用各国的资源、劳动力、技术等优势配置生产力,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规模经营。③科技进步及其创新应用于生产促进了新的分工的产生,新的分工又由于科技进步成果应用的巨大效益得到巩固,二者相互推进形成了生产力的巨大动力。尤其是全球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把世界带入一个信息时代,它使世界经济领域的活动发生了巨大的改观。信息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使信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发展势头最迅猛的新产业,它的高速发展对国际分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一大批新产业形成了工业本身的国际分工深化;由于信息产业的全球性特征,使各国在信息产品上不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因而该领域能充分表现出产业内部分工,从而推动了同一水平国际分工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2)世界市场流通要素的发展特点
从资本的流动来看,当代国际投资、生产资本国际化成为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最活跃的经济现象。随着经济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实施和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进程的推进,以及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和从国际金融市场中表现出来的间接投资都在高速度地发展。并且,在资金的流动上,不限于某些区域范围的一些国家和组织,是跨区域的全球范围。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成为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新生力量。特别是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发展构建了国际生产的新体系。在90年代,跨国公司达到37000家,并拥有17万家子公司,它们控制了90%的国际直接投资和40%的世界生产。跨国公司建立的国际生产体系的主要方式是兼并与收购,从1988年到1995年跨国界并购交易价值达到2290亿美元。在产业流向上,投资向基础部门转移。从1988年到1995年的全球基础部门投资中,有一半以上是来自外国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在跨国公司发展趋向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跨国公司之间组建战略同盟,它作为新的竞争手段使跨国公司在技术上取长补短,同时在更广的地域范围内进行生产布局,是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最充分的表现形式。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生产资金的国际流动,还有力地推动了资源、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转移和流动,使生产的社会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高度发展,各国生产处于更加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之中,这样便把各国的生产联结成统一的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商品生产世界体系。
从商品资本的流通国际贸易领域来看,二战后是国际贸易、国际交换真正发展的时期。据统计,世界出口贸易总额,1950年为597.2亿美元,1970年为2847.5亿美元,1990年就跃升为33320亿美元。1998年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出口为6515亿美元(统计数字据世界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世界经济统计年鉴1999-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并且,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增长速度,世界商品出口额年增长率,70年代为5.5%,80年代为4.5%;而同期世界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5%和3%。世界出口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进入90年代,世界商品贸易量的增长已连续6个年头超过世界生产增长率。世界贸易的加速增长表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程度在提高。在各种商品贸易中,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如现代化办公设备及电信设备的出口成为最有活力的贸易,在世界贸易比重中升到12%。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也是导致全球贸易大幅度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国家的加工贸易已经是其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中国199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808.5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320.7亿美元(《中国经济年鉴1996》中国经济年鉴出版社),说明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在整个外贸出口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在一些较小的国家,这一比例更高。世界贸易组织认为,加工贸易相对来说正在变得日益重要,零部件不只一次过境才到达最终买主手里的商品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此外,世界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从主要服务部门来看,保险、银行和通讯等服务的增长尤快。从世界贸易格局来看仍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主。但近年来在推动全球贸易大幅度增长中,一些地区和组织也起了重要作用。亚洲作为新崛起的经济地区和需求最旺盛的巨大市场,进口增长率连续四年超过出口。东欧和独联体体地区日益活跃,成为世界上很有活力的贸易市场。区域性贸易是近年来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推动力,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贸易协定激增,为世界贸易的发展增加了推动力。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经济信息全球化和广泛的开放市场的措施,世界贸易以贸易自由化为其主流将进入新的增长期。
当代国际贸易即国际交换是整个国际生产的重要环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各个国家的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国际贸易的大规模的发展又为世界各国的生产创造一个不断扩大的流通范围,给生产提供了向更深更广发展的条件,正是国际贸易和由它联结而成的世界市场把世界各国的生产和消费结为统一的经济整体。
从作为生产和流通的联结纽带的国际信贷来看,它也随着国际生产和国际交换得到相应的发展。因为当代整个国际再生产的所有联系都是以国际信用为基础的;国际信用的发展又给国际生产和国际交换进一步发展以巨大的推动作用。货币资本的存在方式即货币和信用具有独特的功能,它能够大流量、快速度地进行国际转移和流动。因而,货币资本国际化能够将世界总资本在各国之间进行有效的配置及利用,有利于国际再生产的运行,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但是,国际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也会带来相反的作用,它会破坏国际收支平衡,导致汇率大幅度波动。其结果,是一些发展中的国家首当其冲受到损害。
3.世界市场中出现的区域化、全球化现象
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十分突出的现象和趋势。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发展更为迅速,已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卷入区域经济集团化中来,已经形成或正在组建各种类型的大小经济贸易集团遍及世界各大洲和各主要地区。绝大多数的西方国家,还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一些最不发达国家都日益重视并参与本地区国家所组成的经济集团。有些国家突破原有的局限,形成由不同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这表明,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伴随着区域经济集团化日益广泛深入的发展,一些地区的经济集团出现了互相渗透和融合的趋势。90年代以来,一些集团开始向洲州域或跨洲域经济方向发展,力图建立一种包括全大洲部分国家、甚至包括几大洲许多重要国家在内的大型区域经济集团。最为典型的是,欧洲联盟在加快自身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已经计划吸纳更多的其他欧洲国家;美洲地区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开始运作的基础上,1994年底34国首脑会议通过宣言,一致同意在2005年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目前已于环太平洋几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于1994年在《茂物宣言》中宣布,不迟于2020年在各成员国内部实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非洲组织在90年代召开过几次首脑会议,宣布在2030年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集团化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力。各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日益普遍加强为其创造了条件,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也促进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和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巨大提高,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在经济上的互相联系和依赖的增强,国际商品交换的规模日趋扩大,国际生活合作的形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愈加频繁,各国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进一步发展,同时它也进一步加强了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这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国家间的经贸合作和交往。但与此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固有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也对全球经济联系和合作的加强产生着一定的消极影响。尽管许多区域经济集团都强调开放性原则,但各个集团内部各成员相互给予的优惠一般不可能为其他成员所能享受。结果一个集团在推进内部贸易自由化的初期,贸易转变效果十分显著,而其经济统一性越是加强,其整体的对外排斥性就越明显。如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导致欧盟近几年来与北美和亚洲的贸易增长明显放慢而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反倾销日益增多。这种以削弱全球经济联系为代价来加强集团内部经济联合的趋向,会导致全球经济资源配置趋于不合理,从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伴随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新高潮,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有这样一些因素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达到这样一个较高的发展阶段:(1)战后一段时期,世界上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发展不平衡的平行市场。冷战结束,一分为二的世界合二而一,市场经济体制的扩展为建立统一的世界市场创造了条件,因此,两个市场统一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整体是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根本前提。(2)90年代世界贸易组织(WTO)代替关贸总协定使世界经济进入一个更为制度化的阶段。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贸易、投资、金融等的规则,成为规范全球经济运行的统一制度,从而使全球统一市场的自由化和公平竞争提高到一个新水平。(3)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成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大大缩短了世界空间距离,全球电脑网络可以使几万亿美元的贸易、投资、国际金融业务在片刻之间完成,这有力地推动了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高潮的到来。(4)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在90年代得到了迅猛发展,加强兼并,建立联盟。更重要的是跨国公司的活动越来越呈现生产国际化、经营多元化、交易内部化和决策全球化的特点,将资本、技术、管理合成一体推广到世界各地,形成全球性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其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跨国公司的出现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5)世界经济90年代以来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国际金融自由化政策,使国家干预理论受到冲击,从而不仅为经济全球化排除了人为障碍,也推动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融合,保证了世界范围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更为合理的配置。正是在上述各因素的作用下,人们感到世界市场日益走向全球性经营,全球化的提法迅速普及,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所有国家都被更深地卷入到这个发展浪潮中。
在这之前,国际贸易还是两个国家、若干国家,或者是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到了全球化阶段,则是全球经济的相互协调,标志着全球范围内各国经济贸易的高度融合趋势,因而,世界市场真正具备了世界市场的性质:
(1)全球化使世界市场贸易自由化程度更高,范围更大,贸易壁垒不断降低。据世界银行1996年《全球经济前景与发展中国家》报告,1985~1994十年中,世界贸易额在各国GDP中所占比例的增长率,是前一个十年的3倍。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商品贸易的增长率已连续7年超过世界生产增长率,充分反映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在提高。贸易自由化还表现为从传统的商品领域扩大到技术、金融等服务贸易领域。据服务贸易有关协议显示,有近60个国家签署了电信自由化协议,承诺在2000年取消200种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约70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新金融服务贸易协定,同意自1999年起开放银行、保险、证券和金融信息市场。世界贸易组织活动更加规范化、法制化。世界贸易组织在协调和处理国际贸易争端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仲载作用。
(2)全球化使世界出现新型的国际分工配置世界生产。主要表现为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而进行的分工;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贸易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转变。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旧的国际分工的主要标志是部门之间的分工,主要途径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中工业制品的地位超过了原材料;而新的国际分工,也即世界性的分工特征是,日益增大的一部分生产与财富在世界范围内创造和分配。组织世界性生产是经济全球化新特点的重要内容。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还在于,它是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变动的助动力量。自工业革命在欧洲发生以来,世界上已出现四次资本的大规模流动,第四次始于1990年,其规模大大超过了前几次,目前,第四次大规模资本流动还在继续。
(3)经济全球化还体现为全球性经济组织有了大力发展,规范与协调世界市场经济的运行。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其发展变化的有利工具。国际经济组织对全球化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世界市场经济实施组织管理和制定规章制度两方面。国际经济组织协调各国经济利益的矛盾。国际经济协调是由于各国间经济矛盾的存在方产生的各国间的相互磋商、协调与联合行动。它是世界经济整体性特征的重要表现形态。当代的国际经济协调包括贸易政策协调、货币政策协调、汇率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在当代世界经济运行中,国际协调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各个经济组织内部国际协调和对全球性问题的协调。
为了解决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冲突、经济问题和困难,由一些国家的政府出面提议组织一些机构,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国际合作和协调,这样出现了一些国际经济组织例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还有一些例行的国际经济会议,如西方七国首脑会议。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发达国家经济协调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会议讨论的议题已从成员国的经济政策扩展到全球性的经济问题,对国际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影响。
标签:资本输出论文; 国际分工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交换价值论文; 商品价值论文; 对外贸易政策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世界市场论文; 贸易金融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商品货币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殖民地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