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错过教育的每一个时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和母亲在一起玩,这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铃木一代先生在其著作中,就这个问题作了比较详尽的说明。在此,介绍如下:
“对孩子来说,‘玩’意味着什么?”
记得那时,坐在我对面的木内先生夫人的怀中抱着一个刚出生5个月的婴儿,名字叫裕美。裕美有个6岁的姐姐叫淳美,正在学习演奏小提琴,每天都在听拜巴鲁蒂E小调协奏曲的录音进行练琴。裕美实际上是每天生活在拜巴鲁蒂的协奏曲中。那么,环境对她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这是我非常想知道的。于是我站起身说:‘下边由我来演奏吧!’说着拉起了小提琴。大家都静了下来,开始我拉的是巴赫的小步舞曲。我拉着曲子,眼睛却一直没有离开裕美。
5个月的婴儿好像已经听懂了小提琴的声音,因为这是她第一次听到的乐曲,眼睛里闪烁出惊奇的光彩。我拉了一会儿,从巴赫转入淳美每天练习的拜巴鲁蒂的协奏曲,我拉得像同一首曲子一样接下来的。就在刚转入拜巴鲁蒂协奏曲时,令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这时的裕美极其兴奋,高兴地张开小嘴,把脸转向母亲,像是在示意曲子开始了,快看呀!然后又把脸转向我,身子合着节奏在摆动。
刚出生5个月的婴儿竟然懂得拜巴鲁蒂的协奏曲。就这样,婴儿适应了环境,无意中将听到、看到的所有事情记下来。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其意义决不是语言,也不仅仅是音乐本身。
“14年后,已上中学的裕美,给我来了一封信,信中附着一张乐谱。信中写道:
‘铃木先生:这是我自己作词的歌,被选入全国中小学生自己作词作曲的《我的歌》一书中,并被评为第一名。请您过目。’
这是一份乐感很好的作品。这就是14年前在母亲怀中看我拉拜巴鲁蒂协奏曲、兴奋得全身合着节奏摆动的婴儿。我深深地感受到这是母亲养育子女的方式之一,塑造了一个具有完美人格、杰出才能的优秀人才。
“我想裕美在母亲的怀中听拜巴鲁蒂的协奏曲是作为一种游戏而接受的。就像在倾听母亲那温馨的话语或反复操练的婴儿操一样,而记住了拜巴鲁蒂的协奏曲。”
无论孩子的天资有多好,如果意识不到或意识得太晚了,错过教育、训练的时机,那可贵的天资也会被埋没,而平淡地渡过人生。当时的裕美对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环境中并没有小提琴的声音,那也就没有裕美光辉的今天。
铃木先生说:“这不只是语言,也不仅仅是音乐。”确实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通过和母亲的接触,学习到许多知识,从而使自己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这里强调的不只是提高智商的教育,而说明智能、情绪、语言、运动、社会生活能力都是人类生存的必备能力。裕美与音乐的缘份,正因为她的父母对她没有放任自流,才使她得以健康地成长。
认识孩子的发展阶段
发育的不同阶段是各种各样学习的基础。在孩子不具备学习基础的情况下,不应该强迫他们学习新的东西。比如,学走路,在孩子能站立起来之前,是学不会的。我们如何才能知道孩子已经具备了学习的基础呢?我认为应该以孩子对某种事情的兴趣为标准。兴趣和能力有着极大的关系。孩子对自己吃饭、穿衣服显示出兴趣的时候,说明孩子已具备了能轻松从事那些事情的能力。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会,让孩子学到新的知识。
如准备不充足,勉强让孩子做这做那的话,不仅接受不了新的东西,而且还会产生恐惧、畏缩或性情暴躁等不良情绪。如此反复,会妨碍他们的正常成长。
像强迫孩子过早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一样,对有能力的孩子撒手不管、推迟教育,也同样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有许多母亲在无意识中,犯了如下过错,从而影了孩子的发育成长:
1.意识不到自己为孩子所做的事,对于孩子来说却完全可以自己做。
2.因为孩子的动作太慢,做不好,所以觉得还是帮助他们做了的好。
如果发现孩子对某一事情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作好了学习掌握新东西的准备,无论如何也应该让他自己去独立完成。当然也不可忽视应给予一些必要的指导,但原则上应该有耐心,尽量不帮助他们。
译 诸葛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