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手术室综合性护理在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意识恢复时间和苏醒评分达4分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以及尿路刺激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意识恢复时间和苏醒评分达4分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15% VS 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老年全麻腹部术后患者躁动发生率、苏醒延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综合性护理;老年;全身麻醉;腹部手术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operating room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operating room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Methods 130 cases of general anesthesia abdominal surgery were treated from February 2016 to October 2017 in our hospital.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5 cases in each group.
Combined care measures. The incidence of restlessness, recovery time and recovery score of 4 minutes were compared and the incidence of nausea, vomiting and urinary tract irrita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restlessness, recovery time and recovery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intervention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P <0.05). Two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control group(6.15 % VS 21.54 %),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incidence of restlessness, delayed recovery and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Operating room Comprehensive care; Old age; General anesthesia; Abdominal surgery
临床腹部手术是诊断和治疗腹部疾病时最常采用的直接有效方法,但是,手术毕竟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会带给患者不同程度的操作性疼痛,引起手术切口感染,可能引起患者的不良舒适度,甚至影响手术成功率[1]。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间,会因手术应激和苏醒前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致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进而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患者还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兴奋、躁动、定向障碍、不按指令行动和发生不自主运动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术后恢复。我院将综合性手术室护理措施应用于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均≥60岁。其中,干预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6.3±7.1)岁,胃肠类手术32例,肝胆类手术25例,泌尿系统疾病8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6.0±6.8)岁,胃肠类手术30例,肝胆类手术25例,泌尿系统疾病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认知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介绍病情、治疗方法、全麻相关知识、苏醒期感受和不适等,告知患者术后积极配合完成睁眼、握拳、张口等指令,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②体温护理。患者入室后,立即监测体温,低体温患者床头挂红色低温标示牌,加盖棉被,保持输液温度加温至37℃左右;调节室温25℃左右,湿度45%左右;加温毯辅助复温,加快苏醒,预防躁动。③放松护理。患者进麻醉复苏室后,可以播放舒适和轻松的音乐,音量控制在25dB左右,持续循环播放,直至患者苏醒。④疼痛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护理人员每20min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评估1次,评分超过3分时应及时给予患者镇痛剂,还可以采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尽可能避免躁动发生。⑤并发症预防护理。因患者在全麻术后可能因药物残留而引起通气不足或上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进而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导致发生躁动。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关注患者呼吸道通畅情况,并遵医嘱给予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意识恢复时间和苏醒评分达4分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以及尿路刺激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部分观察指标比较 如表1所示,干预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意识恢复时间和苏醒评分达4分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部分观察指标比较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15% VS 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因年龄大、手术时间长、基础情况较差等因素,极易引发苏醒延迟。此外,麻醉苏醒期间会因药物残留、手术创伤较大、各种管道刺激等不良影响而表现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和躁动等情况[2]。随着临床护理的不断深入,麻醉苏醒期护理亦成为手术室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由于老年患者年龄较大,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均较差,导致术前缺乏全麻相关知识及配合方法,导致患者建立错误的心理预防机制,产生对全麻的不良认知,不利于麻醉的安全开展[3]。我们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提高其依从性和认知度。另外,我们还给予患者体温护理、疼痛护理、放松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护理,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意识恢复时间和苏醒评分达4分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15% VS 21.54%)。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老年全麻腹部术后患者躁动发生率、苏醒延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殷锐.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作用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8):165-166.
[2]于红.新型手术室环境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2):38-39.
[3]周晓萍.手术室综合性护理在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4):91-92.
论文作者:王雅文 刘云 李爽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患者论文; 发生率论文; 全麻论文; 手术论文; 腹部论文; 手术室论文; 两组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