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中国IGEM模型的实证研究_油价论文

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中国IGEM模型的经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国际油价论文,模型论文,经验论文,中国宏观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引言

近年来,国际油价波动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Verleger(1993)、Fleming and Ostdiek(1999)、Regnier(2007)的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石油价格具有更大的波动性。这意味着石油价格波动对严重依赖于石油的产业部门有着重要影响。对石油价格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主要涉及石油价格相对于其他要素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石油与其他要素之间的替代。研究石油的替代关系来源于对能源替代关系的研究,其理论依据是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能源的替代研究包括能源的内部替代与外部替代。内部替代研究的是能源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如石油与天然气的替代;外部替代研究的是能源与其他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性,如能源与资本的替代性。

第二类主要涉及石油价格变化对国民经济总体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影响。分析这类问题,一般采用的模型有经济计量模型、投入产出模型以及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分析的侧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石油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联系的强弱关系(Lee and Ratti,1995;Hooker,1996、1999)。二是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方向、程度以及时间长短。Hamilton(1983)的研究是奠基性的,他通过VAR模型,发现二战后石油价格上涨对经济的抑制引发了衰退。Loungani(1986)发现原油价格变动对不同产业的冲击决定了各个产业就业增长的差异,而且用石油价格冲击解释总失业率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显著性。Mork(1989)在Hamilton(1983)研究的基础上,修正了美国价格管制时期的原油价格水平,并研究了原油价格上升和下降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油价上涨对经济的逆向冲击是非常强烈的,相反,油价下降对经济的影响却不显著,这表明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Hamilton(1988、1996、2003、2005)在新古典研究框架下,运用一般均衡模型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国际能源署(2004)的研究结果显示,油价从每桶25美元增至35美元,在持续增加10美元初始两年的高油价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总的GDP将下降0.4%,通货膨胀率将增加0.5个百分点,失业率也会增加;世界GDP平均至少下降0.5个百分点。高油价对进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的打击更为严重,如果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亚洲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8个百分点。三是石油价格波动的来源以及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传递渠道。Ferderer(1992)的研究发现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投资导向的GNP组成部分有强烈的影响。油价波动之后,长期投资和结构性投资都经历了持久性的大幅下降。Cologni and Manera(2008)研究了G7国家油价对通货膨胀以及利率的影响和传递过程。Martin(2008)将油价的波动或冲击来源区分为供给驱动和需求驱动,研究了油价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国内学者赵元兵和黄健(2005)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刘强(2005)的研究表明消费结构、相对真实的石油价格和生产技术结构共同决定了变化的方向,而投资率只影响变化的幅度。师博(2007)采用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任泽平等(2007)以中国12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采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测算了原油价格变动对中国物价总体水平和各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曾奕(2007)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高油价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策略。刘桂舟和叶祥松(2008)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石油价格和中国GDP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贾殿村(2008)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基本原因,阐述了油价上涨对国民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并给出在石油价格上涨的过程中相对受益的行业、相对受损的行业及其重点企业。孟刚和张意翔(2008)从国内石油价格、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3个方面分析了油价波动对中国的影响。

从研究石油价格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的角度看,现有文献或者是片面地关注石油价格与经济某一现象之间的特定关系,或者是静态地观察石油价格与某些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或者是非系统、分割的研究石油价格与某些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的结论也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检验。

从研究石油价格的方法上看,在上述的3种模型中,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一般建立在整个国民经济之上,因此只能分析油价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无法分析油价变动对行业经济的影响。投入产出模型可以弥补这一缺点,但是它是局部的,而且模型分析没有充分考虑经济行为的影响。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既可以分析油价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可分析油价对行业经济的影响,但CGE一般采用科布-道格拉斯或CES生产函数,因此不能有效分析石油价格对能源要素替代的影响。

本研究在Jorgenson的IGEM模型的基础上,与Jorgenson为首的科研团队合作建立了中国CNIGEM(Intertemporal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ing of China)模型。Jorgenson的模型在国际同类模型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分析能源、环境、贸易、税收等方面的有效工具。CNIGEM模型的理论基础是Jorgenson创立的一系列经济理论,包括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理论、异质性偏好的消费者理论以及投资理论。在建立CNIGEM模型过程中,本研究根据中国国情以及所能获得的数据进行了适当修正,至少有以下几点不同。

一是在数据方面,在家户模型中,Jorgenson模型具有完整的城市与农村两个部分,这两部分的家户按照人口属性分为540类。受数据所限,CNIGEM只有城市部分的样本按人口属性分为270类进行建模,农村部分未按人口属性分类。二是在估计方法方面,在技术进步的卡尔曼滤波估计中,由于中国的样本量较美国少,因此对变量设定做了简化处理。三是在税制方面,由于中美税制不同,在CNIGEM模型中我们设立了增值税。四是在产业划分方面,中美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产业结构不同,关注的重点不同,因此CNIGEM模型与Jorgenson模型中划分的产业部门也不同。

严格讲,CNIGEM模型在理论方面并没有对Wilcoxen-Jorgenson模型有本质上的突破,属于IGEM模型在中国的应用。当然,这种方法在国内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与现有研究石油价格的文献相比,作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构建了与模型内在一致的数据库。在经济研究中,CGE被广泛用来估算能源、环境、贸易、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建模中,一类是以加拿大John Whalley等人为代表建立的CGE模型,其主要特点为采用校准法(calibration)估计参数。该方法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单个数据点上进行校准,其优点是需要的数据量相对较少,但其缺陷是对技术和偏好有较强的假设,如固定的投入产出系数。这种假设与1973年开始的世界能源价格变化引起大量的能源储藏事实相矛盾,同时在分析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人们从这些缺陷导致的结果中得到了大量的启示,这些启示为应用经济计量方法估计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提供了研究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模型中的参数往往来源不一,不能保证模型与数据的内在一致。另一类则是哈佛大学Jorgenson建立的IGEM模型,其特点是采用计量方法估计参数。较之校准法,计量法估计参数不受某一基年的影响,在理论上要比校准法更加合理,而且生产函数采用超越对数函数形式,这样可以灵活分析投入要素的替代影响。消费者模型考虑了消费者的异质性偏好,显然比传统的同质性偏好假定更全面。

此外,模型考虑了理性预期的影响,因此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但是对数据和估计方法的要求较高,目前只有少数国外学者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我们通过积累的大量数据特别是投入产出表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与模型数据要求一致的数据库,为应用Jorgenson方法建立中国IGEM模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构建了较为先进的CNIGEM模型。本模型是我们与Jorgenson和他的助手合作研究建立(国际合作研究的依托项目是在研项目“中国宏观经济中期发展建模,预测方法与应用研究”),在一定时间内在这一领域处于国际前沿水平。CNIGEM模型构成复杂,变量庞大,而且在建模中适当考虑了中国的国情,位于CGE模型的前沿。

3.本研究更具适用性,具体体现在:第一,全面性和动态性。本模型把石油价格的影响建立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内,既可以分析石油价格对国民经济总体的影响,如GDP、CPI、PPI等总体变量,也可以分析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如产出以及产出价格等分部门变量。此外,本模型可以动态地模拟国际油价变化对国民经济总体以及各部门经济的影响。第二,灵活性。本模型的生产函数由于采用超越对数函数形式,因此可以灵活分析石油价格变动对能源要素的替代影响。而同类的CGE模型由于采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或者CES生产函数,需要人为事先假定要素的替代弹性为常数,这显然不便于分析石油价格变动对能源要素的替代影响。第三,针对性。本模型分析的是石油价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因此在建模中采用的是生产成本函数。而同类的CGE模型一般采用生产函数,然后校准参数,设定价格来分析问题。相对而言,本模型直接从成本函数入手,油价直接进入生产模型进行计算和估计参数,比起同类CGE模型,更适用于分析价格变动造成的影响,因而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第四,深入探讨了技术进步的影响,将技术进步分为自致的技术进步与诱致的技术进步,后者受油价变化的影响。而同类模型基本未考虑油价变化对技术进步的诱致影响。第五,本研究考虑了企业投资以及消费者消费的跨期优化,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

基于此,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包括:第一,研究石油价格变化引起的石油与其他能源产品之间的替代;第二,探讨石油价格变化对国民经济总体以及各部门经济的影响;第三,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论述中国IGEM(CNIGEM)模型;第三部分是数据来源;第四部分是检验结果分析;第五部分为结论。

二 CNIGEM模型

(一)模型框架

中国跨时优化一般均衡模型(CNIGEM)是一个完美预见的多部门Cass-Koopmans-Ramsey增长模型,模型中投资者通过最大化贴现收益率选择最优投资路径,消费者通过效用最大化选择最优消费路径。在建立模型过程中,本文参考Jorgenson等(2003)、Jorgenson和Jin(2007)、Wilcoxen(1988)、Mun(1989)的方法将整个国民经济分为家户、商业、政府和世界其他国家4个部门。商业部门进一步被分为33个部门:(1)农业;(2)煤炭采选业;(3)采矿;(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5)建筑业;(6)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7)纺织业;(8)服装;(9)木材加工;(10)家具制造;(11)造纸;(12)印刷;(13)化学工业;(14)石油加工及炼焦业;(15)皮毛;(1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7)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8)金属制品业;(19)机械工业;(2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1)汽车制造;(22)其他交通工具制造;(2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24)橡胶塑料制品业;(25)其他制造业;(26)运输业;(27)邮电业;(28)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29)煤气生产和供应业;(30)商业饮食业;(31)金融保险房地产;(32)公用服务业;(33)行政机关。

如果从模型的动态属性来看,CNIGEM模型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两个部分。前者是在给定某些变量的条件下便可获得单期均衡的变量值,后者变量是跨期连接的,根据惯例分别称为期内和跨期子模型。期内模型基本上是一个静态一般均衡系统,在系统内决定了市场出清的价格和数量。跨期模型则决定了和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预期一致的路径。也就是说在每期的开始,资本存量都是既定的,是过去投资积累的结果。如果给定消费者完全消费决策,在该期,通过内生的价格,所有市场都出清。产品市场通过33类产品价格出清;要素市场通过资本租赁价格和工资率出清。通过解该期的静态均衡方程,可获得当期的投资量,从而获得下期的资本存量。在跨期模型方面,消费的欧拉方程必须被满足,整个经济在既满足向后看的资本积累方程,又满足向前看的欧拉方程时才会获得动态均衡。

(二)模型的结构以及特点

CNIGEM模型主要由生产模型、家户消费模型、投资模型以及政府和对外贸易模型4个模块组成。

1.包括33个部门的生产计量模型。中国跨时优化一般均衡模型的第1个模块是建立在33个部门之上的生产者行为模型。基于连续的时间序列投入产出表,我们构建了33个部门生产计量模型。在投入产出表以及劳动和资本等资料进一步更新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每个部门的生产计量模型。每个部门的模型由所有的投入需求函数系统和一个决定生产率的方程一起构成。我们把每个部门的投入划分为以下4种:资本、劳动、能源和非能源。生产率以及资本、劳动、能源、非能源的投入-产出系数是所有这4种投入的价格以及时间趋势的函数。对这些模型的估计要求一个现价和不变价部门交易表的时间序列数据,我们把投入占产出的份额表示为投入价格的函数。进一步,每个部门的能源、非能源产出分别是其投入的33个部门中所有对应部门的产出。我们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决定33个部门的中间需求,包括对5类能源的需求,投入产出系数由投入的价格决定。由于在一般均衡计量模型中,价格是内生的,因此为了模拟生产消费的行为,需要估计非线性联立系统模型的适当方法,我们主要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以及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计量估计。按照Wilcoxen-Jorgenson的生产模型(Wilcoxen,1988),利用现有的资料,我们构建了1980-2005年33个部门的生产计量模型。

2.家户消费模型。中国跨时优化一般均衡模型的第2个模块是在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资料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家户部门模型。该模型是以Jorgenson的消费行为理论为基础,核心是通过加总一群具有异质性偏好的消费者需求以获得总需求。所谓异质性是指偏好依赖于单个家户的属性,如人口统计上的一些特征。将家户的时间序列资料和跨部门资料结合起来,通过研究不同人群属性的联合分布和总支出,将家户的消费行为纳入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

3.中国投资模型。中国跨时优化一般均衡模型的第3个模块是在完美预期或理性预期的基础上建立投资模型。这种假设条件下,每一期投资品的价格建立在对未来资本服务和贴现率的预期之上。因此,新投资品的价格总是等于未来资本服务的现值。模型包括两类动态方程:一类是向后看(backward-looking)的资本积累方程,当前的资本存量是过去投资减去折旧的结果;另一类是向前看(forward-looking)的资本定价方程,它将利率、资本租赁价格和资本利得(减去税收和折旧)连接起来。资本利得是通过资本存量的价格变动取得的,而资本存量的价格是向前看的,结合了未来收益和利率的预期。

4.政府和贸易模型。中国跨时优化一般均衡模型的第4个模块是构建政府模型和贸易模型。在政府模型中,我们将政府对资本报酬、劳动报酬、进出口和财产进行征税。政府支出主要是购买各部门生产的产品和提供服务。

贸易模型中,我们将所有其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在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的加总上,我们采用了Armington假设,即进口品和国内产品是不完全替代的。模型中,经常账户被设定为外生。

我们将生产模型、家户模型、投资模型以及政府和贸易模型连接起来,建立跨期优化模型,然后利用模型对中国经济进行应用分析。①

模型中的变量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通过模型求解获得,外生变量在样本期内被设定为样本值,在样本期外必须重新设定。模型中第一类外生变量是家户数量,它根据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测,与此相似的设定还有进口价格的设定。根据世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假设,中国进口价格等于世界产品的价格。在样本外,根据世界产品价格的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测。第二类外生变量是资本存量和债务存量,其中包括政府的对外和对家户的债务。这类存量是逐年累计的,因此知道初始存量就可以,初始存量值设定为样本最后一期的值。第三类外生变量涉及政府的行为,政府购买各部门产品的份额是外生的。在样本内设定为样本的历史值,在样本外设定为样本的最后一期值。与此相似的设定还有一次性税收以及非税收费。CNIGEM各子模型之间的关系以及产品和要素之间的流动关系见图1。

图1 CNIGEM模型之间的关系以及产品和要素的流动

三 数据来源及说明

CNIGEM模型是在KLEM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而成的,该方法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Dale Jorgenson发展和完善。②该理论后来被Jorgenson命名为KLEMS,K表示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投入,E表示能源投入,M表示中间投入,S表示服务投入。经验研究中通常考虑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中间投入。

本研究采用1981-2005年的投入产出表序列以及相应年份各部门的产出价格和产品价格,数据来自于Xu等(2005)。劳动工资数据来自于Ren等(2007)、Sun和Ren(2005),数据的特点是按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进行交叉分类。资本租赁价格数据来自于孙琳琳和任若恩(2005a、b),其特点是各部门资本按建筑、设备和汽车分类。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的资本服务价格采用的是资本租赁价格的概念。对各类劳动工资和资本租赁价格进行Divisia加总可得到各部门产品的价格。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整理将这些时间序列数据扩展到2001-2005年。所有要素的价格采用指数的形式,基年1995=1。

构建家户消费模型,本文借鉴Jorgenson对美国居民消费的分类,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分为如下5类:(1)能源;(2)食品;(3)消费品;(4)资本服务;(5)消费服务。我们整理了1992-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能源、食品、消费品、资本服务以及消费服务5类消费资料。此外,我们选择能反映消费者偏好差异的属性对消费者进行分类。具体分为以下几类:(1)家庭规模,1、2、3、4和4人以上;(2)户主年龄,20~24、25~34、35~44、45~54、55~64和65岁以上;(3)户主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中专和大专及以上;(4)家庭居住地域,东部、中部和西部。所有家庭都按以上4类属性进行分类。在模型的计量估计中,4类属性中的每一细类都用哑变量来表示,即如果属于这一细类则设为1,否则为0。为了避免奇异性(singularity),家庭规模为1,户主年龄为20~24,户主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家庭居住地域为西部的哑变量设为0。③

四 经验分析

(一)油价波动对能源投入要素之间替代的影响

(二)情景分析

为了准确分析国际油价波动对国民经济总体以及各部门的影响,我们设计不同的情景进行分析。设定样本外的外生变量值为最后一期的值,国际油价设定为2007年历史值,并以此作为基本情景。在此基础上,我们设定以下情景:情景1:与基准情景相比国际油价上升10%,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情景2:与基准情景相比国际油价下降10%,其他变量保持不变。

在这两种情景下,我们分析:(1)对国民经济总体的影响;(2)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出价格的影响。

1.国际油价波动对国民经济总体的影响。表2是近几年中国有关石油生产、进口和进口依存度的统计。

(1)中国石油生产、进口和进口依存度。目前,中国石油消费量由2001年占世界第3位上升为仅次于美国的第2位。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2007年2月12日公布的监测结果显示,2006年,中国原油产量为18 368万吨,同比增长1.7%;石油净进口16 287万吨,同比增长19.6%。其中,原油净进口13 884万吨,增长16.9%;成品油净进口2403万吨,增长37.9%。2006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原油表观消费量与成品油净进口量之和)达34 655万吨,同比增长9.3%。2006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7%,较2005年提高4.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增长8.4%,达到18 348万吨。2008年中国国内石油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石油表观消费量达38 965万吨,同比增长6.5%;石油净进口19 985万吨,同比增长12.5%;石油对外依存度进一步上升,达到51.3%。

(2)油价波动对国民经济总体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石油作为能源的一部分,和其他能源产品以及非能源产品一起作为中间投入,对最终产出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石油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产出以及生产价格,进而会影响最终需求以及消费者价格。

动态看,油价波动对消费者价格的第一波影响主要是生产过程对流通过程的影响。这又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第二波影响中,主要是工资、通货膨胀预期以及消费者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为了考察模型分析国际油价影响的效果,我们将样本分为1981-2000年以及2000-2005年两段时间,然后利用1981-2000年的样本来预测2000年之后的经济变量,再给出模型模拟预测值和现实值的比较,以判断模型结果的可信度。在预测中,外生变量利用时间序列以及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确定。表3是根据1981-2000年样本对2001-2003年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值。

根据表3,我们发现预测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在此基础上我们模拟了与基准情景相比国际油价波动10%对国民经济总体的影响(见表4)。

由表4可知,2008年与基准情景相比国际油价上升10%时,当年GDP较基准情景增长率下降0.19%,2009年下降0.33%,2010年下降0.26%。反之,如果与基准情景相比国际油价下降10%时,当年GDP较基准情景增长率上升0.22%,2009年上升0.39%,2010年上升0.3%。从表4可以发现油价波动对CPI的影响没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一个可能合理的猜测是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平滑了经济的结果。在油价上涨时,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策部分抵消了油价波动对CPI的影响。

2.国际油价波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经济产出价格的影响。为了考察模型分析国际油价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出价格影响的效果,同样我们先将样本分为1981-2000年以及2000-2005年两段时间,然后利用1981-2000年的样本来预测2000年之后的经济变量,最后给出模型模拟预测值和现实值的比较,以判断模型结果的可信度。在预测中,外生变量利用时间序列以及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来确定。表5是根据1981-2000年样本对2001年各部门产出价格的预测值。

根据表5,我们发现预测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在此基础上我们模拟了与基准情景相比国际油价波动10%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出价格的影响(见表6)。

由表6可知,2008年与基准情景相比国际油价上升10%时,2009年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产出价格上涨1.19%,2010年上涨1.1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出价格2009年上涨0.34%,2010年上涨0.42%。2008年与基准情景相比国际油价下降10%时,2009年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产出价格较基准情形下降1.36%,2010年下降1.31%。2009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出价格较基准情形下降0.4%,2010年下降0.49%。油价波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价格的影响没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其原因可能与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平滑了经济有关。

五 结论

本文运用1981-2005年的投入产出时间序列数据,在KLEMS框架下建立了中国动态跨时优化一般均衡模型(CNIGEM)。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探讨了国际油价波动对石油与其他能源要素之间的替代影响以及对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和各产业部门的影响。主要的结论如下:

1.1980-2005年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机械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汽车制造业等33个部门的石油与其他能源产品之间的平均Morishima替代弹性均为正。

2.2008年与基准情景相比国际油价上升10%,当年GDP较基准情景增长率下降0.19%,2009年下降0.33%,2010年下降0.26%。CPI当年较基准情景上涨0.16%,2009年上涨0.2%,2010年上涨0.2%。当年进口较基准情景下降0.95%,以后逐年下降。各部门产出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产出价格2009年上涨1.19%,2010年上涨1.1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出价格2009年上涨0.34%,2010年上涨0.42%,个别部门有小幅下降。

3.2008年与基准情景相比国际油价下降10%,当年GDP较基准情景增长率上涨0.22%,2009年上涨0.39%,2010年上涨0.3%。CPI当年较基准情景下降0.18%,2009年下降0.23%,2010年下降0.25%。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产出价格2009年较基准情形下降1.36%,2010年下降1.3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出价格2009年较基准情形下降0.4%,2010年下降0.49%,个别部门有小幅上涨。

(截稿:2010年5月)

注释:

①模型的详细介绍见樊茂清(2008)。

②主要内容见李京文(1987)和Jorgenson等(2003)、Kuroda(2001)撰写的ICPA第一阶段工作综述以及OECD(2001)的经济指导手册。

③具体见樊茂清和任若恩(2007)。

④由于篇幅所限,具体估计结果未列出,备索。

标签:;  ;  ;  ;  ;  ;  ;  ;  ;  ;  ;  ;  ;  ;  

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中国IGEM模型的实证研究_油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