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部分,在人们的生活及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市政路基工程的建设质量,本文从路基施工的基本要求入手,详细阐述了路基施工技术的具体操作内容,并针对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雨季施工提出了建议措施,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市政路基;施工技术;质量要求;处理方法
城市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城市道路的连接作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城市道路所带来的益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进一步优化完善市政路基施工技术就显得极为重要。现针对市政工程的路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分析,以求运用更好的施工技术建设出更高质量的路基工程,造福于民。
一、市政路基施工的基本要求
1.1 路基结构强度
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至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市政道路需要承受较大的车荷载,而路基是车荷载的主要承受部分,只有确保路基结构的强度,才能避免市政道路在日后的使用中出现坍塌的情况。而提高市政路基强度的措施较多,主要应从购买优质的材料,规范施工流程以及做好相应的捣实、碾压等工作,能有效的提高市政路基的强度,从而为后续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实现最佳的施工效果,确保市政路基施工的顺利进行。
1.2 路基的水温稳定性
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会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1.3 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路基结构的稳定性非常关键,只有确保路基结构的稳定性,才能确保后续施工的质量,由于市政道路在日后的使用中会涉及到大量的车流和人流,只有确保路基结构的稳定,才能确保市政道路的使用安全。
1.4 质量控制的关键程序
施工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操作的要点有:一是要认真熟悉图纸,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二是为满足施工期间应用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三是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要满足规范要求,必须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四是要注意道路下面覆盖的管网路线,以免在施工中造成损失。
二、市政路基施工技术
2.1 路基挖方施工
在开挖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对相关水沟进行通畅排水处理,并根据土质情况做好防渗工作,以利于路基用地范围建筑物。砌体及其障碍物,在对其交通和排水做出妥善的安排后拆除;挖方作业必须保持边坡的稳定,不得对邻近的各种结构物产生损坏或干扰;在开挖过程中分层进行开挖,在挖方材料经检验合格后尽量予以采用,并在开挖过程中保持路基排水畅通。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配合自卸汽车运输,对地质较复杂处开挖以人工为主。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按放样的坡度、标高施工,以免超挖或少挖,产生浪费或造成返工;注意边坡的稳定性,自上而下进行开挖,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施工中如遇土质变化需修改施工时需及时报批。路堑挖土边坡和施工要求同填土边坡类似。对砾类土边坡,施工中根据土壤、地质水文等条件确定坡度,一般湿度大、边坡高时,用较缓坡度。
2.2 路面排水施工
在路面排水施工工作中,因市政路基项目施工会涉及到排水管、边沟、急流槽等众多排水设施,需要对这些排水设施的施工进行优化,最大程度的确保市政路基的排水能力,同时提高市政路基的施工效果。此外,在路基内部排水设施施工完毕之后,还应该做好外部排水设施的施工优化工作。由于外部排水设施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受到影响的因素也非常多。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解决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市政路基施工的质量。例如,每隔30m左右设置一个泄水口将外部水汇集到地势低的排水沟中等等,通过合理的施工实现最佳的施工效果。
2.3 填土压实施工
在市政路基工程施工中,首先应该做好填土及压实工作的优化,而这也是市政路基施工的基础工作,具体有如下两项:一是路基填土。首先,应该对填充料进行优化,确保填充料的质量,从填充料的土质结构着手,选择符合规定的黄土或者是膨胀土作为市政路基的填充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使用填充料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填充料的进行有效的处理,保证土质含水量、液限指标、塑性指数在规定范围内。二是路基压实。在路基的压实工作中,需要由低到高、由稳到振、由慢到快、由轻到重、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当路基上存在大型设备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分,必须采用小型夯压机替代、压实土层、确保路基压实工作的完整性,不能漏压。在实际的市政路基施工中,通过采取如上的优化策略,能够有效的提高市政路基施工的质量,同时也能确保路基基础工作做的全面和具体。
2.4 路基防护施工
在市政路基施工中,还应该做好路基的防护工作,同时也应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在实际的防护中,施工人员可以采用支挡防护和冲刷防护两种措施,其中支挡防护主要就是指采用土格栅、挡土墙等土木材料进行防护,而冲刷防护主要是应采用砌石、抛石等方式进行防护,通过采取如上措施,能有效的提高路基防护施工的质量,同时还能确保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以为后续的施工做好相应的保障工作,实现最佳的施工效果。
三、在市政路基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3.1 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
路基填土不经选择,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导致路堤出现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
3.2 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由于施工方法不对,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使路面产生病害。防治办法就是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标准实验要准确,应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确保压实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验纵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坚持桥头涵洞处规范填土,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3.3 软土区域注意路基的稳定性
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路基沉陷,产生路面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水稳性好的土、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使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四、雨季施工的建议措施
4.1 提前堆砌土壤进行预防
在雨季来临前,施工方应根据工程所需填土的量进行预先挖土,另外要保证挖土地点距填筑处距离小、地理位置偏高、利于排水。如此,在雨季降水过后,工程可以直接等到地表的水分略微蒸发得差不多之后继续施工。此外,由于提前进行了堆土工作,进入土壤的雨水就相对减少,这样的路堤也更为安全。
4.2 挑选合适的机械进行施工
在雨季施工时,通常考虑到湿且滑的路面,通常选择附着力大、防滑性能好、牵引力大的由履带进行主要移动的机械设备,尽量避免用轮胎作为主要移动方式的机械。压路机方面建议采用组合式压路机或者可以考虑用凸块式,而为了防止压路机发生侧滑事故,尽量不要使用双钢轮构造的。发现地面有凹凸要及时用推土机进行修复,在湿滑现象严重的部分布满大块碎石等来最大程度保证施工的平缓。
4.3 科学设计排水方案,做好积水处理工作
在雨季降水时导致的积水问题是雨季施工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对于积水的控制以及处理就成为了施工人员务必注意的重点。首先是施工前,施工方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图纸来进行排水系统的设计,并且考虑各方面制定一套相对完备的方案,既包括长期的排水系统,又要有临时的排水系统。而“水往低处流”,在进行路基工程时,施工方在位置与方式上的挑选是十分重要的,好的位置一方面可以使水尽可能快的流走,不造成严重的积水问题,另一方面保证了土质的相对干燥,并且不会过于延误工期。另外,在排水不畅或土壤不佳的地方,雨季最好暂停施工。对于路堑的两侧要有一定的截水措施,尽量不让原本存在于地上的积水进入路堑里面。在降水结束之后,要保证已经让路堑部分地区的积水清空再继续动工。此外,在雨季降水时,要派专人对其施工地区进行维护。
五、结语
总之,在市政路基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建设人员应结合自身的施工经验以及专业化知识,对市政路基施工策略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完善,采取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项目施工及施工控制,才能提高市政路基施工的质量,从而满足市政路基施工的基本要求,确保市政道路施工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旭生.市政工程的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筑.2015(01).
[2]李文太.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12).
[3]章剑华.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3).
论文作者:陈林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路基论文; 市政论文; 土质论文; 压实论文; 雨季论文; 强度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