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与理论(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中国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C.走向共同富裕的实现,依托于在市场分配的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机制和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强调效率优先的市场分配原则,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则强调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为此,必须建立起一整套能充分体现兼顾公平原则的有效运作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和体制。通过税收调节、转移支付、个别的价格手段,以及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来实现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
(3)公共利益置于突出地位的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将资本家个人的利益置于优先地位,其最高原则是利润。私人资本对利润的追逐,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后果。与此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有资本虽然也谋求资本利润的最大化,但其最终体现为社会公共利益而不是私人利益上。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充分肯定个人利益及发挥个人利益机制的基础上,将共公利益置于突出的地位。
A.公共利益置于突出地位的前提,是个人(团体)利益机制的存在及其有效作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消费者主权的市场选择是以相对独立、产权边界清晰的个人(团体)利益为基础的,微观层面的资源配置是以个人(团体)利益机制为动力的,因此将公共利益置于突出地位,不是将个人利益完全整合到公共利益中去,而是以个人利益机制的存在及作用为前提条件。公共利益主要体现为社会进步和经济进步,以及社会公平、稳定与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将其置于突出地位是为了更好地弥补市场不足或市场失灵,服务于个人(团体)利益了更大程度的满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在公共利益驱动下配置宏观资源,而企业在个人(团体)利益驱动下配置微观资源。
B.公共利益置于突出地位的基础,是公有经济为主导及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将公共利益置于突出地位,实际上是以社会成本与收益分析为基础来谋求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实现这一目标,一要以公有经济为主导,这是经济基础;二是靠共产党领导,这是政治保证。将公共利益置于突出地位,单纯依靠公共财政力量是不够的。除了有效地运用国家公共收支外,还需要有公共经济在其自身发展壮大基础上提供的财力和物力来支撑。同样,在诸多利益集团中,唯有共产党的领导,才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利益,从而才能保证将公共利益置于突出地位。
C.公共利益置于突出地位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公共产品(包括物质的与精神的)的有效供给上。这些公共产品是为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由社会投资所形成的各种硬件(如供水、电力、交通设施等)和软件(如法律制度、行政服务、会计制度、精神文明等),其提供的服务是面向全体民众的,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及稳定与安全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这些体现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应该是充分的,以满足社会福利极大化的需要。
(4)共同参与决策的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决策权是高度集中在少数资本所有者手中,正是决策权的这种不公平分配导致了资本剥削劳动的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确立了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形成了劳动者作为社会主人的平等关系。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各产权主体拥有独立决策权的基础上,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决策的市场经济。
A.共同参与决策的含义,一方面是全体社会成员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由社会分工所决定)与所承担的责任平等地分享决策权;另一方面主要是对有关决策者所作的决策内容、决策行为及其结果,通过相应的正常途径和渠道,表达自身的利益和意见,对其实行有效监督,进而对其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B.共同参与决策的基础,是决策的内容与参与者有较密切的利益关系。因此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决策的重点有三方面:一是共同参与公共政策决策,对公共政策目标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公共政策选择是否合适,公共政策决策程序是否合理等问题提出意见和质询,对其决策施加影响,并对公共政策实施情况实行监督。二是共同参与公有资本运营方面的决策,对公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公有资本使用等方面的决策参与意见,并进行监督。三是参与所在单位的企业经营决策。
C.共同参与决策的实现,要依赖于建立共同参与决策的机制。一是要从法律上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决策的权力与义务;二是要形成社会成员在参与决策过程中表达自身利益和意见的组织形式和影响决策的通道;三是要形成对决策权及重大决策的监督机制。
(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
以往的改革实践表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坚持公有制为主导、走向共同富裕、公共利益置于突出地位、共同参与决策的本质特征外,中国的具体国情还将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富有十分明显的特色。这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就已经强烈地表现出来。
中国在经历了三十年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后开始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其所面临的背景条件是:第一,典型的后起发展国家,二元经济结构中现代非农产业与传统农业部门形成强烈反差。第二,具有强大的人口与就业压力,传统农业部门发展水平相当低下,大量农业过剩劳动力需要向外转移,城市企业中的隐性失业又十分严重。第三,地区发展相当不平衡的大国经济。
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走出了一条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的渐进式改革道路,而且使正在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和运行机制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当然,我们从市场化改革实践中归纳与抽象出来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只是反映近阶段相当一个时期内存在的若干特征,随着背景条件的变迁,这些特征可能会发生变化,出现其他新的特征。我们目前所能描述的,只是近阶段相当一个时期内具有稳定性的特征表现。
(1)充分弹性的市场可调控性特征
市场可调控性的程度,首先取决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大小。通常在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不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比较突出。政府既要培育市场,推动市场发展,又要弥补市场不足,组织经济活动,从而政府对市场的可调控性较强。其次,还有一个政府对市场调控的储备能力或手段问题,即政府有多少可支配或可动用的资源(经济与政治)进行市场调控。政府可支配或可动用的资源越多,市场的可调控性就越强;反之亦然。
从我国近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必须对市场经济运行实行积极推动和强有力干预。A.我国作为一个后起发展国家,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和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较低的,有大量的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需要政府来提供。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政府在动员和组织经济资源时也将起着重要的作用。B.我国目前市场发育水平还很低,市场机制不健全且作用有限。在市场机制作用还不能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下,实行强有力的政府干预,补充市场不足,才能保证经济的高效发展。C.我国近阶段结构调整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任务十分繁重。在这些方面,市场调节往往失灵,需要政府实行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政策,采取强有力的推动措施,来实现结构调整和地区平衡发展。D.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强大的人口与就业压力,迫使政府在大规模开拓就业门路、实施失业保障、组织职业培训等方面充当重要角色,以保持社会稳定。
同时,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除了拥有一般的对市场进行调控的储备能力或手段外,还具有两大可支配的资源:一是掌握着对社会资本具有较高导控度的庞大的公有资本;二是存着共产党领导下的政令畅通的行政组织系统。这就具备了市场可调控性的充分的物质基础。当然,这只表明政府对市场调控具有的潜在能力。对市场实际的可调控性,一方面取决于市场需要调控的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政府运用可支配资源进行市场调控的能力和水平。政府对市场进行调控时所运用资源的程度,视具体情况而定,并不是一定要运用所有可支配的资源。同时,还有一个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基础上资源运用的选择问题,要实行可支配资源的合理配置的运用。
如上所述,我国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市场调控的需求将是十分强烈的,而对市场进行调控的可支配资源也是充足的,因此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充分弹性的市场可调控性。至于市场调控的实际效果,还取决于其他方面的条件,如全国统一的、体现公平竞争的货币、财税、产业政策;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改变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完善和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包括商品期货市场),并转换调控方式,从中央调控地方转向政府调控市场等。
(2)多重模式并存的市场发展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其本质内容的统一性,但受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影响,其具体运作形态具有多样性,表现为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一般而言,不同的国家因各自的环境条件和约束条件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而在其国内则是相对同一的。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其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一是自然禀赋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二是区位的优势与劣势相差甚大;三是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悬殊;四是人文环境与传统沿袭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地区间较大差异的存在,客观上会造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不仅在其推进速度上表现为不平衡性,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会表现为多重模式并存。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实践已经显示出这种多重模式并存的倾向,形成了各地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如广东模式、山东模式、苏南模式、浙江模式等。这种多重模式并存的市场发展特征,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
中国多重模式并存的市场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具体国情紧密结合的产物。多重市场发展模式的出现和形成,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表明了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路径。这种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是充满活力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多重模式并存的市场发展特征,是以其开放性与流动性为前提的。地区封锁与割据,并不能形成各地不同的模式,而恰恰是与市场发展相违背的。这种多重模式并存的市场发展,是以全国性的统一市场为基础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各地区之间的有效竞争。
(3)垄断竞争型的市场形态特征
市场经济的发展,通常是从古典自由竞争的市场形态走向现代垄断竞争的市场形态。这一发展过程是生产力发展,现代大工业取代手工业生产与简单机器生产方式,规模经济引起企业组织结构变化,进而导致市场结构变化的结果。
中国作为一个后起发展国家,利用后发优势实行跨越式经济发展,有可能也有条件优先发展现代产业部门。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我们集中力量推行了工业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尽管传统农业部门发展还很落后,但工业化的发展已为现代大工业积累了相当的基础,并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组织。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化的改革使人们有可能选择一条非常规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即跨越古典自由竞争的市场直接走向现代垄断竞争的市场形态。
虽然我们具有跨越式走向现代垄断竞争市场形态的物质基础,但尚缺乏相应的制度条件。我们目前大量存在的,是行政垄断与过度竞争。垄断竞争的基础是充分竞争,而行政垄断恰恰是一种无效竞争。因此,我们要通过市场化改革,打破行政垄断,纠正过度竞争,为走向现代垄断竞争市场形态提供制度条件。
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实行“抓大放小”原则,要按照建立现代垄断竞争市场形态的要求,根据不同行业的垄断与竞争相结合的程度来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有的产业、行业只有“抓大”,形成具有较高垄断度的大型企业组织,不宜有更多的企业进入,但要改变独家垄断的局面,形成若干家之间的垄断竞争。大多数产业、行业是大、中、小企业并存,形成相互协作分工的关系。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应根据上述要求促进企业重组,使其形成规模经济,重建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系统。
我国垄断竞争市场形态的发展,必须突破行业的“条条块块”系统的分割,创造比较规范的以资本流动为渠道,进行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合并、兼并,在市场竞争和政府产业组织政策引导下形成大财团、大集团、大公司。
(4)寻求充分就业的市场配置特征
在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过程中,由于市场的关系变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一些失业、下岗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但社会主义制度所确立的劳动者主人翁的地位,本质上要求在市场配置过程中尽可能地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因此,实现充分就业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中国大地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面临一个人口与就业的沉重压力。大量的农业过剩劳动力要向外转移,国有企业中大量的冗员要消肿,新增就业人口急剧增加,都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若不能较好地解决,不仅会造成政治、社会的不稳定性,而且也不能搞好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发展。这就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寻求充分就业的市场配置特征。
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是以要素的竞争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在各种生产要素的有序结合中,价格便宜的要素具有比较优势将被更多的利用,替代缺乏比较优势的要素。在我国劳动力趋于无限供给的情况下,劳动成本应该相对较低,从而具有比较优势能替代更多的其他要素。但在传统体制的影响下,贷款约束软化(表现为银行的呆帐、坏帐)实际上使资金价格比劳动价格更便宜,从而出现大量的资金要素替代劳动要素的资源配置,形成了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过度资本密集型生产。这既造成了现有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又有悖于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
寻求充分就业的市场配置,不是采用单纯的行政手段来安排就业,而是首先要通过改革形成要素市场化和配置市场化,使要素价格能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以真实地显示要素的竞争比较优势,在要素替代弹性许可的范围内促进劳动要素对资金要素的替代。同时,以市场化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不断地开拓新的就业机会,吸纳劳动者就业。
在寻求充分就业的市场配置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政府在推进要素市场化和配置市场化的同时,要为实现充分就业提供大量公共产品,实施再就业工程,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有关职工失业登记、统计和救济金发放办法的法规、法律,使失业职工既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又鼓励他们重新就业。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若干问题
经过1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正在逐步形成新的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但前进的道路还很漫长,任务还很艰巨。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市场化的改革将触及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改革将变得更加复杂和艰难。我们要在产品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化的基础上,推进市场不断深化,进一步发展到产权市场化和配置市场化。因此,在今后的改革中,我们将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进行新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一)市场规模扩大与规范化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化规模扩大与市场化质量提高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在以往的市场化改革中,其主要目标是形成与建立市场,使市场从无到有,所以更多地注重市场规模的扩大。这种市场化规模扩展到一定程度,便会提出提高市场化质量的要求,否则就会产生各种问题。如何处理好市场规模扩大与市场质量提高之间的关系,就将成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处理这一关系时,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只注重市场化规模的扩大,而忽视了对市场的规范化。这种市场化规模扩大的基础是十分脆弱的,长期的市场无序状态将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进而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二是过份强调市场的规范化,盲目套用成熟市场经济中的东西来规范我们正在发展中的市场,以至于压制了市场化规模的扩大。
但在实际处理市场化规模扩大与规范化关系时,存在的难度较大。因为在渐进式改革中形成的各类市场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起步较早,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有的起步较晚,发展规模较小。如果我们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管是注重市场规模扩大还是强调市场规范化,都将对某些市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或者对已经发展规模较大的市场缺乏应有的规范化;或者对需要规模迅速扩大的市场过多地实行规范化。因此,在处理市场化规模扩大与规范化关系时,要对各类发展程度不同的市场区别对待。
在今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随着市场的不断深化,市场的规范化将越来越重要,成为我们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我们的工作重心将逐步移向市场规范化,提高市场化质量上来。在市场规范化过程中,要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有利于提高市场配置效率,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国际惯例的同时,考虑到我国发展中市场的特点实行规范化。
(二)与市场经济融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必然会提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融合的问题。从上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内涵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市场经济。这意味着在与市场经济有机融合过程中,公有制性质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传统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不改变,则是难以与市场经济有机融合的。
所有制性质与所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同一所有制性质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性质也可以采用同一种实现形式。在坚持公有制性质的同时,变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并不自相矛盾。变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并不否定公有制本身。相反,由于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其配置方式与组织形式都是与市场经济不能有机融合的,所以变革公有制实现形式使之与市场经济有机融合正是坚持了公有制性。
变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关键是要把凝固化的公有资产转化为流动性的公有资本,使其按照市场原则进行保值增值。资本的流动从而产权的流动交易,是市场经济生活中的正常现象。资本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增值。产权的流动交易及产权的重组,正是经济营运中的活力所在。
这些公有资本配置于一定的企业组织中,就要采取现代公司制度。现代公司制度为公有资本提供了市场配置的途径,即由公有资本营运主体对企业出资,而这种出资行为可以按市场化法则进行。公司制企业组织中的多元产权主体形成的有限责任关系使产权的交易流动可以运用股权工具更顺畅地进行,由此促成对公有制经济营运效率的市场化评价,从而更好地追求公有制经济营运的高效率。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市场经济发展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将日益受到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制约。目前农业是我国最大的劳动力就业部门,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人口的56%左右,但由于农业资源供应紧张,且仍然具有大幅度减少的趋势,相对有限的资源难以为那么多的农业劳动力所用,同时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因机械设备投入的增加和中间投入质量的提高而提高,也将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越来越大。
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若不能及时转移出来,不仅将严重制约农业发展,阻碍现代化步伐,造成国民经济中农业基础不稳的局面,而且将大大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导致农村市场消费不振。这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连锁性影响,给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带来难度。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要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实际上,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跨地区流动和向城市迁移,本身就是一个市场化过程。这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浪潮,将极大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所推动的城市化与农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带来的货币购买力增强,都会极大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要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政策引导:一是在农村产业政策指导下,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形成我国工业具有比较生产优势的产业格局结合起来;二是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城市发展的重点,制定相应的劳动力转移政策,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劳动力向中小城市转移,使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与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相协调;三是在发挥劳动力市场功能同时,加强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跨地区转移的管理,正确、合理地引导劳动力流动的流量、流速和流向。
(四)地区发展不平衡与建立全国统一市场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禀赋条件不同,出现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是正常的。而我国独特的渐进式改革开放进程,更是营造了一种促进一部分地区率先发展和富裕起来的环境条件。实践证明,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但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并影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将构成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我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及实力水平的差距拉大;另一方面表现为市场化推进程度相距甚大。这两者之间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表现为较高的相关性。因此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首先要推进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化进程,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地区间的要素流动,为欠发达地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目前在这方面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欠发达地区利用自己拥有的相对优势的劳动要素,与自己不具有优势的资本要素相交换,以解决经济发展初期阶段资本短缺问题。这除了加大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力度,引进和利用外资外,从国内来讲要实现要素的双重流动。一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与当地的资本相结合,然后通过收入回流间接增强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实力。二是发达地区的资本向欠发达地区流动,与当地的劳动力相结合,直接改善欠发达地区的供给能力,增强其经济实力。目前,要素的跨地区流动有较大的障碍,特别是资本跨地区流动的障碍更大。这需要通过金融深化,建立全国统一的资本市场和形成较发达融投资机制,以及相应的配套条件来解决。
政府在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除了建立起规范化的转移支付机制外,政府还应在生产力地区布局、推进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为欠发达地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在地区发展机会非均等的情况下,政府一味对不发达地区“输血”,往往是事倍功半的,并不能使其形成自我的“造血”功能。因此,政府要从各方面给欠发达地区提供更的发展机会。
(五)市场深化与上层建筑关系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上层建筑的革命性变化。在今后一个阶段的市场深化过程中,与此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变革将显得更加重要。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将受到上层建筑不相适应性的制约而步履艰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者的统一。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过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将对人的素质及社会文明程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打破那些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陈旧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要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和腐败行为,要有力抨击社会丑恶现象和没落腐朽的东西,把重点放在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向政治体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推进民主政治的建设。政治体制改革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调整和协调好政治性的权力关系、行政性的权力关系和社会性的权力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稳定的政治环境。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机构改革要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政府行为需要加以清理、分解,使政府作为公有财产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公共财政支配者等职能得到分离,从而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方面完全分开,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与企业改制相对应,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并将原先行政性主管机构转变成为国有资本营运管理机构(国资控股公司),与企业形成新型的资产关系。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公有制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决策能力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扩大基础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