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提升,使得道路施工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逐渐的扩大。在道路施工期间,路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其要承载道路的全部压力,因此路基的质量会很大程度的决定道路的整体质量。其中软土路基是市政道路施工的关键,而在通过相关工作者的研究后发现,采用强夯法施工技术能够确保其施工质量,因此一定要得到施工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强夯法施工技术
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各种建设项目随之增多,特别是市政道路施工水平的提升,让人们的出行更加的方便。在对市政道路施工期间,若想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那么就要合理的处理软土路基。而在经过研究后发现,强夯法施工技术不但无需较高的施工成本,而且还能够提升施工效率,因此得到了施工者的高度青睐。
一、强夯法的特点和优势
(一)强夯法的特点
软土路基土质松软,土壤间存在明显的空隙,而且具有非常多的天然含水量,从而导致软土路基并不具备一定的强度,抗压力也较差。此外,软土路基渗透性不强,排水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要是不采取相应处理的话就很有可能发生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路基沉降,软土在载荷的状态下会导致发生不均匀的沉降,从而造成路基变形,并最终导致道路形成裂缝,这样一来就会对行车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2)路基不具备较强的稳定性,抗剪力较差,如果遭受外力的影响极有可能发生侧向滑动的情况,在承受行车所造成的压力的时候,会导致局部路基受到破坏,从而造成路基塌方,无法确保道路的平稳性。
(二)强夯法的优势
强夯法施工工艺并不复杂,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对地基的加固质量,应用范围广,成本低,而且也无需较长的施工工期。在刚开始使用的过程中,强夯法普遍被使用到砂性土以及碎石土地基中,而在通过多年的发展后,让强夯法的运用范围逐步的得到了扩大,目前已经能够运用到多种不良的土质中。综上所述,强夯法具备诸多的优势,是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的一项重要技术。
二、强夯法施工的准备工作
(一)场地平整
在铺设场地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平整度,并要保证不具有杂物。如果地面形成斜坡,而且坡度的比例高出1:5的话,那么就要设立长度超过2米,同时范围要保持在2%-4%的反坡台阶。如果雨季进行施工,那么则要采用完善的排水系统,并做好防震工作。同时还要确保夯坑里和已经进行完夯击的位置不存在积水,并要防止在夯击期间给附近的环境造成破坏。而这就要求事先设立好检测点,采取一系列的减震措施,并规定如果50米范围内存在建筑的话则不允许进行施工。在涵洞的附近进行强夯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路基范围内的强夯,然后再对涵洞进行施工。
(二)夯点和夯距的设置
首先要确定控制点,通常情况下会设在路基上某一固定装的坐标,之后再布设夯点。而在确立控制点的基础上还要给夯点进行标记,同时在边坡处给确立完的夯点安设相应的控制桩,而且还要对其坐标方位进行标记。夯点级间的距离要能够满足实际状况,通常会使用正三角形来设立。在给大面积土层夯实的过程中,上下层的夯点要错开,这样就会保证强夯的效果。而若想确保强夯可以达到所规定的的要求,那么最好在首次强夯的过程中对夯点距离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在第二次进行强夯的过程中,夯点位置要在首次夯点间距的中间处。在进行第三次强夯的时候,最好使用大密度且具备连续性特点的拍夯,从而就可以确保填土层的均匀度以及密集度都能够满足相关规定。
三、强夯施工要点
(一)平整施工场地
在还没有进行强夯施工的时候,要利用推土机器械来把地面进行整平。一般情况下,在进行预压施工期间,频度要超过2次,同时想要保证施工器械能够正常运行,最好安排临时性且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的车道。另外还要控制好施工的排水系统,这样就可以顺利的清除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地表积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试夯施工
想要确保夯实的质量能够满足工程要求,那么就要在还没有进行夯实的时候,先确定夯实的区域,并进行试夯。夯击点要设立成梅花形状,而且相关的夯击工作也要进行合理的控制。最后还要对所检测到的数据进行总结,以确立夯击的频次以及夯击的沉降效果,另外还要掌握土体的位移情况,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在施工尾声阶段的各类施工都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三)夯击点和行距的设定
在还没有进行强夯时,要先确立夯击点的位置以及间距,同时根据部署的情况来确立所对应的夯击点。在设立控制点期间,要将其当做固定的桩号来设立,然后再确立所对应的规格的夯击点部位。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四)虚度铺设的厚度设定
在进行虚拟铺设的过程中,要全面给所对应部件的间距进行详细的分析,并要对所对应的铺设厚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样就可以满足施工规格的相关要求。
(五)对粒径的控制
结合粒径规格要满足施工要求以及相关的技术规格标准。如果填筑材料无法符合施工要求,则要把填料进行粉碎,从而就能够确保随后的施工得到顺利的开展。
(六)强夯顺次
通常情况下,强夯施工普遍是通过路基的两端往中间部位来进行推进。此外要注意的是,起重机器械要进行直线推进。在每次做完夯实以后,都要马上采用推土机来进行整平,然后采取对应的定位布置。一定要在各类规格都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才可以接着进行施工。而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深层土做好加固,紧接着处理中层,最后再对表层土进行夯实。其中最后一次的夯实非常关键,要保证表层的密室度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七)强夯次数
在还没有确定强夯次数的时候,要先确立夯实沉降的规格。一般状况下,土粒的粒径越小,那么厚度就会越大。而在土层的沉降量上,主要是凭借强夯次数的增多来加强路基的质量,这样一来就能够确保工程满足对于规模的要求。
四、强夯施工所具有的问题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在进行强夯施工期间,会由于地基不平稳以及外在因素的干扰而造成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其中主要包括:地基表层土壤的含水量多而导致地基受到破坏;夯实期间,每次间隔的时间较短,造成空隙水压力较大而产生“弹簧土”。根据这些问题,可以使用排水法来解决。在夯间设立竖向排水通道,提升土体的排水固结速度,然后结束夯击,紧接着将土壤进行翻晒,清理所存在的水分,同时还要把局部所产生的“弹簧土”全部挖出来并进行清理,使用混山石来进行填筑。因为垫层的厚度较差,在第二次进行夯实期间,很容易发生“土捣”的情况。而想要顺利的解决此问题,那么就要增加夯底的厚度,以此让底层更加的牢固,并且还要对施工工艺以及相关施工参数进行调整,以此确保同样的问题不会再次发生,此外还要做好排水工作。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强夯施工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强的夯击来让地基形成冲力,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夯锤会冲击上部的土体,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土体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形成夯坑,然后利用动力来给附近的土进行积压。而在使用强夯法期间,要掌握各类技能,选用合理的夯点和厚度。另外还要了解的是,要具备一定的砂层才可以达到疏水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叔平.简述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3):271-272.
[2]刘忠彦.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0):276-277.
[3]王延斌.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5):267.
[4]曾繁有.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214.
论文作者:袁其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土路论文; 路基论文; 夯实论文; 而在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