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控制及安全管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控制及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前言
建筑电气行业随着系统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其设计理念、施工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革,节能思想、安全思想、防雷、防电脉冲思想指导着建筑行业的设计与施工,成为一体化系统构建的主要依据。建筑电气由强电和弱电两部分组成。其中,强电部分主要包括配电系统、电力及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
一、施工前的准备
在工程项目施工前阶段,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应对设计单位提供的综合管线图、电气施工图纸,协同给排水、建筑工程等专业系统,对图纸进行汇审,提出修改意见和图纸优化建议,并提交设计单位确认。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应对土建设计提出技术要求,例如开关柜的基础型钢预埋,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固定件预埋,这些要求应在土建结构施工图中得到反映。土建施工前,电气安装人员应会同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共同审核土建和电气施工图纸,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电气技术人员应能基本看懂土建施工图纸,了解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尤其是粱、柱、地面、屋面的做法和相互间的连接方式,并仔细地校核自己准备采用的电气安装方法能否和这一项目的土建施工相适应。施工前,还必须加工制作和备齐土建施工阶段中的预埋件.预埋管道和零配件。
二、我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防雷接地的施工技术
建筑的柱内作为避雷引下线的主钢筋、基础接地网应和主接地线进行合理的焊接处理。引下线间用圆钢弯成u形进行焊接,引下线钢筋的数量根据主筋的规格确定,至少应在不同的两点对接地干线和接地网进行连接处理。在搭接焊施工时,双面施焊处理,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不低于其直径的六倍;镀锌扁钢进行三面施焊处理,焊接长度为其宽度的两倍。对绝缘破坏时可能带电而正常使用不带电的电缆外皮、穿线钢管、金属外壳、支架等均需与接地系统连接。在建筑物内,需对保护干线、建筑物金属构件、设备金属总管、金属结构等部位进行必要的联接处理。
2、管路敷设技术
在管路敷设过程中,应做好自检、互检等处理,保证管路的畅通,并加强看护。关于管路的连接、管口处理、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施工电源;同一路径,不同回路绝缘导线应设在同一线槽内;分槽敷设强弱电回路;线槽内导线的总截面应低于线槽内截面的三分之一;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管路敷设前的准备:首先,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管路的敷设施工,并认真熟悉图纸。在混凝土垫层完工24h后,要立即拆除用于封堵的塑料盖装置,管路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要彻底清除,并保持线槽内部清洁干燥。
3、配电箱安装技术
配电箱安装施工完毕后,要保持箱内外干净整洁,施工人员应清除箱内外杂物及碎屑。施工中应清晰地标注配电箱箱面的编号,并保持箱内外整洁。连接导线、负荷出线和电源进线与电气元件的连接务必要牢固。导线与电气元件接线端子连接时,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要达到牢固紧密的质量要求,并必须配装弹簧垫圈。导线连接施工要紧密牢固,箱体的保护接地接线端子和中性线接线端子必须安全可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控制措施
现代建筑电气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保证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必须要采取专门、特殊的安全防护措施加以保护,主要的防护措施有防雷、接地、抗干扰三个方面。
1、防雷保护措施
要设置天线防雷措施,将天线装置建筑物顶部,必须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而且连接点一定不要少于两处,如果天线的突出部分超过了大楼的防雷范围,要装设独立的避雷针,避霄针要与天线避雷接地装置进行可靠连接。为综合防雷,天线宜装高天线馈线系统避雷器。此外,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电缆、引入线应在进出处与大楼防雷接地装置相连;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口处,将电源金属外皮、钢套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如电缆转换成架空线,应在转换装置避雷器:对于信息系统和电源系统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分级别保护。
2、接地保护措施
现代建筑的接地保护系统应该采用TN—s系统,该系统属于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具体措施为:可采用独立接地,将防雷接地与直流接地和保护接地分开,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干扰源,为了安全起见,接地系统的距离一定要大于20m,而且它们的接地极与地线之间要保持绝缘,绝缘电阻应在2MQ以上,接地电阻小于4N,或者采取联合接地措施,将各种接地通过接地线将各种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
3、建筑抗干扰保护措施
在建筑物建筑群以外的自然环境和建筑内部设备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电磁干扰,电磁干扰将会使智能化系统设备产生误码、错码,产生误动作,使信号系统受到污染、产生噪声。强大的脉冲干扰还会导致电子器件、设备的损坏;在实际工作中,使设备性能下降、无法工作的理象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净化建筑物电磁环境,防止杂散电磁波干扰以及提高建筑物内系统和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抗干扰成为现代建筑配电系统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常见的防干扰措施主要有主动治理和被动治理,主动治理是针对干扰源本身实施的措施,被动治理是通过外加滤波器达到抗干扰目的的措施。
四、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由于现代电气工程中有许多环节需要工人进行高空作业,因此其安全管理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电气工程中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工种,其事故发生率偏高。据统计,现代社会电气工程中发生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已位居前列,给电气工程的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并且也对电气工程这一行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由于人为的操作失误以及环境自身的危险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电气工程施工中不断触电、起火、高空坠下等事故发生。
2、针对上述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在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这一环节中,除了进行必须的日常安全检查外,还应定时进行整体检查,在这一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加以解决。同时履行安全责任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管理人员个人身上,进行定期的监督与整改,最大程度上消除工程安全隐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电气科技的发展而同步的。由于电气安装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乃至工程交工后的整个使用期,因此,电气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建筑质量的优劣。为了提高施工质量,满足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求,确保施工的安全,保障电气设备高效安全运行。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适应建筑电气工程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宏,申海涛.浅议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J].民营科技,2009(08).
[2]赵华莎.浅谈建筑电气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22).
[3]陈炳辉.如何加强智能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J].华章,2012(22).
论文作者:王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防雷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论文; 土建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管路论文; 措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