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_会计论文

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_会计论文

浅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部会计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并且持续不断演进的观念。所谓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管理效益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我国高等院校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资产规模,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对提高高校经济效益,保护单位财产安全,提供高透明度的会计信息,强化高校内部监督职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高校领导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缺乏重视

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没有被高校领导者所重视,对内部会计控制存在很多误解。有的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是会计部门的事;有的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是审计人员的工作;有的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只是形式上的东西,“印在纸上,挂在墙上”。说明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有些高校疏于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残缺不全;一些高校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有章不循,执法不严,领导者的行为和权利失去制约,独揽大权,一个人说了算。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混乱,必然造成组织混乱、职责不清、滥用职权、缺乏制衡、效益低下、丧失竞争的局面,经济犯罪、贪污腐败屡禁不止,很难做到有效控制。

2.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

目前,我国除了已颁布《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等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外,还尚未制定符合高校要求的权威性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标准体系,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还缺乏一个公认的评价标准体系。所以,高校在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缺乏合理的科学的依据,只能把适合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照搬过来,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没能切合高校业务活动实际,缺乏针对性、合理性。

有些高校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不够科学,不够健全,不够严谨,过于简单和条文化,如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些高校往往把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当作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并未建立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程序。缺乏自我防范与约束机制,试用范围狭窄,实际操作性差,重视了某一方面的控制而忽视了另一方面的控制。忽视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严重影响了执行的效果。

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有些高校对内部会计控制不够重视,虽然制定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完全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形同虚设。更多的是有章不循、置之不理、督导松散、贯彻不力、执行不严,遇到问题则随意处理,使内部控制制度落不到实处,没有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缺乏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使制度流于形式。

4.风险控制薄弱

目前,许多高校只重视学校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的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基本建设的投入,对各项风险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高校的基建资金大部分依赖贷款,借入资金总是要还本付息的,一旦单位无力偿付到期债务,便会陷入财务困境。高校属于非盈利单位,还贷资金从何而来?没有过多的考虑过,任凭管理者的感觉盲目决策。缺乏对举债融资的还贷能力进行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可行性论证,忽视了内部风险管理。自我防范意识较差,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缺乏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环节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5.内部监督流于形式

许多高校一直未设专职内部监督人员,也没有制定相关具体的监督制度,无法对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和监督。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有些高校虽然设立了审计部门,也规定一二年审计一次,或者是更换领导时审计一次,但也只能起到会计审核员的作用,翻一翻凭证,看看账本,发现的问题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内部监督审计部门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发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处理问题缺乏力度,内部监督流于形式。

二、完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措施

1.提高高校领导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如果没有单位领导的重视和参与,单靠会计人员是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住、搞不好的。只有单位领导重视,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才能使内部会计控制落实到位。首先,高校领导应当认真学习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可以通过参加短期培训或专题讲座等形式增加了解,提高认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明确指出:“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这就是说单位领导有责任和义务领导、组织并有效实施一整套内部规章制度,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过程、环节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有序进行,防止舞弊、差错等行为的发生。强化单位领导内部会计控制意识,以身作则,大力宣传,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和每位教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广大教职工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其次,建立内部会计控制领导责任制,将内部会计控制的好与坏和单位领导的政绩、业绩考核、升迁结合起来,从上而下,层层负责。提高单位领导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将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高校应当深入调查和研究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本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明确规定:“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将内部控制触角伸人到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涵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不留任何余地。

(2)广泛约束性原则

广泛约束性原则是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单位内部每个人都有效,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与执行,任何人都无权游离于它之外,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利,上至校长,下至一般教职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做到时时刻刻、人人都能遵循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3)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单独的一个人或一个岗位对任何一项或多项业务活动无完全的处理权。

(4)信息反馈原则

高校在积极修订、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部门职能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认真听取各方面提出的改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化建议,与时俱进,不断修订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始终保持内部会计控制的实用性和活力。

3.认真贯彻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后,必须立即组织实施,严格执行,不能流于形式。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控制制度之上。对于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有不严格执行、违反制度规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对于没有按照规定执行,造成严重损失的,由有关部门追究其责任,或赔偿损失,或追究刑事责任。不能执行与不执行一个样,不能有特殊,不能有例外,领导与职工,一视同仁。只有做到公平、公正,奖罚分明,才能最终达到内部会计控制的目的,使内部会计控制顺利执行。

4.加强预算控制

高校应本着量入为出、勤俭节约、收支平衡、不做赤字预算的原则,根据上级下达的经费指标,结合高校自身的财力,参考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综合平衡,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据实编制部门预算。收入预算是学校经济基础,首要任务是依法收取各项预算内外资金。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应取得的收入及时、足额地收纳入账,并监督各项收入来源是否正当、合理、合法,是否有截留、占用、挪用或拖欠。部门预算编制要做到合理安排资金,本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方针,在兼顾一般的同时,优先保证重点支出。对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测算,力求各项收支数据真实准确。编制的预算不仅要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资源进行事前的安排,以规范单位业务活动;也要对学校业务活动和资源运用情况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错漏和偏差。高校应当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应进行分析,查明其发生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对预算内外资金收入要合理使用,未纳入预算的资金支出要严格控制。这样才能体现预算控制的严肃性,从而有效保证预算执行的质量和预算控制的效果。

5.实行内部牵制

内部牵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和核心,是内部控制的组织保证。它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相关核对为手段,要求会计机构、部门与部门、个人与个人、岗位和岗位之间职责明确,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验证,相互监督。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严格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使上级与下级、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制约,各有顾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及时发现业务执行中所产生的错误或舞弊行为,避免发生越权行为和争权夺利、弄虚作假、贪污腐败。做到奖惩分明,充分调动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6.会计岗位轮换

每项工作岗位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轮换。因为在同一岗位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厌烦感。适当的轮换给人一种新鲜感,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增加了一定的危机感。再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管理理念,能够提出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好的建议,从而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管理水平。适当轮换交接可以及时发现前任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舞弊,防止弄虚作假、肆意挪用、贪污腐败。

7.加强高校风险控制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风险意识淡薄,总认为高校是国家所有,不会倒闭破产。因此,一些高校一味追求学校规模的扩大,多方征用土地,大兴土木,置办家业,肆意从银行借款,各种风险接踵而至。虽说其风险不会直接导致倒闭破产,但会形成由于不及时偿还银行本息而导致信用风险和财务风险,由于资金短缺降低或不能改善教职工待遇而导致人才流失风险,由于财务恶化而导致学校发展停滞,失去竞争能力而被兼并的风险等。所以,进行风险控制是高校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高校在融资前,必须对按期偿还债务性筹资及其利息有足够的估计和准备,防止信用危机的出现,财务风险的恶化及财务困难的加剧,将风险意识贯穿于融资过程的各个方面。只有切实贯彻风险控制思想,才能更好地减轻、规避风险。另外,高校在对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时,要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事前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及科学论证,建立投资决策集体审议责任制度,避免盲目投资。总之,高校应当提高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利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找出业务活动中的主要风险点和高风险区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及分析等措施,来减轻可能面临的风险。

8.内部和外部监督控制相结合

内部监督控制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学校内部规章制度对学校的收入、支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督。监察审计部门应当检查和审核高校制定财务计划方案、预算以及项目进行的效果是否符合最大经济效益原则,监督和审核财务计划、预算、收入与支出等在执行过程中的不足和错漏,监督检查会计凭证、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和可靠,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堵塞漏洞,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财政、税务、审计等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了解,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如有违规行为,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借助社会各界的舆论,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

9.内部报告控制

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可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会计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内部会计报告的格式及种类。内部报告可以是月报、季报、年报等。通过内部报告分析体系如实反映资金增减变动、借款还款的进度及规模、财务目标完成程度、预算执行情况、预算差异原因、基本支出、公用支出、对家庭及个人支出,特别是业务招待费、办公经费等有关费用的发生情况,反映实物资产的增减变动、购建、处置等情况以及高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得到贯彻落实、各项决策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中存在哪些不足和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等。这样可以及时、全方位报告所属期间财务状况变化情况。凡属于非正常或超预算较大的事项予以充分披露和揭示,以引起责任部门及上级领导的注意,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标签:;  ;  ;  ;  ;  ;  ;  ;  ;  

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