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李德森

昆明平善骨科医院 云南昆明 650216

摘要: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组明显缩短,髋关节评分优良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术后并发症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术后稳定性好,并发症少,患者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治疗;疗效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由于骨质疏松的缘故导致临床上老年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显著升高[1],为此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6月开展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入选标准:①年龄65~80岁;②患髋有明确外伤史,疼痛明显,临床检查可扪及明显的骨擦音;③均经X线片及CT检查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且均为新鲜骨折;④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ASA评分)均为1~3分;⑤知情并认可本研究并自愿参与者。排除标准:①年龄<65岁患者;②严重心脑血管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③合并其他脏器合并症或骨髓炎或骨肿瘤患者;④先天性髓关节畸形或下肢功能障碍患者;⑤手术禁忌症或不耐受患者;⑤不能接受或配合完成本研究患者。其中观察组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72.2±6.6)岁,致病原因:跌倒伤17例,高空坠落5例,交通事故3例;A0分型:A1型7例,A2型11例,A3型6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72.8±6.5)岁,致病原因:跌倒伤16例,高空坠落5例,交通事故4例;A0分型:A1型8例,A2型10例,A3型7例;两组在以上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观察组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即患者取常规仰卧位,行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术者首先对患肢进行持续牵引并内收内旋复位处理,借助C型臂X线机透视下观察复位效果。复位满意后取髋部外侧做纵向手术切口,充分暴露骨股大转子,以其顶部中外侧1/3处进行钻孔并置入导针。透视机下调整至合适位置后,扩髓、旋入髓内钉并调整至满意深度,经套筒置入股骨颈内导针直至股骨颈中部略偏下处、关节面下10mm处。打开骨皮质,将旋转刀片插入螺旋刀,透视下确定到达标记深度后并确认位置良好后进行锁钉、拧入尾帽。使用生理盐水对创口进行冲洗,逐层缝合伤口,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

对照组患者均行动力髋螺钉治疗,即患者取常规仰卧位,均行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术者首先对患肢进行持续牵引并内收内旋复位处理,借助C型臂X线机透视下观察复位效果。复位满意后取髋外侧做手术切口,充分暴露骨股大转子及近端。取大转子下2cm处打孔并置入导针,扩孔至合适深度后拧入股骨颈螺纹钉,于钉尾放置钢板,于远端股骨干部将皮质骨螺钉拧入以固定钢板,最后对骨折粉碎及骨缺损进行植骨处理。透视下确定骨折复位及固定满意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创口进行冲洗,逐层缝合伤口,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并统计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股骨头坏死、内固定断裂及髋关节内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2]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其中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一般,70分以下为差,分值越高表示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l9.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指征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骨质流失加上行动和反应程度较低,因此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跌倒事件,进而导致了股骨粗隆骨折的发生。临床对于此类患者多积极进行手术治疗[3],主要原因是保守治疗需要患者长期卧床休息,而老年人存在较为显著的自身系统和器官功能的衰退,长期卧床不仅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出现,而且还使得患肢的恢复大打折扣。

内固定术凭借着创伤小、恢复快以及效果好而备受关注,尤其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出现更具优势。研究[4]指出首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操作中刀片直接打入骨髓腔,有效避免了老年患者发生骨质流失的风险;其次该手术不必要暴露骨折部位即可完成,有效减少了术中出血,本研究表1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组明显缩短;最后术中内固定操作更加便捷,极大提高了患者的耐受度,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表2结果与黄昆[5]等的研究相近,充分说明了该手术方法的优势所在。

综上所述,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术后稳定性好,并发症少,患者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跃江,包洪卫,王海红,等. 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4):344-346.

[2]张龙,申海龙,张磊. 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2016,27(2):299-301.

[3]张俊,蔡礼涛,任洋良,等.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4):101-103.

[4]余游. 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03):111-112.

[5]黄昆. 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J]. 临床医学,2016,36(02):78-79.

论文作者:李德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  ;  ;  ;  ;  ;  ;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李德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