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巨人足迹的精心刻划——评《探索者的足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索者论文,足迹论文,巨人论文,精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对曹屯裕撰写的《探索者的足迹》一书,从结构、内容以及方法等不同角度作了较为深入的评析。认为该书作为研究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著作,在许多方面均有创新,是一本对巨人足迹作了精心刻划的好书。
关键词 《探索者的足迹》 精心刻划 创新
《探索者的足迹》一书是曹屯裕同志在认真汲取党史界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花费十余年时间精心研究并撰写而成的一部比较系统评析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著作。
该书于1996年5月由宁波出版社正式出版后,受到了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有的认为:该书“揭示了毛泽东的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而且“对毛泽东的思想在发展过程中的正确与错误作了合乎实际的评述和科学的论断与概括”,“读了使人感到分析中肯,论述深刻而又抓住要害”,“可称得上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全面系统而又有重点的研究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的上乘之作。”也有的认为:该书“始终把毛泽东定位在一个探索者、拓荒者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作为一条红线,历史地、动态地刻划出毛泽东的思想发展的轨迹,成功之处,重笔浓抹,曲折失误,剖析探微。从综论,分论到结论——这是一个开拓新时代的巨人的足迹,令人信服。不失为一部不可多得的具有学术深度的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专著。”还有的认为:该书“选取了一个新的角度,新的思路”,即“作者把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结合起来研究,而且自始至终围绕‘探索’这个中心主题”并“紧紧抓住‘相结合’这个最基本的历史经验”,“使人耳目一新”,“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研究方式。”
笔者在仔细通读全书之后亦颇有同感,觉得这确实是一本在许多方面均有创新而且对巨人的足迹进行了精心刻划的好书。
一、以“探索”为主题,在“结合”上做文章
《探索者的足迹》全书共25万字,分综论、分论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分论由十余篇文章组成。这些文章有些已经公开发表过,有的则是首次付梓,它们都是作者多年来悉心研究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的结晶。但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他在一开始撰写本书时,就没有想以论文集的形式简单处文,而是以过去研究的成果为基本内容,对全书的结构体系进行了重新的构筑,使之成为一个从体系上看,各部分相对独立,但又有着内在联系;从内容上看,又是比较系统研究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的学术著作。从已经出版的这本书来看,作者不仅如愿以偿,而且还有所创新。
纵览全书,作者抓住了“探索”这一主题。他把毛泽东始终定位在探索者、拓荒者的视角进行考察。“探索”两字把全书各个部分、各个篇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综论部分,作者对毛泽东在革命道路、改造道路和建设道路上所走过的路进行了回顾和评述。肯定了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探索者的历史作用,指出毛泽东从青少年起,特别是自20年代初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一直为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他在中国革命、改造和建设道路上留下的足迹,无论是成功或是挫折,都是探索者的足迹。分论部分则是对综论的进一步剖析,着重阐述毛泽东在探索中成功与挫折的原因所在。例如,《论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就是在综论的基础上,对毛泽东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从一开始主张搞工人运动到从事工农武装割据,再到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等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逐一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并通过《探索、结合与飞跃》一文作为本部分的小结。又如,分论中《良好的开端,缘从何来》、《既然开端良好,为何继而受挫》,对毛泽东在“八大”前后的探索进行了剖析探微,既肯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作的全方位的富者成效的探索,又分析了本来可以成为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起点的探索,为何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发生逆转的原因。作者正是通过上述两个部分对毛泽东探索历程的详细考察,才在结论中得出了正确的、合乎实际的结论:毛泽东作为历史巨人,无论成功还是挫折,他给我们留下的都是探索者的足迹。这种以探索为主题,从微观论述着手,得出宏观结论的写法,使人读后感到层次分明,结论自然。
如果说,“探索”是贯穿全书的主题的话,那么,“结合”则是全书的灵魂。“探索——结合——飞跃”象一条红线把全书贯通起来。
作者在研究毛泽东生平与思想时,不仅紧紧把握住“结合”二字,而且善于在“结合”上做文章。他认为,毛泽东探索的成功,归根结蒂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而探索的失误其原因也恰恰在于偏离了结合的原则。他在分论的《探索、结合与飞跃》一文中指出,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对中国革命作出独特的贡献,其原因就在于他能够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能够成功地运用不平衡规律来剖析中国的基本国情,并能够在探索中成功地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作为这种结合的结果,就是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同样,在作者看来,毛泽东在1956年前后的探索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因为他“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而后来受挫的根本原因也是因为他偏离了“结合的原则”。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表明:只有当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事业才会得到发展。反之,就会犯错误,甚至会断送革命和建设的事业。探索就是为了结合,只有结合,才能实现飞跃。作者在“结合”上做文章,可谓是抓住了毛泽东的思想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且,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国情的结合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从“结合”的过程和角度对毛泽东的思想发展作历史的、动态的论述,不仅是研究毛泽东思想发展的最佳角度之一,而且也是研究方法的创新。
二、变事论是,科学地评析巨人的足迹
研究历史人物必须从史实出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就事论是恐怕不失为一条基本原则。作者在《探索者的足迹》一书中牢牢把握这条原则,在翔实的资料基础上对毛泽东的思想在发展过程中的正确与错误作出了合乎实际的评述和科学的论断。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拓荒者,他为我们党、国家和各族人民所建立的各种伟绩是不可磨灭的。对此,作者在书中不惜“重笔浓抹”。他认为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改造道路的成功开拓,对建设道路的探索曾经有过良好的开端,这是毛泽东历史性贡献中最为光彩夺目的部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走向胜利发展的坦途”,其中毛泽东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和平赎买”民族资产阶级,“是我国乃至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史上的一个创举”。毛泽东在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提出的不少重要思想,“尽管对于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长河而言,还是初步,但却是相当丰富和光辉的”,这些成果“为中国共产党人最终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在充分肯定毛泽东贡献的同时,也用了较大的篇幅指出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并分析了这些错误的内容及其性质。他认为毛泽东最大的失误就是在建设道路的探索中,犯了经济建设空想论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正是这两个错误以及这两个错误的相互影响,使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偏离了正确的方向,直至导致“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失足。但作者指出毛泽东的错误并不是为了否定他的功绩,而是为了更好地科学在评价毛泽东。他认为,毛泽东的失误是在探索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他运用大量材料证明,无论是“大跃进”“公社化”,还是庐山会议上的分歧,甚至包括“文化大革命”在内,毛泽东都是为实现他心目中最完善、最纯洁的理想社会所借助的一种手段,说到底“仍然是建设什么样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上的错误”。这也是作者得出:“巨人也有失足的时候,失足的巨人,仍然是巨人”这一结论的根据之所在。
毛泽东本人曾经说过:“不要把错误单纯看作一种耻辱,要同时看做一种财产。”我们指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既不是为了否定他的伟大功绩,也不是为了混淆视听,模糊重大的政治是非界限。指出错误,正视错误,目的就是要少犯错误。既然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认识上的错误,是探索过程中的失足,那么我们对待他的错误也应当采取积极的、理性的态度,通过历史的反思,总结出深刻的经验教训,使错误成为“正确的先导”,这对于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将会是十分有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可以说是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毛泽东功过的论述都是建立在大量史实考证的基础上,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判断,能够不苟于传统的、流行的观点,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善于透过繁纷的历史现象,捕捉到本质的东西。例如,《试论“争取江西”战略计划》就是在占有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毛泽东“争取江西”的战略思想,在许多方面作了具有新见解的论述,把毛泽东“争取江西”战略思想同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指导思想从本质上区别开来。其姐妹篇《攻打中心城市的主张与坚持“城市中心”的思想》则在上文的基础上,对毛泽东在“争取江西”战略计划中提到的攻打中心城市的思想与李立三“城市中心”的思想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辨析,指出尽管两者从现象上看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毕竟是两个本质截然不同的概念,决不能认为凡是攻打中心城市就是反映或坚持了“城市中心”的思想。这两篇文章虽在成书之前早已公开发表,但其中的一些观点至今对党史研究仍具有参考意义。又如,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这个大问题,作者能够抓住无产阶级领导权这个核心问题,提出只有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政治领导地位确认和新民主主义国家学说相结合,才是正确解决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观点,并深入探讨了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贡献,科学地作出了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初步形成的结论,否认了认为“四大”已经初步形成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的不正确认识。再例,作者在《试论反右派斗争中“引蛇出洞”策略》中,通过对整风运动、引蛇出洞、反右派斗争三者关系的剖析,否定了那种从现象上来判定,整风就是为了“引蛇出洞”,就是为了反右派斗争的错误观点,同时,作者还就“引蛇出洞”策略的正确与否,作出了合乎实际的评析,从而澄清了一些看起来似乎众所周知,而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甚至很可能是人云亦云的历史事实。所有等等,都是正确评析历史,评价毛泽东的基本前提。
三、始终贯穿着辩证分析的研究方法。
从上述作者对毛泽东功过的评述和对一些历史现象的分析,已经可以看出作者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本节在运用辩证方法上还有两个最大的特点:
第一,用联系的、发展的方法分析问题。作者把毛泽东的探索当作一个历史过程来研究。全书把探索历程分为革命道路、改造道路和建设道路三个时期,同时根据毛泽东的思想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不同阶段性的特点,又把每个时期分为若干个阶段,并对其进行逐一考察。如:毛泽东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就有一个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从红色政权理论提出到革命道路思想最终形成的过程;对建设道路的探索则可分为:开端良好,继而受挫,最终失败三个阶段。但作者在分析问题时并没有满足于对毛泽东探索的阶段性评述,而是能够从每个时期、每个阶段前后联系和发展的历史流程中去把握巨人的思想。譬如,作者是通过对“争取江西”战略的研究,把毛泽东井冈山时期的红色政权理论与赣南、闽南时期革命道路的思想连结起来。对建设道路中“逆转”的探讨,作者也是从1956年毛泽东曾经有过良好开端的初步探索过程中,去探求导致后来竟如此严重之挫折的蛛丝马迹。他通过对毛泽东1962年前后探索情况的考察,认为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有一个主次颠倒的过程,指出:“1962年前,毛泽东考虑的主要是加快社会主义,但有时不得不借助阶级斗争;1962年以后,则发展为必须狠抓阶级斗争,才能坚持社会主义,而它的进一步发展,则必然走上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总之,这种用联系的、发展的理论方法来探索毛泽东走过的足迹,更能从动态中把握其思想发展的脉胳。
第二,运用辩证的否定观评述历史。作者对历史的论述采取了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在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评述上,不是采用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方法,而是既有肯定,又有否定,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作者认为,在初步探索的过程中,正确与错误是共存于探索的矛盾统一体中。他在《既然开端良好,为何继而受挫》中,从四个方面对毛泽东当时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认为这四个方面既有正确的思想,又有错误的一面,是孕育毛泽东探索成功和失足的原因之所在。另外,作者对“大跃进”、“公社化”、“引蛇出洞”、“抓革命、促生产”等一系列问题的论述,都采取了辩证的否定观,甚至对毛泽东晚年的严重失足,作者也能够在指出如何扬弃其晚年思想中“左”倾错误的同时,在如何更好在发掘其中属于精华的内容上下功夫。作者正是在这些辩证论述的基础上,得出了充满辩证思想的,合乎历史实际的结论:毛泽东——历史巨人——失足的巨人——仍是巨人。
毛泽东是一位世界性的历史巨人,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作者能置身其中,十几年来始终围绕着这一方向进行潜心研究,并形成这本史料充实、观点鲜明、理论性强、颇有新意的学术著作,实在难能或可贵。当然,学海回渊,总可能会有一些疏误与不足。正如作者所言:“历时十余载,终成一书”,本书所收录的大部分篇目是他十余年来陆续写成的,尽管在成书前对全书的体系作了重新构建,并对其中一些内容进行了精雕细镂,但读后仍然缺少一气呵成之感觉,作为一本学术著作,这不能不算是一个缺憾,此外,从内容上讲,对毛泽东改造道路探索的论述,相对显得单薄些。对此,我们衷心希望作者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加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