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五指山市捷培幼儿园
摘要:在我国幼儿教育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幼儿作为社会独立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是教育自身不断发展的自然逻辑。由于我国整体的幼儿教育尚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各层面的工作还没有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做好新形势下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本文立足幼儿教育实际,从当下幼儿教育心理健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重点阐述和探讨当下教育语境下优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制定。
关键词:幼儿 心理健康教育 路径选择 策略
幼儿教育在我国整体国民教育教学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接关乎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和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对于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将发展幼儿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具体推进,这期间我们大力引进了西方欧美国家较为先进的幼儿教育教学理论和较为成熟的幼儿教育教学模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工作,经过多年的持续探索可以说我国的幼儿教育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幼儿教育的大框架基本已经搭建起来,这是过去的成绩,也是我们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幼儿教育发展的基础。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幼儿教育持续优化改革、实现从弱到强转变的任务依然非常繁重,改革与优化依然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主题,幼儿教育要逐步实现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科学化布局,这其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
幼儿处于人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健康是幼儿教育始终不变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幼儿教育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著名的儿童教育学者陈鹤琴就这方面曾说过“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这里强调了健康的身体机能对于幼儿的意义与价值,而众所周知,在现代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语境下健康的范围和层次已经实现了拓展,不再是过去传统的“无病即健康”,健康实际上不仅仅包括身体机能的健康,同时更包括社会个体心理的健康以及良好的生命体验等多层次的内涵,这是已经被普遍认同的基本命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幼儿园教学而言要深刻理解心理健康对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意义,切实地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这是新时期持续优化幼儿教育的客观要求。本文以下紧密围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主题,在挖掘和梳理即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阐述和探讨具体的优化提升策略为重点。
1、当下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这与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幼儿教育的持续发展需求极不吻合,幼儿心理健康任重道远,这是我们阐述和讨论问题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较之于西方欧美国家,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板块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教学内容、教学运行模式等各方面而言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是当下最为基本的实际情况。实际而言,良好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优质幼儿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而我国整体的幼儿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包括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各个环节优化与改革的空间很大,这与当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幼儿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需求极不吻合,改革与优化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各个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主体要看清差距、提高认识,增强优化幼儿心理健康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致力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去,促使相应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完善,这是我们阐述与探讨当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2、优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以师资力量建设为重要突破口,通过专题培训等形式优化现有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过布局幼儿师范教育强化准教师的心理健康能力。
教师永远是影响学校教学活动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幼儿园强化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一大批具有相关扎实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素养与实际工作能力的教师,否则其他的一切工作都是空谈,没有实现的基本保障。从即有研究成果中的资料来看,当下师资力量是严重制约我国幼儿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主题而言,一般幼儿园中严重缺乏具有相应心理健康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因此优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以师资力量建设为重要突破口。这期间具体的实现路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组织专题培训、鼓励幼儿教师自学等形式使现有的教师实现知识与能力结构的优化更新,帮助幼儿教师掌握基本的幼儿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同时不断增强现实操作能力;二是要从幼儿教师队伍的源头即大中专院校的教育抓起,要切实增加相应的学科内容,保障幼儿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充足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储备。
3、优化与改革当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为主,着力构建高效的运行模式。
面对当下我国幼儿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或缺乏或不完善的实际情况,在相应的优化与改革过程中要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为重点工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内容建设方面,要充分从历史与当下寻找和挖掘可资利用的素材,特别是要立足我国传统儒家修身理论为重点,通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等一系列儒家经典格言引导幼儿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锻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道德品质,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在形式方面则要充分发挥幼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集体引导、个别谈心等形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是要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具体的教学。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具体的优化措施应该是多元化的,此外如强化家园合作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更多更有效的方式方法尚需要广大一线幼儿教师和相关研究者去挖掘和完善。
参考资料:
九、蒋萍华,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11期。
十、崔淑婧,刘馨,以体验为主的绘本教学在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年06期。
十一、尹启鑫,王加加,家长参与建构“幼儿成长档案袋”——一种有效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形式,《家教世界》,2014年20期。
十二、庞建萍,3~6岁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幼儿教育》,2011年30期。
十三、赵丽华,家园合作 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中国农村教育》,2009年Z1期。
十四、杨贵民,牛月华,学前教育专业重点——关于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中华少年》,2017年15期。
论文作者:王小慧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幼儿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这是论文; 我国论文; 幼儿教师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