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期间青海民族研究情况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海论文,民族论文,情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00)03—10—01
民族研究是青海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以民族理论、民族学、民族史、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语言文学、宗教、民俗、藏学等方面的研究为主要内容,其中民族理论与问题、民族学、藏学、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研究由于时代要求和地域民族特点,相对重视,研究力量较强,形成相对独立和有代表性的专业。特别是近年来,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重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尽量突出特点、满足社会需要,发展较快,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通过科研实践,一批年轻的各族科研人才迅速成长起来,壮大了队伍,增强了力量。下面就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情况和成果作扼要介绍。
一、民族理论与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是民族学研究的基石。近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术界高度重视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研究,先有一系列论文发表,以一个侧面进行研究,如杨多才旦的《略论邓小平对我国民族理论的主要贡献》(收入《前进中的中国统一战线》,北京华文出版社 1998年5月出版),认为邓小平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重新提出民族问题,论述新时期的民族关系,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并指导和加速我国的民族法制建设,确立经济建设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关桂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民族问题理论的新发展》(辑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学习出版社1999年3月版)认为, 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从国内外实际出发,进一步认识到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在民族问题上拨乱反正,廓清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性质,重新确立新型的民族关系和新时期民族工作任务,总结民族工作的基本经验,完善和发展了以民族区域自治为主体的一整套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另如开哇、李朝《论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李庆、 马继军《青海民族法制建设现状与对策》(同前)、宋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思路》(《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 关桂霞《青海省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等, 均从不同方面回顾总结我党在民族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现状和问题,提出决策参考。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青海民族学院许荣生、孔祥录、南文渊等修定补充原有的民族学教材,写成《民族理论概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8 月出版),在原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特别是突出了邓小平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强调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内容具有“新、全、深”的特点。曲青山主编的《邓小平民族理论与实践》(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 月出版)则可以说是一部总结性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该书将邓小平民族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全书两编18章,第一编11章全面系统论述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二编7章分述各民族省区实践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成就和经验, 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性。在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同时,一些同志还注意对周恩来、刘少奇等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族思想的研究,亦对今后的民族工作提出借鉴和参考。
更值得提倡的是,我省民族研究工作者遵照科研为现实服务的方针和原则,深入实际,勇于探索,注意对现实问题的研究。贾晞儒、李克郁主编的《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就是这方面的杰作。该书共9部分, 论述民族问题的历史渊源、党的民族政策和新时期民族关系的同时,着重分析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探索解决途径,提出“没有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观点,积极摸索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道路和方法,对党政部门有关政策、制度、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仁青侃卓《邓小平民族理论在青海的实践》(《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12期)等均从青海实际出发,或总结民族工作经验,或探讨解决民族问题途径,都有很强的实用性。有的同志还针对前苏联、东欧出现的民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警示,如苏雪芹《前苏联、南斯拉夫民族分离的原因及启示》(《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在分析其我部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在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保持国家稳定,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防止外部干预渗透,发展民族经济文化,缩小差距。在新的时期,民族意识逐步增强,必须强调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维护新型的民族关系,郭洪纪《地缘文化与中华民族意识的认同》(《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从地缘文化出发,研析不同族群、宗教、语言、风俗、制度等文明差异,认为青海作为一种地缘文化的范式,反映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某些规律和特征,说明“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主体社会的同质性来自对不同族群文化异质性的广泛包容”,“形成全民族认同的社会共同体价值”,有很强的理论说服力。马伟《撒拉族与藏族关系述略》(《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1 期)等文则以具体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特征。
二、民族史研究
民族史研究在青海一直是成果最多的一个领域,80年代以来,不少人考证青海各民族族源,汇集有关史料,译注藏文史籍,特别在研究唃厮啰政权和宋元明清青海藏族史方面成果突出。“九五”期间,民族史研究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专著多,内容全。在藏族史方面,继《安多藏族史略》之后,陈光国著《青海藏族史》(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进一步详述藏族族源, 系统论及青海藏族在各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及其文化、信仰等;仁青诺日编《藏族历史教材》(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将整个藏族历史分7个时期, 详尽讲述族源及与其它民族的关系,分述各期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状况;恰嘎·旦正的《雪域民族关系探源》(青海民族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参考藏、汉、印三种历史文献、 考古资料、历史传说,运用历史、考古、人类、民俗等学科综合研究方法,论述藏民族的形成年代和吐蕃前期的社会状况,认为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门巴、洛巴、羌、纳西、普米等民族与藏族同一族源,是一个文化圈的民族;由吴均校注的朱绣遗作《西藏六十年大事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记述从19世纪后期到本世纪初西藏社会历史状况,突出了围绕西藏主权问题展开的各种复杂斗争,揭露外国势力企图从我国分裂西藏的阴谋。在土族史方面,李克郁的《土族(蒙古尔)源流考》(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通过语言对比研究,对土族源于吐谷浑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土族与蒙古族具有更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现在的土族是青海历史上不同时期到河湟及浩门河流域定居的蒙古人后裔。”由崔永红等主编的《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 月出版)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青海历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吸收近几十年来民族史研究成果,重视少数民族文字史料,着力反映全省少数民族历史,有很大突破,并以各民族的活动演变设置章节,很有地方民族特色。近年民族史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重视历代中央王朝对青海民族地区施政方略的研究,同类文章有陈新海《西汉管理青海方略试探》(《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陈亚艳《隋唐时期管理青海方略试探》(《青海民族研究》,1997年第4期)、 甘措《唐浑联姻与唐的和亲政策》(《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 石德生《浅论唐浑关系与唐代的羁縻州府制》(同前)、 陈亚艳《北宋王朝治理青海方略》(《青海民族研究》, 1998年第1期)、 雷莉《元朝管理青海方略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荣宁《明朝在青海地区的施政方略》(《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 李建宁《清代管理青海河湟地区方略简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何峰《从〈番例〉看清王朝对青海藏区的管理措施》(《青海社会科学》,1996年年第6期)、 陈新海《民国时期青海管理方略》(《青海民族研究》,1997年第3 期)等。民族史研究的第三个特点是注重对历史上各民族社会政治制度的研究,使研究更加细致入微,这方面星全成在《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上有系列论文发表,对民主改革前藏族地区的部落组织制度、土地制度、牧业区生产资料占有制度、差税制度、惩罚制度、活佛转世制度、藏族丧葬制度等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另如何峰《以〈番例〉看藏族千百制度》(《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 期)和《论藏族部落的赔偿制度》(《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4 期)、 华热·多杰《试析藏族部落罚款制度》(《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等都对有关制度作了较深入的研究。
此外,结合现阶段的法制建设,不少人致力于藏族古代法、民族习惯法、伊斯兰教法、军事理论等研究,分析对民族社会的影响,如马伟、马芙蓉《撒拉族习惯法及其形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即是这方面的尝试研究, 索南则摩《藏族古代军事理论研究》(《中国藏学》藏文版,1996年第1 期)将藏族古代军事理论归纳为军队建制、部队建设、战略战术、信使工作、军事纪律、战前准备、出征行军、狩猎侦察、布阵作战、败而不亡等十大要素,并探究此理论的形成原因、特点、影响等,对藏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民族关系研究是民族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有人从文化角度进行研究,李文实《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以自己多年的民族史研究实践,中华民族在其形成过程中,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共同的文化为纽带,把民族和国家凝合为一个文化整体”,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下的民族理论内涵是合而不是分,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振兴中华。不少学者还从语言学角度透视民族关系,贾晞儒《从语言比较中看土族蒙古族文化心理之异同》(《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认为“语言是观察民族历史、 文化的窗口,又是构成人类最核心的文化环境,它直接塑造和反映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无论是吸收异民族文化,还是贮存、传递、发展本民族文化,都离不开语言的铺垫和依托”。该文正是以语言的这种功能,较深刻地分析了土族和蒙古族的渊源关系。此外,不少文章探讨青海的汉藏关系、党项部族的内迁问题等。赵珍《清代黄河上游地区民族格局演变浅探》(《青海民族研究》,1997年第4 期)则从全面分析该地区各民族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经济差异、移民垦殖活动、宗教习俗、共同认知心理等入手,探析这里民族格局演进的特点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对于人们了解这里的地方民族特色和各民族的兄弟关系很有裨益。乔正孝、孙欲声《青海少数民族革命与建设史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突出现实研究, 以翔实的资料述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青海少数民族的活动情况和功绩,赞扬其革命精神和爱国热情,有很好的资政和鼓舞作用。
在历史考证方面也有不少成果,如对白兰、赤水、赤水戍、仰华寺等等史事、遗迹的考证。张寿年《馆藏珍品—明代金书铁券》(《中国档案》,1998年第7 期)考证青海档案馆藏(西宁城北区大堡子乡农民李永蔚1986年5 月所献)明天顺二年英宗颁给青海土官李文的金书铁券,介绍其内容和档案价值,有一定学术性。戴发望《成吉思汗时期蒙藏关系中两件史实探微》(《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考证蒙古文史料中成吉思汗45岁(1207 年)征西藏事, 当在其西征返回途中的1222年;否定蒙古文史料中成吉思汗驸马赤古驻兵西藏事纯属乌有,而是驻兵蒙古诸部中的秃马惕部更为可信。这些对研究蒙古史和藏族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民族经济研究
民族经济研究原本是比较薄弱的领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许多人将研究重点向经济问题研究转移,以满足社会时代需要,体现研究价值,在探讨青海民族经济发展的困难、机遇和途径,如何依靠科技推动资源开发,缩小东西部差距、扶贫调查、科技状况调查、劳务输出、人口素质的提高、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私营经济发展、旅游经济的开发、牧区经济与市场接轨、农牧业灾害防治、寺院经济、中藏药资源开发与保护等等方面有一系列成果,如郭华《市场经济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加速发展》(《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钱静《超越与创新——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再思考》(同前)、赤旦多杰《试论青海牧区发展效益性畜牧业的主要途径》(《青海民族研究》,1997年第3期)等。但因基础较弱, 形成影响、引起党政决策部门参考的研究成果还不很多。较有影响的有刘忠主编的《加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进行了较深刻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地区各产业部门的实际问题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特别是提出“实行资源型渐进加速战略”的观点,有一定新义,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张忠孝继撰写出版《青海旅游资源》一本之后,再次推出专著《世界屋脊——青海游》(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 全面介绍青海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悠久历史、民族状况、经济情况、旅游特点,并将全省旅游资源分为四区,详述其概况和旅游景点,很好地宣传了青海,受到广大旅游者的欢迎。由王恒生牵头负责,组成青海调查,参加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组,继《格尔木卷》之后,推出《湟中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这是一次全面、系统的综合性调查,内容涉及概况、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资料极为丰富,对于加深民族地区发展状况的了解认识很有实际意义。青海牧区是灾害多发区,雪灾等对牧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危害,南色《青海牧区雪灾的预防对策》(《中国藏学》藏文版,1997年第3期)从草原生态建设、 畜草改良建设、经营服务建设、灾害预警建设、制度管理建设、文教科技建设七个方面提出对策措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外,李玉英《试论我省青南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几个关系问题》(《青海民族研究》,1997年第4期)提出该地区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要处理好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人口发展与经济承受度、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基础产业与其他产业等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上进行论述,值得决策部门借鉴。
寺院经济是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寺院经济的研究偏重于旧时寺院经济的构成和特点,对于新旧寺院经济的区别以及新时期如何看待其发展等问题往往注意不够。梅进才主编的《中国当代藏族寺院经济研究》(1999年10月内部印行)可以说是寺院经济研究方面的综合性成果。该书就藏传佛教与藏族寺院的关系、藏区寺院经济的管理和分配、新旧寺院经济的区别、新时期发展寺院经济的指导方针、寺院经济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关系、发展途径和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对于坚持“以劳养寺”的方针,加强寺院管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等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民族文化研究
青海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对此学术界有过深入研究,成果斐然。近年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民族文化的特征、背景根基、涵化现象、取舍态度等,并对具体的宗教艺术、民俗民风、巫傩文化、建筑艺术、戏曲歌舞、饮食习俗、服饰特色、工艺美术、传统节日等等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研究。在民族文化的理论研究方面,贾晞儒《试论青海民族文化的共聚性特征》(《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认为青海各民族文化彼此辅存、相互交融, 逐渐形成恢宏的共聚性民族文化,表现出浓郁的地域特征,其中不乏进取精神,也不可忽视羁绊人们思想的消极因素。洛加才让《寻根溯源的‘土壤分析’——关于藏族历史文化的根基初探》(《西藏研究》,1997年第2 期)从文化学角度探讨藏族历史文化的土壤根基,认为藏族文化受到封闭的内陆性地理环境、宽绰文化母土、高原农牧经济等的影响,既具特色,又有本民族文化的缺陷,并从先民的原始信仰和部落社会的特点,揭示其生态伦理学的雏形和部落文化的复杂性、多样性,认为对藏民族的现代伦理道德观等有着深刻影响。鲁顺元《文化涵化与社会进步》(《攀登》,1997年第1期)以青海互助县各民族的阶梯分布为文化涵化场景, 探讨文化变迁、社会进步与文化涵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应调整民族人口分布结构,开展跨文化交流,通过民族融合、经济合作等,为文化涵化创造条件,促进社会进步。马明良《伊斯兰文化新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分宗教、教育、伦理、法、经济、政治、科技、 婚姻家庭八个文化方面,从文化学角度全方位透视伊斯兰教文化,深刻分析伊斯兰教文化的各种社会联系、自身内容和特点以及对穆斯林社会的影响,受到学术界关注和读者的欢迎,曾于1999年11月再版。同类文章,还有贾晞儒《民族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沃土》(《青海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马伟《撒拉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浅谈》(《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等。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取舍问题, 有坚烨《发扬优秀传统,克服消极因素——谈撒拉族传统文化与经济建设》(《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黎宗华《关于藏族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3期)等。 对于青海在藏传佛教文化的地位问题,蒲文成《青海是藏传佛教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源头》(《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转载台湾学术刊物《宗教哲学》)从西藏佛教后弘的发祥地、藏传佛教再度弘传的基地、格鲁派创立发展的源头、格鲁派传入蒙古地区的桥头堡、代出高僧的摇篮、沟通民族文化交流的津梁六个方面作了有力的论说,将青海提到应有的位置,有助于全面开展藏学研究。由宗拉样杰负责,组织人力绘制的藏传佛画艺术500米长卷连同其说明, 更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向世人展示了藏传佛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通过巡回展出,提高了青海的知名度。
对具体文化现象及文物、艺术的研究和介绍,芈一之的《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文物》(重庆出版社1996年出版)卷帙浩繁,在系统研究黄河上游地区远古文化、各种民族文化的交流变化、宗教流派等状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重要的历史遗迹、文物,为普及西北史地文化知识,使人们了解西北,献身西部开发建设作出了贡献。马建设的《青藏民族工艺美术》(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 月出版)全面介绍青藏高原各民族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状况,具体划分各时期工艺,归类造型特征,推介技艺状况,并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反映其从实用工艺发展到与装饰结合,形成以民族工艺文化为内涵的青藏高原特色文化的发展历程,图文并茂,内容广博,为弘扬民族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宣传西部,促进经济建设等发挥了作用。杨贵明《塔尔寺文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更具体地介绍了该寺的各种制度和宗教文化、教育、艺术、活动等。李景隆关于中国西部少数民族风情审美研究的系列论文(《分载于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学院学报》、《青海民族研究》等)分别研究诞生仪礼、丧葬习俗、饮食文化等,剖析其形成发展和审美意蕴价值,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蒲文成、完玛冷智的《经幡源流刍议》(《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以历史、民俗、 宗教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经幡”这一青藏高原常见信仰物的起源、演变、形成过程,有助于人们认识藏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联系和影响,正确认识习俗与宗教的关系和区别,考察研究同类文化现象。彭毛《对藏族色彩使用的简单认识》(《昆仑文荟》,1999年第6 期)认为藏族对环境自然色的认识,限于视觉范围内的自然生成色彩,无固定含义的情感认识,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感知色彩;并认为通过宗教对色彩的体验,惯于使用单纯色以表达感情,对纯度饱和色彩的瞬息变换非常敏感,该研究属艺术哲学范畴,有助于人们对藏文化底蕴的认识。另有秦永章《土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刍议》(《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甘措《湟水流域藏族服饰及其演变》(《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 马达学《青海民俗与巫傩文化考释》(同前)、林继宫《羊与藏族民俗文化》(《青海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等, 均从某一个侧面较深入地研究了一些文化现象。
藏传因明学是有关逻辑推理、论证方法的学问,祁顺来先生多年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曾有系列文章发表。他的《藏传因明概论》(青海民族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囊括藏传因明《集量论》、 《释量论》的全部内容,并编入《心类学》、《因类学》的部分内容,系统论述藏传因明发展史、所知境、能知心、心法认识外境之方法、因正理论等,学术性极强,对于研究思维规律和推理方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等,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马忠《用历法推算确定穆斯林传统节日的实践意义》(《青海民族宗教工作》,1996年第2期)详细介绍公库、农历与回历及其推算方法,知识性强,对确定穆斯林传统节日具有实践意义。参看加《语言·文化·翻译》(《青海藏文报》1999年12月28日第4版、2000年1月28日和2月28日第4版)从跨文化交际学、文化翻译学角度探讨藏汉文化差异及翻译中一些疑难问题的处理方法,对于提高翻译质量有指导意义。更可喜的是,随着藏医学的推广应用,对藏医的药理及传统养生学等不断展开研究,星全章《藏医三因学说及其应用》(《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就藏医的理论核心“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的相生相克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和疾病治疗原理进行研究,对于人们深入了解藏医,使藏医进一步走出青藏高原很有意义。
五、民族宗教研究
青海多民族多宗教,这是基本省情之一,党政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宗教问题,学术界亦十分注重这方面的研究,特别在分析宗教的社会影响、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与社会稳定、加强管理等方面成果较多。穆兴天《藏传佛教与藏族社会》(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较系统地论说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本教源流,藏传佛教的兴起、形成、基本教义和特点,对藏族社会、人口、文化的影响以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利于人们消除消极影响,进行反渗透斗争,有很强的现实性。1996年,由中共青海省委统战部、青海省民委、宗教局组织人力,进行全省宗教问题大调查,形成《青海宗教问题研究》,(1997年10月内部印行),全面评估了全省的宗教基本状况和宗教工作形势,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新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的思路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对策,并对省内现存各种宗教作专题研究,汇集区域调查报告30篇,附录16种基本数据,是迄今最详尽的现实宗教状况调查汇集。陈元福同志多年致力现实问题研究,有《青海地区宗教的现状、特点和趋势》(《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等系列论文发表。 由他牵头的课题组提出的调研报告《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研究》界定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涵,论述其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总结以往宗教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引导适应的对策建议;《青海地区宗教与社会稳定》在考察历史、总结工作、分析现状、剖析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宗教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对策措施,这些均有资政参考意义。汪春燕《宗教问题——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收入《改革、求实、创新》,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认为宗教除其社会属性和隐含其间的阶级属性之外,客观上展现出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作用(如民族史上的凝聚、整合、促进作用),宗教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有其包容性、传承性,对现实社会折射反映,作出合理性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稳定可消除人们的心理隐患等,从而深刻分析了宗教问题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关系,强调宗教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提出利用宗教为社会稳定、发展服务的观点。另如赯吉思《明代蒙古王室与藏传佛教》(《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 孔祥录《清代青海伊斯兰教产生教派的原因探析》(《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等都从宗教与政治的关系较深入地分析了宗教现象。 在具体管理工作方面,马明祥、高龙贤《立足大通实际,强化宗教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青海民族宗教工作》,1999年第3期)结合管理实践,总结出在宗教管理方面的“三化管理”、 “三为主”、“四突出”、把握“四个重点”、明确“两个界限”、紧抓“一个引导”等工作方法和体会,更加具体可行。针对国外反华势力对我国宗教政策和人权问题的攻击,何峰、余中水《中国藏族宗教信仰与人权》(《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以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指导, 论述我国藏族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宗教活动场所得到保护,教职人员的权益有充分保障,藏族人民的生存权、人身权和发展权未受损害,对于说明我国人权状况、消除友人误会、配合国际领域的政治斗争等起了很好的作用。
民族宗教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层次更加深入,主要表现在对教义、教理的阐释,宗教仪轨、修持方法的介绍,原始信仰的研究,生态观念的剖析等等方面。桑杰端智《佛学基础原理》(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出版)从佛教基、道、果三个方面概括出藏传佛教的主干思想和基本内容,突出戒、定、慧三学,对其体系构架和理论基础作了系统阐述。更登《佛学概论》(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则从佛教史的角度讲示印度原始宗教及其理论、佛陀生平、佛教教义、佛教大小乘的分化及其演变、早期部派佛教四宗及其理论和南传佛教的演变传播等,内容广博全面。藏族原始信仰方面,谢热有《论古代藏族的图腾崇拜》(《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古代藏族的前兆迷信及其占卜术》(《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等系列论文。他的《论古代藏族的巫及其巫术仪式》(《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较详细地考察了巫及巫术的产生、巫术的内容、活动仪式, 迷信成分以及原始文化艺术的关系等;《古代藏族的龙信仰文化》(《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则论述藏族龙信仰的产生、演变、 内容、形态、祭祀仪式等。另有人对萨满教、太阳神原始崇拜、烟祭仪式、藏族的招魂仪式等进行研究,也有不少文章发表。蒲文成《宁玛派大圆满法概述》(《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深入到一个教派, 精要论述其法要、分类、主要修习法及传承概况,提出新的见解,被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评为优秀科学论文,输入国际互联网络;谢健节译出《如意藏》等,有较大难度。在宗教修持方法方面,李钟霖译出噶尔仁波切所著《藏密瑜伽修身论》(也译藏传密宗瑜伽修法),连载于《青海民院学报》和《青海民族研究》。蒲文成的《脱噶修持法概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颇瓦法概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等则是对某一具体法门的介绍。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已有不少人注意研究藏族的生态文化、藏传佛教生态观念等,同类文章有南牧介犛的《佛教关于生命与生态环境的学说》(《青海民院学报》,1998年第4期)、哇么才让、 嘉洋东旦的《浅谈宗教信仰与环境保护》(同前)、桑杰端智的《藏传佛教生命观一瞥》(《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等。在寺院研究方面,继蒲文成主编《甘青藏传佛教寺院》、年治海等主编《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明鉴》之后, 彭启胜主编《青海寺庙塔窟》(《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详细介绍1840年前200余座藏传、汉传佛教和伊斯兰教、道教寺观以及民间庙宇、拱北、塔、窟的历史沿革及其建筑艺术、绘画、雕塑、金石碑刻等文化遗存,是又一部很好的资料性专著。
六、民族教育研究
民族教育方面,继“八五”期间《藏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青海民族女童教育研究》等专著出版后,虽无有影响的著作向世,但在民族语言文字等方面有一批教材出现,一般都较多地吸收了现代教育的知识内容,质量较高,对于高校民族教材建设贡献突出。研究的领域也在扩大,涉及到民族教育工作的回顾总结、民族院校的办学质量、科技教育、民族教育与宗教的关系、牧区初等教育和寄宿小学的发展问题、青少年吸毒问题、体育教育、经院教育、寺院办学问题、女童教育、民族院校计算机应用和公共英语等课程设置及其教学质量问题等,有一大批论文发表,如高福寿《青藏高原现代教育与党的民族教育政策》(《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马成俊等《沉重的翅膀—关于循化撒拉族女童教育的调查报告》(连载于《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2、期)、何峰《论藏族经院教育》(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马丽君、王清风《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妇女教育问题探析》(《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等等。其中, 喇秉德《关于回族文化教育的再思考》(《回族研究》,1998年第1期)是一篇很有深度和感情的佳作,文章在肯定回族人民在经济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同时,认真分析重经轻书、重商轻文的传统,认为它制约了回族社会的发展进步,以高度的责任感从“严峻的警策”、“敦切的教谕”、“冷静的反思”、“健康的心理”、“希望的足音”五个方面进行思考,引用回族先哲杜文秀的名言:“教育儿童为重任,失教则失智,失智则愚昧,愚昧则自灭”,向本民族同胞发出警示,唤起重教意识,有很好的社会效果。先巴的《青海现代藏族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背景》(《中国藏学》,1996年第3期)通过社会历史考察, 较深刻地剖析了藏族现代教育滞后的各种社会历史原因,认为传统的生产力水平不能对现代教育提出要求,游牧生产方式和分散的居住环境给现代教育造成特殊困难,政教合一制度的影响使世俗文化教育处于畸形的萎缩状态,这些状况积淀成注重寺院教育、藐视世俗教育的传统观念和社会文化心理,致使现代教育陷入迟滞发展的困境中,从而为加速现代教育发展从理论上找出了药方。在现代民族教育中,不少人致力于日语、英语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扎布《标准日语藏语对照读本》(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根据《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编译,按照藏语特点进行增删,归纳两种语言的异同点,很利于教学和文化交流。尕藏本《初中英藏汉小词典》(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8月版)以全国通用的初中英语课本为基础,汇集词汇、 习惯用语,另加藏语常用语,共1800条,以英、藏、汉三文对照合璧,简洁实用,也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
近年来还重视妇女问题研究,除了少数民族妇女、女童的教育问题,也注意研究妇女的地位、作用的发挥、婚姻家庭等。这方面有南文渊《当代藏族妇女状况分析》(《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4 期)等一系列论文。特别是拉毛措同志深入实际,调查访问,投力最多,成果显著,先后发表《藏族妇女历史透视》(《青海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简论青海藏族妇女的婚姻历程》(《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略谈同仁藏族妇女的婚姻家庭生活》(《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从藏戏朗萨姑娘看古代藏族妇女的命运》(《西藏研究》,2000年第2期)等10余篇论文。
七、民族语言文学研究
重点之一是研究文艺、语言学理论,并将研究成果注意转化为藏语文教材建设。其中,吴钰、索南航旦的《文学概论》(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从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创作、文学体裁和作品、 文学风格流派、文学的发展和批评5 个方面全面介绍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各种文化思潮和西方、汉、藏文学名著,在术语、概念方面突出民族特色,在方法、构架上做到了创新;东主才让的《社会语言学概论》(青海民族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共10章,从社会语言学的兴起、 研究对象和任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基本观点、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语言变体、研究方法等多角度论述社会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对于提高藏族师生的读写能力和现代语言学修养很有帮助;仁青扎西的《文艺创作艺谈》(青海民族出版社1998年出版)共14章,系统介绍文学的来源、创作过程、形象塑造、题材情节、主题结构、语言表现、创作方法风格等基本原理和各种体裁的涵义、分类、特点、写作方法等,在吸取其他语种论著的基础上,大量引用藏文名著,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南拉加的《藏族历代文学作品体裁及其特点概况》(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5 月出版)按藏族社会历史的4个时期, 分述各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体裁,分析其历史背景、体裁形式、表现手法、创作技巧、风格特点等,亦是一部较好的文学理论著作。除以上专著,还有不少有较高水平的论文,如多杰冷主《简论藏族自由诗的审美意蕴》(《中国藏学》藏文版,1997年第1期)从分析诗歌的语言艺术入手, 阐述藏文自由体诗歌的审美取向、艺术效果和适应时代的情况,通过对诗歌艺术本质的理论探索,认为自由体诗与传统格律新旧交替,彼此渗和,虽有主流状态的嬗变,但不断然区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现了艺术的民族风格,它从传统风格转向对自我心灵的探寻,是诗歌体系走向成熟的标志;曹娅丽《黄南藏戏的审美风格》(《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1 期)从藏戏表演艺术及戏曲音乐入手,探讨其民族特色及审美风格,认为藏戏保留了民间说唱特点,取材于民间传说和佛教故事,表演艺术具有夸张、凝重、古朴、神秘、象征性等特点,动作夸张生动、沉毅庄重,具有随意性,音乐声情并茂,有宗教音乐特色,舞台艺术则多吸收寺院绘画、雕塑、工艺、图案、装饰等艺术风格;吕霞《西北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的审美思考》(《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分析藏族、维族、 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的英雄史诗,认为均以英雄主义为其精神基调,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为其基本内容,造型高度理想化,采用口头说唱形式,语言通俗、形象化;傲东白力格的《论蒙古史诗的原始模型》(《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认为,《江格尔》的创作原则、 方法建立于太阳原型基础,该文对史诗的情节结构、内容线索、产生基础等作了较科学的分析。
格萨尔学研究在青海设有专门机构,在国内可以说处于领先地位,有角巴东珠、诺尔德、旦正、多杰才让等一批著名学者,曾有《格萨尔学新探》、《格萨尔与藏族部落》等许多专著问世。赵秉理的5 部《格萨尔学集成》(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近年在版本研究、遗迹遗物考察、语言风格分析等方面不断推出最新成果,吴钰《格萨尔诞生与藏族古代神话的关系》(《中国藏学藏文版》,1997年第2期)又提出格萨尔源于藏族神话的原型说, 认为由天神之子降为人主的格萨尔与藏族的第一位赞普聂赤具有渊源关系,并进一步论说古代神话思维对藏族文学发展的影响。角巴东珠、索洛编写的《格萨尔文学语言辞典》(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4月出版)参考40余种部本, 摘录文学语言描写片断1000余段,分人物、景场、战争、武器、掘藏、帐幕、梦境、爱憎、宴会、吉祥颂赞、三字词、生命、宗教、对话、比喻、谚语、其他等17类描写,对于阅读原著、帮助写作是一部很好的工具书。藏语语法研究方面也有一些好的成果,如周毛吉的《论藏文语法和诗学修辞》(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重点研究了藏语语法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如介词功能、修辞手法的美学价值及表现力等。此外,由郝建国编文、张卫疆绘画、果毛吉翻译的《藏族格言故事》连环画集(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出版),以藏族《萨迦格言注解》、《格丹格言注解》为素材,将内容健康、富有哲理的传统格言精选编成10册,汉藏两文对照,以连环画形式出版,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富有艺术感染力和教育意义,是一套很好的少儿读物。
八、民族人物研究
关于民族人物研究,青海学术界也向来比较重视,对一些历史人物、活佛系统等有过较深入的研究,发表过不少文章,特别对藏文的一些人物传记译成汉文,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九五”期间又有新的进展,拉毛措的《三世达赖喇嘛年谱》、蒲文成的《七世达赖喇嘛年谱》、马连龙的《七世班禅额尔德尼年谱》均收入《历辈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陈庆英、 马连龙、马林翻译的《五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共3册、73章,127万字,详细反映了五世达赖的家族历史、诞生直到1681年去世前一年间的重大活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并对书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名、地名等进行了详细考证,资料丰富,事件、时间清楚,对研究清初西藏史、蒙古史、蒙藏民族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西南边疆史及藏族文化、宗教、建筑、医药、艺术等历史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才仁巴利《松巴堪布·益希班觉尔族属与出生地考》(《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通过文献资料考证和社会调查, 认为松巴堪布是青海蒙古巴特德部落人,出生于青海和硕特右翼部政治活动中心托勒地区,即今贵德县河东乡之南的贡巴寺附近。该文否定了关于松巴堪布族源的藏族说和土族说,关于出生地的互助说、祁连托勒说或海晏托勒入。陈柏萍《试论藏族杰出人物第巴·桑结嘉措》(《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对桑结嘉措这个向有争论的历史人物, 从多方位多角度作出评价,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认为他是藏族史上出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多有贡献。此外,对十三世达赖喇嘛、九世班禅、夏茸尕布、藏族著名学者隆钦然绛大师、蒙古族翻译家和出版家特睦格图、蒙古阔端王派往西藏的多达那波、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青海西祁土司、吐谷浑等重要人物,亦多有研究成果发表。
以上综述,只是对青海民族研究工作者在“九五”期间的研究情况作了一个粗略的勾画,难免挂一漏万,很不全面,一些评价也很难说准确,故仅供欲了解青海有关研究的参考。
* 收稿日期:2000—07—20;修回日期:2000—08—05
标签:藏族论文; 青海民族研究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邓小平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经济论文; 民族学论文; 民族问题论文; 宗教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人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