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抓好五项工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项论文,切实论文,实施素质教育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全国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教委的部署,近几年江苏省盐城中学以启动现代化工程创建国家级示范中学为契机,在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李岚清副总理来盐中视察时,对盐中的做法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盐城中学的办学思路是对头的,方法是正确的”。盐城中学始终坚持围绕着实抓好五项工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这个主题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一、明确办学目标,端正办学思想, 抓好实施素质教育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中学的先导工程
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和盐中现有的办学条件及发展的可能性,制定的“九五规划”瞄准21世纪,明确提出了“全国一流、国际先进”的办学目标。具体任务是近期内把学校创建成国家级示范中学,到本世纪末基本实现学校现代化。
办学实践说明,怎样创建国家级示范中学,创建一个什么样的示范中学,是创建过程中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升学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虽然不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但在目前全社会对学校的评价都聚焦于升学率高低这样的大环境下,真正从“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却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实施这样的转变,不仅要有学校本身的努力,更要得到社会,特别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反复学习,认真对照了省教委制定的创建六十条标准,认识到国家级示范中学,不同于传统的重点中学,“示范中学”重在“示范”,贵在“示范”。要“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之“范”;“示”严格执行各项教育法规之“范”,“示”素质教育之“范”。
为了能真正发挥学校的示范作用,盐城中学把办学思想的转变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启动创建工作的先导工程。每学期学校都通过各种形式举办素质教育研讨会,现代教学理论专题讲座,班主任和教研组长岗位培训,研讨、调整素质教育教改实验方案等等。通过反复的学习、宣传,使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创建观。检验一所学校是否符合国家级示范性中学的标准,绝不是仅看一所学校每年升学率多高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而是全面的考察评估。既要看学校升学率,更要看成才率;既要看智育,还要看体育,更要看德育;既要看学校硬件,还要看学校软件;既要看学校教学,还要看学校管理。必须全员参与,全面创建。二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决定我们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四有”人才、开拓性和创造性人才。在即将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单纯接受知识教育的观念和方式已经远远落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三是确立以法办校、以法治校的法制观。示范中学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教育教学法规,按法定教学计划开全课程,上足课时,课时的增减不是简单的教学问题,而是法制观、素质教育观的体现。星期天一律不得补课、辅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和作业量,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教育思想的转变,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氛围,使全校教职工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推动了创建工作的全面展开。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抓好实施素质教育创建示范性中学的主体工程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敬业精神直接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和素质教育的水平。有没有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群体队伍是衡量一所中学是否具有示范性的重要条件,也决定着这所学校素质教育的成败。基于这一认识,几年来,盐城中学根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标准,一直把建立一支让社会、家长放心,让学生称心的高水平、高质量教师队伍作为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实施素质教育,争创示范性中学的主体工程来抓。
1、当好“后勤部长”,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保证。一是解决好教师房子问题。俗话说“安居乐业”。为保证教师乐业,必须解决安居问题。盐中除了新建办公大楼外,还先后建造了6幢宿舍楼,75%的教职工住上了套房。1983 年以前的毕业生住房基本达到二室半一厅;1990年以前的毕业生住房基本达到二室一厅。到1998年底,有望可以全部解决教职工的住房问题。二是解决好教师的“孩子”问题。主要是在政策允许和可能范围内协助解决好教职工子女的入学和就业问题。三是解决好教师的“炉子”问题。四是解决好教师的“篮子”问题。学校除每月为教职工解决液化气供应外,还大力办好食堂,解决教职工生活上的后顾之忧。由于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教师的工作就更加安心。
2、切实做好传帮带工作,带动青年教师茁壮成长。盐中现有159名教师,老教师较少,绝大多数都是中青年教师,这部分教师是事业发展的骨干,是把学校带进21世纪的中坚力量,也必然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心所在。创建国家级示范中学不是割断历史,更不是推倒重来。作为有70年历史的老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盐中有良好的校风和教风,各个学科教学活动各具特色,班主任工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创建工作的基础,需要继承和发展。为此,我们对一批老教师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在离开教坛之前,抱着对盐中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带出一批年轻教师。每学年初,学校都要举行一次新教师的“拜师”仪式,安排一部分老教师与新教师签订为期三年的《新老教师挂钩协议书》,新老教师“结对子”,老教师为新老师“指路子”。协议规定形式、规定内容,要求青年教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争取在三年内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在此基础上给青年“压担子”,条件好的还要“给位子”,给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全校18个教研组长有14位在35岁以下。
3、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建立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 促使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永恒的课题。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主要靠在教学实践中磨练。为了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和提高全校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盐中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教学链中的中心环节,多年开展了系列教学竞赛活动。新教师开设“新秀杯”竞赛课;三十岁以下教师开设“五四杯”竞赛课;三十到四十岁的教师开设“而立杯”竞赛课;四十到五十岁教师开设“不惑杯”竞赛课;五十岁以上教师开设“红烛杯”竞赛课。对每种杯赛都提出了不同要求。如对“而立杯”竞赛课提出了“五个一”要求:即一份教案、一堂课、一份试卷、一篇论文、一场教育理论考试。每一次竞赛都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前后历时一个月。每学年参赛人数一般都在80—100 人左右,开设各轮竞赛课在120节左右,听课人数在3000—3500 人次之间。“新秀杯”和“五四杯”赛已坚持10年之久。从1991年以来全校共有29人获各种杯赛奖,在此基础上有一批教师分别参加了省、市各类优质课的竞赛。自1992年以来,全校各科教师参加市级教学竞赛有25人获一等奖,11人获二等奖,参加省级竞赛有4人获三等奖,6人获二等奖, 9人获一等奖(其中有3人为一等奖第一名)。 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有些已成为本市、本校的学科带头人。
4、加强教研科研建设, 引导教师比经验型向理论暨学者型转变,推动教师素质向高层次发展。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证明:没有教科研支撑的教学是没有后劲的教学或低层次的教学;不重视教学理论学习,不重视教科研的教师也难以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所以盐中一直重视教学科研工作,提出“以教研促质量,以科研上水平”的教学工作思路。近几年来,盐中先后承担了“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总体设计及实施”、“构建重点中学素质教育模式的实验性研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为了推动各学科的教研建设,长期开展教研组“五个一”建设活动,即要求每个教研组要确立一项教研课题,建立一支课外活动队伍,开辟一个课外活动阵地,培养一批学科尖子,取得一项教研成果。盐中每学期都要举办教学研讨会,编写《江苏省盐城中学教学论文集》。1991年以来,全校教师在省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近400 篇,获市级以上论文奖90篇,获全省优秀论文16篇,全国优秀论文9 篇,先后出版专著和各类教学参考书18本。有5 人分别参加了在匈牙利和国内召开的物理、数学学科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科研实践中,一批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从1994年以来,盐中先后有19名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被破格晋升为高级教师。
5、狠抓教师师德建设,保证教师队伍健康成长。 盐中教师以勤恳勤奋的敬业精神以及对事业、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尊敬和称赞。但近几年来由于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师德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教师教书育人的效果。根据形势的变化,学校领导确立了在师才和师德问题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认真修订了《盐城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盐城中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师德师风大家谈”活动,要求每位教师能正确处理好价值趋向和价值导向的关系,处理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及家长的关系等。制定实施了《盐城中学教师师德建设八不准》,实行了“一票否决权”,师德表现不好,不能晋升职称,不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要求每位教师自觉用“八不准”规范约束自己,收到明显的效果。学校没有一位教师违反规定,搞有偿家教,没有一位教师到校外兼职、兼课。
三、强化德育工作,深化课程改革, 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途径,抓好实施素质教育创建示范性中学的核心工程
创建示范性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落脚点是培养高素质高规格的人才。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实力和学生基础等因素,确立了盐城中学学生素质和培养目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正确的政治信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外语功底好、创造意识竞争意识强的跨世纪人才。能否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能完成这些目标的德育体系和课程教学体系。基于这一认识,几年来,盐中坚持不懈地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大胆地进行课程设置改革,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形成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工作体系。 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盐中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早在1983年,盐中就制定了《盐城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大纲》,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90年代,又认真地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路,注意发挥学科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把爱国主义教育引向深入。在实际工作中,一是注意爱国主义教育的序列性。在初一年级进行“爱我中华国宝”教育;在初二年级进行“知我中华国耻”教育;在初三年级进行“明我中华国策”教育;在高一年级进行“强我中华国力”教育;在高二年级进行“固我中华国本”教育;在高三年级进行“为我中华效力”教育。形成了相互衔接、前后连贯、有序递进的爱国主义教育序列。二是注意爱国主义教育的民族性。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结合起来。五千年来我国形成了以儒家为主流的道德文化体系,其中也包含了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中华民族良好美德和行为准则。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温、良、恭、俭、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际规范,“闻鸡起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良好生活习惯等,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民族几千年延绵不绝、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这些内容成了我们不同年级的系列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大辩论的热门话题。在弘扬传统美德的教育中,我们尤其重视最基础的工作,即提高学生道德文明标准的教育,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了《盐城中学学生礼仪常规》,学校落实了常规领导小组,从教导处、学生处到各年级直至班级都建立了检查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网络,各年级做到天天有检查,周周有公布,月月有评比,促使学生把遵守“常规”转化为自觉行为,使良好的文明行为得到巩固,盐中也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三是注意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导向性。在初中阶段举办少年团校,在高中阶段举办中学生党校。几年来,先后有 400多名学生接受了系统的党的知识教育,有17名学生加入党组织,还为高校输送了100多名建党对象。 四是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在校内,建立了刘少奇、陈毅同志曾工作过的抗大五分校校史陈列馆和盐中校史陈列馆;在校外,充分利用了“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泰山庙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鲁艺烈士纪念碑”、“新四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陆公祠”、“施耐庵纪念馆”、“范公堤”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2、抓课程设置改革,形成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实施素质教育,教材和课程设置是核心。1990年盐中就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对现行课程设置进行了积极而慎重的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从1997年开始又进行了第二轮改革实验,主要内容是: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调整劳技课,完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选修课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最新科技动态两大系列,分别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开设。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根”的了解,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一系列是以语文、历史、政治学科为依托,先后开设了“甲骨文”、“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国京剧”、“中国楹联文化”、“中国文人和山水名胜”、“汉化佛教寺院概况”、“道教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漫话松、竹、梅”、“漫话围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欣赏”等20多个系列讲座。
当代最新科技动态系列,主要是考虑到现代科技发展极其迅速,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最新知识还不可能在教科书中有所反映。为了让学生真正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选择地介绍当代最新科技成果和最新科技信息,可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和创新激情。这一系列是以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学科为依托,先后开设“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简介”、“厄尔尼诺现象”、“希尔伯特数学问题新进展”、“纳末技术和现代科技”、“灾变理论简介”、“环境与化学”等20多个专题讲座。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发展特点开设了美术、生物、家政等四大系列的劳技课。初中有编织、手工制作、花卉栽培、自行车修理等;高中年级开设了电工、制图、微机、钳工等。活动课程由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两部分组成,各自形成系列。课外活动除正常的班团队会、体育活动、阅览活动外,学校先后成立了铜管乐队、合唱团、舞蹈队、艺术体操队、溪源文学社、集邮协会、围棋协会、摄影小组、田径队、足球队等26个学生活动团体和兴趣小组,参加总人数达1000多人。学校每年分别举办一次全校性的校园文化节、科技活动和田径运动会。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了以军分区为依托的袁庄军训实习基地,每年高一新生第一课就是军训一周,至今已坚持13年。建立了以新洋农场为依托的劳动实习基地,每届高二年级在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到农场劳动一周,至今已坚持12年。还建立了以江动集团、悦达集团、燕舞集团、电厂、纺织厂、各大商场、沿海滩涂、各大农场等社会调查基地。从1991年以来每年都围绕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或热点问题,确定一个调查专题。如1991年结合抗洪救灾,调查专题是“抗洪斗争中的千名共产党员”;1992年结合学习邓小平南巡谈话,调查专题是“两个加快在盐城”;1993年结合学习十四大文件,调查专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4年建国45周年,又是改革开放15年,调查专题是“盐中学生看盐城”;1995年结合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调查专题是“寻找先辈足迹”;1996年结合学习六中全会决议,调查专题是“盐阜大地精神文明采风”;1997年结合建军70周年和香港回归,调查的专题是“双拥庆回归”。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经过几年的努力,盐中基本上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特长爱好发展的必修课、选修课、劳技课、课外活动课、社会实践课“五板块”课程体系。学校的教学质量迅速提高,从1992年以来,本科升学率稳定在95%以上,同时在省级以上的竞赛中有826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242名,有12人进入国家冬令营,6 人进入国家集训队。
四、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管理功能, 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抓好实施素质教育创建示范性中学的关键工程
盐城中学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起步较早。早在80年代,就针对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职责不明、动力不强、缺乏活力的弊端,率先进行了意在明确岗位职责、疏通管理渠道、提高管理效能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人事管理上,实行聘任制和任命制相结合,以聘任制为主;在教学管理上,实行年级制和教研组制相结合,以年级制为主;在质量管理上,实行循环制和年级制相结合,以循环制为主的新的管理体制。1992年以来,“三结合三为主”的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在强调年级管理实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加强校长室、教导处对年级的领导和宏观指导,大力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积极探索年级制与教研组制的最佳结合点。在分配制度上,我校根据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大了改革的力度。新的分配方案打破“皇粮”不能动的束缚,每个人的基本工资中拿出30%,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进行第二次分配,有效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在办学体制的改革上,先后与江动集团、悦达集团、新光集团、盐城农垦公司等企业进行联合办学,提高了学校自我发展的能力。十年来,盐中在没有增加一个编制的情况下,已由原来的36个班级发展为56个班级,学生人数从1600人发展到3600人。与此同时,为了充分发挥重点中学的示范作用和幅射作用,学校还与全市100 多所相对薄弱的中学建立联谊,帮助这些条件还比较差的学校尽快提高办学质量,每学期都要与百校校长、老师举行联谊活动,举行大型公开课,与联谊学校老师交流,向他们提供教育教学资料,共同探索办学规律和教学规律。同时每年都组织教师走出去,到一些兄弟学校进行示范教学活动。1995年还在百校联谊活动的基础上,建立了新洋农场盐中分校。现在正在酝酿建立其它分校,努力为盐城市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五、加大投入,改善设备设施, 抓好创建示范性中学的基础工程
国家级示范性中学对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比较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没有相应的办学条件是比较困难的。
盐城中学原来的教学设施比较陈旧落后。近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精神,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按照示范性中学和素质教育要求,大力加强学校硬件现代化建设。近几年的投入超过了过去40年来基础建设投入的总和,使校容校貌和基础设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建一幢26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三幢8000平方米教学大楼;新建了一座面积达4500平方米,具有多种功能的体育馆;把原来的300米跑道改造为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新修筑了宽10米、长近1华里的校园南北主干道; 征用土地17亩,重建了校办企业和学生实习基地;先后购置了100台电脑, 扩大了微机室和新建了多媒体教室;建立了盐城中学电视台以及与此相关的卫星接受系统和闭路电视系统,每个教室都配置了25英寸彩电;建成了校内信息网并加入了中国公众多媒体网络。根据学校“九五”规划和市政府、市教委的安排,今明两年盐城中学还要投入1000多万元,主要用于改造和扩建图书馆,并分别筹建一座多功能的科技实验大楼和教工宿舍楼,还准备筹建一幢学生公寓,准备再苦干二到三年,使盐城中学大部分教育教学设施达到全省乃至全国一流水平,到本世纪末基本实现学校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