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解到建设——新时期以来我国哲学发展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新时期论文,哲学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70年代末期以来,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和有效实施,带来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巨大变化。与此相应,我国哲学研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全面而深刻的。从哲学原理到哲学各分支学科;从具体观点到总体理解;从逻辑体系到思维方式;从研究主题到研究方法;从自我评估到社会认同;等等。哲学问题在变,哲学的话语方式在变,中国哲学正经历着自身的发展变革。中国哲学在坚持、发展、消解、建设的自我扬弃中,逐步走向纯化、深化、宽容、扎实,忧患中隐含着生机,分化中孕育着繁荣,借鉴中实现着再造,融合中预示着前进……,总之,中国哲学正在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一、哲学改革意识的觉醒
新时期以来的哲学发展,是从反思哲学原理教科书开始的。80年代以前,哲学被本体论化到了绝对的地步,自然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成了习惯。物质自然界及其规律、社会历史及其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理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并且仅为更好地顺应自然、改造自然服务等成了核心观念。进一步,如此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从前苏联引进的教科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了最基本的解释原则、解释框架,成了评判一切思想、文化的标准和裁剪现实生活的标准。在这样的理解中,哲学唯物论、辩证法成了评判他人思想科学与否的标签,而失去了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能力。随着自我反思、批判能力的缺失,哲学走向了非哲学化。80年代开始,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的合法性受到了审查。而与计划经济体制相表里的“教科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被哲学自身放到了接受审查的位置,这就是80年代开始的反思教科书的哲学改革。从此开始的哲学改革的路径虽不十分明显,但基本上经历了哲学认识论的批判和现代语言学的批判向新形而上学的探进的过程。
80年代的教科书反思的哲学改革,其宗旨是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到马克思”的口号足以反映这种旨趣。其直接任务是重新理解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其针对的对象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其主导的方法是认识论、实践论、主体观等人的视角的凸现。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辩证法就是认识论”、“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实践唯主义”等问题的讨论,重新理解人与世界、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等关系问题。由哲学改革的直接对象、任务所决定,此时的哲学改革更多的是消解以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误解,消解对传统的哲学原理教科书的迷信。“××观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意”、“我们应当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原义”、“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等话语方式构成此时哲学研究的主导的话语方式。此一时期的重大意义,就是解放了思想,打破了对哲学的神化,为进一步向人回归、向现实回归准备了条件。
经过80年代对阻碍正常哲学思考的僵化的思维方式的消解,90年代开始,中国哲学进入健康建设阶段,其主要表现是:问题意识增强,研究方法更新,学科融合渗透自觉,与现实联系紧密,不同方法、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不同观点更加宽容理解,成果突出。相对80年代的哲学改革而言,90年代的中国哲学改革可以称之为建设阶段。当然,这里所作的消解阶段与建设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因为,消解与建设是相联系的,且不是一次完成的。这里所说的消解与建设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文化心态,即研究者主要关注“破”还是主要关注“立”的两种致思方向的区分。
二、研究方法的转换
随着对教科书哲学模式僵化理解的消解和现代西方哲学方法的吸收借鉴,新时期以来的哲学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除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诸如矛盾分析方法、史论结合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与综合统一的辩证方法得到了更恰当的运用外,现象学方法、解释学方法、心理分析方法、比较方法、语言学方法、实证方法等等,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方法论的转换在哲学的分支学科研究中,特别是哲学史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自觉消解程式化的解释框架。有的学者指出,我国哲学史研究长期以来存在解释模式程式化、形式化的弊端,使解释框架变成了介于本文与解释者之间的第三者,遮蔽了历史,阻碍了研究者与历史的直接对话。对此,许多学者自觉展开了对形式化、程式化的解释模式的消解工作。第二,探索合适的方法。在合适方法探求中,西方哲学史注意到了引进现代西方哲学方法对古代或近代哲学作出新的诠释。对中国哲学史研究来说则注意到了中国哲学史中体现的超越语言分析的直觉方法——心法。对此,无论中国哲学史研究学者还是西方哲学史研究学者,都有人十分正确地强调进入研究对象的心灵、和古人进行直接“对话”、共同游历思维过程这一方法。此外,中西比较的方法得到了普遍重视,虽然此方法在具体运用中存在套用之弊,但这一点已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正在努力避免。第三,随着方法论的转变,哲学史研究逐步加重了“准原理”色彩,这又推进了哲学原理的研究和研究方法论的转换。
三、理论内容的新进展及未来展望
(一)对“人”的问题的深层思考,促使哲学研究主题发生转换。
1、主体性及主体性原则。
学术界对于什么是主体性及其内容已达成共识。都认为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的主体的基本属性。包括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等等。但对于主体性的本质,学者们观点不一。有的学者认为:主体性的本质在于实践性;有的学者认为主体性的本质在于人性、在于人道主义;有的学者认为主体性的本质在于主观性或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关于主体性原则问题,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具体问题中都有主体性原则的具体表现,不存在一个抽象的主体性原则的概念,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抛弃主体性原则。而有的学者认为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则。人类是主体存在物,人是从自己的内在尺度出发来把握客观对象的,把这一点贯穿到一切方面就是主体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建构实践唯物主义。人的问题和主体性问题的提出,在理论上是一次很大的进步。它使得社会认识、人文认识或价值认识等人类经验的形式或认识形式进入了哲学视野,使得全部人类行为、整个社会历史不再是与个人意志、个人的人格、个人创造性的精神力量以及文化传统毫不相干的。这对于深掘马克思主义理论内蕴、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思维空间,正确理解和把握唯物主义历史观具有重大意义。
2、哲学价值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日益重视效益和价值。对于许多事物,人们的认识、看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唤起了学者们对价值和价值问题的研究兴趣和热情。哲学价值理论的讨论和研究中涉及了价值的本质,价值与认识、价值与真理,价值评价,价值观等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哲学价值论的研究表明哲学研究不再局限于“物”的研究,而注重从主客体相互关系的角度、特别是主体的人的角度去考察客体、考察事物,这无疑是个进步。不仅如此,价值理论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中未曾得到应有的关注,对它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对现代科技成果的哲学反思,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20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哲学在这种情况下,唯有不断吸收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并对此概括、提升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而国内的许多学者都试图完成这一任务。
1、对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吸收。
近年来,有的学者认为应吸收自然科学新成果,对某些哲学概念重新加以定义。如把“质”定义为一事物的某种信息结构,“意识”定义为信息的处理过程。而且,还把自然科学中的一些概念直接引到哲学研究中来。如能量、熵等等。另外,哲学研究还大胆地借鉴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以系统论为代表的“三论热”,以及后来,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的“新三论”系统科学方法应用便说明了这一点。抛开具体概念是否定义得妥当或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于哲学是否贴切不说,就哲学应随着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不断进行概括和总结,以哲学的高度来回答自然科学提出的新问题,丰富和发展哲学理论这一点来说,哲学界学者们的探索是非常可取的。
2、总结科技成果,丰富哲学理论。
以量子力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代表的20世纪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在方法上给哲学以很大启迪,而且,它们中包括的一系列问题使哲学理论面临新的挑战。现代自然科学中对偶然性、随机性、非线性关系的强调,足以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任何只强调必然性,忽视偶然性、否认偶然性的观点都是片面的。由此产生了历史观上的决定论与选择论之争。这一问题争论的焦点就是如何看待社会历史发展的因果必然性、规律性问题。这有助于哲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三)对现实问题的热切关注,标示着我国哲学走向世界的契机。
1、哲学在面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获得新的生长点。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历史转型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发展,急需对这些问题进行哲学回答,90年代以来,我国哲学理论界自觉转向对现实问题的建设性思考,如理论界展开的市场与道德、民族素质与现代化、公平与效率、发展问题等讨论便说明了这一点。这表明哲学已找到了从困境中摆脱出来的通道。
2、当代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创造文明的同时,又在不自觉地毁灭自己所创造的文明,甚至连同人类自身。生态、环境等全球问题随之突出出来,于是,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增添富有时代意义的崭新内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细致地研究表明,我国哲学关心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而为人类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是我国哲学走向世界的契机。
(四)我国哲学发展的未来展望。
1、从研究内容看,我国哲学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
哲学如不更加关心人、更多地研究人、研究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各种理论、观点,就很难承担起其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使命,就要被时代所抛弃。哲学是一种关于人的自我意识的理论,哲学所面对的是人的世界,哲学在观察世界的过程中贯彻的是人的观点,哲学研究外部世界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把握人自身。人不但是哲学的真正主题、核心内容,是它的理论的初始起点和最终归宿,而且在哲学理论发展中表现出的那些相分歧和对立的观点,所反映的都是存在于人身上的矛盾和对人的不同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未来的发展不能离开以人为主题、为中心内容。
2、从研究方式上看,我国哲学发展的走向离不开世界化和个性化。
一方面,我国的哲学研究不能离开世界哲学的范围,不能脱离人类哲学思维发展总态势,也就是说,我国哲学的对象域和使命域都要走向世界。另一方面,我们的哲学研究又要立足于目前我国哲学的现状和当代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通过个性化的研究走向世界化。哲学研究方式的世界化和个性化紧密结合,必然会带来我国哲学研究的多样化,有利于学派的形成,有利于真正合理的哲学理性的建设。
3、从理论和现实相结合方面看,我国哲学要加强对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
这些具体问题是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关但又似乎不是各门具体科学直接回答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概括和研究,有助于推动哲学理论的发展。
重点论文索引:1、高清海、邴正:《别了,传统理性主义时代》,《天津社会科学》1993、3。
2、 高清海:《突破真理论的传统狭隘视界》, 《哲学研究》,1995、8。
3、孙正聿:《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 《长白学刊》1994、1。
4、龚隽:《近代中国科学主义的误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4。
5 、 徐圻:《保持自身特质是振兴哲学的前提》, 《光明日报》1994、7、6。
6、赵凯荣:《重建形而上学》,《江汉论坛》1994、7。
7、王南湜:《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精神的展望》, 《求是学刊》1994、3。
8、董建新:《论哲学的学科性质》,《暨南学报》,1994、2。
9、陈志尚:《人学——21世纪的显学》, 《北京大学学报》1995、3。
10、朱德生:《形而上学的召唤》,《江淮论坛》1995、3。
11、李景林:《哲学基本问题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5。
12、李景林:《中国哲学中的解释理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3。
13、张连良:《儒道融合的心路历程》,《长白学刊》1994、6。
14、王天成:《西方辩证法与中国哲学精神的理论交汇点》,《长白学刊》1995、3。
15、黄克剑:《柏拉图“理念论”辩证》,《哲学研究》1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