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对小鼠MODS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尿激酶对小鼠MODS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刘磊, 井清源, 卞建民, 时开网, 王书奎[1]2001年在《尿激酶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研究器官局部微血栓形成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和以尿激酶溶栓 ,改善微循环后对小鼠MODS病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 2 5 %酵母多糖A与液体石蜡混悬液 0 .0 4ml/ g腹腔内单次注射法制备小鼠MODS动物模型后 ,对实验组给予每天肌肉注射尿激酶 10U/g ,观察其对动物的生存率、体重变化、各时相器官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 :尿激酶可明显提高MODS小鼠的存活率 (6 7%∶10 % ,P =0 .0 10 ) ;降低器官病理改变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P =0 .0 2 4) ;维持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IL) 8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而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着性 (P =0 .0 0 0 )。但尿激酶对细胞因子水平无直接影响。结论 :器官局部微血栓形成在MODS的发病机理中可能起一种“接力棒样”作用 ,尿激酶可以通过其有效的溶栓作用阻断MODS发生、发展的病理环节。

刘磊[2]2001年在《尿激酶对小鼠MODS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器官局部微血栓形成在MODS的发病机理中所起的作用和肌肉注射尿激酶以溶解器官局部微血栓、改善微循环后对小鼠MODS病程和预后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清洁级雄性ICR封闭群小鼠120只(平均20.40±1.05g)随机分为实验组(E组,55只)、对照组(C组,55只)、空白对照组(N组,5只)和尿激酶注射对照组(NU组,5只)。E、C组动物均给予2.5%Zymosan A(酵母多糖A,SIGMA公司)/液体石蜡混悬液0.04ml/g体重腹腔内单次注射制备小鼠MODS模型,E组于实验当天(DO)造模后起即给予尿激酶(丽珠集团苏州新宝制药厂)肌肉注射1OU/g体重/日,C组于造模后不予任何处理;N组为正常小鼠,不施加任何影响;NU组为正常小鼠,给予同E组的尿激酶肌肉注射。现察并比较下列指标的变化:E、C组动物的平均体重;Ⅰ期、Ⅲ期死亡率及实验第1天(D1)、第5天(D5)、第9天(D9)时血浆TNF-α(放免法)、IL-8(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水平和肺、肝、肾脏的相对器官重(器官湿重/体重×100%)、组织病理学(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和超微结构改变(半薄、超薄切片,透射电镜);N、NU组血浆TNF-α、IL-8水平。结果:C组的平均体重曲线表现持续的下降,而E组的平均体重曲线呈持续上升状态。C、E组Ⅰ期死亡率分别为50%、40%,无显着差异(P=0.751);Ⅲ期死亡率分别为为90%、33%,差异显着(P<O.05)。小鼠MODS第Ⅲ期的临床症状最早出现于D7,组织学改变和有显着差异的细胞因子水平改受出现于D5。血浆TNF-α(pmol/L)和IL-8(pg/L)水平:E组(D1、D5、D9)分别为33.14±1.07、32.78±1.04、33.43±1.20和20.77±0.66、20.52±0.71、21.03±0.57;C组(D1、D5、D9)分别为32.94±0.22、22.78±1.30、23.18±1.72和D 南京匡科大学项士学住论文D20.82土0.30、16.80‘土0.20、16.74土0.们:N组分别为32.70D 土2.04和ZO.98土0.针:则组分别为33.so土1.15和20.39土11.05。N Wb和 E组各时$ TNF一。(P=0.388)和几一 8(P=0.855)】水平之间无显着差异,C组于DS、Dg时的细胞因子水平与N、INU和 E组之间差异显着(P<0.of)。DI时 C、E组肺、肝、肾脏l 相对器官重(%)分别为 0.72 t 0.016、6.29士 0.02、1.69士 0.020 和0.73土o.016、6.30土o.16、1.62土O.16:05时分别为1.92D 土o.07、8.0士队ic、2.52士o.ic和O.73土O.02、6.31土0.15、11.6ho.13:Dg时分另IJ为 3.ZI土0.08、10.62上0.11、3.62土DO.22和O.73土o.02、6.3o士O.17、1.62土O.15:N、刚组分别「为0.73土o.015、6.31士o.13、1.65士0.12和O.73士o.016、6.3OJ 士0.12、1.66土0.10。NU、N、E组各器官各时相的相对器官重l 之问均无显着差异,C组于 DS、Dg时各器官相对器官重明显升l 高,与 N、NU、E组相比,差异显着O刃.of卜 E、C组各器官【于 DI时无明显组织学改变。DS时主要表现为肺微血拴形成、肺 lD 小血管周围水肿、散发肺泡内水肿:肝微血栓形成、肝血管周DD 围炎、中性白细胞浸润、肝细胞浊肿、气球样变和肾微血栓形D 成、肾小球及肾问质充血、出血。Dg时主要表现为广泛的肺泡l 腔内出血:弥漫的片状肝细胞坏死、大量中性白细胞、单核细D 胞浸润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肾小管内管型形咸。E、J C组肺、肝、肾微血栓形成、肺泡腔内出血、弥漫片状肝细胞坏 l 死和肾小管透明管型形成的发生率分别为 20%、0、0、20%、0、l 0和 100 %、80 %、80 %、100 %、80 %、80 %,差异显着(确切 l 概率法 P=0.024入 DS时轻、中、重度组织病理改变的发生率分 l 别为 100 %、20 %、0和 100 %、100 %、0,Dg时轻、中、重度 l 病M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 100%、0、20 %和 0、0、100 %,差 异显着(确切概率法 P=0024)。电镜观察的结果与上述结果相符 l 结论:器官局部的微血栓形成并导致微循环障碍在MODS的发生、J 发展过程中起着“接力棒样”作用,即它是初始打击因素和机D 体免疫反应调节能力异常共同导致的免疫反应失衡的结果,同D 31D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D 时是引起生命嚣官实质细胞损伤、功能障碍进而衰竭的直接原D 国,而尿激酶通过其有效的溶解微血栓作用使微循环得以改?

李喜平, 张程亮, 刘东[3]2017年在《牛黄的现代研究(四):药理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牛黄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有两千多年药用史。牛黄药理作用广泛,研究显示其具有解热、镇痛、抗炎、镇静、降压、利胆、保肝、抗氧化、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活性。由于天然牛黄药源紧缺,国家陆续研发批准培植牛黄、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替代天然牛黄以供药用。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检索自建国以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涉及牛黄及其替代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文献,归纳并总结,为今后深入开展牛黄及其替代品基础或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陆书华[4]2009年在《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脂多糖脂质体的制备及免疫保护作用》文中提出目的鉴于小剂量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诱导机体的内毒素耐受和抗肿瘤作用,本研究以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LPS制备LPS-脂质体并考察其免疫保护作用,以探索有效预防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方法和防治肿瘤疾病的新思路。方法酶解法提取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TH1、TH2、TH6、TH7、 TH10LPS;鲎变形细胞溶解物试验(Limulus Amebocyte Lysate test,LAL)测定其体外内毒素活性;紫外/可见光扫描测定其吸光度;凝胶色谱法纯化;硫酸-苯酚法测定其糖含量。逆向蒸发法制备LPS-脂质体,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BI-90plus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分布,LAL法测定其内毒素活性及稳定性。在LPS-脂质体对活菌的免疫保护试验中,用LPS-脂质体免疫小鼠,以100倍细菌LD50(50%lethal dose, LD50)活菌菌液攻击小鼠,观察小鼠存活情况;在LPS-脂质体对LPS的免疫保护试验中,建立半乳糖胺模型使小鼠致敏,计算LPS完全致死剂量(100%lethal dose, LD100),用LPS-脂质体免疫小鼠,以2倍LPS-LD100攻击小鼠,观察小鼠存活情况;在LPS-脂质体对肿瘤的抑制试验中,用LPS-脂质体免疫小鼠,经腹腔注射S180腹水瘤细胞,观察小鼠腹水量及生长情况,经左侧腓肠肌注射S180腹水瘤细胞,观察小鼠实体瘤的生长情况。结果LPS提取物冻干后为白色絮状物,溶于水,内毒素活性与Sigma产品相当。LPS-脂质体常温下呈乳白色悬液,光镜、透射电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小囊,粒径分布均匀,为(393.542±148.402)nm。与相应的游离LPS比较,LPS-脂质体的内毒素活性降低了102-103。在90天的稳定性试验中,所有样品均未发生内毒素活性的改变;于30天取样进行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无明显变化,粒径分析显示其平均值仅有轻度增加,粒径为(432.475±155.148)nm。在LPS-脂质体对活菌及LPS的免疫保护试验中,①TH1、TH2、TH6、TH7、TH1o单一LPS-脂质体分别免疫小鼠后,相应的活菌和LPS攻击小鼠,试验组的生存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H1、TH2、TH6、 TH7、TH10单一LPS-脂质体对相应活菌和LPS的攻击均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②TH1、TH2、TH6、TH7、TH10混合LPS-脂质体免疫小鼠后,TH1、TH7活菌和LPS分别攻击,试验组小鼠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P7、肺炎克雷伯菌K11活菌和LPS分别攻击,试验组小鼠的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大肠埃希菌混合LPS-脂质体对大肠埃希菌及其LPS的攻击均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③TH1、TH7、P7混合LPS-脂质体免疫小鼠后,TH1、TH7、P7活菌和LPS分别攻击,试验组小鼠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K11菌和LPS分别攻击,试验组小鼠的存活率与对照组均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TH1、P7、K11混合LPS-脂质体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其LPS的攻击有一定免疫保护作用。在脂质体对腹水瘤的免疫保护性试验中,TH1、TH2、TH6、TH7、TH10单一LPS-脂质体免疫组瘤细胞计数及生成的腹水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脂质体免疫组小鼠体重增加大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H1、TH2、TH6、TH7、TH10单一LPS-脂质体对腹水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脂质体对实体瘤的免疫保护性实验中,TH1、TH2、TH6、TH7、TH10单一LPS-脂质体免疫组小鼠的瘤体积增长速度小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H1、TH2、TH6、TH7、TH10单一LPS-脂质体对实体瘤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中使用的提取方法可获得活性较高的LPS。LPS-脂质体制备方法可行,且毒性小、稳定性好。体内免疫保护试验表明大肠埃希菌单一LPS-脂质体对相应活菌及其LPS的攻击有一定免疫保护作用,对S180瘤细胞的攻击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大肠埃希菌混合LPS-脂质体和TH1、P7、K11混合LPS-脂质体均具有相对较广泛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和较好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为有效预防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和防治肿瘤疾病提供了新方法与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尿激酶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J]. 刘磊, 井清源, 卞建民, 时开网, 王书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1

[2]. 尿激酶对小鼠MODS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 刘磊. 南京医科大学. 2001

[3]. 牛黄的现代研究(四):药理作用[J]. 李喜平, 张程亮, 刘东. 医药导报. 2017

[4]. 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脂多糖脂质体的制备及免疫保护作用[D]. 陆书华. 天津医科大学. 2009

标签:;  ;  ;  ;  

尿激酶对小鼠MODS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