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企业基层单位干部管理的着力点分析及对策论文_申晓春

铁路企业基层单位干部管理的着力点分析及对策论文_申晓春

黑龙江哈铁对外经贸公司人力资源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在铁路基层站段中, 干部领导充当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是推动企业或单位健康、迅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因而加强铁路基层站段的干部管理, 这是实现铁路基层站段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当前, 铁路基层站段干部管理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本文将重点分析铁路基层站段干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有关铁路基层站段干部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铁路企业;基层站段干部;管理

铁路企业基层站段干部担负着生产一线任务的组织、落实,也是上级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贯彻执行者。其综合能力的强弱、工作作风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效能和安全稳定。随着铁路部门企业化经营模式的展开,如何提高运营效能、降低运营成本成为了企业管理层十分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破解则需要对基层干部管理的不断改进完善。在对基层干部进行管理时,必须分析他们的工作环境、心理特点和行为偏好,找出内在着力点,即追求干部管理的实效性。

一、基层站段干部的行为偏好

从观察中,可以将基层干部的行为偏好分析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响应的偏好。铁路运输是一部大联动机,各生产环节之间保持紧密配合,局部环节出现问题,往往对全局的安全稳定造成影响,这就使基层站段的应急响应机制成为常态,所以基层干部具有快速响应的行为偏好,这种行为偏好的形成,也归因于铁路部门长期的半军事化管理所致,这种行为偏好能对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作出快速反应,但长期持续的应激反应,容易产生安全疲惫意识,造成基层干部的焦躁和非理性情绪。

2、追求结果的偏好。基层站段属于铁路企业的执行层面,处于该层面的员工主要以执行上级指令为己任,这也就逐步造就了基层干部追求工作结果的偏好。这种行为偏好造成基层干部管理方式趋于短期功利性,忽视了过程管理和标准化建设,一味的以任务结果为驱动也影响到基层干部对待班组成员的态度,从而不利基层干部提高自身的领导艺术。

3、重视情谊的偏好。基层站段大多远离市区,相对偏僻孤立,基层干部职工因车间、班组、师徒关系等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形成了一个个相对封闭的生产团体,因为团结协作的工作要求,养成了基层干部与身边人员之间的情谊。这种重视情谊的偏好可以增强生产团体的凝聚力,但也会因人情关系而导致对上级政策的执行效果受到影响。

二、基层站段干部管理分析

1、塑造基层干部的学习能力。海恩法则指出: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面对高铁时代的新线路、新设备、新人员,必然产生更多的新问题需要解决,基层干部学习能力的强弱至关重要。在内部环境上,要鼓励引导基层干部加强学习,学会专业职称晋级和综合管理能力提高两条腿走路,塑造“学习型”干部。

2、培养基层干部的管理艺术。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感情的。为此,在基层干部管理中,还应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管理艺术的重要性,而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可以为此组织开展前置性能力培训,培训基层干部在现有的岗位职能范围和工作格局上,站在更高更广泛的层面来分析思考问题。

3、增强基层干部的党性修养。坚持党要管党、党管干部的原则,只有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党性修养,才能使他们正确处理与班组成员之间的情谊,而不会使自身陷入到庸俗的人际关系旋涡中来。增强基层干部的党性修养,一要依靠铁路企业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二要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自身的党性觉悟提高,三是做好群众监督和干部督查管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基层站段干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缺乏灵活性。干部选拔和任用的方式缺乏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选人渠道比较单一。由于铁路企业人员对干部和工人身份的区分很明显,新进入的干部大多数是高校毕业的全日制本科生,所以,选拔、任用干部就必须要从现有的干部中提拔,选人、用人的渠道过于单一,范围较窄,严重制约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②淘汰机制运行不畅。当前,大多数铁路基层站段都存在“只进不出、只上不下”的现象,导致干部的流动不畅,新老交替困难,严重制约了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③在既有的干部职级体系中,级别、职务和职称相互交叉,不方便管理。

2、干部绩效考核作用不明显。干部绩效考核作用不明显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工作标准不够细化,责任分工不明确。量化考核指标虽然数量较多,但考核指标完成的质量不高,有的干部是为了完成考核指标而检查,目的性不强。②干部考评奖惩制度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虽然现有的考核奖励已经实行多年,但大多数干部对奖惩制度的认识不够,单位在实行此制度的过程中没有完全做到奖惩结合,没有很好地将干部奖惩结果与选拔、任用制度相结合。③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缺乏积极向上、创先争优的拼搏精神。

3、干部教育培训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干部教育培训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的主要表现是:①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不高。平时的教育培训只是强调计划的实行,忽视了对教育培训结果的评价,并且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造成了相互脱节的现象,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②继续教育的覆盖面不广。现有的干部培训人数达不到现场的需求,单位送配人员多数是机关人员,忽视了对现场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导致现场生产与新的发展需求脱节。③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在制订日常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时,没有充分考虑现场的安全生产任务,在制订计划时对干部培训的灵活度掌握得还不够。

四、基层站段干部管理措施

1、重视基层干部的心理因素。在对铁路企业基层干部进行管理时,需要结合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解决他们的工作、生活、发展等实际问题,人事管理部门应协助做好基层干部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而在人本原则下来构建对基层干部的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这是稳定基层干部工作心态的核心因素。

2、加强基层干部的能力培训。管理艺术的获得根源于管理者的工作实践,而对基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培训,一定要贴近实际,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的新知识、新思路,注重新形势下解决现场管理问题的案例分析。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基层干部“走出去”,与其他单位同业人员开展交流,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开阔视野,通过工作能力的提高来克服他们在面对问题时的急躁情绪。

3、开展基层干部的轮岗锻炼。对基层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制订轮岗交流锻炼计划,采取党政之间、科室与车间之间、岗位之间的多形式、多层次的轮岗锻炼,以培养复合型基层干部为目标,积极采用同专业轮岗、交流学习的方式,使基层干部在不同岗位上接受锻炼,增强履责意识,不断历练自己。

4、强化党建助力其党性修养。铁路企业具备党建工作优势,通过对基层干部实施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在面对人际交往中始终清醒的把握自身的工作立场,不被庸俗的人际关系所腐蚀。对此,这就需要政工部门来进行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了。

随着铁路部门企业化经营模式的展开,提高企业运营效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则成为了企业管理层十分关心的问题,新时期在对基层干部的管理中需要突出内在着力点,即追求干部管理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智诚.铁路基层站段干部岗位管理动态化的思考[J].科技与经济,港澳经济,2015,(11).

[2]陈昌荣.对当前铁路基层站段干部管理工作的思考和探索[J].科技与创新,2014,(17).

[3]马志鹏..关于加强铁路基层站段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高新技术企业,2015,(14).

论文作者:申晓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铁路企业基层单位干部管理的着力点分析及对策论文_申晓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