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严松茂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严松茂

上海东怡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建设速度也在加快,这就使得建筑项目逐渐增多。在建筑项目中,最常用的管理方式就是BIM技术,通过这项技术可以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既而达到不同信息共享状态。因此,本文就主要阐述了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并分析当前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提出BIM技术如何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具体应用,希望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优越性。

关键词:质量隐患;管理水平;设计效果;发展空间

建筑行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了让社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建筑行业就开始把BIM技术应用其中,这项技术的使用受到了很多施工企业的青睐,使得建筑施工能够有质有量的完成。同时,把BIM技术运用在施工质量管理中,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还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可见,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是多么的重要,这就需要企业把BIM技术合理运用在施工质量管理中[1]。

一、BIM技术的特点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运用,主要就是把工程中一些相关的数据联合在一起,并把这些数据进行分类,然后将数据传输到设备中,让其建立成一个具体的模型。在使用BIM技术的时候,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1)完整性,BIM技术在工程中使用可以给人们呈现出3D模型,让整个项目的数据都能通过模型来完整的描述出。(2)关联性,BIM技术所模拟出来的数据都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假使其中某项信息数据发生了变化,那么与该数据相关联的其他信息也会发生改变。(3)一致性,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任何一个阶段,模型信息都会保持一致性。为此,把BIM技术运用在建筑项目中时,根本不需要重复进行信息的录入,同时,BIM技术还会自动演化项目模型,在施工中只需要对模型展开简单的修改即可,不需要二次进行模型的创建。

二、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1、改变信息模式

把BIM技术和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相比较,两者之间还是存在许多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信息的来源与传递方式。传统的信息管理一般都是通过图纸来对工程信息进行记录和保存,这种方式的记录过程极其复杂,同时在后期管理中也不够方便,使得信息的追踪和查找难度逐渐加大。而BIM技术就可以改变上述问题,它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管理科学、信息化,还能让企业与设计单位沟通更方便,实现信息数据共享,使得业主可以给建筑设计人员提出更好的建议,既而让建筑满足业主的根本需求。

2、集成管理

把BIM技术运用在建筑项目管理中,最主要的管理方式就体现在IPD项目集中交付上面,它可以依靠这种管理方式来提升建筑项目的质量管理效果,并配合设计与管理,让项目中的关键信息得到更好的使用,从而让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最优化。

3、全面进行信息记录

BIM技术在建模之后,就可以把建筑项目中关于施工、建材、设备、配件等信息录入到模型中。这样不仅可以对产品进行实时追踪,还能保证所有产品质量符合施工的根本要求。

4、实现虚拟施工

把BIM技术运用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可以让4D虚拟施工成为现实,使得实际施工在展开作业之前得到有效的改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通过模型来加入一些实际信息,并构建出真实的施工模型,模拟出施工顺序和进程,及时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实际施工中发生风险的概率,让施工质量管理能够得到良好的事前控制。

三、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1)建筑施工管理质量差:从以往建筑施工情况来看,很多施工企业对施工质量管理都未引起重视,一般都是企业为了快速的完成施工,在落实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时根本不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质量管理就是要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前期的设计标准进行执行,而施工中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都要由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掌控,从而有效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但在实际施工中,经常出现不同层次的质量管理问题,比如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高,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无法高效完成。这不仅降低了施工管理质量,还会给整个建筑埋下安全隐患。

(2)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效益低: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管理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实现高效的施工质量管理就受到了社会的广大关注。从目前情况来看,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所牵扯到的内容越来越多,同时与社会活动的联系也愈加紧密,假使不能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不仅会给建筑带来一定的质量隐患,还会给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造成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管理效益低下,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并未对施工周边环境引起高度重视,使得一些固体和噪音污染给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2]。

四、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前期施工质量管理

在相关部门把施工方案制定结束之后,就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方案展开全面的分析,并把BIM技术合理应用在相关的施工模拟中。在整个分析过程中,主要包含了以下几方面:(1)为了从根本上避免在后期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就需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通过BIM技术来发现后期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2)通过BIM技术来模拟后期施工,并审查BIM技术所构建的方案,然后对这个方案展开客观性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对建筑前期施工质量展开有效的管理,为后期施工奠定基础。

2、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1)施工现场数据采集:一般来说,在现场数据采集工作中会运用不同的采集方式,而确定方式主要是根据现场发生的情况来定。常用的采集方式就是基础录入和全局方式,前者需要借助相机来完成,但由于施工现场混乱,所牵扯到的对象也很多,所以大部分时间还是会选择全局方式进行数据的采集。(2)信息录入:在数据采集结束之后,就要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录入,在录入之前,需要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整理,然后在上传至数据库,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形成完整的质量信息系统,并把该系统与BIM技术联系在一起。(3)材料信息库对比:BIM技术所提供的数据一般都是较为细致的质量属性数据,它可以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理,比如材料规格、说明、数量等,这些很小的数据不仅可以给相关人员对材料管理提供有效的途径,还能让管理人员通过这些小数据来构建出相关的模型,然后根据工序来对比信息数据库,从而有效预防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3]。

3、建立动态系统

要想让BIM技术落实到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就需要深入BIM技术研究,不断强化BIM职能,定期对相关人员展开培训活动,并建立动态系统,深入掌握施工中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工序模板来建立施工进度系统,把计划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既而为实际施工设立合理的方案。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动态立体图来展示整个施工进度,根据BIM技术所提供的进度情况计算工程量,统计施工中的机械设备、人力、物力等。

结论

根据以上的阐述和分析,建筑施工质量对整个工程有着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得到先进技术的支持,而BIM技术的应用就能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效率。虽然BIM技术在发展中会遇到一些阻碍,但行业对BIM技术的研究力度也在逐渐增大,在未来发展中也会进一步扩大BIM技术的使用范围。针对当前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加快推进BIM技术的应用就成了一个必然,同时BIM技术也会利用自身存在的优势来提升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这不仅可以帮助施工企业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能在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同时帮助建筑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谢斌.BIM技术在房建工程施工中的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5.

[2]刘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

[3]肖阳,刘为.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6):104-107.

论文作者:严松茂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1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严松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