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市论文,中小学论文,任职资格论文,校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学校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军人物,其素质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长的整体素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把好校长入职的关口、制定合理的任职资格是前提。当前北京市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现状与需求如何?应从哪些方面对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加以完善?本文拟通过对北京市中小学校长的实证研究探讨以上问题。文中的校长专指公立中小学正职校长。
一、改进北京校长任职资格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校长任职资格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学历要求偏低,对管理经历无明确要求,资格制度不完善;北京市的校长任职资格略高于国家的要求,但也不及发达国家水平(具体如表1所示)。从我国教育改革和北京市教育发展水平来看,现行的任职资格制定时间较早,尽管经过几次修订,任职资格规定仍然较模糊。
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为达到建立全国首善之区的文化战略目标,教育被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为此,北京市提出了“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目标,以实现基础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这对中小学校长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为应对大批新老校长职位交替,北京市部分区县出台了备用干部选拔制度,制定了高于北京市校长任职资格的干部选拔条件。因此,目前有必要修订北京市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完善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使之可操作、可监督,正式形成法制、法规。
二、对北京市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的调查
任职资格是指某个职位对任职者的各种要求,包括学历、专业、工作经验等内容,是任职角色必须具备的知识、经验、技能与行为之总和。其结构可用图1表示:
校长被定义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具备其特有的任职资格。本文认为校长任职资格包括以下内容:学历水平、教学经验、行政管理经验、教师职称、参加过职前专业培训(掌握担任校长所需的基本专业知识与技能)和取得校长任职资格证书。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北京市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调查问卷》,了解北京市高中、初中和小学校长初任校长时和现在的资格情况,以及对是否需要建立完善的北京市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和校长任职资格证书的看法。调研还选取了北京市部分区(县)的6位的教育行政人员,就个别问题进行访谈。
本研究向2009年5月参加北京市校长培训班的校长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9份,回收率84.5%。由于本文以小学、初中和高中三种学校类型为分析单位,描述校长选择的各项任职资格情况,因此分析过程中剔除了未注明学校类型的数据12份,最终有效问卷为157份。参与调查的校长中,年龄在41-45岁与51岁以上的校长占大多数,比例分别为34.2%和30.2%,男女比例为47∶34(缺失值为6),担任校长年限从几个月到21年不等,平均任职年限7.31年。
三、中小学校长队伍现状优于初任时期,且校长均认为有必要提高任职资格
(一)中小学校长的学历、职称水平较初任校长时均有提高
从表2可看出,中小学校长从初任校长到现在,学历均明显提高:专科学历校长大量减少,中学专科学历校长为零;本科学历校长的比例进一步增加,硕士研究生学历校长比例也有所增加。
目前校长的职称水平与初任校长时相同,多数小学校长、初中校长和高中校长分别具备“小学高级”、“中学一级”和“中学高级”职称。从初任时到现在,具有“小高高级”职称的小学校长比例有所增加——从3.8%到9.6%;初中校长与高中校长情况类似,具备“中学一级”职称的校长比例大幅下降的同时,具备“中学高级”职称的校长比例大幅增加。
(二)中小学校长一致认为本学段的校长应具备“本科”学历,而小学校长对中学校长期望高于“本科”,初中校长对高中校长期望也较高
小学、初中和高中群体中大部分(69.2%、57.7%、70.6%)的校长都认为自己的入职学历达到“本科”即可。但在选择自己之外其他学段校长的入职学历时,高中校长认为初中、小学校长达到“本科”即可,分别与初中、小学校长自己的选择一致;初中校长对高中校长的入职学历持四种看法:本科(30.8%)、研究生课程班(30.8%)、硕士研究生(26.9%)和博士研究生(7.7%),而高中校长较多选择本科(70.6%)和硕士研究生(23.5%)为自己入职学历;小学校长对初中、高中校长期望均高于中学校长自身;较多小学校长(33.7%)认为初中校长需要达到硕士研究生学历,相同比例(27.9%)的人认为高中校长需要达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历。
(三)中小学校长均认为三个学段的校长需要具备更高职称水平
中小学校长对小学校长入职职称的看法稍有差别,分别有55.8%和43.3%的小学校长选择了“小学高级”和“小高高级”职称,53.8%的初中校长选择了“小高高级”职称,相同比例(41.2%)的高中校长分别选择了“小学高级”和“小高高级”职称。
中小学校长对初中、高中校长的入职职称看法基本一致,绝大多数校长都认为中学校长需要具备“中学高级”职称。
(四)中小学校长的实际平均教学、管理经历基本一致,对入职教学、管理经历看法也基本一致
中小学校长均具有超过10年的教学经历,分别具有5年左右的中层管理经历和副校长管理经历;校长们认为入职教学经历应为10年左右,入职管理经历应为4-5年。如表3所示。
(五)中小学校长基本都赞同建立任职资格证书制度,并对证书认证主体及有效期限也持相似看法
接受调研的校长中有95.3%的人认为有必要建立类似教师资格制度的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大部分校长认为可以由各区(县)教委认证小学校长、初中校长资格证书;高中校长资格证书则由北京市教委统一认证。其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交由各区(县)教委认证在三个学段的校长中更具一致性。
校长们对校长资格证书适用年限的选择大部分集中在3年或5年,且5年占较大比例,如表4所示。另外,有6名小学校长、4名初中校长和4名高中校长认为校长资格证书的适用年限应为“长期”。
四、小学、初中和高中三类校长选择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学校长对其他两组群体的入职学历看法存在差异。源于环境与工作差异
调查显示,尽管小学校长对中学校长、初中校长对高中校长入职学历期望较高,样本三组群体认为自己的入职学历达到本科即可。一方面高中校长较初中、小学校长更了解自己工作特点,认为本科知识已经足够应对校长实践管理需要,不需要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尽管三级基础教育有许多共同点,但和小学相比,中学环境较复杂,校长工作更具挑战性,中学校长对小学校长的工作有一定了解。另一可能的解释是,小学校长对中学校长具有较高的期望值,认为在目前中学教师学历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校长的入职学历也需要提高。
另一方面,本科学习不同于研究生学习,后者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正如一名被访者指出:“研究生学历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往往缺乏实践经验,经验对于一名校长来说很重要,觉得中学校长本科就够了,小学校长的话,专科也就够了。”
(二)中小学校长对小学校长入职职称的看法上存在差异源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
中学校长对小学校长的入职职称要求高于小学校长自身。首先,中学校长处在相对复杂的中学环境,会将自身的高要求映射在小学校长上;另外,由于各地区指标限制,获得“小高高级”职称的小学教师较少,往往被公认可走向管理岗位的教师却不具备“小高高级”职称。
(三)中小学校长的教学经历较长,因为校长首先是一名教育者
调查发现,校长们认为入职的教学经历应高于管理经历,管理经历方面,中层管理经历应高于副校长管理经历。本文认为,依据校长专业化的理论,校长首先是一名教育者,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必须要懂教育、懂教学,教学经历是成为校长的前提与基础。正如一名被访者指出:“教育领域之外的人担任校长不能成功,因为他缺乏这个领域、这个专业的基本知识,教学过程是要积累与人交流的经验。校长一定是从教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另外,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往往能获得同行的尊敬、建立良好的威信、能促进教学工作发展。实际情况下,教学优秀的教师更易朝管理层晋升,并且其在从事管理工作时,教学工作也未间断。当教师进入到管理层之后,管理工作有相似性,从中层向副校长晋升时需要的时间则较短。因此,与管理经历相比,校长入职时具备较长教学经历。
五、对完善北京市校长任职资格制度的启示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北京市校长任职资格低于校长的实际水平,并且校长们也认为有必要提高任职资格。结合中小学校长和部分区县教育行政人员的看法,对完善北京市校长任职资格制度有以下启示:
第一,校长任职资格有必要提高要求,并细化部分规定。将北京市中小学校长的入职学历至少提高到本科,是否有必要将中学校长提高到硕士研究生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提高校长的入职职称,要规定校长入职的教学、管理经历具体年限。
第二,区别于现行的“岗位合格证书”,在北京市建立校长资格证书制度,确保校长持证上岗;实行资格证书有效期制,与校长晋升机制相关联,证书期满后需进行进修学习方可取得高一级证书,激励校长为获得更高层次的资格而努力。
第三,推动校长任职资格制度法制化,正式形成相关法律、法规。在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修订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北京市教育发展现状及未来目标,制定符合现状和发展需求的任职资格;同时适当参考教育行政人员和中小学校长的意见和看法,做到有据可依。
注释:
① 贾汇亮.中美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与标准比较分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1).
② 杨海燕.中小学校长资格制度的中外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3).
③ 原国家教委.(1991).《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
④ 北京市教委.(2005).《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工作意见》;北京教育学院“中小学校长队伍现状调查”课题组.“北京市中小学校长队伍现状调查报告”[J].基础教育参考,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