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殷欢婷

市政路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殷欢婷

身份证号:4413221989061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路桥工程也在不断增加。道路工程和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优劣,不仅影响城市的政府形象和市貌市容,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一大关键技术。本文将对市政路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

0引言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也逐渐加快。市政路桥工程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成分,做好其建设工作,能够疏通城市交通,使城市更快、更好地发展。长期工作经验表明,在市政路桥工程建设工作当中,需融入现代化施工技术,这样才能够使市路桥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鉴于此,本文对“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1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市政路桥工程中的必要性

交通事业在国民经济中具备中流砥柱的地位,积极开展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桥梁工程建设项目以及铁路工程建设项目能够使城市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便属于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具备的优势包括性能好、取材范围广泛、具备较强的抗压性、价格合理以及养护费用低等。与此同时,融入混凝土技术的混凝土路桥能够长时间维持应力的恒定,不会因为环境及负载等因素影响到质量的稳定性。结合上述分析,认识到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市政路桥工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保证市政路桥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进而使市政路桥工程建设工作的完善及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1]。

2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中,会受到施工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等各种影响出现质量问题,从而使得路桥产生裂缝,影响路桥内在结构,造成隐患。

2.1抗拉力度弱

普通混凝土主要是通过碎石以及砂砾水泥加水搅拌之后形成。其中骨料主要是碎石和砂砾,同时也可以减少收缩的产生。水泥浆也会在骨料的空隙中填充,也会被包裹在骨料外表,在硬化之后进行润滑,同时也可以将所有的骨料进行粘连形成坚固整体,可以让混凝土拌合物产生良好的性能。同时砂砾以及碎石、水泥这些都是属于脆性材料,自身抗拉力较弱,在路桥中的混凝土受到拉力以及弯力之后,便会在拉应力下产生开裂问题。

2.2弹性差

混凝土路桥结构自身拥有较强抗压力,抗压力大约在7.5~60MPa,对于添加各种参合物以及减水剂之后整体强度会提高至100MPa,同时一般混凝土自身结构弹性差,在桥面受到大量载荷之后会出现受力不均的问题,这样便会出现路桥结构中出现裂缝,同时市政路桥通行量较大,同时会有各种重型车辆通过,因此一般的混凝土路桥在结构上不能满足交通通行量较高的要求。

2.3路桥中出现裂缝

路桥裂缝很多都是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造成这些裂缝的因素较多很多都是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不仅有水泥在收缩之后载荷量变大,同时桥路外部也会因为温度以及环境等各种因素造成混凝土出现变形。在内部结构中出现应力,只要压应力大于抗拉力便会出现温度裂缝。对于跨径大的路桥结构,较大的温度应力甚至会超过载荷应力。在混凝土材料的施工工艺以及技术和质量等各种因素作用下也会造成路桥出现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路桥变性

普通混凝土拥有热涨冷缩这些特性,假如内部结构的温度出现变化便会造成混凝土变性从而造成路桥变形。在施工过程中,一般混凝土经常会出现硬化的问题,在凝结中水分也在不断蒸发,混凝土温度也会持续造成下降,同时混凝土体积逐渐变小同时产生变形。混凝土路桥结构施工中表面也会出现水分快速流失的问题,同时因为结构内部水分损失较少因此也会出现结构收缩从而产生裂缝。

3市政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3.1混凝土的制备技术要点。

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的情况具体分析,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水灰比以及班落度。通常的坍落度适宜维持在80-100mm左右。此外要保障混凝土凝固时间维持在7小时左右,含气量不高于2%。混凝土选择时要注意水泥必须为硅酸盐类,其强度级别和生产批号必须保持一致。外加剂通常使用高效减水剂,并选取适宜的水泥特性以及配合的比例,避免混凝土出现坍落度的降低。掺合料作为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部分,一方面需要注意其活性,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其颗粒将混凝土紧密充填起来,增强混凝土的致密性。在混凝土制备的过程中应该保持配合比和原材料的一致性,严格遵照试验所分析出的配合比制备混凝土物料,严禁原料配比的随意性,此外对于搅拌时间以及混凝土水灰比也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控制。对混凝土浇筑外观造成影响的因素还包括骨料,骨料在选取时要注意其颜色必须保持一致“杂物量低于5%含泥量不能超过1%”碎石的强度必须足够,所以在混凝土制备时应该均匀调配砂石,统一混凝土骨料,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2]。

3.2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要点

在施工现场依据混凝土模板结构,开展浇筑工作。混凝土的钢筋绑扎以及模板设计与制作都必须遵循相关的严格规范,模板工程是整个浇筑施工的核心,决定着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通常使用的模板都是按照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设计定做而成,大多数模板为一次性使用。混凝土是一种多孔物质,吸水能力比较强,通常吸水后容易发生颜色变化,吸水率的差异也会引起颜色差别,容易给人不洁净的视觉感受。混凝土在油污、酸雨、阳光等条件下也十分容易遭到破坏,影响其表面洁净程度,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问题将更加突出和恶化。为确保混凝土市政道桥表面的外观,呈现出整体自然的视觉效果,应该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喷涂透明保护材料是保护混凝土表面的不错选择。

3.3混凝土施工后期修补及养护工作。

(1)道桥面的修补。混凝土养护工作虽然避免了浇筑后的一部分问题,然而鉴于可能出现的混凝土模板漏浆的情况,引起了混凝土表面出现砂带、孔眼等瑕疵,所以修补工作也必不可少。主要的修补方式为拆模后迅速清除市政道桥表面的砂浆,并用强度以及品种一致的材料修补缺陷。当水泥浆体完全硬化后,利用细砂纸将混凝土表面打磨光洁,再用水清洗干净使得整体颜色一致。对于大面积的露石、露筋等情况,基本上是因为配比不合适,搅拌振捣不充分而引起的。所以应对上述情况时,必须按其深度除去混凝土薄弱层,并清理突出的石块颗粒,再用高压力水进行混凝土表面冲洗,最后使用细石混凝土进行修补[3]。

(2)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最常见问题为表面失水引起的色差与开裂,严重影响了市政道桥面的耐久性和整体质量,因此混凝土硬化时必须加强养护和管理工作。在混凝土模板拆除完成后,其表面通常要利用遮盖物以实现养护,塑料薄膜是最为常用的覆盖材料,避免使用草包草垫等材料,以防止产生混凝土表面的黄色污染。

4结论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市政道桥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材料的选择和技术的管理是保证施工项目高质量完成的前提,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各项技术加以完善。只有科学合理地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使市政路桥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进而为城市建设的进步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赖洪亮.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及技术控制要点探讨[J].价值工程,2018,37(30):180-181.

[2]韩雪锋.小议市政路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居舍,2017(31):32.

[3]张二振.市政路桥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30):81.

论文作者:殷欢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  ;  ;  ;  ;  ;  ;  ;  

市政路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殷欢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