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治理当前出版界的不良倾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界论文,倾向论文,不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出版工作总体形势是好的。今年以来,出版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国出版工作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在深入学习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围绕大局组织出版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服务“三农”、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纪念小平同志百年诞辰等方面的重点出版物,丰富了全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中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整个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保持了繁荣、向上,健康有序的良好态势,改革正在向纵深全面推进,管理力度明显加大,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是当前我国出版工作的主流。但在肯定成绩、把握主流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出版业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我们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同中央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尚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目前出版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表现在正式出版物还有噪音,少数出版物导向不正确,格调低下,存在着低俗倾向;另一方面凸现在非法出版物屡禁不止,大有蔓延之势。
一、关于当前出版界不良倾向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从正式出版物来看,惟利是图导致的低俗倾向确实不容忽视,在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1.图书方面。
个别文学类图书夹有赤裸裸的性描写、格调庸俗低下。各种“一夜情”之类的小说,纪“实”文学作品、性爱“日记”屡有出现,堕落的性爱观、赤裸裸的性爱表演已演变成某些人成名的秘诀和获取暴利的手段。还有一批以所谓学术研究面目出现的有关性科学、性艺术,娼妓之类的图书,夹杂着淫秽色情的内容,格调低下,有的图片甚至展示、暴露性器官。曾经查处的书或某些不宜重新出版的书也有人放风炒作。由于我们及时通报情况,坚决制止,未能出版。
2.报刊方面。
少数报刊导向不正确,格调不高。如某省一家文学杂志,擅自改变办刊宗旨,所刊登文章大多涉及党史、国史、军史及重大让会政治事件等敏感题材,未履行重大选题备案制度的有关规定,并以炒作的方式编纂哗众取宠的文章题目和杂志要目予以渲染,此外该刊还出卖刊号给几个个体书商。另一地方的一家报纸长期管理混乱,违背办刊宗旨,违规出版“老新闻”专刊,刊登了大量来历不明的所谓“老新闻”,其中涉及到党和国家不少领导同志,更为严重的是该报在“文革笑话集萃”专栏中刊登的两则所谓笑话,内容有严重政治错误。某地一杂志在创刊号头条刊登由该刊编辑部策划的所谓重头文章《离婚与包二奶,哪个成本高》,对“包二奶’这种丑恶现象持认可、甚至是赞许的态度。某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中学生的文学期刊,今年第5期内容以恐怖作品为主,在封面上打出“奇幻至尊,灵异禁地、推理之门、追求阅读快感”的办刊宗旨,内容则刊登了《红楼迷梦》、《鬼面疮》、《夜遇》、《镜中女子》等内容恐怖、低级的作品。还有一些报纸炒作“美女盛宴”,一些期刊在封面阅读提示、插图以及刊发的医药广告中,含有挑逗、色情等格调低下的内容,均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3.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方面。
格调低下、内容低俗的问题也不少,其中一些内容有严重问题的作品,都是早在出版单位出书之前几个月就开始在网上传播。
从非法出版物的情况来看,问题更为严重,影响更为恶劣。这主要表现为:
1.从港台等境外流入内地的涉及敏感内容的政治类出版物,矛头指向我党的历史、国家政治制度和现行政策,污蔑党和国家领导人,宣传“法轮功”邪教,攻击、丑化我国政治经济形势。比如伪造党和国家领导人“自传”、“内幕”、“秘闻”,多在地摊或机场候机室、火车站非法出售。去年全国共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132万件。今年上半年收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92万件,此类非法出版物有上升势头。
2.从境外走私进入内地的淫秽色情光盘和内地非法生产的淫秽色情光盘,虽屡屡打击,但收效不明显,入夜在过街天桥、人行道旁、影剧院和饭店门前,甚至白天在超市入口处都可以碰到兜售者。去年全国共查缴淫秽色情出版物3772万件,今年上半年查缴淫秽色情出版物754余万件,其中淫秽色情光盘167万盘,淫秽色情“口袋书”40余万册,有害卡通画册244万册。这一问题仍须加大打击力度。
3.非法出版猖獗。不法书商非法制造的诸如“蜡笔小新”之类的格调低下的“口袋书”和“粗口歌”音像制品,以及亢满色情、暴力和恐怖内容的荒诞、鬼怪、“死亡游戏”类出版物,比如《魔镜》、“恐怖故事”、“恐怖大王”、“心跳游戏”等,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构成极大威胁。最近,仅从某市提取的74种小报分析鉴定,其中69种属于非法报纸,这类报纸内容粗俗、格调低下,以描写淫秽、色情、凶杀、暴力、鬼神、“内幕”、“秘闻”为主,刊登了大量非法广告,穿插挑逗性图片。
目前出版物存在的这种导向不正确、格调低下、内容低俗的倾向,既有老问题,也有新情况,是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出版单位把关不严的问题、印刷发行单位违规经营问题,也有我们出版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新闻媒体盲目炒作问题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方面的因素。
首先,从出版单位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没有牢固树立起来,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淡薄,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甚至惟利是图。少数出版单位之所以出版那些内容格调庸俗低下的出版物,就是为了迎合社会上一些人的不健康心理,追求卖点,获取所谓的经济效益。
二是出版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有的甚至出卖书号、刊号、版号,拱手出让和放弃管理权,使出版活动的主体“体外循环”。
三是出版单位违法违纪成本低,从而使少数出版单位铤而走险,个别人内外勾结,谋取自己的私利。
四是一些编辑职业道德缺失、职业水准低。近年来,出版社需求人才迅速增加,吸纳了大量的新编辑。这些人中多数文凭较高,但对出版业务的特殊性掌握不多,出版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不强。如某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的英语教材之所以出现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年轻编辑缺乏基本的政治常识,不知道基本的政治概念和历史知识,加上编辑室主任以上人员不履行把关责任,最终没有消除隐患,出了政治问题。
其次,从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管理方面来看,问题也不少。最主要的是政府职能转变还远没有到位,我们的领导水平、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新形势下新闻出版工作的要求相比,尚有很大差距。目前我们对出版物和出版活动的监管,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消极、被动、事倍功半的监管模式,工作方式和方法基本上是“消防队”式的,缺乏建立一种从选题、编辑出版到印制、批发、销售进行严格依法监管的长效管理机制。
地方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职能转变的问题更为突出,“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比较严重,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但又有许多该做的事没有去做或没有做好。有不少还停留在局社合一时的管理模式,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习惯于直接介入出版经营活动。有的审批情结重、监管意识比较差,重审批、轻监管,重集中行动、轻日常监管,重末端处理、轻过程监管。出了严重问题,有的还站在出版经营单位的立场上,辩护、说情,而不是履行政府管理职责。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我们提出要力争用两年的时间解决“三分开”的问题,李长春同志今年初视察总署时要求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要“只争朝夕”,但到目前为止,仍有11个省级局尚未正式启动脱钩工作。再加上目前地方新闻出版管理机构不健全,绝大多数只设到省一级,而出版活动和市场在基层,实际上常常是无人监管。
第三,印刷、发行方面。
印刷方面主要是地市以下的印刷企业不严格按照《印刷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办事,承揽业务时,不验证并收存出版单位开具的印刷委托书,有的在印刷前未按规定报所在地出版行政部门备案,个别印刷企业甚至违规承印非出版单位制作的出版物。社会上还存在一些未经批准设立的地下印刷厂点,成为印刷淫秽、色情、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加工窝点。
发行方面主要是民营书店、书摊缺乏统一的管理制约,不管是正规出版物还是非法出版物,只要好销,来钱快,就发行,而且相互之间结成地下批发网络。这是淫秽、色情、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以及被查处的违禁出版物得以暗中发行、扰乱发行秩序的主要原因。
第四,出版法规建设亟待加强。出版行业法制建设不健全,一些法规规章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使得处理一些案件难以找出法律依据,如无书号、无定价、无出版单位,自费筹资印刷赠阅的出版物等,尚无相关规定,查处起有难度。
第五,新闻媒体方面。网上和报纸等媒体作风浮躁,不经调查就盲目炒作,既误导读者,也为格调低下的出版物推波助澜。
二、高度重视、坚决治理出版界的不良倾向
当前出版界存在的这些不良倾向,虽然只是个别的,但所产生的危害却是极其严重的。这些不良倾向,从根本上背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影响了我国出版业的健康发展,损害了我国出版界的形象,人民群众有意见。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加以治理。
治理出版界格调低下的不良倾向,总的原则是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关口前移、多管齐下。各地各部门要把治理出版界不良倾向,作为出版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既要立足当前,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充分发动和紧紧依靠各出版单位和广大出版从业人员,切实解决在出版倾向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力争取得明显成效,又要着眼长远,在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出版界惟利是图、格调低下等不良出版倾向。为此,我们要注意加大以下9个方面的工作力度:
1.加大教育力度。要坚持抓好出版行业的日常教育和集中教育。日常教育主要是由各新闻出版单位及其主管主办部门结合各自实际来进行。一般来说,日常教育抓得紧、抓得实、抓得好的新闻出版单位,就少出问题甚至不出问题;那些出问题的新闻出版单位,往往同日常教育跟不上有关系。从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来讲,过去日常教育的一些做法,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下去。包括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出版工作通气会、座谈会,打招呼、提要求;约请存在突出问题的新闻出版单位及其主管主办部门的负责同志谈话,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采取的措施。
集中教育,是全行业或某地区集中时段进行的思想政治或政策、业务培训等。当前主要是按照中央的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把解决忽视导向、惟利是图、格调低下等不良出版倾向问题作为“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一个专题,摆到突出位置。按照部署,“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从4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学习、全面展开阶段。要在前一段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出版行业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治理当前出版界不良倾向的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真正做到“牢记使命,为人民奉献更多优秀精神食粮”。在接下来的联系实际、对照检查阶段和认真整改、总结提高阶段,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组织本地区本部门的出版单位和广大从业人员认真对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深入查找和切实解决在出版导向和格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署将派督察组赴各地各部门检查了解“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检查了解各地各部门在贯彻本次会议精神、治理本地区本部门不良出版倾向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要把加强教育和强化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既要抓好宏观层面的管理,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唱响主旋律,又要重视微观层面的管理,多出好书,多出精品力作,少出和不出平庸之作,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文化垃圾。要认真落实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加大对重大选题把关和各类出版物审读的力度。监管工作要“关口前移”、打主动仗。各地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对出版物选题进行严格把关。总署正在着手制定满足出版需求的书号实名配发制度,要求出版单位在选题内容、编辑及三审意见、总编发稿意见都齐全后,据实申请配发书号,既支持发展,又改变过去书号分配只有数量、没有质量,与选题审核把关脱节的现象,加大解决买卖书号问题的力度。要继续依法加强对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等各类出版物的审读工作,建立充实审读员队伍,完善审读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版物在导向和格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堵塞漏洞,减轻不良出版物的危害程度。
3.加大对非法出版活动的打击力度。各地要在继续开展专项治理、发挥集中行动作用的同时,注意对出版物市场的日常监管,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出版物市场进行高密度的反复清查,特别要对机场、车站、码头等场所和学校周边、社区环境进行清扫,务必在净化出版物市场环境上取得明显成效。清理市场,要把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出版物作为重点。要把清市场和抓源头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市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入手,顺藤摸瓜,追根溯源,严查深究,追查货品及其来源,追查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打团伙、端窝点,并依法严厉追究违法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4.加大对印刷业专项治理整顿的力度。近年来印刷业治理整顿工作得到了不断加强,今年上半年各地共查处违法违规印刷案件373起。但印刷业的问题仍不少,总署已同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全国“扫黄”办研究决定,近期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一次对印刷业的专项整治行动。这次整治行动的工作目标主要是,取缔无证无照的印刷厂点;查禁印制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活动;查处印刷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假证件、非法广告的案件;打掉作案窝点及制假贩假的盗版盗印团伙;有效遏制各种非法印刷活动,使印刷市场特别是重点地区的状况有明显改观。各地新闻出版局要会同公安、工商、质检、“扫黄打非”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对管辖区域内的印刷企业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印刷厂点证照是否齐全,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的业务范围是否合法,承印手续是否齐备,承印验证、承印登记、印刷品保管、印刷品交付、印刷活动残次品销毁等制度是否落实,有无印刷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含有反动、淫秽、色情、迷信内容以及国家明令禁止印刷的其他内容的出版物,有无印刷侵权盗版出版物,有无印刷假冒商标标识、冒用他人包装装潢印刷品和伪造包装装潢印刷品,有无印刷假证件、非法印刷广告以及其他违法违规印刷行为等。发现的问题,要依法进行处理。
要把开展对印刷业的专项整治行动同印刷企业的限期整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印刷企业限期整改工作从去年6月正式开始,到今年6月底,经过一年的努力,在限期整改的16190家印刷企业中,已有8057家通过了整改后的验收,但仍有8133家印刷单位达不到资质条件,需要继续加大力度进行整改。
5.加大对出版物发行单位管理的力度。各地新华书店要在坚持正确导向、抵制低俗出版物发行工作中充分发挥市场主渠道作用,坚持行业自律,带头规范经营行为,杜绝从非正式渠道进书,不发非法和低俗出版物。要加强对出版物交易市场和批发市场的管理,把住出版物市场准入关,坚决不让非法和低俗出版物进入流通市场。加强对民营书店的管理,对书店负责人加强教育和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强调诚信为本,守法经营,坚持发正版书,坚决不从非法渠道进货,各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及时向其公布低俗出版物和明令查禁查缴非法出版物的名录。明知故犯者要严肃查处。
6.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中宣部和总署将依据国务院制定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出版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参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制定出版责任追究制度。依据这一制度,不仅追究一般出版单位编辑及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也要追究领导者失职、渎职、行政不作为的责任。对管理不力、督查不严、造成重大出版责任事故的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要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而且要择其要者,进行公开通报,以严肃党纪政纪,整肃依法行政行为。
7.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工作的力度。目前尚未正式启动脱钩工作的11个省级局要尽快启动,正在开展脱钩工作的4个省级局要抓紧进行。当然,有些省级局之所以没有正式启动脱钩工作,还有这样那样的一些原因,总署将组织力量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力争实现两年内完成“三分开”的工作目标。实行“三分开”,只是全面有效履行政府职能的前提条件,而不是最终目的。各地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都要尽快回到政府行政管理的岗位上来,在完善宏观调控、加强社会监管、开展行政执法和做好公共服务四个方面下功夫,切实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同时,绝不能放松出版管理。要增强政治意识,始终把抓导向作为出版管理的首要任务。今年下半年,总署将举办推进新闻出版业政府职能转变研讨会,重点研讨实施《行政许可法》后如何切实有效地转变政府职能的问题;举办省、市两级新闻出版局长培训班,围绕如何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进行培训。
8.加大法制建设的力度。总署将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尽快修订《出版管理条例》和起草《出版物市场管理条例》,并依据《出版管理条例》制定《出版物质量管理规定》,细化对出版物禁载内容的规定,把制止出版物格调低下的要求上升到法律层面。对出版物质量标准、要求,要依据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的特殊性分别制定,公布实施。积极推动出版物内容评议、质量鉴定、出版单位评估等中介机构的建立。总署将设立公开的、具有权威性的出版物鉴定委员会,对不易认定的出版物或有争议的出版物,交该委员会依法鉴定,政府据此作出处理,或交司法机关审判。这样既使政府执法更加客观公正,又使专家学者发挥监督作用。
9.加大出版结构调整的力度。通过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报刊结构调整已取得明显成效,图书要抓紧进行,音像电子出版单位也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总署将制定出版单位准入资质条件和出版单位评估办法,实行优胜劣汰、有生有灭的出版单位审批机制。目前图书出版单位准入资质条件和出版单位评估办法正在制定之中。文件出台后,将以此为依据,并根据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全国图书出版单位总量、结构、布局进行调整,提高从事出版业的准入门槛。对缺乏出版资源,班子队伍建设不健全,发展能力不强,尤其是多年来靠买卖书号、刊号、版号维持生存的出版单位,要坚决地进行资源整合和重组,该撤销的要撤销,该停办的要依法停办。对有需求又有条件发展多媒体经营的重点出版集团、报业集团、期刊集团、发行集团等,该审批出版单位的就有计划地审批。加快出版单位的转制改制工作,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出版物质量问题,向改革要秩序,用完善的企业法规管理出版单位,实现中央领导同志要求的从企业准入、产品准入、依法监管、年审年检,吊销执照等环节上依法管理的目标,保证我国出版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在我们的出版管理与业务各项工作实践中,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出版工作,更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坚决治理当前出版物格调低下的不良倾向,推进我国出版业健康繁荣、更好更快地发展。
标签:非法出版物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印刷行业论文; 出版管理条例论文; 政治倾向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时政论文; 印刷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