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建筑工程行业的施工技术及相应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出现能够大幅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及建设质量。通过总结以往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围绕BIM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能够得出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BIM的合理方式和效果提升路径。希望能为后续的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和施工质量管理效果提升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施工;施工质量管理;预制件
前言
在人类文明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各个领域的技术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建筑行业也是如此,特别是以装配式建筑为主的现代新建筑形式的发展更是让人无法预料。建筑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进度下,装配式建筑有着非常美好的发展前景,且装配式建筑偏向于环保便利,这有助于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1.概述
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我国刚刚发展,在运用及处理过程中都需要不断的探索,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需要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含义与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流程等,保证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减少修改次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1.1装配式建筑的含义
装配式建筑顾名思义是指将工程所需要的材料采用装配的方式对工程进行施工,具体操作是将工程所用的构件在工厂中预先制作完成,再将构件装运到施工现场,进行构件的连接,各构件在进行连接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搭接和浇筑,在搭建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建筑工程的稳定性、抗震性等质量问题。因此装配式建筑工程对施工的流程、成本的计算、施工进度的控制以及施工质量的把控都有严格的要求,这样可以提高建筑的节能智能优化,但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工期延长,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1.2装配式建筑标准化流程体系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标准化流程体系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建筑方案、制造构件、现场进行装配这三个主要流程。设计建筑方案是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设计建筑方案具体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纸设计、优化设计等方面,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主要是使用CAD软件进行初期设计并不断进行优化,利用BIM技术对建筑单元、构件、套型、管线等进行设计,再与BIM的可视化技术相结合,模拟建筑工程的防水、模块、干涉、拼接、预埋管线的问题,从而确定最终的建筑方案。制造构件是指按照建筑方案以及图纸的要求对建筑工程中所需要的构件进行生产制造,在构件制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零件安装的顺序与运输批次。现场装配是指按照施工技术将构件进行合理装配,在装配过程中需利用到BIM技术对构件进行定位,保证装配位置正确。
1.3我国装配式建筑的现状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构件供应商的资源不足,并且我国的构件生产工艺、生产技术不够先进,现场装配的配合程度还有待提高。同时我国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人才匮乏,缺乏装配式建筑知识的系统培训。在建筑行业方面,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监督与标准还没有完全形成,缺少市场监管,对建筑工程质量缺少保障。受以上不同原因的影响,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仍需要加强重视,不断探索。
2.BIM技术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设计
2.1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管理
装配式建筑对于预制类构件的产品质量和加工精确度有着极高要求。在构件的生产环节中,生产工艺及检验流程都会对后续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造成一定影响。一般的构件生产流程首先需经过设计阶段,再由建筑生产厂家进行加工生产。而在实施生产之前,设计方案可能会不断修改,这时就需要保证设计部门和生产人员保持及时高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在设计方案发生相应变化的最短时间内改变相应的生产方式和流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保证设计人员在交接时能够使自身设计意图准确、高效的传递给负责生产加工的人员,实现从设计到生产过程的高度统一。BIM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生产厂家和设计部门在模型结构上的实时对接,在有效缩减加工周期和设计建造成本的同时,也大幅度的提升了构件生产的精度和产品质量。在预制构件的运输环节,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和偶发事故应充分考虑到运输时间的限制。结合构件自身的尺寸和形状特点,对运输方案进行反复修订,保证施工进度。在运输交通工具的选择上,需提前根据构件尺寸选择相应的运输卡车并合理规划运输的车次和路线,避免构件在施工现场的大量积压。
2.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利用BIM技术进行仿真模拟
BIM技术可以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以及施工现场进行仿真模拟,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此外,BIM技术对施工现场的还原能力还可以应用在施工流程规划方面,帮助相关人员指定更加完善的施工流程,以保证工程实施过程的安全以及建筑物的质量。所以,BIM技术在拼接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对信息的收集、处理
施工人员可以通过BIM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详尽的分析,这有利于相关人员对图纸进行更加详尽的设计,以保证施工人员对工程有着足够的了解。BIM技术对信息的收集,主要包括对相似工程的建设计划以及建设进度进行了解,帮助本工程进度计划的制定。对自身建筑构件进行详尽的分析,以帮助施工人员安全进行装配施工。只有把各种信息都分析透彻,才能够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精准度与安全性,才能够保证建筑的质量。
3.加强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管理措施
3.1构配件的生产和应用过程引起注视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工程时,相关部门应当提高对构配件质量的重视程度。很多装配式建筑工程都因为相关部门忽视了构配件的质量,造成构配件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了损伤,无法在实际建筑中发挥其本来的作用。而在生产构配件时,应当在大程度上发挥原材料的作用,提高其利用率,减少浪费。构件在实际被应用的过程,也同样应当受到工程管理人员的关注。
3.2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准备
作为新兴产业,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十分迅速。而我国装配式建筑的设备水平远远落后于该行业的发展速度,因此便出现了需求与供给上的不平衡。工程对设备的要求非常高,对精度的要求也非常高,但是实际工作设备却难以达到工程所规定的要求。因此,在开始工程之前,相关人员一定要提前做好测量与规划工作,以弥补设备上的不足。
3.3对人才进行培养
任何工程的进行,都需要有相应的人才作为建设的保障。对装配式建筑这一新兴产业而言也同样是如此。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只有在保障工程参与人员整体素质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效减少因为人为因素而为工程带来的问题。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一是留住已经培养好的人才,二是发掘有潜力的员工并对其进行培养。从参与人员素质方面来保证工程质量。
结论
信息化时代的BIM技术为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理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发展方向。从预制构件的质量管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等多角度全面落实BIM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在保证施工效率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翟原浩.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5):116.
[2]张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与教学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32.
[3]童伟伟,李彩霞.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8,49(12):93.
论文作者:郑会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