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盾构法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吴斌

论盾构法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吴斌

摘要:21世纪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需求量越来越大,盾构法施工技术将会在隧道和地下工程得到较多的应用。盾构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作为一项综合性施工技术,盾构法隧道在地下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这项技术的运用逐渐娴熟,我国在2010年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也将盾构法这项施工技术编入其中.文章主要对盾构法的产生,发展,特点,适用条件,施工工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盾构法的产生;发展;特点;适用条件;施工工艺

1产生

盾构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818年,法国布鲁诺尔率先提出了这一 施工技术,并在1825年在泰晤士河修建了第一条盾构法隧道,由于技术、和设备条件的限制,这条全长458米的盾构法隧道历时18 年终于竣工了。这条隧道在历史上开创了盾构法施工技术的先河。

2发展

有了第一条盾构法隧道施工的先例,1869 年格瑞海德再次在泰晤士河底修建了一 条隧道,并在1874年和1886 年先后运用了液压和气压的盾构机,其盾构机模型为后来 大多数国家盾构机制造商所效仿.随着该技术的不断运用,20世纪30年代,仅美国就运用盾构法建造了19项工程.

我国在1959年制定计划,1962 年开始实验,经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论证,该实验最终获得成功,并在 1966年动工,1970年完工,成功修建了我国第一条隧道——打浦路隧道。开创了我国盾构法施工的先河。

在地铁方面,我国第一个应用盾构技术的是上海的地铁一号线。1991年,上海地铁一 号线引进了法国的7台盾构机,建成了地铁一号线的区间隧道,全长18.5 km。该盾 构直径6.2m,混凝土管片厚度 0.35m,每环6块,环宽1.0m,地面沉降控制在10~30mm。接着上海地铁二号线也采用了此方法进行施工。有了这方面经验,我国在隧道方面开始大规模采用盾构法施工。这种方法 在北京的地铁建设方面尤为突出。

3 特点

盾构法的基本原理是用一 件有形的钢制组件沿隧道设计轴线开挖土体来向前推进

3.1盾构法的优点

a)在盾构支护下进行底下工程暗挖施 工,不受地面的交通、河道、航运、季 节、气候等情况的影响。能够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在北京的地铁施工中,盾构法就很好的体现了这方面的特点。北京的交通拥堵情况是 众所周知的,任何地上的施工活动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交通情况,大型的路面施工还会导致严重的交通堵塞.北京在进行地铁施工的时候,也曾为这一难题而困扰,但是由于盾构法的引进,这一难题很快便解决了。这一方法无 疑为北京地铁的施工和路面交通带来了无法估 量的好处.若没有这种施 工方法,或许当时北京的交通情况会变得更加糟糕,地铁的施工周期也会延长很多。

b)盾构的推进、出土、衬砌拼装等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施工远程控制信息化,掘进速度较快,施丁劳动强度较低。从我国的各项盾构 法施工中可以发现,在各项施工中,所需劳动力均比非盾构法施工 的劳动力要低,而且 施工进度明显加快,并节省了人力物力。

c)地面的人文自然景观受到了良好的保护,周围的环境不受盾构施工的干扰,在 密集建筑物下方施工,完全不影响其正常的使用。并且,不影响地上交通、航道的运行 等。在松软地层中,开挖埋置 深度较大的长距离、大直径隧道,具有经济、安全等优 越性。

d)隐蔽性能好,由噪音、振动引起的公害很小。不会干扰正常的生活。

e)随着盾构法的发展,盾构法不仅仅适用于直线隧道,也适用于有较大的曲率 半径的弯曲隧道。相比顶管法而言,盾构法的这项有点更为突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然了,任何方法的出现都是一把双刃剑,有优点,也有其缺点。

3.2盾构法的缺点

a)盾构机造价昂贵,平均每台盾构机的价格大 约在5000 万以上,隧道的衬砌、运输、安装、机械等工艺较为复杂,在饱和含水的松软地层 中施工,地表沉陷风险较大。

b)针对性较强,每一台盾构机都是针对某一工程而特别订购设计的,所以某一工 程 的盾构机使用完毕后,若其他工程的盾构法施工,则盾构机的改造仍需要一笔昂贵的费用。

c)盾构机的规划、设计、制造和组装的时间过长。由于盾构机的针对性的限制,每一台盾构机都是针对某一工程而特别设计的,所以,在施工前,盾构机的生产所耗费的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弊端。

d)所耗资金多。从盾构机的订购,到后期 施工的使用,都需要一笔昂贵的费用,若此方法应用在短距离底下工程方面,那么这 就是一项非常不经济的 工程。只有长距 离的地下工程在施工中运用盾构法,才会显示出它的经济性。

e)对隧道曲线半径 过小或隧道埋深较深时,由于盾构机所占体积过大,所以施工 难度较大。

f)工程施工及协调较为复杂。由于盾构法尚属新技术,被我国采用的时间也较 晚,所以在施工和协调方面还有些许困难.诸如:盾构机的制造、盾构机辅助设备的 供应、施工测量、场地的布置以及盾 构机等设备的转移等施 工技术的配合尚不完善,且较为复杂。

4适用范围

在松软含水地层,或地下线路等设施埋深达 到10m或更深时,可以采用盾构法。

5施工工艺

盾构施工现场准备除一般工程施 工要求的“ 三通一 平”、标高基准点定位放线等 外,还需要布置盾构 基地和建造工作竖井用作盾 构及其设备的拼装 井和拆卸井,特别长 的隧道,还应 设置中间检修 工作井。拼装和拆卸用的工作井,其建筑尺寸应 根据盾 构装拆的施工要求来确定。拼装井的井壁上设有盾构出洞口,井内设有盾构基座和盾 构 推进的后座。井的宽度一般应比盾构直径大1.6~2.0米,以满足铆、焊等操作的要求。当采用整体吊装的小盾构 时,则井宽可酌量减小。井的长度,除了满足盾构内安装设备 的要求外,还要考虑盾构推进 出洞时,拆除洞门封板和在盾 构后面设置后座,以及垂 直运输所需的空间。中、小型盾构的拼装井长 度,还要照顾设备车架转换的方便。盾 构在拼装井内拼装就绪,经运转调试 后,就可拆除出洞口封板,盾构推出工作井后即 开始隧道掘进施工。拆卸井设有进口,井的大小要 便于盾构的起吊和拆卸。出井口在 建造始发井时预 先留出,并设置密封圈和临时封板。出口处的土层应适当处理,使拆除封板时不涌水,土体不坍塌.处理方法可采用降水、深层搅拌、注浆、换土、冷冻 等。

6总结

盾构法施工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中是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是其造价高、投资大。但是,从其优点中也不难发现,这项技术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为了 加快施工速度,在不 降低水位的条件下,釆用盾 构法将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虽然盾构 法还有一 些不足,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不断的对该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 久的将来,盾构法一定会在各个工程领域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GB50446-2008孟文清,阎西康.《现代建筑施工新技术》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

[2]张立新.北京地铁盾构法施工技术。

[3]张振宇.盾构法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4]周文波.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及应用.

论文作者:吴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0

标签:;  ;  ;  ;  ;  ;  ;  ;  

论盾构法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吴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