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规律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规律论文,高职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6060(2012)02-0014-04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但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类型。它在本质上具有职业教育的“应用”属性,在层次上具有高等教育的“高等”属性。近30年来高职教育取得巨大成绩,但进一步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个初步的判断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到了一个拐点。高职教育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曾经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高职教育在局部将出现供需失衡、资源过剩。这就意味着,未来若干年,高职院校将普遍遭遇招生困难。如何实现高职教育的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
一、问题:“五大反差”
一是高职教育的结构、人才规格与“调结构,转方式”新要求之间的反差。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专门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越来越高。与社会快速变化的需求相比,高职人才培养相对滞后,毕业生结构和质量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不符合、不适应的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难与产业人才招聘难“两难”并存。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曾预言:有些社会正在开始拒绝制度化教育所产生的成果,这在历史上也还是第一次。当这种体系所授予的资格和技术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时,这些社会便拒绝接受这些毕业生[1]。
二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新期待与高职办学质量之间的反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高等教育入学率2010年达到了26.5%。中国高等教育快速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扩招过快,准备不足,资源未能同步增长,导致教育资源供求失衡。1998年,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三个核心概念:针对性、质量和国际化。针对性是指面对高等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质量是指高等教育所有职责与活动应达到的标准;国际化是指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使不同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相互理解和相互融合。三个概念的核心是质量问题。资源供求失衡必然导致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与新时期人们对高职的期待相差较大。
三是人民多样化教育需求的新变化与高职教育的有限供给之间的反差。接受教育的目的由求学向求职转变,教育直接与其未来职业、生活和幸福相联结;要求教育不仅能满足其生存的需要,而且还要满足其未来发展和参与社会竞争的需要;更多地关注教育对个人未来的薪酬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期望得到更高的教育回报率。目前,高职普遍招生难,高等教育资源局部过剩。退学是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美国大学本科生六年毕业率为55%,大学一年级新生转学辍学高达70%以上[2]。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公司发布的调查,我国每年约50万名大学生退学。教育部对此予以否认,称每年大约只有16万人退学。值得思考的是:什么影响了学生的选择?
四是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新特点与高职扩大规模之间的反差。18岁~22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变化:2000年9 837.36万人,2008年12 539.65万人,比2000年增加27.46%。以后逐年下降,到2019年,将下降到最低位6 897.87万人,仅相当于2008年的55.01%。2020年稍有回升,达到7 049.35万人[3]。生源逐年下滑,而高校录取率不断攀升。2008年57%,2009年61.7%,2010年69.5%。2011年全国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675万名,录取率达到72.3%。招生供求关系失衡直接导致激烈的“生源争夺战”。同时也是转变发展模式、从外延式发展转到内涵式建设的良好机遇。
五是跨国教育发展的新挑战与高职教育基础建设薄弱之间的反差。跨国教育一般有三个目的:经济收益、国际理解、能力建设和发展人力资源。其中,经济收益占了重要的地位。许多发达国家希望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弥补国内高等教育投入的不足。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通过制订国际教育发展战略实施高等教育输出、输入政策,积极拓展教育服务贸易,在获得了经济利益同时也收获政治利益。澳大利亚教育出口收入超过羊毛和小麦,2009年达150亿澳元。这种态势对我们既是压力,也是挑战。
二、思路:三个“规律”、三条“启示”
要想推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高职教育规律就是其与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及与受教育者的联系。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区内外、县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职业教育规律的核心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最密切、最直接。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和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职业教育发展以及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人类最早的教育就是职业教育,是不自主的、盲目的教育,是为了生存的教育。中世纪或更早时是学徒的形式,随着规模的扩大发展成学徒制,持续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学徒制就是在示范、练习、校正、再实践中成长成熟的。英国开始工业化之后,手工被机器代替,职业教育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学校。随之又出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于是德国创造性地把学校教育与企业结合,形成了“双元制”。这说明教育的每一次变革都与经济结构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变化紧密相关。
二是职业教育与教育的联系。高职教育兼具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属性,要平衡好教育属性与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其焦点在于如何平衡其教育和就业功能。杜威非常强调职业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他从教育和民主社会的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职业学校教育是社会分层的一种复制品,反对设立专门职业学校来实施职业教育。他强调:不要给学生过早地职业定向,尤其不要预先就为学生决定将来从事某种职业,也不应只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而应看到学生将来从事多种职业的可能性。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也提出“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只能是改良艺徒培训,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
三是职业教育与受教育者的联系。职业教育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的结合就体现在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职业教育的关键是受教育者的发展。职业教育从产生起就是面向大众的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全民性的教育。受教育者多数来自社会低收入阶层,对于接受高职教育而带来的新的社会流动有着强烈的新期待。
由高职教育发展的三条规律我们可以得出三条启示,也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一是高职教育的规模、结构和层次要适应国家现代化总体布局对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顺应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规律。二是要以人为本,以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平衡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教育性,既要着眼于学生的就业,适应经济社会需要,同时也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业发展。三是要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按照定向职业教育、非定向职业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三种类型,进行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在培养目标和课程模式上,把握定向性和非定向性的统一,不能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要求所有的教育。
三、策略:五个“观念”、四个“要素”
(一)树立五个观念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而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高质量的高职教育。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必须树立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五个观念”,即教育观、类型观、办学观、质量观和教学观。
其一,教育观。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概括说,育人为本,学生中心。
其二,类型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有类型和层次之分的,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的专门人才。从层次上看,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从类型上分有学术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其中的专业博士、硕士,就是研究生阶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学术型和应用型,二者只是类型的区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层次与类型有别,层次并不简单对应类型。不能以层次代替类型,更不能把类型作为低层次的代名词。以往过多地强调了层次,而对类型关注不够,这是在实践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三,办学观。每类院校都有其定位和发展空间。高水平的学校一定不止一种类型,不止一种模式。只要合理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就都有可能在各自的科类和层次中办成高水平学校。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决策机关的制度设计,切实做到分类指导、分类评价、分类支持。
其四,质量观。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要回应高教扩招后社会的新期待,就必须把学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轨道上来,转移到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检验高职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一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其五,教学观。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在高等学校日常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推进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教师,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二)抓好四个要素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有四个重要环节或要素,即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课程模式、教学制度与评价。成功的职业教育在于“四个转化”的成功,即把社会需求转化为培养目标,把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结构和内容,把课程结构和内容转化为组织实施,把组织实施转化为培养目标。这是职业教育实践的核心。
一是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大学与社会连接的纽带,其他步骤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类型的人,即职业领域和人才规格。这是社会需要的转化,但同时还需要学生需要的转化,要把人才规格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
二是课程结构和内容。有了目标,就要根据目标选取合适的内容,然后形成教材。从哪里选取内容,选取什么样的内容,历来是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笔者认为应该围绕最能体现社会和个体需要的一个职业或职业群来设计课程。
三是教学模式。根据培养目标,结合课程内容来确定适当的教学模式,努力实现目标、内容和模式的统一。许多知识和技能,在做中学才是行之有效的,这就是“做中学”的理念一百年来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高职只有工学结合才能实现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的组织形式只有与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才有生命力。
四是教学制度与评价。评价是对实践工作的检验。在评价取向上,既要重视结果的评价,也要重视过程的评价。高职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在于教育部门的自我评价,最终在于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的集体认同。教学制度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选择,关系到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必须重视教学制度与保障体系的建设。
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和趋同,课程结构和内容以学科为导向,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评价以考试为主,教学制度不够灵活;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制度和评价相互脱节;目标、内容与形式不一致,用传授知识的形式来实现本来属于情感领域的目标,等等。
四、方法:处理好“六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关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其中,人才培养是中心,科学研究是支撑,社会服务是方向,文化传承是引领。高等学校的科研和社会服务与科研单位的区别在于:高校的科研要与教育结合,要与人才培养结合。
二是要处理好社会需要和学生中心的关系。人本中心和社会中心历来是教育界的两大争论,在历史上出现的单向抉择已被证明为一种教训。所以,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教育的永恒追求。职业发展是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一个重要结合点,因为职业幸福是人生幸福的关键,高职教育要满足学生幸福的需要。杜威认为职业是唯一能使个人特异才能和他的社会服务取得平衡的事情。找出一个人适宜做的事业并且获得实行的机会,这是幸福的关键。天下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一个人不能发现一生的真正事业,或未能发现他已随波逐流或为环境所迫陷入了不合志趣的职业[4]。
三是要处理好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关系。学科是知识的集合,专业是学科和社会职业的交叉点,专业是对应社会职业的。根据社会职业和职业群的需要,确定不同的专业,若干具体课程组成了专业。高职教学内容不能照搬学科,但教师要关注学科、发展学科。如何根据培养目标,从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中选择课程内容,既是课程改革的难点,也是最有可能创新的地方。
四是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教育过程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一个实践过程。但对学生来说,多数情况下属于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指导、激励和组织下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知识和技能本身,而是培养学习者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教育过程选取了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阶段,而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我们倡导工学结合,“工”只是途径和环境,“学”才是主要目的。
五是要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统一性,就是所有学校都要适应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和质量标准应有所不同。关于通才与专才、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需要通才与专才,以通才否定专才,或以专才否定通才都不妥当。高职教育是定向的职业教育,但也要有发展的学习能力。高职学生不仅需要技能,还要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与他人相处等能力。所以,如何解决人才培养中的统一性与多样化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六是要处理好工程项目和常规工作的关系。质量工程和项目在推进高职教育改革,提升高职质量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质量工程和项目不能替代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工作。高职院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扎扎实实地抓课程、抓课堂,需要把管理工作的重心从抓常规管理转移到抓规范管理与抓规范、抓制度、抓改革相结合的轨道上来。就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来看,当前最为迫切的是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