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危险肾_生态环境论文

北京的危险肾_生态环境论文

危机四伏的“北京之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四伏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北京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中,湿地将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有效地保护和建设湿地不仅可以改善北京的水质,实现生物的多样性,而且可以改善北京的大气环境和居住环境,实现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现状

近年来北京市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尤其是北京市政府从1998年开始,在郊区大力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林草工程相结合,兴建水源涵养林以及治理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北京生态环境现状得到了极大改善。2004年北京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比同期下降约50%,可吸入颗粒物下降约30%。北京各区县的土地沙化和水上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北京的水污染也得到了有效治理,北京市的大部分河流开始变清变绿。据建设部2003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统计,北京市2003年,污水处理率为50.0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为11.25m[2],建成区绿化率为41.0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73.55%,这些数据表明,与往年相比,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是,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同国际大都市的要求还有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北京市长期以来重视资源开发,轻资源保护,使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局部恶化的较为严重,北京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加重的趋势。

湿地现状及其作用

湿地在北京的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保护水资源,改善大气环境,抵御沙尘暴方面功能显著。但是随着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的湿地面积在逐年减少,由原来的20多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5万公顷。许多离城市较近的湿地在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而今北京剩下的且有一定规模的湿地只有汉石桥水库湿地、门头沟的三家店湿地和野鸭湖湿地。

汉石桥水库湿地是北京平原地区惟一幸存的天然芦苇沼泽湿地,该湿地位于顺义杨镇,又被称为京东万亩大芦荡-杨镇苇塘湿地。占地约1.5万亩,茂密的芦苇荡和丰富的生物,形成了京郊平原独有的荒野景观,素有“小白洋淀”之称。其中约有9700亩湿地在杨镇境内,核心区芦苇荡面积约有3000亩。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树林连绵,芦苇摇曳,风光秀美。

门头沟的三家店湿地位于永定河官厅山峡出口。三家店原名三家村,此处文物古迹较多,在明清时期为西山煤炭集散地,商家店铺有数百家之多。这里有大片长满蒲草的湿地,蒲草是这片湿地的一大特色,所以又称为蒲草湿地。

野鸭湖是北京最大、最典型的陆地湿地系统,该湿地位于延庆县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官厅湖畔,拥有150多万平方米的水面,是华北最大的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野鸭湖湿地沼泽地有5万余亩,植被丰富,滩涂纵横,这里已成为冬春南北迁候鸟理想的中转栖息地。

北京湿地(包括河湖、水库、池塘等)虽然面积不大,但首先担负的却是最要紧的任务:缓解北京市众多人口的喝水问题。北京市的供水三分之一由地表水提供,缺少的部分由地下水支持。而地下水又是由地表水下渗补充的。众所周知,湿地是最善于涵蓄水源的生态系统。北京的大量降水本可以通过湿地蓄集起来的,但是由于湿地的大量减少,大量的雨水白白浪费掉,2004年7月,一场大暴雨使整个北京市处于瘫痪状态。干涸的河床上和坚硬的沥青路面无法保存大量的雨水,这对缺水的北京来说是何等的可惜。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珍贵的淡水蒸发或者通过排水设施白白流走。试想如果北京的湿地面积足够大,或者说城市当中或者周围有足够大面积的湿地,这些雨水是可以为我所用的,即使这些雨水由湿地蓄养保存不用,对改善北京的生态环境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

直到现在,许多人还是不了解湿地保护的意义,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对北京产生干旱、洪水、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原因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保护湿地置若罔闻。而实际上要从根本上解决北京这些问题,应该从湿地入手。据调查显示,北京的沙尘80%来自本地,湿润的地表是不会扬沙的。20世纪90年代以前沙尘暴并非像今天这样严重,而从90年代开始,北京湿地面积逐渐大幅缩小。此外湿地还有助于把污水还清,严重污染的五类水在流经湿地后可以成为三类水,所以湿地被许多环保学者称作“都市之肾”。湿地是仅次于海洋、森林的第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在认识到湿地对建设北京生态环境的作用的同时,我们应该积极保护北京现有的湿地,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湿地,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北京的生态环境,保持北京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恶化表现

水污染日趋严重

北京市不但缺水,而且水污染日益严重。全市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350m[3]/a,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世界人均水资源的4%。据预测,到2010年,北京市将缺水11亿立方米,逢干旱年将缺水19亿立方米。目前密云水库库容量在逐年减少、官厅水库因为污染已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北京城市下游水水质污染严重,生活饮用水源受到威胁。地下水水质污染也在逐年加重,尤其是硝酸盐持续升高,卤代烃等多种有机污染物检出率上升,水质受到严重影响。

大气环境变差

由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郊区乡镇工业迅速发展,致使排入大气的污染物逐年增加,虽然北京市加大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手续的管理,但是建设项目的扬尘污染和不断发展的荒漠化也使得北京市城近郊区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北京迅猛增长的机动车,其排放的尾气已成为大气环境中继燃煤废气污染之后的又一重点污染源。

沙尘暴严重

2000年北京市遭受了12次严重的沙尘暴袭击,北京的扬沙天气频繁,给一定的经济损失。由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重视,北京正遭受沙漠化的威胁最近的沙漠离北京只有17公里,并且还不断向北京靠近。

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以前的北京境内有大小河流200条,河流、水系众多。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多年干旱等原因,北京的湿地生态系统正逐年减少。历史上北京的湿地面积占到总面积的15%,而据目前的统计,北京的湿地仅剩5万公顷,不到总面积的3%了,其中天然湿地3.5万公顷。被称为“都市之肾”的湿地在北京已经变干或正在变干。湿地有提供淡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功能、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而湿地的大面积减少,是北京生态环境恶化的标志之一。

北京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北京是一个多风少雨的城市,由于缺水,北京地表缺少植被,风沙四起,沙尘暴时有发生。北京现有的水源地在逐年减小,北京大气污染严重,尤其是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时有超标。导致北京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的增加,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对生态环境无节制地破坏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北京生态环境的恶化,但是笔者认为湿地的减少以及对现有湿地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更大程度上加速了北京市生态环境的恶化。湿地在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论及建议

(1)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在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总体上还有恶化的趋势。

(2)北京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北京目前环境恶化的问题,应该从保护湿地做起。

(3)无论是防治沙尘,改善气候,保护水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方面,湿地在北京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湿地,我们不仅要大力保护,而且还要大力宣传保护湿地的重要性,提高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

(5)在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建设人工湿地,逐步改善北京的生态环境,使北京的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标签:;  ;  ;  ;  ;  ;  

北京的危险肾_生态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