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早期教育的几点思考_早期教育论文

关于当前早期教育的几点思考_早期教育论文

对当前早期教育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早期教育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在当前“早期教育热”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使早期教育走入了“正规化”、“过度化”、“高期望化”和“唯智化”的误区。为此,当前应特别注意正确认识以下六个问题:一、避免片面追求“正规化”的训练;二、开展“适度教育”;三、处理好“期望与现实”的关系;四、掌握“全面发展性”原则;五、瞄准幼儿学习的“最佳年龄”;六、考虑幼儿的“生理心理负荷量”。

现代社会,知识不断更新,终身教育愈来愈成为现实需要。为解决无限的知识与有限的人生的矛盾,把人的学习起点提前一些,对婴幼儿实施早期教育,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理想办法。

早期教育,就是对0~6岁儿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刺激和训练,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儿童的体力和智力,形成儿童良好品德和个性。人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受教育,但早期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奠基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和作用将持续到终身。

早期教育近年来在我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各种报刊、杂志、广播和电视节目连篇累牍宣传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们对孩子早期教育的投资更是毫不吝啬。社会和家庭关注婴幼儿的成长本身无可非议,但在这“早期教育热”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使早期教育走入误区,具体表现为过分追求“四化”——“正规化”、“过度化”、“高期望化”、“唯智化”。

一、“正规化”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过早地让孩子学习计算、拼音等小学课程。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强迫孩子学钢琴、绘画、舞蹈和体操。有的幼儿园迎合家长的需要,在幼儿园课程中过早地进行读、写、算等正规训练,把幼儿当作小学生来提前训练,教育内容超出幼儿所能接受的范围,孩子的自由游戏的时间被缩短或占用了,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也减少了。特别是近年来儿童学钢琴、电子琴,被作为现代文明社会早期教育的重要措施畸形地发展起来,它套用成人化训练方法,硬是对幼儿施以强化训练,对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二、“过度化”

早期教育“过度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成人对幼儿日常生活的过度照顾;对幼儿的要求的过度满足;对幼儿日常行为过度约束和对幼儿的过度刺激与过度教育。其结果导致幼儿形成依赖、任性、胆小、独立性差、早熟等不良性格。如对幼儿的行为过分约束,不许幼儿离开成人视野之外活动,“不行”或“不能”的叫喊声充斥在孩子的耳旁。过度限制或管制只会助长儿童的依赖性和顺从性,使幼儿缺乏冒险和进取的精神。至于过度教育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在我们的幼儿园里,一个孩子同时参加“钢琴班”、“绘画班”、“英语班”等多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并不在少数。这种“过度教育”往往超出了儿童“生理与心理的负荷量”,给儿童的成长带来极大的危害。

三、“高期望化”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虽自古皆然,但当今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却存在着过高的倾向。如上海的一个抽样调查:1085名中班幼儿,家长最希望孩子能受到大学本科教育的占48.43%,其次是受研究生教育的占20.61%,第三是受大专教育的占18.48%。有的调查还表明,98%的家长期望子女从事脑力劳动。为了实现这种期望,许多家长不惜重金为幼儿“教育投资”,买了大量的图书、高档乐器或玩具、营养品等,甚至不顾幼儿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花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往返接送孩子于业余绘画班、小提琴班等五花八门的辅导班。在“高期望化”的背后实质隐含了父母微妙的“补偿心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和“功利心理”。此外,由于早期教育宣传的模糊性、片面性,特别是诸多“小神童”的报道,使得一些本来就不懂教育科学和儿童心理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期望更高了。

四、“唯智化”(“唯知化”)

绝大多数幼儿家长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早期智力开发,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教儿童学习文化知识。因此让幼儿死记硬背一大堆并不理解的古诗,向孩子布置写几百个"1"的作业……,而忽视了幼儿性格、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许多智力条件不错的儿童竟明显地滋长着自私、狭隘、懦弱等不良的品性,生活条件优裕的儿童却长着一副经常生病住院的体格。总之,在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上重心移向了智与美,智育被误解为提前实施小学教育的“双基”,美育被片面理解为幼儿艺术才能的早期训练。

童年应该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时光,可今天的孩子在“正规化”、“过度化”、“唯智化”的早期教育中,背负着父母的“高期望”,不得不屈从于成人的安排,按成人的意愿去学习,造成幼儿生理和心理负担过重,影响了幼儿的发展,甚至使幼儿形成扭曲的心灵。有的孩子为逃避练琴,装着肚子疼;有的孩子在教琴老师来之前,偷偷地将图钉放在老师的琴凳上;一个4岁的幼儿曾告诉幼儿园老师,他最希望自己家里被盗,小偷把他的钢琴偷走了,这样他就不必每天都弹琴了。

由此可见,使早期教育走出误区是一个紧迫的问题,在当前的早期教育中应正确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避免片面追求“正规化”的训练

为了加速儿童的发展,目前世界一些国家正在实行超早期教育,如美国的马克·格罗乌要求训练幼儿穿滑轮鞋滑行并学习各种体操;摩尔要求从幼儿2岁开始就学习利用电脑打字机阅读;苏匹希斯要求4~5岁的儿童学会较复杂的逻辑运算等。这些做法遭到一些学者的反对。如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查包洛塞兹认为这种人为地加速儿童发展的做法,是一种强制性的早期学习,它抹杀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取消了学前教育阶段,是一种错误的危险的倾向。因为对儿童要求过分,强迫他们学习读、写、算,接受正规训练,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这种危害,既有近期的,又有长期的。近期危害表现在,在早期的正规化训练中,教育者对幼儿提出过高的要求,使孩子承受过重的压力,孩子容易疲劳、懒散、没有食欲,甚至出现身心上的病症,如头痛、腹痛、器官损伤等。长期危害表现在,使幼儿丧失兴趣和爱好,影响他们情绪的发展,使幼儿成为过重负担的牺牲品,反而毁了他们。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实验发现,接受正规训练的儿童智商一般会高出15分,但有些拥有这种优势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四年级后,就会逐渐丧失这种优势,而接受循序渐进教育的幼儿通常都能赶上来。过早进行某方面的单项训练,有可能把另外一些活动项目挤掉,妨碍幼儿其它技能的发展,破坏幼儿各种能力之间的平衡。更为严重的是,会妨碍幼儿情绪的发展。据美国乔治城大学研究,在精神和体力方面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儿童,在智力上比无忧无虑的儿童低13%,后者的智商为104,前者只有91。

为了避免过早进行“正规化”训练,我们对幼儿的早期教育,必须与幼儿的独特的学习方法相适应,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在发现中学习,在游戏活动中成长。

其二,开展“适度教育”

对大脑的研究和对婴儿先天禀赋潜在能力的研究表明,儿童具有接受早期教育的可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在报告关于婴幼儿大脑的研究时指出:“人的大脑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潜力未曾加以利用,而且根据某些权威多少带点武断的估计,这种未曾利用的大脑潜力竟高达百分之九十。”[1]因此,婴幼儿大脑神经细胞的潜力比人们过去想象的大得多,给这些神经细胞以适当的刺激,就可以加速先天潜力变为现实能力的进程。但是,儿童的机体生长和心理的成熟过程,是遵循一定的顺序的,早期教育应依据这些顺序,在成熟到来之前,创造适宜的条件,这样的教育是最为理想的。盲目地、人为地强行超越儿童发展的顺序,给予过度的训练、过多的刺激,非但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还会引起反作用。如国外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选择一批同龄婴儿,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分为三个实验小组,观察“提供玩具的多少对婴儿抓握能力的影响”。第一组:什么玩具也不给;第二组:大量的玩具布满婴儿小床的四周;第三组:少量的玩具,婴儿既可以观看,也可用手拨弄玩具。结果表明,第三组婴儿最早学会伸手抓握物体。这是因为第一组无刺激目标;第二组太多刺激导致各种兴奋灶互相影响、相互抑制,反而出现兴奋弱化,也成为没有目标;第三组目标集中,刺激适当,兴奋灶强烈。心理学研究表明:完全习惯了的信息和固定不变的环境是没有多大信息上的价值,而略有新异的刺激,则会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这就是“适度教育”。

“适度教育”要求,教育既要与各年龄儿童发展的特点相适应,又要考虑儿童个人发展的特征,为每个儿童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教育。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超前教育既是一种强力药物,也是一种强力毒物,开方的医生一定要确实了解其剂量。”[2]这也就告诫我们,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要注意适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早期教育真正起到强力药物而非强力毒物的作用。

其三,处理好“期望与现实”的关系

家长的期望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儿童的发展是由环境所给予的文化期望和内部潜在能力的乘积”[3]。孩子在没有期望的环境中生活,没有方向,没有动力,没有督促,可能成为胸无大志、庸庸碌碌的人。但期望固然重要,却首先必须与儿童的现实相适应。目前,家长的期望多半是以自己的理想或社会的需求来对幼儿进行“想当然”式的设计,有的家长是为了弥补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来构筑孩子未来的路,很少顾及或全然不顾幼儿的兴趣、能力和体力。试想,一个身体素质很差的孩子要培养成体育健将,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要教育成硕士、博士,是不切合实际的,以这种“奢望”来指导孩子,就会产生“拔苗助长”的不良后果。过高的期望,将扭曲幼儿的个性,幼儿或者迫于家长的压力无可奈何地服从,或者产生“逆反心理”,如任性、反抗、怨恨,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因此父母的期望不能光从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的愿望、爱好出发,而应将期望建立在儿童的现实条件基础上。

其次,在期望的同时,还必须给儿童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当儿童对某一方面活动产生了兴趣,并表现出一定的学习潜力,这时成人需加以引导、帮助并提供条件。如儿童喜欢音乐,乐感强,小时候可以给他买音乐磁带,大些给他买些铃鼓等简单打击乐器,再大些让他参加电子琴兴趣班,鼓励他从小学音乐。只有通过循序渐进的指导与帮助,才可能实现期望。此外,如果孩子早期对某一方面有兴趣,后来兴趣改变了,家长也应该充分地理解,允许他改变,并在新的兴趣方面继续帮助他,为他创造条件去实现他的新愿望,不要墨守过去的期望。

其四,掌握“全面发展性”原则

早期教育不等于早期智力开发。早期教育有着很丰富的内涵,它是指儿童身体、智力、个性品质、情绪等整体性的培养。早期智力开发无疑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绝不是它的全部。有些研究者认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一个被称为智力操作系统,即由智力因素组成的系统,主要承担对各种知识的加工、处理工作;另一个是动力定向系统,即由各种非智力因素组成的系统,它可以在学生身上形成和表现为学习态度,对整个学习活动起着始动、定向、维持和调节等作用,对学习任务而言,这一系统相当于发起者和推动者。因此,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人的智力,还应发展人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幼儿智力的发展起着促进和保证作用。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由于他对学习具有浓厚兴趣、强烈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等优秀的非智力品质,就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强化脑细胞的活动,智力活动就会呈现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古语所讲“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对一些成才人物的调查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美国学者推孟曾对天才人物中的150名最成功者和150名最不成功者作了分析,发现两者的主要差别有四个方面:1.取得最后成功的坚持力;2.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能力;3.自信心和克服自卑感的能力;4.适当的适应能力和实现目标的内驱力。这四个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上。目前,许多家长教幼儿学习主要靠灌输,幼儿的学习只能停留在机械的模仿和记忆的水平上。从表面上看,通过学习,幼儿确实掌握了一些文化知识,但这些知识孩子并不真正理解,因此再生性低,可迁移性差,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

近年来,国际幼儿教育界也强调纠正偏重智能发展的倾向,呼吁要从“智能中心”转向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完整儿童”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所谓“完整儿童”是指一个和谐平衡全面发展的儿童,是指其身体的、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和道德的整体性发展。培养完整儿童的教育方案,是以开发其智能、培养其情操、锻炼其意志为目标,通过多种活动,以建立起一个能调整内在需要和外在压力,保持平衡状态的新型幼儿心灵。正如美国学者彼得森所认为的在目前与未来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的是情感、智慧、个性等方面都成熟的人们。纵使科学已将人送上月球,但是如果人们无法在地球上和平共处,那末科学的进步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早期教育要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幼儿的发展,绝不是仅凭智力发展就能完成的,因此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早期教育也不等于定向培养。所谓定向,是指长大后终身从事的事业或职业。而“定向培养”,就是按照幼儿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方向来培养,它侧重培养幼儿的某种特殊能力。定向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就看你这个“向”定得准不准。而要定得准,却是很不容易的事,因为幼儿智力发展的某种优势,开始往往是隐而不露,甚至可能被某些表面现象所掩盖。如爱因斯坦小时候寡言少语,爱好沉思,却被人视为“呆傻”。对大多数幼儿来说,他们智力方面的某种优势,总是在身心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显露出来。因此,在没有真正弄清幼儿具备哪方面的优势以前,不能仅凭成人的一厢情愿,过早地对他们实施“定向培养”。

其五,瞄准幼儿的学习的“最佳年龄”

“最佳年龄”,又称关键期、敏感期,是指儿童心理的某方面发展最快,学习某种知识技能较为容易的时期。在这个关键年龄,脑细胞容易被激活,从而使某种能力获得最佳的发展。如果在这个年龄内,某些脑细胞没有被环境的刺激所激活,就可能引起能力发展的迟滞,甚至终生丧失某种能力。

儿童潜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什么时候?美国科学家本杰明·斯·布卢姆曾就这个问题对近千人进行了从婴儿期到成年期的追踪研究,提出一个重要的假设:即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期。日本学者木村久一提出了一个与布卢姆假设相一致的“儿童潜在能力递减的法则”。木村久一认为,如果将儿童生来所具备的智力潜能定为100,那么若从儿童诞生一开始,就给予理想的早期教育,其智力潜能就能得到100%的发展;如果从5岁才开始教育,即便是很理想的教育,其智力潜能只能发挥出80%;倘若从10岁才开始进行教育,那就只有60%的智力潜能得到发展。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生来就具有的智力潜能发挥出来的比例就越少。

根据以上论断,广义地说,婴幼儿时期是人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儿童对一切事物特别敏感,极容易接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如果这一时期及时加强教育,将会收到最佳效果,从而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研究者不仅从广义上去把握儿童潜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而且探索不同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就是探索什么年龄儿童学习什么内容最有效的问题。目前已得到人们公认的“最佳年龄有:1岁以前——听觉发育的关键期;2~3岁——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5岁——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3岁左右——培养幼儿独立性的关键期;4~5岁——数概念发展时期;3~5岁——进行音乐启蒙的最佳年龄;2~5岁——识字的最佳年龄;2.5岁~4岁——培养舞蹈兴趣的最佳年龄;4~5岁——培养围棋兴趣的最佳期。6~8岁——培养体育人才的最佳年龄;6~12岁——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期。

对于“关键期”,我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瞄准幼儿学习的“最佳年龄”,施以及时的教育。

2.教育者对于儿童的要求要适度,要“三因”——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成人要根据每个孩子的身体发展状况、心理发展水平、兴趣爱好,有的放矢地选择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

3.教育者应着眼于幼儿整个心理结构的和谐发展。

4.关键期使人们认识到早期教育的必要性,但不能片面夸大关键期的作用,将它绝对化。

其六,考虑幼儿的“生理心理负荷量”

不要忘记,我们的教育对象正处在机体发育阶段,他们的大脑形态、生理特性的形成尚未完结,所以不能只是研究通过严格训练,幼儿能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还要考虑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的承受能力。如婴幼儿的骨骼硬度差,弹性大,容易变形,同时肌肉的力量不足,不能耐受过强的运动。因此,过早学坐,可能影响脊柱的发育,引起畸形;过早学走,可能导致下肢弯曲。又如幼儿的肌肉发育,大肌肉(如上臂及前臂肌肉)发育早,而小肌肉(如手部肌肉)发育晚,3~4岁孩子走路可以走得很象样,但让他画一条直线却怎么也画不直。5~6岁幼儿手部肌肉虽已开始发育,但极易疲劳,长时间握笔书写、画画,会影响幼儿全身的骨骼及内脏的发育。日本一些专家调查,在日本开展早期教育后,不少儿童出现了近视、弱视和胸腔及脊柱变形的形象,使幼儿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外界信息的输入,需要大脑高级中枢分析、综合和判断,这可谓之“信息消化”。如果过多的信息在短时间内输入大脑,就会使大脑不能及时消化,从而出现“信息消化不良”。时间一长,会使幼儿的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大脑皮层“打瞌睡”,使幼儿烦躁不安、眩晕脑胀、精神不振、身体疲劳、消化功能紊乱、思维受阻等,甚至厌学厌师,严重者殃及心血管系统,导致心率加快、休克等症状。

为了避免儿童负担过重,早期教育要考虑儿童的“生理心理负荷量”,制定出合理的幼儿作息制度,确保劳逸结合,坚持短时间的学习(20~30分钟),多进行游戏、散步、户外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及游戏,可提高儿童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的含量,改善脑部血流量,调节大脑生理机能,使疲劳的神经细胞得以休息。

总之,科学的早期教育,可为儿童早年的发展,乃至未来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而科学的早期教育,应当引起广大家长、幼教机构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之所在。

注释:

[1]《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51~152页。

[2]转引自刘洪云《育儿中的三点体会》,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1993年第3期,第64页。

[3]茅于燕《教育婴幼儿应认清的几种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1995年第2期,第61页。

标签:;  ;  ;  ;  ;  ;  

关于当前早期教育的几点思考_早期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