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关键地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筑行业的发展对我国未来经济走势,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与价值。本文结合实践相关经验,分析了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的防范措施,旨在为进一步实现我国的建筑安全施工,提供些许理论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研究
引言
最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蒸蒸日上。但是在此同时,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问题也成为重要议题。建筑行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进行安全管理,所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作业都是在高空进行,施工环境较为恶劣,且工期相对较长。这些都给安全施工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危险因素。所以,建筑行业要想避免建筑安全事故的产生,避免员工人身安全受到侵害就要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做好安全施工措施,进行安全施工管理。
1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1.1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提高建筑安全施工管理能够提高建筑人员施工技能水平。由于基层施工人员的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施工安全问题,通过施工单位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改变其落后的生产观念,能够提高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提高施工效率,在物性之中也促进其技术水平的提升。
1.2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
建筑行业规模大,施工工艺和技术难度也都非常大。所以要想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效益,就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其中,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是进行有序施工的前提。企业通过安全施工管理,积极落实安全施工管理对策,以安全施工作为市场经营策略,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竞争力。
2安全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相对缺乏
因为建筑工程项目上聘用的人员知识层面的跨度较大,部分建筑工作人员自身缺乏完备的安全知识,所以造成其安全管理存在不足,没有完善的安全理论知识为其支撑。另外,部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强,综合素质偏低,无法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和作用,企业并没有形成发扬注重安全问题的相关活动,缺乏合理的培训项目,使员工胡乱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危险性进一步扩大。
2.2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大多数施工单位没有做好监管工作,对安全监管的认识不足,甚至为了较少开支而忽略了这一环节。即使安排监管部门,也存在很多缺陷,比如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态度较为懒散,致使监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同时,很多施工监管单位对安全施工管理的相关法律都缺乏认识,监管工作不能取得良好效果。
2.3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制度的监管不严谨,工作中制度的落实不到位。管理监督制度在建筑行业尤为重要,某些企业在员工不足或是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难免会心存侥幸而雇佣没有施工经验的农民工或是安全防范措施的缺乏,如果监管部门不对这种现状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不将责任落实到人,一旦出现事故,找不到责任人,根本无法追究,就算企业有安全制度,不能让员工和管理者警惕,那它就没有设置的意义。
2.4安全技术相对较低,技术化能力不强
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在科技程度方面有着较大的差距,我国建筑行业自身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将现有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安全设施依旧停留在落后的水平上面,对于建筑安全技术的研发也过于忽视,最终停滞不前。另外,我国建筑工程对安全方面缺乏一定的资金投入,过于重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无法保证其安全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的相关防范措施
3.1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一,监管人员的素质一定要提高,要掌握具体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规范操作问题。在施工现场,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同时,还要建立严格的操作流程和安全监理制度,对监理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第二,要定期对一线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可以通过将优秀员工送去国外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意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第三,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制度考核,制定奖罚制度,对优秀员工进行表扬,从而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制度手段来增加员工的意识。
3.2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制度的落实,因此建设主管部门和施工企业需要不断摸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好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如果没有安全许可证坚决不可以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的防范能力,保障一线操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筑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完善,设立安全巡查,企业定期进行安全例会,将不正确的行为记录下来并且在会上进行研究讨论,贯彻落实好国家颁布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配备办法》,只有这样建筑安全工作才能够有所保障。建设施工和监理部门需要开展全面细致的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每一项管理人员都能负责到底,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组织部署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并且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记录下来,及时整改,监理单位以及项目监理积极参与施工安全排查活动,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安全规范进行施工。
3.3加强用工管理与监督工作
首先,在劳务用工管理上。在各地建筑行业中,劳务工通常都在施工总人数中占据很大比重,但是由于这类参建人员的安全意识相对较差,且具有较大流动性,所以,必须要重视起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不仅要注重相关安全管理协议的签订,还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力度,真正落实好入场三级教育制,从而取得理想管理成果。其次,针对监督工作的落实来讲。即使制定出了完善的安全制度,若缺乏监督,那么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依然是无法得到有效实施的。对此,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在建筑企业正式施工之后,认真履行各项监督管理制度,不能为施工单位提供任何可乘之机,及时消除参见人员的侥幸心理,不断加强对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同时,对于每阶段应承担的一系列责任要给予认真落实。通常项目经理要对全面负责项目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必须要落实到具体人员。在实际监督中,对于安全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应从不同层面给予适当补助,加强榜样宣传。而对于安全管理未达到要求的企业,可以先在前期给予适当警告,让其自我反思、虚心学习,尽一切可能的在最短时间内改变事故多发的情况。但若警告后仍没有改进,则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严肃处理,或者是通过曝光来引起相关企业的重视。
3.4增加企业在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
建筑企业与应当重视安全方面的问题,投入一定的资金维护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设备,引进现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不断完善安全条件,促进建筑工程正常运行做好准备。淘汰已有落后的科技设备,更新先进有效的技术成果,提高建筑行业的科技含量。另外,应当定期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设备进行一定的维护和检查,以便防止潜在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它不仅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状况。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过于追求蝇头小利对一个企业的毁灭性是极大的。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能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发展的更加长久,才能在市场上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获得良好的口碑,才能提高行业竞争力,进行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关勇.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河南化工,2010,27(02).
[2]林峰.房屋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防范措施[J].中华建设,2012,6(06):206~207.
[3]刘立刚.探讨建筑施工中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的措施[J].城市地理,2014(14):103.
论文作者:胡立军,寿钰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制度论文; 防范措施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