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论文_张波

浅议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论文_张波

滨州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大跨步前进,建筑业迅猛发展。建筑业的繁荣需要建筑起重机械强力支撑。虽然建筑起重机械作为施工现场结构最复杂、工作最高效、使用最频繁、管理最严格的重型特种设备,但是起重机械坍塌和起重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暴露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本文重点分析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找出事故原因及对策,总结事故教训。

关键词: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安全管理;对策

据统计,起重机械的事故发生率和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的绝对数字一直高居八大类特种设备榜首。2017年,房屋建筑行业共发生较大事故13起,死亡47人,建筑起重机械坍塌和起重伤害事故6起,死亡22人,分别占比46.2%和46.8%。2018年1-10月,房屋建筑行业发生较大事故12起,死亡42人,建筑起重机械坍塌和起重伤害事故8起,死亡27人,分别占比66.7%和64.3%。无论从事故数量还是死亡人数均有明显抬头趋势,起重机械安全形势严峻。

一、建筑起重机械分类

建筑起重机械是指纳入特种设备目录,在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安装、拆卸、使用的起重机械,包括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门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等。

其中塔式起重机量大面广,从全国来看,塔式起重机数量占建筑起重机械的比例达到70%以上。施工现场的设备坍塌和机械伤害事故以塔式起重机事故为主,事故案例最具典型。

二、建筑起重机械事故类型

建筑起重机械事故主要分两类:一是安拆事故,二是运行事故。其中塔式起重机安拆事故发生数量少,危险大,绝大多数群死群伤事故都是安拆事故。运行事故发生数量大,伤亡相对较轻。

三、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原因分析

(一)安拆队伍野干蛮干,安装人员无证上岗。

起重机械安拆是塔机管理的核心,几乎全部的较大以上起重机械坍塌事故均发生在安拆环节。在“标准化”建设中,起重机械安拆被定性为重大危险源;在“双体系”建设中,被定性为一类风险源,安拆的危险性可见一斑。

国家要求企业和人员从事安拆作业必需具有相应资质和资格。一些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不清,认识不到起重机械安拆的极端重要性,肆意压缩成本,雇佣无安拆经验、无资格的人操作,由于他们对操作规程不熟悉,团队配合不默契,安拆过程极易出纰漏,酿成人员伤亡事故。笔者通过查阅数百起起重机械坍塌事故的调查报告,近半数起重机械安拆事故都是无资质资格施工造成的。

(二)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建筑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包括安拆人员和操作人员两类特种作业人员,如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操作人员、塔式起重机司机等。

对于起重机械安拆来说,该项工作具有极高危险性,其工作属性需要个人具有专业技能,又需要团队协作,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安拆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来看,安拆工人多数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不高,业务理论水平较低,安全意识淡薄,操作技能来自口传身教,风险辨识和消除来自工作经验。之于安拆工,传统教育培训模式如书面授课、技术交底等意义不大,效果不佳。在作业时率性而为,不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严重威胁自身生命安全;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既威胁自身又威胁他人生命安全。作业时,安拆工人存在侥幸心理,观察力弱,约束力差,做事想当然,必要的步骤能省则省,毫无底线意识,违章作业仍言之凿凿,这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对于建筑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来说,操作人员的工作性质、作业场所、工作职责等与安拆人员有所区别。虽然危险性较安拆环节有所降低,但是使用环节历时长,起重机械受司机操作习惯、使用频次、维保质量等内在因素影响,又受季节、天气、周边环境等外部因素制约,起重机械运行的动态特点使得较难保持“健康”的工作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外部因素影响。

从宏观角度,外部环境对建筑起重机械的影响分两种情况:

一是外部环境发生改变,主要指天气突变带来的影响,其往往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比如,2017年3月1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某项目一塔式起重机因瞬时大风造成坍塌。《建筑塔式起重机械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第4.0.9条规定:遇有风速在12米/秒及以上的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该项目在遇到瞬时大风时,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未停止作业,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二是复杂的外部环境,主要指复杂的周边环境,包括安装辅助设备、覆盖人员密集场所或者高压线等,其往往扩大伤害范围,升高事故级别。比如安装辅助设备是建筑起重机械安拆环节的最容易忽略的关键点。多起安拆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汽车起重机选型不当、安装位置错误或者基础衬垫不实造成的。

四、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狠抓源头治理,严格建筑起重机械合法性审查。

要想从源头上控制,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应该狠抓产权备案关。《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五条明确规定: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单位在建筑起重机械出租或安装前,应当向营业制造所在地的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相当于建筑起重机械的行业入围通知单。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办理产权备案,对建筑起重机械的随机资料的审查,约束产权单位市场行为,明确建筑起重机械来源合法、手续有效。

要想从源头上控制,作为参建各方应该狠抓进场验收关。抓好进场验收,把关口前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优点有三点:首先,设备在原始状态下,容易发现不匹配的结构件;其次,更方便对建筑起重机械上部结构检查,特别是更清晰的鉴别结构件的疲劳变形和外力变形;最后,更便于整改和整改后复查。因此,起重机械进场后安装前,施工总承包单位应组织参建单位如产权单位、安装单位、监理单位等对建筑起重机械验收。验收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四项:一是设备资料是否完善,与设备是否匹配一致;二是检查设备外观,评估设备锈蚀严重程度;三是检查设备受力构件有无磨损变形,各配件是否完整齐全;四是设备限位保险是否齐全。

(二)搭建大数据平台,构建无缝隙起重机械监控系统。

虽然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参建方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狠抓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但是事故仍然高发。建筑起重机械事故依然是建筑安全的三大顽疾之一。

然而,建筑起重机械大数据监管平台的出现,能够极大改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现状。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研判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较有限的人力去发现隐患优势明显。第一,系统将全部在用和存量设备纳入监管范围;第二,系统可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办公,节约管理成本,也符合当前“零跑腿”和“一次办好”精神;第三,系统自动甄别和锁定问题设备,较人工甄别事半功倍,是行业主管部门和参建各方的有利助手;第四,其可与建筑领域“双重预防体系”相结合,系统可自动进行隐患排查,通过监控设备运行的关键参数,定量分析数据变化,得出定性结论。由此可见,利用大数据平台管理起重机械优势明显。

(三)利用移动社交平台,扎实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

对于起重机械安拆从业人员来说,他们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但是理论储备不足。传统的培训方式主要是依靠老师在讲台上用语言描述,学员被动的在下面听。对于新手来说,即使学员认真听讲,也不一定跟上老师的思路;对于老手来说,他们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对某些问题的见解非常独到,他们就不会认真听课了,因此,应通过移动社交平台推广交互式教学模式。

这几年,移动社交平台迅猛发展,颠覆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施工现场也实现移动网络全覆盖。施工单位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介的传播特效,制定安拆人员培训实施计划。现在工人的进场教育通过口传身教,班前集中学习、技术交底等综合措施来确保教育效果,但是由于施工现场变数太多,工人接受能力差异造成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扫码等更便捷的形式普及教育。把晦涩的文字教育变成寓教于乐的视频课程,使得工人在娱乐中学习,学习中娱乐。

综上所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扯到方方面面,需要主管部门、参建单位、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群策群力;起重机械的安全形式的彻底扭转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大家以抓铁有痕的韧劲持之以恒、勠力同心。

论文作者:张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  ;  ;  ;  ;  ;  ;  ;  

浅议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论文_张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