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差异特点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少数民族地区论文,差异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范围,包括内蒙古、广西、西藏、新疆、宁夏自治区以及贵州、云南、青海、甘肃、四川、湖北、湖南和重庆等省市所辖的自治州、自治县,土地面积60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亿(1995年);按8个民族省区(即上述5个自治区以及贵州、云南、青海省)统计,土地面积为5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亿,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2.7%、12.5%和58.1%、14.2%。这是一个地处边远,少数民族聚集,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内部差异较大的区域。本文主要研究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差异特点。
一、民族人口差异
1、规模差异
根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我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合计9120万,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民族有18个,总人口8541万人, 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93.7%;10—100万的民族15个,总人口450.7万人,占全国民族人口总数的4.9%,10万人以下的民族有22个, 人口占全国民族人口总数的0.6%。新中国建立后, 随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对少数民族采取与汉族不同的生育政策,使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迅速增加,少数民族规模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其中500万人以上的民族个数,全国由1964年1个(壮族)增加到7个。其中壮族人口超过1500万人, 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次为苗族,达739.8万,维吾尔族721.4万,彝族657.2万, 土家族570万(表1)。
表1 少数民族人口规模结构变化(个)
>500万 100—500万 10—100万 1—10万
<1万
合计
19531
9 14 8 6 38
19641
9 1515 13 53
19825 10 1318 9 55
19907 11 1515 7 55
说明:第一、 二次人口普查由于未识别因素, 少数民族数量不到55个。
2、民族比例差异
中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全区为45.7%(1990),为全国同一指标的5.7倍。 但少数民族内部人口比例差异较大,其中以西藏最高,达96.65%,其次是新疆, 为60.24%,民族比例较高的还有青海(50.96%),广西(42.72%), 贵州(36.77%),云南(36.01%),宁夏(33.63%), 内蒙古(23.3%)。8个民族省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位居全国30个省区的前8位。同时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有进一步上升趋势。根据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由1982年6.62%提高到8.01%,增加1.39个百分点,1995 年这一比例达到8.99%,5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其中青海提高8.7个百分点,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8个民族省区除新疆外,其他省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均呈现上升态势(表2)。
表2 民族省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变化(%)
年份 1982 19901995 1982—1990
1990—1995
增(+)减(-)
增(+)减(-)
内蒙古 15.519.3823.30
+3.88+3.92
广西 38.2639.0842.72
+0.82+3.64
贵州 26.034.6936.77
+8.69+2.08
云南 31.7133.3936.01
+1.68+2.62
西藏 95.1296.3096.65
+1.18+0.35
青海 39.4342.1050.96
+2.67+8.86
宁夏 31.9533.2533.63+0.3+0.38
新疆 59.6162.4260.24
+2.81-2.20
全国 6.77 8.01 8.99
+1.24+0.98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国人口年鉴1997
3、民族分布相对集中
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55个少数民族在中西部地区均有分布,其中中西部地区特有世居民族有45个。其集中程度(该区某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该少数民族总人口百分比)以高度集中为主。其中,高度集中的民族有35个,占63.6%,比较集中的民族有9个,占16.4%, 相对分散的民族有11个,占20%(表3)。
表3 55个民族分布集中程度分类
类型高度集中(>90%)比较集中
(40—90%)
民族名称
维吾尔族、苗族、布依族、蒙古族、回族、
壮族、侗族、瑶族、白族、藏族、彝族、
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土家族、土族、
傈僳族、佤族、拉祜族、 达斡尔族、鄂温族、
水族、纳西族、景颇族、 鄂伦春族
柯尔克孜族、仡佬族、
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
仫佬族、阿昌族、普米族、
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
俄罗斯族、德昂族、京族、
塔塔尔族、独龙族、门巴族、
珞巴族、基诺族
民族个数 35 9
比例(%)63.6
16.4
类型相对分散
(<40%)
民族名称
朝鲜族、满族、
黎族、畲族、
高山族、东乡族、
羌族、锡伯族、
保安族、裕固族、
赫哲族
民族个数
11
比例(%)2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第4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而成
中西部民族人口分布总体趋势基本稳定。根据1964和1990年人口集中程度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程度变化大致分为:基本稳定型(集中程度变化幅度在2个百分点之间)38个,占71.5 %;集聚型(集中程度增加幅度大于2个百分点)8个,占15.1%;趋散型(集中程度减少幅度大于2个百分点)7个,占13.4%。三种类型总体趋势以基本稳定型为主,集聚型与趋散型大体相当。
4、跨境民族多
中西部内陆边境有20多个少数民族与邻国属同一民族。例如,中国的柯尔克孜族与独联体的吉尔吉斯族,中国景颇族与印度的新福族和缅甸的克钦族,中国傣族与缅甸的掸族,泰国的泰族和老挝的老族,中国的苗族、瑶族、布依族、傈僳族与越南北部的苗族、瑶族、布依族、傈僳族,其他如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蒙古族都是跨国而居的民族。他们语言文字相同、风俗习惯相近,有着密切的族缘、史缘和血缘关系,有利于发展经济文化交流。 此外, 还有近10 个民族, 约1500万人信仰伊斯兰教,与海湾伊斯兰国家有着宗教文化上的历史联系,发展对外贸易潜力巨大。
二、经济和社会差异特点
1、经济类型多样
中西部民族自治区总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为我国欠发达和区域性贫困集中地区。但地区经济类型多样,拥有草地畜牧业经济、绿洲经济、民族经济和边贸经济等特殊经济类型,而且内部差异较大。按分县(市)人均GDP水平分析,可分为极低收入、低收入、下中等收入、 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5种类型(表4)。
表4 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类型划分(1994年)
县级单位 地区级单位 省级单位
人均GDP
数量
比重数量
比重数量 比重
极低收入26650.0 2531.3 1 10
低收入 14126.5 2227.4 6 60
按全国人 下中等收入
5810.9 1518.8 2 20
均标准上中等收入
5310.0 1113.8 1 10
高收入
14 2.6 7 8.7 0 0
合计532 100 80 10010100
极低收入11221.1 911.3 0 0
低收入 11822.2 1721.2 1 10
按民族下中等收入
9818.4 1620.0 4 40
地区内部 上中等收入 11621.8 2025.0 4 40
人均标准 高收入
8816.5 1822.5 1 10
合计532 100 80 10010100
根据全国人均GDP标准计算, 低收入(含极低收入)组县级行政单位达407个,占76.5%,中等收入组111个,占20.9%,高收入组14个,占2.6%。按民族地区内部人均GDP标准评价,高收入组的县级行政单位有88个,所占比重为16.5%,地区级单位18个,占22.5%, 省级单位1个,占10%,说明民族地区内部还有一定比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
2、经济发展速度省际差异较大
从发展速度来看,1978~1995年间中西部8民族省区GDP平均增长率为9.79%,仅与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相差0.1个百分点,增速并不低,但发展不平衡。内蒙、广西、新疆3个省区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全国, 尤其是新疆,17年间,年递增11.11%,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云南、西藏、青海、宁夏、贵州5个省区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发展最慢的是青海,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1978~1985年间, 中西部8省区GDP年平均增长率除广西(7.94%)、青海(7.37%)外,其余省区增长速度高于全国9.84%的水平。1985~1990年间,云南、宁夏和新疆发展速度高于全国7.87%的平均水平。1990~1995年间,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GDP总量增长速度比全国高4.67 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速度比全国高4.5个百分点,其余省区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12%的平均增速,青海仅为7.5%(表5)。
表5 八省区GDP、人均GDP年均增长率 单位:%
时期 内蒙古广西贵州 云南 西藏
GDP
1978—1985 11.82 7.94
11.0410.0311.66
1985—1990
7.18 6.126.75 9.36 2.24
1990—1995 10.0016.678.6510.16 9.67
1978—1995
9.91 9.899.06 9.87 8.23
人均GDP
1978—1985 10.20 5.779.4411.93 9.53
1985—1990
5.57 4.304.96 2.85 0.45
1990—1995
8.4014.957.82 8.60 8.02
1978—1995
8.30 7.957.63 8.21 6.34
时期 青海 宁夏新疆 八省区全国
合计
GDP
1978—1985 7.3710.1611.6610.28 9.84
1985—1990 5.29 7.93 9.65 7.58 7.87
1990—1995 7.57 8.1511.8011.3512.00
1978—1995 6.81 8.9111.11 9.79 9.88
人均GDP
1978—1985 5.61 7.7410.21 8.56 8.43
1985—1990 3.29 5.23 7.32 5.63 6.14
1990—1995 6.09 6.34 9.04 9.8110.45
1978—1995 5.06 6.56 9.01 8.25 8.34
注:人均GDP按各地区省区可比价格计算。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使8 个民族省区人均GDP在全国的位次排序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以1980年和1995 年按省区计算人均GDP排序为例,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大幅后移型, 西藏由1980年第9位降为1995年的第27位,青海由第8位降为第22位,宁夏由第13位降为第20位,内蒙古由第20位降为第25位;二是小幅盘升型,新疆由1980年第16位上升为1995年第12位,云南由第29位上升为第24位;三是大幅上升型,主要是广西,由1980年的第28位上升到1995年的第17位;四是一直落后型,如贵州1980年排序第30位,1995年排序第29位,为倒数第二。总体而言,中西部省区人均GDP位次变化后移为主, 反映出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性。
3、较大的经济结构差异
中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二、三、一”结构形态,但民族省区内部存在较大差异。如西藏、贵州农业仍占优势,为典型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内蒙古第一产业比重也超过了第三产业,青海虽然从结构上表现出“三、二、一”特征,但实际上该省仍然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
从工业内部结构看,呈出现两极分化的态势,重工业偏重,轻工业偏轻。1995年中西部民族地区轻重工业比例为43.5∶56.5,与全国比例44.0∶56.0基本相同,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则呈现出“东轻西重”的格局, 重工业比例高3个百分点。国际上通用霍夫曼系数(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来反映一个地区的工业结构,当系数大于1 时为偏轻型结构,小于1时为偏重型结构,0.5以下为重型结构,1.5 以上为轻型结构。根据这一标准,1995年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贵州5 个省区为重型结构,云南为轻型结构,而广西、新疆则属于偏轻型结构。中西部民族地区重工业以能源、原材料等工业为主,轻工业则以农林牧产品初级加工为基本内容。
4、城乡差异悬殊
中西部民族省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差距较大,先进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就城市来说,民族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容市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城市物价水平与全国相差无几,而农村则相距甚远。 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率来看, 1995年除内蒙古低于全国水平外,广西、贵州、西藏、青海、新疆、云南等省区均高于全国。从城乡人民生活支出对比来看,宁夏、内蒙古城乡差距与全国基本接近,其它省区城乡差距高于全国。
5、科技文化有明显差异
(1)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中西部许多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宗教习俗,如藏文化、纳西(东巴)文化、彝文化、白族文化、傣文化等。各民族传统文化是除血缘和地缘之外,从古到今维持民族共同体的纽带,它的存在是各民族历史文化淀积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注着这些民族的聪明和智慧。以居室文化为例,蒙古族的蒙古包、鄂伦春族的“撮罗子”与傣族、黎族的居室形成迥然不同的风格。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产物。金、辽、元、清时期是我国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女贞人、蒙古族、满族进入中原,将少数民族文化带入中原汉族地区,打破了汉文化一统天下的状况,最终形成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的多元文化,少数民族从各方面表现出自己的文化特征。
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给民族地区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一部分民族在传统节日基础上发展了集市贸易、科技咨询,如云南艺术节,西双版纳、德宏泼水节,大理三月街,壮族三月三,蒙古族那达慕等。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如西藏的卡垫,新疆的民族地毯、花帽,贵州苗族的蜡染服装,内蒙古的蒙古刀已成为我国出口旅游产品中的佼佼者。
(2)科技水平的二元性
尽管民族地区人口文化水平总体素质较低,但该地区拥有许多现代科学技术和高科技人才。1995年每千人科技人员指标有4 个省区高于全国平均数(15.8人),新疆为26.32人,宁夏为21.66人,青海为20.66人,内蒙古为18.53人。民族地区每千人科技职工数,除内蒙古外, 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由于二元体制等原因,这些科技力量未能与当地经济相结合,有效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从人均专利批准数和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可明显反映出巨大差距。因此,如何发挥民族地区现有科技人员这一资源优势,是“科技兴省”的关键。
三、民族区域差异类型
由于少数民族分布地域辽阔,地区多样性和差异性明显。无论自然条件,还是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经济类型和民族文化特点等,都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自然条件、民族组成、经济社会差异等因素,可分为内蒙古、宁夏农牧交错地区发展中民族区、新疆干旱区发展中民族区、青藏高原待开发民族区和西南山区发展中与待开发民族区四个民族类型区(表6)。
表6 民族地区分异基本情况
指标 内蒙古宁 新疆民族区 青藏民族区
西南民
夏民族区族区
面积(万km[2])
125166 21263
总人口(万人) 2749.2 1661.4 1634.88721.9
人口密度(人/km[2])
22 10 7.7 138.6
少数民族人口比例(%)22.1
59.154.7 46.0
人均GDP(元)3647
50231907 2513
人均粮食产量(kg)458432 254
262
人均财政收入(元)191230 128
148
1、内蒙古、宁夏农牧交错地区发展中民族区
范围与民族构成:包括内蒙古和宁夏两个自治区,以蒙古族和回族为主。土地面积125万km[2],总人口2749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08.8万,占总人口的22.1%。
自然条件特点:(1 )处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热量不够充足,≥10℃积温为2000~3000℃,年降水量东部400~500毫米,西部200~300毫米。(2)草原辽阔,牧业条件优于种植业, 从东部的草甸草原过渡到西部的干草原和荒漠草原,为我国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风沙危害和土地沙化威胁严重。(3)水能、 煤炭、铁矿及伴生稀土矿、森林资源较丰富。
经济发展特点:(1)牧民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基本实现定居,人均粮食458kg,已自给有余,甜菜、木材、 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1978 ~1995 年间内蒙古自治区人均GDP增长指数达937.8%,1995年人均GDP为3647元,人均财政收入191元,在中西部民族地区居中等水平,但地区差距较大,宁夏西海固和内蒙古南部农牧交错地区扶贫任务较重,农牧矛盾较为突出。(3)煤炭、 电力、机械、木材、钢铁以及毛纺业在全国有一定地位。
2、新疆干旱区发展中民族区
范围与民族构成:包括新疆全部,以维吾尔族为主,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俄罗斯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也占有一定比例。全区土地面积166万km[2],总人口1661万,民族人口981.4万,占总人口的59.1%。少数民族比例之高仅次于西藏。
自然条件特点:(1)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6,但可供人类居住繁衍的绿洲面积仅占4%,沙漠、戈壁、 荒漠等不能利用土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大。(2)光照充足,日较差大, 利于植物光合作用,但气候干燥,水资源严重不足,年降水量普遍小于 250毫米,一半以上地区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3)是我国主要天然草场,牧区和宜农后备资源潜力较大,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具有极大开发价值。
经济发展特点:(1)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8 个民族省区之首。 1995年全区人均GDP为5023元,人均粮食产量432kg, 人均财政收入230元。1978~1995年人均GDP增长速度比全国高出0.67 个百分点, 其中1985年以前是新疆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1978~1985年人均GDP 增长速度比全国高出近2个百分点。(2)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甜菜、瓜果生产基地。1995年棉花产量占全国1/5,是全国重要优质棉花基地,甜菜产量占全国20.6%。(3)石油开采与加工、 专业机构制造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4)为新欧亚大陆桥中国的西部枢纽, 对外贸易地位重要。
3、青藏高原待开发民族区
范围与民族构成:包括西藏、青海全部以及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为我国藏族集中分布地区,藏族占90%左右,其他民族有彝族、回族、傈僳族、羌族、土族等。全区土地面积212 万km[ 2] , 总人口1634.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93.8万,占总人口的54.7%。
自然条件特点:(1)地形海拔高。 地处青藏高原第一阶梯及第一、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和长江、黄河两大河流的发源地带,主要由海拔4000~6000米的高山和3000~5000米的高原、湖盆、台地谷地相间组成,3000米以下地段仅限于东部、南部的河谷地, 不及全区面积的1/10,(2)气候高寒。大部分地方热量不足,空气稀薄,4500 米以上只宜放牧,东部、南部4000米以下地区可种植耐寒作物。(3)光能充足。 是我国太阳辐射最高的地区,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4 )盐湖矿、稀有金属、水能、地热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前景可观,“世界屋脊”风光和藏族文化景观名闻中外,牧场广阔,占全区面积60%以上。
经济发展特点:地广人稀,资源处于待开发状态;区域环境相对闭塞,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脆弱,社会发育滞后;财政紧张,1995年人均GDP为1997元,人均粮食产量254kg,人均财政收入128元, 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低,既缺粮又缺钱的民族区域。农牧业为现代经济的发展虽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总体上仍十分粗放。自然生态环境保存较好,是世界上的一块净土。
4、西南山区发展中及待开发民族区
范围与民族构成:跨多个省区,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部以及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等省所辖自治州和自治县,为我国世居民族最多,民族构成最复杂的地区,民族融合、多元文化特征明显。民族构成以壮族、苗族、布依族、彝族、傣族、白族、土家族为多,其次有仡佬族、侗族、回族、哈尼族、纳西族、佤族、拉祜族、布朗族、阿昌族、毛南族、独龙族、普米族、德昂族、基诺族等。全区土地面积63万km[2], 总人口8722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016万,占总人口的46%。
自然条件特点:(1)地处亚热带,水热条件比较丰富, 年降水量可达800毫米左右,气候垂直地带分异明显。(2)山地、丘陵面积大,95%以上的区域为山地丘陵和高原,岩溶地貌集中分布,喀斯特峰丛及洼地占区域面积1/2以上,地形破碎,耕地与后备资源缺乏,地质灾害、水土流失严重。(3)水能资源富集区,矿产种类多样。煤、铁、 辅助材料较丰富且组合较好,有色金属、磷矿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经济发展特点:(1 )经济发展呈现两极分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1990~1995年人均GDP增长速度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出4.5个百分点,但贵州等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滞后。(2)属经济发展较差、 既缺钱又缺粮的民族地区。1995年人均GDP为2513元,人均粮食262kg,人均财政收入148元, 是我国区域性贫困集中分布地区和扶贫攻坚的难点所在。(3)为我国重要的烤烟、蔗糖、 橡胶等热带作物产地以及卷烟、酿酒、有色金属、磷肥和军工基地。
标签:宁夏旅游论文; 贵州经济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新疆历史论文; 贵州民族论文; 中国人均gdp论文; 新疆生活论文; 广西民族论文; 云南发展论文; 西藏建设论文; 经济论文; 内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