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浅谈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设计与运用论文_洪勇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浅谈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设计与运用论文_洪勇

洪勇(宜宾市翠屏区象鼻中心学校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提高数学学习效率,达到“教人以渔,终身受益”的教学目的。,“导学案”应运而生,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对打好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训自学能力、参与学习过程、问题质疑中促进内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它的设计与运用就显得更为关键。

关键词:数学课堂;导学案;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074-01

一、导言

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学是为了终身受用,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既是他70多年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高度概括,也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启示。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农村,生源素质较差,学生厌学现象普遍性地存在,尤其初中数学教学举步维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觉得自己平时的做法合乎其要求,又是笔者所在学校目前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于是将之整理成文,与大家交流共享。

二、数学导学案的设计

一份优质的导学案应包含下列几大要素:本节数学课的学习目标及要求、导学和提示、问题探讨、检测与诊断、总结与反思。

导学案有学习目标及具体要求,就是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要学习、研究、掌握什么。导学案有导学和提示,目的是方便学生自学,让学生明确要用什么方法,学习什么,重点研究什么,尝试去解决哪些问题,让学生在自学实践中学会预习、学会学习。导学案有问题探讨,这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是通过自学需掌握的内容,数学导学案通常是以各种问题和练习的方式来呈现,对于该部分的设计一般分为两层:一层是基础题,一层是拓展探究题,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有了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再深入拓展性问题。导学案有自学检测与诊断题,目的是为促进学生预习,诊断出自学的效果,并检查出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些疑难和困惑,也正是教师在课堂上要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探讨的重要内容。导学案有总结和反思,一是让学生总结在预习过程中已习得的内容和仍存在的困惑,是帮助学生把发现的问题一一总结起来,以便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发出质疑。二是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设计导学案时,我们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 即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究,平等对话。以往教师备课时,更多地考虑自己怎样上这堂课,而很少把自己当成学生来想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同样教师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因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这就是所谓以“教”代“学”。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本身是围绕着学生学习展开的,教是为学服务的。为学习而设计教学即意味着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是把学习与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只要我们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就很容易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操作的关系,我们就会对课堂中新“生成”的问题和探究有更多的首肯和鼓励,我们的课堂也就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欢乐与创造的快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所以导学案绝不是简单的一份练习或检测题,也不是堆积知识点的讲义,要备好可学而又实用的导学案,一是教师学会对教材作二次乃至多次的开发,即要吃透教材,又要能合理整合教材,编织出一份适合自己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二是教师要学会选题,导学案上问题的设计必须适度、适量、有梯度,只有选题精、练得实,重点突破,才能到达触类旁通,这正是导学案的高效之处。三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导学案设计须建立在集体研究、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以年级备课组长为主导,全组老师参与,经过讨论、修订、再讨论、再修订过程,把备好导学案看成集体教研的常态化活动。

三、数学导学案的运用

苏格拉底有一句教育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作为教师,要利用导学案的设计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但运用中学生做导学案的时间不能过多,控制在20分钟之内,这样学生就能很乐意、很轻松地去完成导学案上的任务,而不是将其视为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练习而产生抵触情绪。教师的教只能是一种引领、指导,学会学不会,学好学不好,

导学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辅助,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帮助学习,师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关键看学生有没有学会学习,有没有自己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决定了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明白,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实施“导学案导学” 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完成知识传授,同时还要完成过手训练,因此,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也不失为一种激发兴趣的良方。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呗!如果能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竞争符合学生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理特点,因而能激发其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中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加竞争,在紧张、激烈、愉悦氛围中达到教学目的。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也不甘示弱。竞争的方式很多,如看谁在课堂回答的次数多,看谁背书速度快等;在群体方面,看哪一小组完成任务最快或最好,看男生与女生谁表现更棒等等。

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存在容量大、过程紧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流畅地实施“导学”就不能达到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初衷。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前应认真依据教学方案,反复思考教学的组织环节,做出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堂上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还要在课后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明确自己的任务,这样的课堂才能做到高效、有序、游刃有余。

综上所述,“导学案”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所谓“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从优教走向优学,还需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好的课,不是教师上的精彩而是学生学的精彩。教师所有的“教”都是为了“不教”,都是为了学生“会学”。 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艺术必须服务于学生,老师只有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运用智慧,才能让学生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数学课程标准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王光华;;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洋思中学教学模式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史淑霞;徐宝贵;;学案导学法的课堂运用[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7期

[4] 施伟. 高效让课堂绽放异彩: 浅谈“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高效课堂[J]. 理论研究, 2011 (5): 101.

论文作者:洪勇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浅谈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设计与运用论文_洪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