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及对策
1 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
1. 1 实际施工与设计之间的偏差
在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极易出现实际情况与设计之间的偏差或是测量误差等情况。在排水系统工程实际施工中,为了躲避施工现场及其周边现有建筑物,常常会对排水工程的位置进行迁移,进而导致排水结构立面上可能出现积水,而排水管道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也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移,甚至还可能会引发倒坡问题的出现。
1. 2 排水管道的对接问题
在市政排水工程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排水管道的对接操作,而对接质量会对排水工程整体性能造成直接影响,极易因对接不严密而出现渗漏问题等。这主要是因为工作人员在连接排水管道时的操作不规范,或是没有重复检查对接部位施工质量,也就无法保证排水工程质量。
1. 3 管材质量问题
管材作为市政排水工程施工的重要材料,其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着排水工程的整体质量。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市政排水工程中使用的管材质量不达标,或是管道铺设区域地面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或是避水端口封闭不严等为排水工程渗漏问题埋下隐患。(2)排水工程应用配件设施质量不达标而导致的基础下沉或井变形问题等,对市政排水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威胁。(3)工作人员没有对填充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没有对管道含水量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对市政排水工程后期的压实施工造成不利影响,在施工后期就可能会出现基础沉降严重或回填土下沉等问题,对排水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2 市政排水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及解决途径
2. 1 强化市政排水施工团队及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在市政排水施工过程中安装排水管道需要相应的施工技术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地形、环境及施工要求等设计相应的方案,提高控制排水系统的有效应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实际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把握及了解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因此,针对市政排水施工的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应全面提高相应的技术水平,根据设计好的图纸及相应设计要求,结合施工人员组织相应的施工探究,将施工人员被动施工状态改为主动了解施工要求
及设计标准后的施工,在了解实际情况后施工人员应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减少管道安装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误差及不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施工流程及施工要求等现象,提高市政排水施工工程质量,针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将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提出进行相应的探究,减少由于技术问题及工作态度的问题导致的质量问题出现,提高市政排水施工效率。
2. 2 提高排水沟槽开挖质量及支撑强度
在市政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及杜绝开挖沟槽、开挖面较窄及支撑强度不够等现象应科学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从根本上提高沟槽开挖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沟槽开挖之前,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及施工团队应针对开挖沟槽的土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地下环境、地面环境、地下构筑物及沟槽周围环境等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及调查后,在综合分析及探究的情况设计系统、整体及科学的施工方案及支撑条件的规划设计方案,还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考虑后续工序的前提下针对工程排水量、排水目标进行相应的设计,根据管道覆土、排水管管径、土壤性质、地下水情况、施工方式等基本情况对开挖沟槽的宽度进行确定,提高开挖沟槽的效率及合理性。
2. 3 最大程度上预防沟槽积水现象的技术手段
在市政排水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为沟槽的积水现象,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排水工程建设及相应的质量,应针对沟槽内积水现象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开挖沟槽之前,相应的施工人员应综合分析原有排水系统及开挖沟槽的地形条件,最大程度上减少上游水与原有水系统中的水进入现有施工地段的现象。第二在开挖沟槽之前应针对现场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开挖沟槽方案,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如何避免沟槽内积水现象的问题方面,在开挖沟槽的过程中若采用沟槽内明沟排水时,应在构筑物基础范围之外设置偶爱水垢,及时设置相应的集水井,减少沟槽积水的现象。
2. 4 强化工程管理规范化。
市政排水工程的管理工作在个别城市表现得缺乏规范,对此应当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对于市政排水工程的工作管理应当建立绩效考核机制。首先,对市政排水工程的工作目标进行设定,比如某个工期内完成某个工程。然后对工作目标进行细化,细化到部门和个人,使得工作职责覆盖到人。再次,对各个工作内容的成效进行量化,使其容易被考核,比如某个工作完成的进度和质量,按时保质完成则可以评定为满分等。最后,一定周期后对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应用到奖金的发放和岗位的提升上去,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
2. 5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首先应排除基槽积水问题,将基槽内多余的水彻底清除后,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受到水的干扰,不影响正常施工,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当混凝土浇筑至一定的高度之后,应适当减少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减少由于用水量过多导致的混凝土表面集聚泌水过多导致的质量问题;此外还应处理好新旧混凝土表面工作的处理,及时将混凝土表面的松动石子、木屑、泥浆等清除,在浇筑新的混凝土之前首先应对旧的混凝土结合面进行轻刷,稳固的连接模板,提高支撑的可靠性,要求施工人员处理好新旧混凝土两侧连接缝紧密度,尽可能的贴近新旧混凝土表面。
2. 6 加强监管验收。
工程的监理、验收工作一定要做好。对此应当建立适当的制度,使得后期工程出现各种问题后,能够追溯到公司和个人,使得他们能够严以律己,不敢对质量问题有所怠慢。加大对质量问题的惩治力度,比如对设计、监理、施工、验收方的刑事处罚和罚款政策等。另一方面,有必要将市政排水工程的情况进行全民公开,比如在市政相关部门的官网进行公示工程进程,同时在官方网络社交账户等方面进行公开,在社区进行公告栏公开等,使得群众能够更为方便地了解到所有市政排水工程信息,对其进行关注,进而影响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保障排水工程质量。
2. 7 实现机械化养活工作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脚步,市政排水养护的的工作量不断递加,市政工作人员工作的不断增加,人工作业无法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为此需要开展机械化作业,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减低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比如:采用气体检测车辆,水质化验车等。
总之,城市的市政排水工程的质量决定了道路整体运营的状况,该项工程影响因素多,施工工艺较为复杂。作为进行市政排水管道施工的单位,必须加强质量流程控制标准,合理安排施工,派专人对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进行监测,从整体上提高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这样才能使市政排水工程的质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宏伟. 浅析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J] . 科技资讯,2016,14(01):45-46.
[2] 黄国如,王欣. 基于城市雨洪模型的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标准衔接研究[ J] .水资源保护,2017,33(02):1-5.
论文作者:周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沟槽论文; 市政论文; 过程中论文; 排水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