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立”到“独特性”到“独创性”_心理学论文

从“独立”到“独特性”到“独创性”_心理学论文

从“独立”到“独特”、再到“独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到论文,独特论文,独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新、创新、再创新”。报纸上这样的通栏黑体标题,真是十分引人注目。充分反映出我们要求创新,要求培养创新人才的急切愿望。不过尽管有急切的愿望,但在具体培养创新人才时,却不能浮躁。已经有人提出,教育是百年大计,不能搞多快好省,而要少慢好省。创新能力固然是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需要的能力,也是教育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但就象幼儿必先学会站立,然后才会跑和跳一样,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现实的基础,脱离学生原有经验和人格孤立进行。从个体来讲,一般总是从独立到独特、再到独创,而在独立和独特之中,就已蕴含着独创。假如个体自身尚未独立,独特尚且受人制约,怎么还能独创?因此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仅从创新能力单方面去研究,而应先来考察学生的独立状况究属如何。

独立、独特和独创是人性的基本部分。人的成长总是朝独立、独特和独创的方向发展的。教育既能引导和促进人的独立,也能阻碍和扼杀人的独立。可以把前者称为符合人性的教育;把后者称为违反人性的教育。

人之初是不独立的。胎儿只是母体的一部分,出生后和母体分离,才成了一个单独的个体。但仍然不具备我们所讲的完整意义上的独立,自身也并不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分不清自身和外界的区别。人有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个层次。独立也可分为生理上独立、心理上独立和社会上(法律上)独立三个方面。一般认为生理上独立是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社会上的独立尚待国家法律的赋予,教育所关注的是学生心理上的独立。人的心理就是人性。心理学实际上就是人性学。过去我们不讲人性,只讲阶级性,把心理学当成伪科学,但人的心理、人性还是照样存在。心理上的独立是一个“自我”或“自我意识”的成熟问题。过去我们也把“自我”或“自我意识”当作个人主义来批判,不仅“小我”要服从“大我”,而且要消灭“自我”。其实没有“自我”,人人都会象机器那样地工作,到退休后,既没有了工作,又没有了自我,就会产生心理上极度的空虚。“自我”不只是一个个体,它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还超越自身本体的存在,而达到主体的层次。“自我”的觉醒就是独立主体的觉醒。儿童“自我”的觉醒,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儿童最初意识到的“自我”是“生理我”或“躯体我”。即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和生理需要都是依附在这个躯体上的,从而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但仅仅意识到躯体我是低水平的、自我中心的。其行为受生理本能的支配而不顾客观的条件,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客观的东西。处于“无律”阶段。二岁后,儿童在与他人交往中,逐渐认识到他人的重要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如在家中是个儿子,在幼儿园是个学生,在商店里是个顾客,从而意识到“社会我”。就象原始人那样,“自我中心”在现实中常会受挫,使人意识到客体的力量,一当人感受到客体的力量是如此巨大而神秘,可以决定人的命运时,人就会改变自己的意识模式,即由“自我中心”转为“客体中心”。幼儿这时也了解到社会有一定的规范。要按成人命令去做,要服从他人的规定,依赖外在规则约束。从而使幼儿的行为进入“他律”阶段。“他律”行为是由外在权威驱使和强制进行的。而不是自主和自觉的,不管执行得如何好,规则对于他总是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还没有成为内在品性的一部分。九岁(小学中年级)以后进入少年期,随着生理发育的启动,少年经历了自身成熟过程的强烈心理体验。最初是一种成人感,即自以为不是儿童而是成人了,自己与成人似乎没有多大区别了。“少年认识到他已经不是儿童,这是少年时期形成的并对少年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自我意识的最新本质特征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语)随后独立的主体意识就日益明显。黑格尔认为“主体意识”就是“自己知道自己,并且自己实现自己的理念。”少年就是要求自己的事自己作主、自己来做、自己负责,并由自己把自身完善起来,同时对人、对己、对事也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喜欢提意见,喜欢争论辩论,喜欢别出心裁探究问题,喜欢寻找一些和公认的结论相矛盾的事实,讲话也喜用“我认为”、“我觉得”、“我的意思是”……。说明少年的“自主我”、“独立性”正在形成。少年正要使自己成为自身的主体、自己的主人,正在逐步实现其对自身的驾驭、决断和主宰,在行为上进入“自律”阶段。正是这种独立性和自主性,人才与动物相区别,人的“自我”才与动物的个体相区别。但少年在开始具有这种独立性时,总是和片面性、不成熟性混杂在一起的。他们喜欢怀疑,但常常抓住一点,怀疑一切;喜欢争论,但常常论据不足;喜欢发表意见,但往往偏激、自以为是;初生之犊不畏虎,但没有与虎斗争的策略与经验。这种还不成熟的独立性常会和周围环境发生冲突,只是通过无数次的尝试错误以后,他们的思考和行动才会比较地符合实际。心理学家也常把这一时期称为违抗期、危险期、困难期、关键期、心理断乳期、“青黄不接”期,以凸现这一时期教育的重要和艰钜。

学校教育有许多目标,如知识、能力、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但其核心问题是要学生独立,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就体现了这种独立。我们不能因少年常有片面性而不让他独立,也不能因让少年独立而不纠正其片面性。一代青少年的独立问题,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幸福,也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国家的兴亡。列宁在《共青团的任务》中说:“青年如果没有充分的独立性,就不能把自己锻炼成杰出的建设者。”每一个人不能成为独立的人,这个民族就不是真正独立的,每一个人不能成为自身的主体,就很难说每一个人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主体。常有埋怨现在的青少年缺乏责任心,其实责任心和创造性一样,需要在独立性和主体性基础上成长。打响五四青年运动第一炮的《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陈独秀撰写)一文,向青年提出六大希望,第一条就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决不让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力、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四十年代陶行知呼吁开发儿童创造力先要“六个解放”:解放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也是着眼于培养儿童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

在现代,人民享有国家的主体地位就称为“民主”。在民主制度下,由于人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认,因此激发了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民主制度也成了开发创新潜能最好的环境。而民主制度的前提,是每个个人的独立自主。因此民主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又都有保护和尊重独立人格的规定。我国政府签署的1990年《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再次强调儿童的生存权、保护权和发展权。不能把儿童看作是大人的占有物、私有物和附属物。儿童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即儿童一出生,不论他多么弱小和稚嫩,都应把他看成是独立的、有尊严的、与成人平等的个体。每个成人都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并有保护儿童人格尊严的责任。我国《刑法》还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人格权”。按解释“人格权”包括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三方面。人格独立表现在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人格不受他人支配、干涉和控制。因此在教育上,我们就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自己见解、能自己约束自己的独立的人。人格自由包括身体自由和意志自由。这不属政治权利,而只是顺应了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自由的。“自由是心灵的最高定性”(黑格尔语),人们一般都讨厌、甚至抗拒别人强迫自己去做某些事。在教育上也是如此。不论教师的出发点多么好,要求是多么合情合理,甚至都是学生所喜欢做的事,但只要是强制学生去做的,学生就不会乐意去做。教育的真谛就在于能启发自觉。而行动尚可强迫,心灵则更难以强制,可以命令一个人身体跪下,却难以命令一个人的心灵跪下。最后是人格尊严,这是对最基本的作人资格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不是褒贬,而是把人真正作为一个人所应给予的尊重。“尊严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的东西”(马克思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学生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学会自尊,即对自身做人价值的肯定。苏霍姆林斯基十分强调教育过程中学生自尊感的确立,认为没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激发出来的自尊感,也就没有教学过程的育人,更无教书和育人的统一可言。

学校如能重视学生的“人格权”,就能为学生独立、独特和独创的发展创设最良好的氛围。

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就是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过去传统心理学会用分析的观点,证实个人之间的感觉、知觉、智力、性向、性格、成就动机等等的差异。七十年代后,心理学研究又发现,个人之间还存在“整体的个别性”,如自我观念、认知风格、个性等整体的差异。如按本文前面的说法,也可把个别差异分成三个层面:生理差异包括性别、年龄、外貌、体质等;心理差异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性格、能力等。社会差异包括家庭文化环境、经济状况、人际交往等。不同的个体处于不同的、不可重复的成长环境,形成不可重复的个人独特的经历和经验,个体又带着这些独特经历的经验与环境互动,从而形成每个人独特个性。每个人又都有保持个人独特性的心理倾向,即希望我就是我,而不是别的任何一个人。个性的表现也是这种不同于别人的独特性。

过去对学生的这种个别差异,一般是采取三种态度:一种是漠视。即不予理会、不予关心;一种是容忍。认为学生个别差异是无可奈何的事,无法排除其存在,只能予以容忍。一种是消除。即把学生的差异看作为干扰学习的因素,因此力图消除这些差异。素质教育应该根本改变对学生个别差异的看法,把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看作为每一个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世界的丰富性就在于这种独特性。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在世界上只有这一个,在历史上只出现过这一次,每个人都是这样的生命。“个性是人类进步的资源与凭籍”(南恩语),“世界的不断进步来自个人潜能的实现”(怀德海语)。素质教育不应只是消极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应积极地把这些无法消除的差异性作为人和教育的资源,给予充分的开发和发展,真正做到适性而教、因材施教,开发了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就是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目前推行的小班化教育,由于学生人数减少,更能适应和发展学生的独特性。发展学生独特性的教学策略有十项:1.诊断个别差异,2.设立不同教学目标,3.增选不同教材,4.提供多种学习途径,5.允许不同学习进度,6.随时反馈记录,7.实施补救教学,8.设立多种评价标准,9.灵活学生组合,10.师生共同作教学决定。未来教育是开发创新能力的教育,但首先是开发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如果我们的学校能关注和开发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这不仅是教育能进入一种新境界,而且社会进步也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标签:;  

从“独立”到“独特性”到“独创性”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