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分析论文_姜霞

深圳市中营都市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道路景观和生态环境,对城市的形象及环境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具体来说有环境的物理影响、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影响等,另外一种影响对行车及行人具有视觉方面引发的心里体验感。本文主要对道路景观的设计原则及要点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道路景观;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前言

道路景观在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占比25%左右,体现当地交通运输及活动空间的基本职能。也是对城市精神面貌、社会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的一种反映。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于城市空间,满足人们的“安全、舒适、快捷、美观”等需求,分析道路景观的设计原则及要点,具有重要意义。

1.空间形态与功能

道路空间形态是由宏观要素和微观要素两个部分组成,宏观要素指的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及视觉要素等,视觉要素属于动态要素的一种,如运动的人以及车辆、广告牌、站牌等,而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是静态,如景观、气温、地形、地质、土壤等均属于自然景观,而人工要素指的是有人为因素参与其中的物质存在形态。道路红线对交通流量、规模以及两侧用地有着直接影响,是建筑和道路的位置控制线。

2.空间尺度与审美需求(含形式美)

形式美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应考虑景观空间的特殊性,注意相关节奏、韵律、比例、调和、对称等。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手法,改善和提高视觉效果,突出主体,如色调对比、冷暖对比、对象的大小、高度、方向和数量、密度、实际变化实现的结果的比较。如可以利用植物季相生成不同的色彩对比效果。

市政道路景观空间形态设计的比例包含着的高度和长度之间的关系、节奏和韵律均可引发人们心理节奏变化及视觉感受,韵律美的要求需要具有连续性、交错性和起伏性,种种要素的三维空间,让整个空间更加协调。

3.市政道路的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原则

3.1 市政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

市政道路景观主要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软质要素,主要是道路主体范围内的人文塑造景观,如植物的配置,雕塑等,它是形成市政道路绿地景观的基本要素和决定性要素;二、硬质要素,主要包括与道路主体范围内直接相连接的市政设施,如道路本身,道路附属物、休息设施等;三、围合要素,道路红线以外或近或远总会有事物成为视线的落点,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如林带、山体、湖泊,甚至是天空,也包括建筑物。

3.2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3.2.1以人为本原则。道路的直接使用者是交通流,最终使用者都是人。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就根据各自的交通手段(步行、公交车、自驾等)和交通目的(上班、旅游、购物等)不同所产生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综合考虑使用者行车舒适性和行车安全。在不影响安全行车视距的前 提下,地形和绿化配置应尽量丰富,以满足人行道和公交站的遮荫功效。值得一提的是,应防止出现视觉污染,如道路平纵线形配合不当、视线不畅通、视距得不到满足,道路垃圾场所不规范等,这给道路使用者的视觉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行车和行走的愉悦感和舒适感,也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降低道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

3.2.2与市政道路的性质和功能相适应的原则。由于各个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定位不同,如旅游城市、商贸城市等,因此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环境中的景观元素布置应与城市定位和道路的功能相适应。

3.2.3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原则。可持续发展表现为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方面的协调统一,在进行这三方面配置时,应因地制宜,尽量加强自然要素的配置和运用,多采用适宜本地气候和土质的本土植物,根据植物的光照条件和生长习性种植,提高道路绿化的生态效益。另外,市政道路的景观设计还要遵循突出城市自身的形象特性的个性化原则,如历史文化名城多将历史文物(古建筑、古桥梁、塔、传统的街巷等)以及现代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有特色又有时代感的城市环境。

4.市政道路景观设计要点

4.1 道路交通设施与景观设计

交通设施是交通安全畅通的保证。交通设施与景观设计是对立统一的,交通设施布置合理可以增强道路的景观效果,反之则会产生破坏作用。一般情况下,标志、标牌不宜采用门式框架,宜以附着式为主,以增强视觉空间。另外,交通信息标牌可在机非分隔带外侧,靠近机动车,以方便驾驶员及时、清晰 地分 辨交通标志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城区应强化标线来引导交通流的功能。总之,交通设施的设计需要从引导功能和景观要求两方面综合考虑。

4.2 植物配植与种植方式

道路的绿色植物的种植,不仅可以丰富道路沿途景观,增进道路和沿途景观的协调,还可以提高行车的舒适性。根据不同的种植目的,道路绿化可分为景观栽植与功能栽植。

4.2.1景观栽植,不同的植物配置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整体效果,也会直接景观道路的景观。道路植物的配植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孤植,指单一树木的栽植;②丛植,指把二至九株树木不等距离地种植在一起或形成整体,一般用于较为宽阔的道路绿地;③群植,以灌木和乔木搭配,组成树木群体,适用于郊区公路旁或较宽的路侧绿带;④林植,种植具有一定密度 和 群落结构的树林,主要以乔木为视觉中心的树木聚合;⑤列植,以等距离或在一定变化规律下沿直线或曲线的栽植方式。这是运用范围最广的栽植方式,如路侧绿带、行道树、分车带、停车场等处;⑥环植,指在同一视野内明显可见、树木环绕一周的列植 形式,常应用于树坛及整形水池的四周;⑦篱植,指行列式密植的类型,根据树种、高度、生物学特性立体布置矮篱、中篱和高篱,多采用常绿、半常绿、落叶以体现四季和谐统一。这种栽植方式多布置于道路分车带、花坛、停车场等处,多为绿地的地缘界定。

4.2.2功能栽植是通过绿化栽植以实现某种预定的功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主要包括:①遮蔽式栽植,其功能体现在遮挡视线,如街道某处景观不好,需要遮挡,以展现更好的一面;②遮荫式栽植,其功能体现在 遮挡阳光照射,在我国夏天比较火热的地区,采用树枝茂密,树叶肥大等遮荫效果好的树种,多布置在人行道两侧;③装饰植栽,其功能为界限的标志,防止行人穿过、调节通风、防尘、遮挡视线、日照等,如建筑用地周围或道 路绿化带、分隔带两侧作局部的间隔与装饰之用;④地被植栽,种植具有面上扩张能力,能覆盖地面的植物。

4.3 道路节点的景观设计

道路节点位于道路的相交处,是空间特征的视觉焦点,它构成了道路的特征性标志,景观的“突出点”。道路节点的景观要考虑车辆快速通过时的整体效果,也要满足人们停留时的细部效果,另外,节点位置是交通导向的重点,要重于标识性,着重与周围环境协调。节点整体性主要体现在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景观元素,按照一定的尺度、比例色彩、质地、线形、形态、韵律、节奏等基本法则进行空间构图;细部设计主要体现在地形营造、植物配置、景石布置、街景小品、观景路线等方面,力求简明、小巧、别致、富有意境特色,以期对市政道路的景观要素构成补充,而获得更丰富的空间内容。

5.结束语

市政道路是联系城市各个组成部分的纽带,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的整体交通道路行车舒适性和服务功能息息相关,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人的愿望。道路景观设计要注重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以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为主要设 计指导,采用大手笔的方法,使道路能保持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展现城市时代特色和个性。

参考文献

[1]王云霞,刘光文.道路景观空间形态分析与设计原则[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06).

[2]谢怀.文化视域下的城市道路景观品质提升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19卷,2012(08).

论文作者:姜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9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分析论文_姜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