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灌南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连云港 222500)
【摘要】 目的:评价CT、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行CT、MRI检查的3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MRI分期诊断阳性率为100%,CT分期诊断阳性率为89.2%,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T、MRI均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两种重要手段,但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能力要优于CT。
【关键词】CT;MRI;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分期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195-0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属于骨伤科十分常见的一种缺血性骨坏死疾病,病理变化特征体现在骨的坏死与修复,该病的症状体征表现复杂,其中以腰髋、髋膝疼痛及大腿近侧疼痛最为常见,需积极接受诊治,否则随着病情的迅速进展十分容易造成皮质塌陷及骨性关节炎等严重后果,致残的可能性大。CT与MRI是目前临床广为应用的两种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技术,但二者的诊断特点及对分期的敏感性不尽相同,本文现通过回顾性分析将二者作一比较,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016年3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男、女分别有19例、11例,年龄21~68岁,病程8个月~11年,单侧21例,双侧13例,患髋共37个。所有患者均经摄片及临床检查证实,症状主要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劳累时更甚,或活动障碍,均同期行CT、MRI检查。
1.2 方法
CT检查:仪器为GEoptima660 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设置参数:120kV、80mAs、512×512矩阵,3mm层厚,患者取卧位并足尖呈垂直向上体位,防止股骨头出现移位,行患处横断位断面扫描,由双侧髋臼上缘开始扫描直到股骨干上段,采集骨窗和软组织窗的图像。
MRI检查:仪器为Signa HDi 1.5T GEHCGEHC 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采用体线圈,患者仰取卧位,SE序列T1WI、T2WI,TR/TE500ms/12ms、TR/TE4500ms/96ms,以及短TI反转恢复序列冠状面成像,层厚、层距均为4mm,激励次数2~4次,平均激励3次。
1.2 分期标准
按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推荐的国际分期标准,将股骨头缺血坏死分期分为0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1]。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30例37髋分期分析
CT、MRI分期见表1,MRI分期诊断阳性率为100%(37/37),CT分期诊断阳性率为89.2%(33/37),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2 影像学表现分析
①CT表现:4个0期无明显异常表现,10个早期股骨头坏死中(Ⅱ期),有4个可见结构模糊的放射状骨小梁,另外6个呈条带状、圆点状、簇状高密度硬化。23个中晚期股骨头坏死中(Ⅲ期和Ⅳ期),13个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条带状、斑片状、地图状,硬化密度有高有低,混杂存在,另10个可见孤立或弥漫囊变;21个存在不同程度的塌陷变形,其中13个轻度塌陷,8个明显塌陷,4个塌陷帽和蘑菇状发生变形;17个骨小梁断裂,其中6个呈碎裂样骨折;15个骨质疏松。
②MRI表现:16个早期股骨头坏死中(Ⅰ期和Ⅱ期),有12个可见股骨头于颈部出现水肿,表现为T1WI、T2WI低信号、高信号及脂肪抑制高信号;11个病变股骨头的层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线样征”,其中5个单线表现为T1WI、T2WI低、高信号,4个双线表现为T1WI、T2WI低、高信号的双线影并行,2个三线征。21个中晚期股骨头坏死中(Ⅲ期和Ⅳ期),T1WI、T2WI图像呈斑片状、楔形、节段型以及大片不规则状,信号有高有低有等信号,多伴多发囊变。其中18个塌陷变形,11个轻度塌陷,7个明显塌陷,9个塌陷帽和蘑菇状发生变形;13个骨皮质不光整骨小梁断裂,17个髋关节积液,11个骨质疏松。
3.讨论
目前,对于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但认为其病理变化大同小异,最终均导致缺血。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敏感性十分可观,特别是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并能够与病理进程很好的匹对。本文中,MRI分期诊断阳性率达到了100%,这与文献报道一致[2]。“双线征”是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特征性表现,当T1WI表现出低信号,则提示缺血骨和正常骨之间分离,而在这个低信号区内T2WI会以一条线状高信号出现,提示血管丰富的肉芽组织。
CT的空间、密度的分辨率也是比较满意的,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在判断骨密度与骨结构改变中的优势明显。对多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CT会在显示正常“星芒状”结构中出现坏死区条带状、斑点状的稍高密度影,粗细不均,边缘不清。而对中晚期,CT则能够清除显示坏死骨的硬化以及皮质下骨折、软骨下骨折等情况,发现小囊状低密度灶,反映死骨吸收带与新生骨带的情况,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变的敏感度大大提高,可以说其对骨质细微结构改变及皮质塌陷等的显示能力甚至超越MRI,但对软组织的分辨力比不上MRI。本文中,CT分期诊断阳性率为89.2%,而MRI为100%,从表1可看出,CT主要在Ⅰ~Ⅱ期落后于MRI。在临床上,对于一些高度疑为股骨头缺血坏死但CT无法查出的病例,往往需借助MRI确诊。
CT、MRI均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两种重要手段,但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能力要优于CT。
【参考文献】
[1]肖云洪.X线、CT、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146-147.
[2]张敏,杜炯,黄学菁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MRI特征性表现比较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1(10):124-127.
论文作者:徐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4
标签:股骨头论文; 缺血性论文; 信号论文; 阳性论文; 率为论文; 皮质论文; 股骨头坏死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