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心理韧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韧性论文,心理学论文,角度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9)05-0018-04
l 系统观下的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对生活压力和挫折压力的“反弹能力”[1]。有的学者将其翻译成“弹性”、“复原力”或者“抗压力”等。Resilience的动词形式resile源自拉丁语resilire,意为“跳回”(jump back)、“弹回”(recoil)。Resilience就有了如下含义:1)跳回;回弹性;回能;弹能;2)(活力、精神的)恢复力、复原力;迅速恢复愉快心情。可见“弹性”、“复原力”、“压弹”、“抗逆力”及“韧性”诸含义均为“resilience”所包含[2]。而根据中国文化传统和特色,将“resilience”译为“心理韧性”更为贴切[3]。
当前对心理韧性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它的构成、表现形式和作用过程。一方面界定心理韧性的心理特征以及相关生理特质,从而描述心理韧性“它是什么”;另一方面阐明与心理韧性有关的认知、人格与行为等,进而规范对心理韧性“它如何表现”的认识;此外,通过了解心理韧性的作用过程,指导人们掌握心理韧性的相关干预措施。在探究心理韧性时采用了描述、规范、指导三位一体的思路,其本质上仍然沿袭了当前心理学研究从影响因素与行为结果等出发,作出“临近的解释”(proximate explanation)的方式[4],并假设心理韧性是一个客观的、独立的、完善的心理系统,试图用“现在和永远的原因”去解释心理韧性。这样的研究方式在各种因素之间,从横向上解释心理韧性产生和形成的各种可能性,为进一步探索心理韧性的构成和作用机制提供基础,对心理韧性作用的发挥形成一定的预测。
然而,这种系统观下的心理韧性,由于其内涵宽泛以及影响因素众多,往往使研究者在定义它的概念时难以选择和划分,以至于目前对如何界定心理韧性的概念难以形成共识。比较通用的看法是将心理韧性从操作定义上定义为个体力(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和支持力(家庭支持、人际协助)[5]。但这样的研究思路,一方面易使心理韧性的定义与其他心理机制形成交叉和重复,尤其与积极适应,在概念上很难理清;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因素加以界定,容易造成对心理韧性理解的表面化和片面化。究其原因是当前相关研究没有从纵向上(心理韧性的发展史)对心理韧性的诞生原由以及它如何被设计成现在这个样子进行探究,导致缺乏心理韧性的理论效度,即构想情况和验证程度。试想,一个修理者若不知道操作对象的设计原理,又如何能维护和修理它呢?
既然暂时没有办法从系统的观点证实或者说明心理韧性是什么,那么不妨尝试从功能的角度解读心理韧性到底对人类意味着什么。“近年来,理论心理学的逐渐复兴,许多心理学家提出要把心理学纳入生命科学的范围加以研究,进化心理学正符合这种潮流。进化心理学将进化论的思想重新引入心理学中来,透过人类进化的历史背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这与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它虽然在某些方面不能使用经验的论据,但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独特和重要的见解,这对任何一个试图对人性有真正理解的人都是探索性的、不可缺少的”[6]。可见,进化心理学已然为心理学者打开了寻找心理机制的“终极解释”(ultimate explanation)的大门[4]。
2 功能观下的心理韧性
所有的心理学理论,无论是认知的、社会的、发展的、人格的或临床的,都蕴含了内部心理机制的存在。然而,这些心理机制的精确特性经常被表述得相对复杂并缺乏明晰性,但人们都清楚地意识到,没有这些心理机制就没有行为[7]。而进化心理学的一个中心前提在于,用于确认、描述和理解心理机制的非任意方式,就是要阐明这些机制的功能——即确定它们被自然选择设计来解决适应性问题,为研究者在“心理的连接点上对其划分”(caring the mind at its natural joints)提供了非任意标准(nonarbitrary)[8]。事实上,心理韧性的作用原理以及行为结果,除了受个体特质与环境特征的影响,与个人的生活、历史(life-history pattern)也密切相关。并且心理韧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这些特性表明,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心理韧性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
进化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人的心理包括各种各样通过进化形成的模块,这些模块是心理适应,它们是在自然选择中被设计出来满足特殊的信息—加工的功能,它们要解决更新世(Pleistocene)狩猎—采集(hunter-gatherer)的祖先面对的生存和繁衍问题[9]。简言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通过解决特定适应性问题形成了各种各样进化的心理机制(evolve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而心理韧性就是人类为了面对和解决生存困境,通过不断进化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
作为解决生存的适应性问题进化而成心理机制,除了包括进化形成的适应器(adaptations),还有适应器副产品(by-products)和随机影响(random effects)[10]。心理韧性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器,是在面临生存困境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本能”[11]。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类生存的几率和质量,表现为对生存困境的适应,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发展。而心理韧性在进化中形成的副产品是指那些不能直接解决生存困境,不是自然选择所塑造的,但与自我保护本能的特性相伴而生的因素。例如,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心理韧性进化过程中的随机影响,是环境中突发的剧烈变化所产生的新的困境和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偶然困境对心理韧性造成的影响。因此,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虽然心理韧性的副产品和随机影响具有多样性、偶然性等特点,并且由人类的行为、认知和生理等多样形式组成和表达,但它作为人类通过适应生存困境生成的“自我保护本能”具有种属特殊性(species typical),即全人类的普遍一致性。
3 心理韧性的功能特征
尽管当前研究者通过特质取向、过程取向以及结果取向等研究方式对于心理韧性的作用过程、领域、形式和结果已经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结果相当零乱,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2]。而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在于,忽视了心理韧性的发展目的。进化心理学有助于理解心理机制的发展目的,通过对发展目的的理解自然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的理解发展的过程和内容[12]。因此,通过分析心理韧性进化的历史背景,揭示心理韧性的形成目的和过程,可以全面地还原心理韧性的功能特征,有助于理清目前研究的混乱局面。
3.1 心理韧性功能的全程性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韧性的形成是因为反复解决了遭遇生存困境这样的生存适应性问题。而人类在进化史的初期,心理韧性的自我保护本能通常处于被动承受的阶段,只能对生存困境进行消极的、盲目的修复和应激。但随着人类高级心理机能出现和发展,人类在反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生存困境的规律,认清了自己摆脱生存困境的需要和目的,于是心理韧性的功能慢慢从过去被动承受走向主动改变以适应生存需要。
可见,心理韧性具有对生存困境的修补、应激、预防三种功能,分别对应过去困境、现在困境和将来困境,体现出全程性自我保护作用。基于此,也可以更好地理解研究者倾向于将心理韧性视作一个过程而非结果,因为困境总是无时不在的。可以预见的是,个体能够自觉、主动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行为以及合理地利用资源预防生存困境,必将成为心理韧性的发展趋势和目标。
3.2 心理韧性功能的领域特异性
在心理韧性的形成过程中,环境与人的心理都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所以心理韧性形成过程是不稳定的;而心理韧性作为一种进化而成的心理机制,它的进化时期(period of evolution)是漫长而曲折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过不断的错误尝试和学习,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因此,每增加一种新的生存困境,就可能增加一种新的心理任务,原有的心理韧性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要么分化要么强化。
从人类心理机制的进化过程来看,起初各种心理机制多处于混沌状态,难以区分。而心理韧性经过生存困境不断的重复刺激和相应心理的强化,逐渐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用于面对和解决生存困境的心理机制。而心理韧性根据困境种类和性质的变化,也会产生相应的分化,形成具有领域特异性的心理韧性。因此,在认识心理韧性时,应更多地考虑它在不同环境、不同事件中具有领域特异性的功能表现,而不是将它视作一个“一般的适应问题”,同时还应考察这些共同进化而来,具有领域特殊性的心理韧性之间是否存在或者如何存在协同运作以及迁移作用,这其中的奥妙将会是以后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3.3 心理韧性功能的内隐性
生存困境作为一种与人类意识相伴而行的必然现象,伴随着人类意识的发展,人类对生存困境的知觉越来越明显和强烈,影响着心理韧性的演化速度和发展方式。因此,心理韧性逐渐从一种无意识的、自动的内隐心理机制进化出有意识的、可控的外显心理机制部分。但它作为进化的心理机制,由于人类无意识所经历的时期远远长于有意识的时期,它的功能发挥仍然主要表现为内隐性,即很多时候人们并不能很清楚地描述和解释他们为什么在经历了生存困境之后仍然表现良好(而这恰恰正是心理韧性的研究意义所在),而那些可以被人发现、描述和解释的有意识部分,多数时候体现为一种良好压力应对的经验性总结或者感言。
目前对于心理韧性的研究仍然集中在外显部分。这样的研究方式,固然有助于让心理韧性的干预更具可操作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过多从干预的角度出发,忽略个体心理韧性的自发性,将很有可能让干预变成一种“干扰”,破坏心理韧性自身的规律和可能的作用。随着人类对于无意识领域研究的逐渐深入,研究工具日渐丰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内隐防御机制同样是人们应对压力事件的重要且有益的方式。因此,心理韧性亦可被视作一种包含无意识成分的心理机制予以研究,而最好的研究方法就是将自陈式量表、观察法和生理测试结果相结合进行系统的测量与分析[13]。通过对心理韧性的内隐性质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内在的生理、认知以及行为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利用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潜在优势力量。
3.4 心理韧性功能的偶然性
达尔文进化论区别于拉马克理论之处在于,在拉马克的图式中,进化是有方向的、进步的,但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进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进步。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的输出结果并不意味着最佳或者成功,而是在平均水平上能比当时的进化环境中存在的其他策略更为有效地解决问题[14]。因此,在心理韧性作用之下所表现出的良好适应,并不是心理韧性功能发挥的必然结果,而对于那些在相同生存困境之下,没有表现出良好适应的个体,并不能就此断定他不具备心理韧性,很有可能是他的心理韧性没有遇到适宜的激活条件,或者没有与其他心理机制协调好。所以,今后相关研究一方面需要尊重这种偶然性,不能盲目地对人下结论;另一方面应着力破解心理韧性的激活以及它与其他心理机制协调的“偶然性”背后可能存在的某些规律,巧妙地唤醒众人的心理韧性。
4 心理韧性的背景信息
进化心理学除了关注作为环境与行为中介的心理机制的功能特征,还要关注激活这些心理机制的背景信息。有鉴于此,除了通过心理韧性的进化历程了解其功能特征之外,还应深入、具体地考察激活心理韧性的背景信息,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预测心理韧性的功能。
4.1 环境
心理韧性在进化的过程中,存在一种适应器进化环境(environment of evolutionary adaptedness,EEA)[15]。EEA是指在适应器的进化时期所在的促使适应器得以产生的选择压力的统计总和。换言之,心理韧性是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经过EEA的选择性力量塑造出来的。而心理韧性有其独特的EEA,它们并不是指特定的环境或者事件,而是由事件和环境共同作用形成的激活背景,即塑造心理韧性的选择压力。通过系统地考察塑造心理韧性环境和事件等整体性背景信息,有助于发现激活心理韧性的条件。
4.2 群体
人类的行为不是为了个人的生存和繁衍,而是为了整个种族的延续[16],所以面对生存困境时,往往更多需要种群协同面对和解决,也才会有时常被人提到的,某某团队或者某个种族在生存竞争中更具韧性。并且,过去相关研究在界定心理韧性时,也通常会把人际支持看作是心理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际支持仅仅是群体特征的一部分。因此,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之中,应尝试界定心理韧性的群体特征,比如借鉴互惠式的利他行为理论,从合作行为、帮助行为、利他行为和社会交换的角度进行鉴别。这将有助于从多层次的角度了解和理解心理韧性的功能,为预测其相关行为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
4.3 文化
人类行为的激活和表现不同于动物只受生活史和经验的影响,同时还要受文化的制约。已有研究表明文化对于心理韧性存在显著影响[17]。一方面心理韧性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机制受制于不同的文化的激活作用,比如我国儒家提倡的挫折观和自强人格等文化传统与价值观,无疑更加有利于心理韧性的唤起和激励;另一方面,心理韧性在不同文化中的表征和观念有所不同,并且这种不同会在种群内以及种群间,通过观察和相互交流进行传递,进入到其他人的心智之中。但由于文化的主观性和可变性,使其难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因果实体。因此,将来在考察影响心理韧性功能的文化因素时,不能简单地将它归结为文化现象,而应从文化的相似性、差异性以及文化变迁所带来的影响入手,寻找这些差异对心理韧性的因果解释。
5 结语
通过从心理韧性进化史的纵向视角认识心理韧性的功能特征,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解读其诞生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建立良好的理论效度。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把握心理韧性的功能,并不是独立于过去从系统的角度对心理韧性的研究,两者其实只是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见解。通过将心理韧性系统观与功能观辩证地结合在一起,探索心理韧性的功能特征以及相关的背景信息等,一方面可以启示心理韧性对应的心理、生理、认知和行为等研究;另一方面则需要运用心理科学、生物学、生理学和认知科学等方式检验进化心理学得出的结论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