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现状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讨园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
1、1950—1955年为正常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内, 优先发展工业,“一五”顺利完成,初步推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从1949年的10.6%上升到13.5%;城市数量1949年仅有136个,至1951 年底全国共设市160个(不包括台湾省,下同)
2、1956—1965年为大起大落时期。由于“大跃进”,1958 -1959两年内城镇人口猛增2000余万人,城市化水平从13.5%猛升至19.7%。由于工作失误和三年自然灾害,1960年国家“调整”时2000多万城镇人口下放回乡,同时调整市镇设置,全国城镇人口由最高峰1960 年的13073万下降到1962年的11659万。到1965年,城镇人口又恢复1960 年的水平,达13045万人。城市数量1961年底增至208个,1965年调整为168个。
3、1966-1978年为停滞时期。由于十年动乱, 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许多小城镇萎缩,12年间全国城镇人口仅增加180万人,徘徊在1-1.1亿之间,城市化水平徘徊在40 %左右。到1978年底,全国共设市193个。
4、1979-迄今为加速发展时期。由于改革开放, 我国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得到迅猛而健康的发展。据统计,在1978-1988年的10年间,我国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434个,10年增加了241个, 年平均增加24.1个;建制镇从2143个增加到10609个,10年间增加了8466 个,年均增加846.6个。1984年以前的35年间,城市数量年均增长仅2.4%,1984年-1993年的10年间年均增长6.6%。城市人口比重由1980 年的19.39%提高到1990年的26.41%,年均增长3.14%,超过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全国城市数1985年为324个,1990年为467个,1993年为570个,1994年达622个。从1990到1994年,城市数增加了33.2%,年均增长率为7.4%。1994年市区非农业人口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32个,50-100万人的大城市42个,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173个,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375个。1983-1986年,全国建制镇年均增加1600上;1987 -1991年年均增加340多个,1992年以来每年增加2000多个。到1994 年全国有建制镇1.29 万个(不含县城城关镇)和3.64 万个集镇。 预计到1995年底,我国城市数将达到640个, 城市总人口(包括市辖部分农业人口,不包括市辖县)将达5.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3%, 若按世界城市人口统计口径,我国城镇人口将达4 亿左右(城镇非农业人口+长期(3年以上)进城务工经商人口+城市近郊人口+乡镇企业职工)。 由于对城市人口统计口经理解的不同,专家们对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指数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1993年已达到32.8%;有的认为1994年也只达到16%,加上建制镇非农人口数也只达到21.4%。对此,笔者持前一种看法。
二、中国城市化的若干特点
1、城市化道路。 世界城市化的历程和趋势表现为集中性城市化形式与分散性城镇化形式两种,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是这两种形式的结合。这种结合表现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随着生产力布局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变化,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地域集中;另一方面是在大的中心城市周围出现若干新兴中、小城市,在中小城市周围又形成众多小城镇,从而形成特定区域的城市群、城市带和城镇网络。
2、城市化水平。从国内来讲,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城市现代化又滞后于城市化;从世界来看,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亚洲和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1950—199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50年的28.4%上升到1990年的50%左右。1992年全世界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一半以上。城市化水平高收入国家已达78%,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也达到27%。亚洲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已达33.4%。
3、城市化过程。总的看是起步晚,速度慢,水平低,反复多, 起落大,其中1979年以来是势头猛,速度快,质量低,方兴未艾。
4、城市化的具体形式。其一是小城市和建制镇的发展尤为迅猛, 已成为乡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的重要发展极和支撑点,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其二是城市群、城市带逐渐形成和发展,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沈阳为中心的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城市群,等等。
5、城市化的设市模式。从1986年开始, 中国开始改变传统的“切块”设市模式为撤县建市、整县设市和地(区)市合并、整地设市的模式。实践证明,这种设市模式减少了县市之间、地市之间的矛盾,使新市有较大的腹地和发展空间,有利于中小城市的发展和城镇群的形成,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向当地城镇转移,有利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长治久安。
6、城市发展的级别和规模。从城市级别来看,县级市的发展快, 远超过地级及其以上城市。1978-1991年,我国的县由2011个减至1714个,297个县改了市。“七五”期间县级市145个, “八五”期间达158个。1990-1994年县级市由279个增加到413个,共增长48%,年均增长10.3%;而同期城市人口由15038万人增至19176万人,年均增长6.2 %。1993年全国570个城市中,直辖市3个,地级(包括副省级)市196 个,比10年前增长32.4%;县级市371个,比10年前增长1.5倍。从城市规模来看,与1984年相比,1993年有大城市68个,增长36%; 中等城市159个,增长93.9%;小城市343个,增长1倍。大中小城市结构由1984年的1:1.64:3.36,到1993年变为1:2.34:5.04,可见中、小城市发展快于大城市。而在“八五”期间中等城市发展快于大、小城市,由117 个发展到173个,增长47.9%;中等城市人口增加的绝对数和比重, 均大于大、小城市。
7、城市化地区布局。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密度,呈东高西低、 东密西疏,由东向西递减分布。1993年城市化水平,东部达3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中部为3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西部只26.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城市密度, 东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13.5%,1993年设市247个, 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3.3%;中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30.2%,设市215个, 占全国城市总数的37%;西部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56.3%,设市108个, 仅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95%。从1984-1993 年, 全国新增城市中, 东部沿海地区142个,占新增城市总数的52.6%;中部地区新增88个, 占新增数的32.6%;西部地区新增40个,只占新增数的14.8%。至此,全国东、中、西部城市比例由1984年的1:1.21:0.65变为1:0.87:0.44。1994年全国共有5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74个,东部38个,占51.4%;中部28个,占37.8%;西部8个,占10.8%。东西部城市密度相差近10倍, 这一差距比1984年拉大了3倍多。
8、城市化质量较低。 一是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赶不上经济增长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许多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道路失修或未修、交通拥挤、供水供电紧张、燃气不足、住房水平低下、文化体育设施和环境质量差等状况。二是城市产业结构不大合理,高新技术产业薄弱,第三产业比重小。从就业人数比重和产值比重来看,1994年我国城市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仅占27.7%,第三产业产值比重27.1%。而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两个比重都已达50%以上。
三、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1、经济快速增长和非农产业比重的不断提高, 形成城市化的强大拉力。80年代以来,由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长期持续的高速发展。从1979-1994年的15年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高达9.3%。 非农产业比重不断提高,1993年与1978年相比,第一、二、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变化是:第一产业由28.4%下降至21.2%,第二产业由48.6%上升至51.8%,第三产业则由23%上升到27%。 经济快速发展和非农产业比重的加大,是我国城市化的强大拉力,而城市化的发展又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大中小配套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中,大中城市分别发挥着全国和各种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迅猛发展的小城市和建制镇则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生气勃勃的发展极和增长点。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推力。目前, 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在1亿以上,今后每年还将新增1000万人以上。有关人士预测, 到2000年全国农村将有2亿剩余劳动力。农业专家估计, 未来几年乡镇将有2亿剩余劳动力。农业专家估计,未来几年乡镇企业可再容纳3000 万剩余劳动力,那还有1.7亿向何处去? 这是有待未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大动力,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来改造目前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三种力量协调起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结合起来,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出现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市和小城镇转移,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成为加速我国城市化的巨大推力。
3、国家发展城市政策的正确导向。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以“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政策方针指导全国的城市发展。为了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发挥城镇在区域经济的中心作用,国家于1984-1985年间放宽了小城镇和城市的设置标准。由此,1984年以来(除个别年份外),全国年新增(包括恢复)建制镇近1000座,新增城市20-30座。1993年,国家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迅猛的情况,调整了设市标准,将1985年设市标准规定的人口、产值、财政收入等标准成倍提高。目前,全国所有的县城和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农村集镇及一些乡镇企业比较集中的乡政府所在地都设置了镇的建制,大部分地(专)区行署所在地、重要口岸、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的县乃至一些大镇,都先后设置了市的建制,原来是县的实行撤县建市。1991 -1994年县改市速度加快,每年达50个左右。 在国家城市政策和城市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可以说我国正在形成以大城市为龙头,以中等城市为骨干,以各类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比例比较协调,市场日趋合理的,多层次、多功能,平面网络状、立体金字塔型的城市(镇)体系。
4、符合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规律。 据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经济组织统计,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当人均国民收入在350-1000 美元时,城市化水平约在25%-45%之间;而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1500美元时,其城市化率即达45%-70%之间。美国、前苏联、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在人均1000-5000美元时,其城市化率为48-62%。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约350-400美元,城市化率为32.8%,作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活跃时期是正常的,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的。
四、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
从量的方面分析,关于我国城市化水平预测,综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的中国》研究报告和一些专家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到2000年约为40%,到21世纪二、三十年将达60%左右,到21世纪中叶将达70%以上。依据是:①从经济发展看,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势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将提前实现翻两番,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将是1980年的4.4倍,达到11838亿美元(1985年的比值),届时若按12.5亿人口计算,人均1584元(954美元)。 根据上述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达到这一水平,城市化水平即会达到40%以上。②从城镇人口增长看,198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0%,估计城镇人口(即城镇非农业人口+乡镇企业职工+少量城市近郊人口)为3.3亿。以1988年为基础按5%的速度持续增长(1980-1994年实际年均增长5.6%),估计200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增至5.2亿左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届时总人口达13亿为40%,总人口若控制在12.5亿为41.6%。这也就是说,到本世纪末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将超过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达到世界80年代城市化平均水平和拉美发展中国家50年代初期平均水平。
城市数量,“八五”期末将达640个左右, 据悉国务院最近决定从1995年起,今后每年批准设置城市20-25个,其中县改市20个左右、地级市3-5个。由此推测,到2000年我国城市数量将达750个左右, 估计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将由1994年的32个增加到40个左右,50 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将由1994年的42个增加到近60个。建制镇由1994 年的13000个增加到18000个左右。届时, 我国将成为世界上大城市和小城镇最多的国家。
从质的方面研究,我国城市化发展呈以下十个方面的态势:
1、在沿海、沿江和主要铁路干线上, 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经济联系和辐射力的城市群和城市。除目前已经形成的长江、珠江三角洲群,辽中南和山东半岛,京津唐等五大城市群外,将要形成的有厦门为中心的泉州、漳州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长沙为中心的湖南城市群等。此外,京广线、京沪线、哈大线和长江城市带也已经或正在形成。
2、随着城市经济区域的形成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一些名星城市脱颖而出。如由边陲小镇而成,已与我国原有大城市比肩的深圳市,由中小城市发展而来、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的无锡、苏州、江门、中山等市,以经济发展迅猛和城市建设及管理臻一流水平的张家港、威海市等。湖北省的仙桃、随州、潜江、天门等县级市的发展亦使本省一些地级市相形见绌。
3、小城镇(建制镇)的发展跃上新台阶。 随着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的迅猛发展,城乡户籍及迁移制度、住房制度的改革,90年代后期至下世纪初城镇化趋势将不断加强。它以培育区域增长中心、形成新的城镇经济区,增强集聚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内容,通过撤乡建镇,大力发展建制镇为途径来实现。
4、城市交通、通讯、供电、给排水和文化体育等基础建设, 将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5、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加大,并将成为城市的主要产业。以金融、 贸易、科技、信息、房地产、服务等构成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将成为今后城市经济成长的新特征。
6、各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正不断完善和成长,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城市产业体系的核心。
7、形成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经济体系, 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8、适应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 将逐步形成和完善以不同规模城市为中心的不同层次的行政区域。这对于加强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协调城乡关系,培育社会主义统一市场,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合理配置区域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9、愈来愈重视城市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是我国城市规划的新视角。
10、以外向化为主要途径的城市国际化趋势。目前,全国已有上海、广州、武汉、大连、成都等许多大城市都已经明确提出要建成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并努力从软、硬环境的营造上朝这一目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