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量管理的探讨论文_翟家强

关于计量管理的探讨论文_翟家强

天津市电子仪表实验所 天津 300210

摘要:计量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量学是关于测量理论和实践的科学,计量是一种利用科学手段正确反映客观事物“量”的信息的工作,它涉及测量理论、测量技术和测量实践等多个领域。现代计量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行业发展的探测器。

关键词:计量管理有效管理计量装置

1计量管理的概述

计量管理是指的国家质量监督行政机关通过专门计量管理机构来组织实施计量法律、法规,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管理和监督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组织制定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组织全国量值传递,依法监督管理全国计量器具;规范市场计量统表、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组织全国量值传递,依法监督管理全国计量器具;规范市场计量行为,组织计量仲裁检定;规范社会公正计量服务机构;承担有关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的具体业务工作的计量行政行为。

2计量管理包括哪些工作

a.建立计量器具周期校准/检定标准体系,IS09001:2000标准中监视和测量装置规定;“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问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记录校准或检定的依据”。可见,对于没有国际或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计量器具的周期校准/检定,组织必须首先建立适用的校准/检定规程或标准作为校准/检定的依据。因此,制定适宜的校准/检定标准、执行标准、不断完善和改进标准是搞好计量工作作的基础。

b.计量标准装置的管理,确保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使得这些计量标准装置能够完成对相应工作计量器具的周期校准/检定的任务。

c.计量的档案管理,计量数据统计与分析并以此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中计量工作满足标准的符合程度和管理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纠正并找出改进的机会。

d.对科研、生产、试验和交付检验过程使用的所有计量器具进行周期校准/检定,确保工作计量器具的状态处于校准/检定有效期内,测量精度满足科学试验测量/测试、生产过程工序产品性能测试、鉴定产品鉴定试验、交付产品出所检验的受控状态,为科研、生产和试验提供计量保证能力。

3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3.1计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对质检计量的监管力度不到位,虽然签署了相关协议,特别是对计量的监管力度不够,只重视检查数量,对被检验物品的质量和品种不够重视。计量管理者的意识薄弱是导致很多药害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3.2计量流程不规范

我国的质监部门,无论是质检水平还是计量能力上都处于较低水平。在管理上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与很大的差距。在计量管理能力上系统管理架构的普遍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产品质量走向国际市场的一大因因素。从整体看,产品计量的管理措施不具备可操作性,管理者没有意识到质检的重要性,因此忽略掉某些较为严重的环节。在执行工艺流程中很多开始全面优化管理流程。标准化的管理流程能够保证产品在质检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改善,但是计量的过程中擅自更改操作流程,导致质检质量不过关。

3.3计量误差大

目前,我国大多质检的管理手段均比较落后,特别是在检验过程结束后,会采取分抽样的方式进行检查,但却缺乏统一的、科学的、合理的科学质量控制标准。同时,计量质量风险评估数据不充分,目前,国内很多计量管理未充分考虑产品大生产中遇到的自身问题,从而导致在计量中发生偏离时缺少对试验数据进行评估。因此,质检部门应收集足够的生产数据,在出现这些偶发情况时充分利用经验、研发数据来评估产品的计量误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计量管理问题的有效控制

4.1提高质检意识,实行分层管理

质量授权人制度是以企业法定代表人为第一领导者和质量控制者,其承担并制定适宜的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和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管理委员会制定弹性的排班制度,其余的管理委员会成员进行二线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本部门的生产安全情况并及时反馈下层的想法,以做到共同努力的进行药品生产过程。

4.2规范计量流程

在我国,产品质检的目的是确保人们生产和生活安全的主要渠道。计量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产品的质量。首先应确分析确定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检标准,降低产品生产质量管理措施来减轻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为了确保检验结构工作的有效性,省级以上计量质检部门首先要结合具体需要,起草切实有效的技术可行性文件,对操作规程和各项计划进行能力验证及实验室比对,同时进行计量部门进行评审和考核工作,在审核期内开展相应的检验检测工作。另外,还要严格依照规定重新提出单项计量申请。其次是对计量器具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定,在实际工作中,一是依照国家对于计量器具的准确度、使用频率以及使用环境等制定相应的检定周期,定期对其进行检定;二是针对计量器具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做好合格供应商评价,验证对方是否拥有该设各项目的检定或校准资质。

4.3强化计量误差的控制标准

4.3.1明确计量环节的管理

为了保证计量的准确性,获得真实、全面、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必须对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不仅减少了检验检测中不合格报告的出现,也降低了质检的成本。对于隶属强制性检定的计量器具应该进行备案,结合计量器具各方面的因素,做出明确的文件规定后有效落实。对于一些精密度要求较高的计量器具应该进行周期检定,以减少计量结果的误差。

4.3.2确认检定证书

检定证书确认目的是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性、有效性、可靠性的有力手段。在拿到设备检定证书时要判定该设备是合格、还是只能作降级使用或上停用,然后取得修正值,以便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还能最大程度提高特种设备的使用效率。

4.3.3提高计量质量管理水平

在相应的管理规范中,计量的准确性需要依靠计量器具、管理控制以及检验等一些相关质检过程的重要环节。当前社会对一切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复杂,其计量管理的难度也在增加,监管部门应采用系统的、基于科学的决策方式来提高计量质量管理水平。计量管理的识别应作为质检管理的首要内容,采用多种管理工具能够定性或定量的评定产品质量的各种保障,通过质检质量风险的评估可以判断某些操作带来的误差和利益。通过误差的比较平衡对变更进行生产质量风险评估,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产品生产企业必须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及时发现潜在的质检风险。

5结语

计量工作的作用集中反映在保证产品质量上面,产品质量的优劣又集中反映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因而企业的计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素质的优劣。产品质量之优劣,经济效益之高低,物质消耗之多都是以一定的计量数据来描述的。计量工作在工业企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质量技术监督是工业生产质量方面的警察,它肩负着的是对人民负责的工作,是经济生产领域质量管理的把关者,所以我国质检工作人员不能忘记计量具有权威性、技术性、服务性、群众性的特点,所以计量工作的基石是群众、计量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群众。

参考文献

[1]唐涛涛,陈炼.《计测技术》[J].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三零四研究所,2015.

[2]记者杨蕾.努力提升计量发展水平更好发挥基础保障作用[N].中国质量报,2016,(2011-05-23).郭宏伟.

[3]计量监督现代社会管理的必然[J].中国防伪,2015,(04).

论文作者:翟家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关于计量管理的探讨论文_翟家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