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四新”技术逐渐被引入,尤其是大量的新型建筑技术和材料被研究和创新应用。建筑业的繁荣,生态技术和节能、环保材料在建筑设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现价段人们对身边能源节约、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因此对建筑新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质量和功能方而的要求。迅速发展的现代建筑技术和现代材料,需要我们去分析建筑新技术和新材料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拓宽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及创新。
关键词:建筑设计、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前言
建筑既是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一种艺术创作。建筑除了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以外,同时也是造型的艺术、空间的艺术、环境的艺术。建筑不仅是人本的人文的,更应该是生态的自然的。有机建筑理论提出建筑应该是自然的,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与人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建筑设计需要创新,它的根本是要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要体现建筑设计中功能形态与人文生态的统一原则。随着科技和信息的高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人自然、生态与环保卞题仍然是不可动摇的话题,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设计的原则要以人为本,最人限度地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使得建筑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而且不能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负而效应,使建筑和环境都达到可持续、和谐发展。
1 建筑设计中新技术的应用
1.1 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住宅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通过对这些清洁能得充分应用达到降低建筑能耗和环保的目的。首先用过对建筑进行合理的规划,能够很好利用太阳能,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例如,良好的住宅设计能够通过对太阳能的利用实现绿色技能的目标。较好的房屋朝向能够利用太阳能控制建筑内的日照环境,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提高舒适度,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提高小区的通风效果,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充分利用环境制造自然风,可以减少夏季降温的能源消耗。其次,在当今世界面临能源危机的时代,开发人类脚下巨大而诱人的深部能源-地热,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地热可用于很多方面,地热发电技术、地热制冷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地热供暖技术等等;其中地源热泵技术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地源热泵系统是从地温能源中取热,提升温度之后为建筑物供暖和供热,解决居民采暖和生活热水供应的问题。作为绿色清洁的新能源,地热资源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使用方便、节能环保等特点,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是不可多得的清洁能源。再次,可调节遮光窗帘技术也是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方面,常规的遮光窗帘是在传统窗帘基础上换装不透光或加厚面料,从而实现对光线的基本控制,实现遮光效果。可调节遮光窗帘即可满足遮光、防风的作用,还能通过电脑控制转换角度导风入室,自然环保,节能美观;可调节遮光窗帘产品简约洁净,方便实用,抗风防震,实现了无边缝、全遮光。
1.2 墙体保温技术
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时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设在内侧技术措施简单,但保温效果不如外侧。设在外侧可节省使用面积,但措施不当易产生开裂、渗水、脱落、耐久性减弱等问题。造价一般也高于内设置。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复合等方式。目前,外保温墙体主要有4中体系:粘贴固定方式薄抹灰外保温体系、机械固定方式外保温体系、挂板式外墙外保温体系、保温砌块外保温体系。针对不同的保温材料、不同的施工方法,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措施。
1.3 防火抗震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种高层建筑、大中型商业建筑、厂房不断涌现,对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为了在早期发现和通报火灾,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设施。
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规范和公安消防部门的有关法规,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方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抗震设计中没从概念设计,抗震验算及构造措施等三方面入手,在将抗震与消震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设计地震力与结构延性要求相互影响的双重设计指标和方法,直至进一步通过一些结构措施来减震,即减小结构上的地震作用使得及拿住在地震中有良好而经济的抗震性能是当代抗震设计规范发展的方向。
2 建筑设计中新材料的应用
建造技术和建筑设备的发展使建筑不再受到自然环境等客观事物的限制,朝向、水文、采光、通风、温湿度等均可调竹。新的建筑材料的应用使传统建筑的一些问题得以巧妙地解决,并提高了建筑的质量和环境。
2.1 保温材料方面
以往的保温层复合结构由于采用传统的保温材料,所以厚度较人,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外观上的问题:窗洞的加深,层间距的减少等等。而真空隔热板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它的厚度很薄,且碳排放量小。其外裹有金属和纸质的外壳,壳间形成真空,填充有多孔的纤维、泡沫塑料及压缩的硅酸盐。玻璃材料的保温技术也是生态建筑功能的关键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在这一领域陆续出现了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电敏感玻璃、调光玻璃、电磁波屏蔽玻璃等。设计者可将它们组合成复合的构造形式,来达到生态建筑的保温和采光要求。
2.2 在隔热方面
90年代国际上已采用一种透明绝热材料,简称TIM。它是一种透明的绝热塑料,可将TIM与外墙复合成透明隔热墙(Transparent Insu-lated Wall,简称TIW),TIW由保护玻璃、遮阳卷帘、TIM层、空气间层、吸热面层和结构墙体组成。TIM层做成透明蜂窝状,圆形的蜂窝状可最大限度地节约材料,蜂窝两侧粘有透明隔片,使蜂窝成密闭的透明孔,这样吸热面层不仅可以得到太阳辐射热,还可以得到TIM的反射能。TIM层在黑色吸热面外侧,在冬季可阻止吸热面向室外散热,在夏季可避免室外过多的热量进入室内。玻璃的遮阳卷帘可调节抵达墙面的太阳辐射量。
2.3 在通风方面
一种新研制的特殊窗框及其开合装置以其低成本、低技术含量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产品。外界空气从窗框的底部进入,再由顶部进入室内。从而避免过高的空气流动速度,不会产生令人不适的过高的气流感。窗框内置的噪声吸收板,可以同时防比冷凝水的侵入并过滤空气。整个结构作用的前提是,通过风和气体动力的有效作用而积形成足够的压力差。这种结构与普通窗户一样易于清洁。其最人的优点是,使用者可以通过总线系统及计算机掌握并控制不同通风条件下的能源消耗。
3 材料技术与结构技术的结合应用
数字技术时代下的建筑材料变得日益复杂和极人丰富,同时结构技术等的匕跃发展使得建筑空间造型不再受材料和结构的限制,从传统的木结构、石结构到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充气结构以及张拉、悬挂、壳、膜结构等新型技术的发展使建筑无论是在高度、跨度或者是先前未曾有过的地下生态建筑等方而都有了匕跃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使建筑师对建筑的设计手法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韵律、对称等基本手法。通过对强形体进行切割、解体,使建筑轻量化。
4 结语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追求和研发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建筑的设计中必然会逐步形成以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为设计核心的设计理念,形成有价值的设计方案,并整理成一整套系统的规范,建筑设计作为建筑实物形成的源头,响应国家节能环保概念,满足我国居民生活生产需要为出发点,以做好建筑物的安全、经济、科技、先进、实用、审美功能等全面综合考虑的设计思路,为我国的建筑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同时也我过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一力.智能建筑的功能与发展.《建筑》,1997(2)
[2]新建筑新技术新材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2004.
[3]建筑工程施工工艺与新技术、新标准应用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论文作者:赵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地热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结构论文; 新材料论文; 墙体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