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分析论文_杨先达,尹康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14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不断的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且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不容乐观的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尤为重要的就是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方向。本篇文章结合建筑设计中的具体情况,简要分析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价值,这对于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应用

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如既要符合建筑物周边的主客观环境,又要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审美需求等。关于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结合建筑物的自身性能和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充分应用科学合理的建筑技术,制定一套具体规范的管理方案和操作流程,结合相关参数进行一一设计。与此同时,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结合主客观环境,采用传统的建筑技术手段,在满足人们审美追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改进建筑技术,创造符合生态需求的建筑要求。

一、生态建筑概况

(一)生态建筑的产生

在1960年左右,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保罗·索勒将生态学和建筑学进行有机结合,“生态建筑学”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杰出的建筑师麦克哈格著作《设计结合自然》的出版,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全面形成。随着生态建筑学的产生,人们对建筑物和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生态建筑物设计的落脚点放在生态学原理的专业理论。18世纪80年代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能源危机,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人们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许多专业人士相继开始投入对建筑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等的研究。

(二)生态建筑概念

生态建筑就是结合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地形特点、周边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充分应用生态学和建筑学的专业理论,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手段,对建筑物设计进行合理组织安排,使建筑物和环境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生态建筑设计要坚持生态学为主的基本原则,创建一套具体规范的建筑规划方案和操作细则。同时,生态建筑的构建、规划和管理要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满足人们的住宅需求、审美需求和娱乐需求等。生态建筑设计既有节能减排、美化环境、改善质量的多种好处,又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长远目标。

二、生态建筑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如今,生态建筑在我国已经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初步形成了关于生态建筑的运行理念和操作方案,且在生态建筑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生态建筑设计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再充分应用建筑物的理论,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建筑物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个性需求,但在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的同时,也要主要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遵循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人与自然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在施工时要减低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力度。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要规避自己的举止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二)创建自然和谐的审美空间

在生态建筑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借助于温辽建筑的优势,在建筑物的空间搭配上,要创建出自然和谐的审美空间。生态建筑既要彰显出自然之美,又要体现出人文关怀,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另外,在对公共建筑物的设计上,也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就需要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合理采用建筑材料,尽量选取绿色环保、安全无毒或低毒和性能较佳的材料。需要注意的是,还需要实现材料的节能效果,选取能耗低、合理有效的节能产品,让人更加亲近自然,减少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在生态建筑设计生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人们的使用感受和审美需求。

(三)合理应用新能源

在生态建筑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合理应用新能源,是工作的重点。比如,可以借助于采取蓄热等错发降低能耗量,加强对新能源的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还要应用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能源的破坏力度。与此同时,生态建筑的设计工作,也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结合太阳能和风能的形成机制和运动规律,更好地服务生态建筑的设计。

二、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

(一)植被设计

在生态建筑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可合理应用植被设计的方法,增加绿化带的面积和范围,让城市更加富有自然之美,为人们创造更加美丽和谐的环境。合理地进行植被设计,注重对建筑物层次感和空间感的设计,将多个植被进行组合,创造出闭合、开放或半开放的空间。结合植被的不同特征,如色彩、高度、特点等,将植被设计充分融入到生态建筑物中;可结合施工场地的周边环境,将植被交叉搭配,如将参天松、杨树、灌木营造成自然景观,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让人充分享受自然之美。

(二)做好对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绿化建设工作

随着城市现代建设进程的加快,可持续发展观念也在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建筑物除了基本的居住需求外,也提出了更多的生态需求,这也就要将城市的绿化建设工作提上日程,为人们创造个性化、审美化和生态化有机结合的生活空间。与此同时,关于建筑物周边环境的绿化建设工作,要深入增强人们的绿化观念。比如,在建筑物的墙体下方,种植爬山虎这种植物,既能实现夏季降温将降热的效果,还可以在居民住宅楼上合理应用蓄水池,在埋入蓄水池后,在上方种植一些花草树木,既为人们创造出了美化后的自然环境,又为人们创建了舒适的生活空间。总之,做好对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绿化建设工作,既能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实现经济效益,又能创造富有自然美的环境,实现生态效益(如图所示)。

图示:城市绿化建设

(三)合理应用新能源和新技术

在生态建筑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合理应用新能源和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更快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比如,关于居民住宅楼的房屋设计,可应用窗户集热板系统实现节能效果。窗户集热板系统主要是由玻璃盒子单元、集热板、蓄热层、风扇和空气导管等组成。在玻璃盒子单元中,太阳能借助于及热板的条件下,将空气当做媒介,实现太阳能到热能的转变,采用风扇来转动进行加热后的空气,最后通过空气导管的作用,保证集热单元到蓄热单元的正常流入。在这各过程中就使用到了新材料,这种新材料就是透明热阻(TIM),透明热阻这种新材料实际是绝热塑料,这种新材料和建筑物外围墙体形成一种透明化的隔热强,以此来达到隔热效果的实现。如今,多种新型玻璃材料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和大力普及,如吸热玻璃、调光玻璃等。

(四)不断创新和改进低碳建筑技术

生态建筑设计中,就要融入低碳理念,在应用先进的建筑技术。低碳建筑技术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如外墙、门窗等。对此,就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低碳建筑技术,如节能减排技术和新能源的利用。其中,在新能源的利用上,主要有太阳能热水器、光电外墙板和光电天窗等。

结束语:

随着当前我国人口的极剧加重,再加上我们面临着各种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遵循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采用先进的生态建筑技术,获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这对于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作者:杨先达,尹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分析论文_杨先达,尹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