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消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什么是金融消费
金融消费应当是在人们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狭义的金融消费是指享有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广义的金融消费是指除享有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外,还包括购买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商品。概括地说,金融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消费的需求,享受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购买金融机构提供的商品的行为。
二 金融消费与金融投资的区别
金融消费是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狭义的金融消费与金融投资不同之处在于:(1)金融消费概括地说是享有或占有金融服务,占有或享有金融服务的过程,也就是金融消费的过程。金融消费与金融服务结合在一起,没有时间、空间界限。而金融投资与享有或占有金融服务不完全结合在一起,金融服务在金融投资中起媒介作用,存在时间、空间界限。(2)金融消费需要付出,不求得额外的回报,金融投资要求得到额外的回报,求得回报是行为的初衷。由于初衷不同,同一行为可以解释为金融消费,也可以解释为金融投资。比如向银行存款,如果这一行为的初衷是为了求得增值(吃利息),则是金融投资行为;如果这一行为的初衷是为了求得安全,则是金融消费。(3)金融消费既能产生于自然人又能产生于法人,但不会产生于“经济人”。经济人追求效益最大化,它热衷于金融投资。但现实中,自然人和法人又可能是“经济人”,这样他们既有金融消费行为,也有金融投资行为。(4)一般说来,金融消费不存在风险,而金融投资存在着风险。(5)无论是金融消费还是金融投资,当事者的行为都要与金融机构之间发生契约关系,但二者的契约关系的性质不同:金融消费发生的契约关系是承诺提供服务与享有或占有服务的关系;金融投资发生的契约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以上五点区别表明:金融消费有别于金融投资,金融消费是社会成员实现金融需要,享有或占有金融服务的一种行为。从广义的金融消费来说,金融消费与金融投资似乎难以区分,因为一般地说购买金融商品也是一种投资行为,但这里也有一个理论界限,即购买的是一般的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金融商品,还是特定的金融商品,银行提供的产品,其中一部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公共产品对于人们经济生活具有经常性和连续性,因而购买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性质,如购买信用卡。
三 金融消费的权利有哪些
概括地说,人们应当拥有:(1)消费的选择权,即能够自主地、自由地确定要不要金融消费、在什么时间点进行金融消费、采取什么方式进行金融消费,换句话说,金融消费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不合理干预和强制;(2)获得信息权,即在金融消费中,享有获得与金融相关的知识、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规定等权利,比如在金融机构存款有没有利息、多高利息、利息如何计算,开户、转账的手续如何办?日常的收付、损害情况等,所有这些金融机构不仅有主动提供的义务,而且要真实、透明;(3)平等交易权,即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往来,必须遵循公正、公平、诚信的原则,这种往来是一种契约关系(不论有形,还是无形)在契约关系中不得制定规避义务和违反公正的条款,不得强制消费者接受他不愿意接受的服务(比如存款必须保留多少余额,贷款必须存到我这里);(4)保密的权利,即保证消费者的金融资产不被泄露、不被侵犯;(5)求偿求助的权利,如果金融消费者的金融资产被泄露、被侵犯,消费者有权要求对方赔偿,有权请求法律援助,比如存款被冒领、信用卡失密、贷款被挪用、股票被低价变卖等,都是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
四 金融机构怎样适应金融消费的需求
金融机构适应金融消费的需求,有许多工作要做。这里有一个前提,即思想观念的转变。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银行是为国家积累资金的,银行的职能是融通资金,促进经济的发展,银行要求为推动改革开放服务。(在过去的一些宣传报道中,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误导,如银行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扭亏为盈,银行要推动扩大内需等)就是没有强调银行要为人们的经济生活服务,银行要引导人们科学地、合理地金融消费,这不是银行固有的偏好,而是我们这种制度、这种体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所以适应金融消费需求首先要消除固有的思想束缚,转变思想观念,这是一个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做的工作有:
1.要帮助人们理智地金融消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金融消费常常“跟着感觉走”,跟着广告走,跟着时尚走,跟着他人走,比如“听人说买投资有分红保险划算,就赶着买”,“利率要下调,买开放式投资基金划算,就赶着买”,“按揭贷款划得来,就赶着贷款”等等。至于什么是“投资分红保险”,什么是“开放式投资基金”、“按揭贷款”怎么回事,根本都未弄懂,这是非理智的金融消费。
所以,我们金融机构不仅要宣传自己的产品,而且要帮助人们掌握金融知识,权衡利弊。有一个经典故事,说外国老太太年轻时超前消费,贷款买房,贷款了,房子住了,生活质量提高了,现在自己已享受晚年了;而中国老太太年轻时金融意识不强,不知道贷款超前消费,一辈子省吃俭用,积蓄了一笔钱,最终也买了房子,可自己也风烛残年了,无缘享受。这个故事一半是鼓吹贷款超前消费,一半是嘲弄中国人金融意识落后。问题是:是否凡是超前贷款消费都是合理的?其实,并非如此。贷款超前消费是有条件的:不仅要讲信用,有条件取得银行贷款,而且要有能力归还银行贷款。在当前,我国人们的收入是有差距的,收入多少的阶层,才有条件享受贷款超前消费?应当说不是富裕阶层,也不是低收入阶层,而是中等收入的阶层。如果一个普通职工四口之家上有老下有小,月收入只有一两千元,休想贷款消费,因为贷款消费是要每月从收入中扣除本息的。这样说来只有三五千收入的家庭,才有条件贷款消费。所以,银行为人们的金融消费服务,必须为他们精打细算。
2.要帮助人们比较选择。现在金融市场上金融商品逐渐增多,有股票,有债券,有保险,有各种基金,有外汇,有黄金,有各种收藏品,有各种结算方式。各种金融商品和各种金融服务,不仅有特定的知识含量,而且有各自收益、风险,有的懂,有的不懂,这就要帮助他们了解、掌握。只有掌握了解了,才能比较,只有比较才能增进收益,回避风险。从金融机构来说,在宣传、报道金融商品的性能、知识、收益、风险时,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夸大其辞,更不能弄虚作假,欺骗别人。
3.要帮助不同类型的人们设计生活,替他们理财。现在人们的收入在增加,需求在变化,不同收入形成了不同的阶层,不同收入的阶层金融消费的客观需求是不一样的,要善于发现和分析不同阶层的金融消费需求,配备必要的力量帮助他们理财。我看有到一篇关于日本三井住友银行的报道,报道说,三井住友银行把顾客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级企业家,这类人不仅钱多,而且拥有大量股票,可以说是百万、千万、亿万富翁,其资产价值随股价变化,波动很大,他们最需要的是,现在手里的钱怎么投资,股市的行情怎么预测?对这部分人,三井住友银行专门按排了30名当过分店长的专业人才担任他们的“个人银行家”,替他们理财权衡利弊得失。第二类是普通企业家,包括律师和医生,他们属于高收入,他们的金融需求是求得现有资产增值。对这部分人,三井住友银行专门安排了900名银行职员为他们担任“金融咨询家”,为他们的资产求得增值,当参谋,出主意。第三类是广大工薪阶层,他们属于中等收入阶层,其金融需求是货币收入安排和金融资产保值。对这部分人,三井住友银行专门安排了1200名公司职员为他们担任“生活计划咨询师”,为他们设计生活,求得资产保值。
日本三井住友银行的做法,属于“公司理财”的范围,已超出了家庭个人的金融消费,这种做法的精神是可取的,即掌握不同阶层人们的不同金融需求,针对不同的金融需求,提供不同金融服务,而且专门安排“专业队伍”。
4.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为顾客提供周全的服务。现代国外的商业银行都提供“金融服务”,走进银行如同走进一家“超级市场”,能够享受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形成这种状况的因素:一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二是市场竞争,要求低成本,高效益,必须讲求规范经济,范围经济。中国怎么走,当然要讨论。对家庭个人金融消费来说,必须讲求效率、安全,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节省他们的时间、空间,如银行代收水电费、电话费,广泛推广信用卡,提供信用保证,提供安全保险箱等,所有这些,都是群众欢迎的。
五 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消费要不要收费
今年3月上海花旗银行开业,规定外汇存款每月平均余额不足5000美元,每月要收取6美元的服务费,或50元人民币。4月18日汇丰北京银行开业规定,低于2000美元的存款,每半年收取20美元的服务费,每笔外币现金提款,要收取提款额0.25%的手续费,最低5美元。这样的规定,道理很简单,我为你服务付出了劳动,占用了金融资源,你应当付费。同时非常明确,外资银行要嫌钱,要讲规模经济、小额存款不经济照样花人力物力,占用了我的金融资源。这样的规定也非常清楚,即不欢迎小客户,欢迎的是“大款”。
对外资银行这一举措,在国内外引起了一场风波。因为它打破长期以来免费享受银行服务的惯例,不少人接受不了,如果要收费就不向银行存款。有人为此状告花旗银行(上海光明律师事务所的吴卫明)说花旗银行对5000美元以下的存户收费,是歧视小储户,违背商业银行法。其实,法律是人制定的,现在商业银行没有规定可以修改,再说收费不收费是企业内部经营策略,商业银行法管不着。
外资银行对小额存款收费,提现金收费,对国内银行是个挑战,收也难,不收也难。如果要收,存款客户减少,现金外流;如果不收,同样占用银行资源。效益哪里来?据招商银行的同志给我讲,现在银行开的户有1/3是死户。小额户的余额只有几毛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对于收费不收费的问题,我的看法是一种经营策略,取决于经营主体的选择,同一个经营主体在不同的环境下,也许收费,也许不收费。从讲求效益的角度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势在必行,市场经济分散决策优胜劣汰,这一原则体现在商业银行经营策略上了。对大客户优待,提供优质服务,要小客户靠边,付出成本,这是所有金融企业的做法。现在不仅是收费或不收费,而且在服务上也区别对待。花旗银行浦西支行营业厅分为两层:一楼是理财咨询,设有“贵宾服务间”;二楼是现金柜台,存取现金到二楼。(这与我国截然相反。我国银行一般都把现金柜台面向大门,以方便储户)。为什么要这样摆布?花旗银行认为,现金的存取不是银行的主业,多元化的投资理财着力培养市场才是市场的定位。这样的安排,那些只想存款取款的客户只好爬二楼,而那些有足够的财力进行投资理财的,才能享受面对面的服务,还可以进“贵宾室”,享受优质服务。这样的设置还有一个道理,即强化个性服务,淡化一般服务。
有人认为,从道理上讲,收费是正确的,问题在于时机成不成熟?业内人士认为,条件不成熟:一是人均收入低;二是市场利率未自由化;三是人口多,家庭个人对银行的选择余地小;四是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商品不丰富,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范围不大。所以,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金融机构在经营中有一个市场定位,家庭个人在金融消费中也有个市场定位的问题。同时,产生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金融制度怎么安排,金融机构怎么设法去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