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传染病医院;院内感染控制;医学流线;公共卫生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手段和技术的进步,我们一度以为我们建立了强大的医疗防护体系,远离病毒,可事实告诉我们传染病从未离我们远去。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首先传播,目前疫情仍在继续,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可见传染病一直在我们身边,并不断的有新的病毒出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隔离、救治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而传染病医院的建设又是这一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病毒隔离的最后防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传染病的特点及防范措施
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传染病具有三要素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根据传染病的特点及要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管理传染源,对病人隔离观察救治,对于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者要检疫、隔离观察,做好预防措施。
(2)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分为空气传播,接触性传播,体液、血液传播等传播途径采取不同的隔离措施和防护等级,利用技术手段切断昆虫等动物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发现时,要尽快确定传染源,对其进行隔离,对所在场所进行消毒,以保护易感人群,避免大范围传播。
结合传染病的特点和防范措施,在传染病医院的设计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传染病人分类,确定不同的隔离措施和级别,避免感染扩散。。
2、传染病医院的设计原则
(1)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强化传染病医院的卫生安全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现代化的建筑也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在传染病医院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智能化的控制,智慧医疗以实现远程探视及诊断,利用现代化的空气调节等设备设施,使患者处于负压区,减少医护人员与病原体的直接接触,强化医院的卫生安全。
(2)从医院整体布局到各个医疗部分分区统一考虑
传染病医院隔绝病原体的主要措施就是隔离,从传染病医院的选址开始就要考虑与城市的隔离,与周边环境保持足够的卫生安全距离,院区内部各诊疗单元,要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类型,做到患患分离,形成一个完整的分区体系,总体上要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在各个诊疗单元内部根据三区三线的原则再次细分,以保证工作人员绝对的安全。
(3)创建完整的医院物流、人流体系,协调统一
传染病医院的人流和物流要依据洁、污原则,进行严格的划分,形成完整的人、物流线体系,对于水平和竖向交通体系要整体考虑,保持连贯避免相互交叉,实现物理隔离。
(4)权衡医院各区防护方式的力度和深度
按照不同分区要求,运用不同的防护方式,同时考虑到经济性原则,根据不同的传染病类型,采取不同的防护力度和深度,做到局限污染区,就地消毒;控制中间区,少受污染;保护清洁区不受污染。
(5)结合患者的心里特点强化人性设计
传染病患者的心里比一般性患者更复杂,他们有自卑、悲观心理,会感到孤独和恐惧,有被限制的心里没有安全感,也会产生逆反无所谓的心里,结合传染病患者的心里特点,在空间及设施上应体现更多的人性化设计,给患者以慰藉。
3、传染病医院的设计方法
3.1 项目概况
凉山州重大疾病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以下简称救治中心)(图1),是凉山州最大的传染病医院,负责全州的传染病收治工作,为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保障。本项目位于四川省西昌市,总用地面积113亩,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规划总床位500床,分为生活区和医疗区(图2),医疗区又分为行政区,门诊医技区和住院区,规划设计按照以下的思路进行。
图1:凉山州重大疾病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效果图
图2:总体分区图
3.2 隔离的思路应贯穿设计始终
世界各地处理传染病的经验证明,物理隔离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在传染病医院的设计中,隔离的理念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隔离措施按照三区三线的原则来对院内分区及动线分流。
(1)与城市隔离,在救治中心的设计中,从选址开始就考虑了与城市的隔离,选址位于城市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与主城区之间有座山相区隔,同时基地靠近北环路,保证有便捷的交通,远离水源地,保证不会对水体污染。
(2)与周边环境隔离,为了保证周边环境卫生安全,在医院医疗区与城市道路及周边地块之间设置了20米的绿化隔离带,并利用地形高差形成跌落式景观设计,塑造良好的景观环境,给患者以环境疗愈。
(3)工作区域隔离,在救治中心总体布局上(图3),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同时考虑风向的因素,救治中心上风向为行政办公区,中间区是门急诊区,下风向是住院区,各区之间保证20米以上的卫生安全距离,医疗区内按照传染病三级响应机制原则(图4),可分区隔离,当小规模疫情爆发时可启动一级响应,将呼吸科楼隔离,其他区域正常运营;二级响应机制启动时,可以将病区隔离三级响应机制启动时,整个医疗区隔离以烈性传染病收治为主。按照洁污分流的原则,整个院区设置三个出入口,一个清洁区出入口,一个患者出入口,一个专用的污物出口,并在院区划分出医护人员、清洁物品供应动线,患者动线和污物动线,避免交叉。
(4)医患隔离,在各医疗区内部,又将医护生活区、医护工作区和诊疗区、救治区相隔离。将呼吸道疾病住院区独立设置,并分为普通呼吸科病房和负压隔离病房。医护人员从清洁区进入半污染区要经过卫生通过并更换隔离衣后才会与患者接触,保护医护人员安全。
(5)设施隔离,将生活水池、制冷机房、配电房等设备机房放于清洁区,免受污染;负压吸引、污水处理、医疗废弃物暂存等用房设置在污染区,负压吸引真空泵房应保证室内封闭,气体排放经消毒处理过滤后高空排放,通过物理空间上的隔离,保证清洁区不受污染,避免病原体扩散传播,就地消毒处理。
3.3 细分诊疗流程,科学分区
按照传染病分类,将门诊区划分为,呼吸道门诊、肠道门诊、艾滋病门诊、肝炎门诊等分科门诊,每个诊疗单元内部又划分三区,分别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诊疗单元之间通过天井区隔,并设有专用医护电梯和医护通道。肠道门诊患者设有独立的出入口,并设有患者独立厕所。将呼吸道门诊与呼吸科病房设置在一起,建立呼吸科楼,将呼吸科、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隔离,呼吸科门诊设有患者确诊通道,当发现烈性传染病病例时,患者可直接经专用电梯送到顶楼的负压隔离病房,使患者的行动路线最短,避免病原扩散。呼吸楼配有独立的医技检查及手术区,在重大疫情发生时可独立成区,与其他区域隔离。
病区划分(图5),将呼吸道疾病住院区独立设置,其他接触性传播,体液传播等患者分层设置,并将消化道传染病房设置在病房楼底层,卫生间等污水管道独立设置,避免对其他病区污染。每个病区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在各区之间设有缓冲间,保证各区之间的气流梯度是由清洁区向半污染区,污染区保持正压。在污染区设有污物间,将污物用专用垃圾袋双层密封,口部加鹅颈式密闭夹,通过专用的污物电梯运出,保证污物不走回头路。医护工作人员由清洁区进入半污染区要经过卫生通过,更换隔离衣,从污染区回到半污染区要洗手,保持手卫生,由半污染区回到清洁区要经过沐浴更衣,使半污染区少受污染,清洁区不受污染。
图5:洁污分区及流线图
3.4 构建立体的洁污流线体系
救治中心在洁、污流线的规划上将水平和垂直流线统一考虑,形成立体的洁、污流线体系,保证物品流动由洁向污,污物单项流动。在门诊医技楼、住院楼分别设有清洁电梯,在各层平面均设有清洁走廊,保证工作人员和清洁物品运送通道独立,减少工作人员与患者的不必要接触;在各栋楼里也分别设有专用的污物通道并与污梯相连,在水平上保证污物沿单向流运送,不走回头路,在地下建有专用的污物通道,使污物流线与其他流线不交叉,避免污染其他区域。设有专用的患者电梯,并分设入院及出院电梯厅,使入院患者和出院患者不交叉。
3.5 污染废水,医疗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
考虑到传染病患者排泄物的传染性,救治中心在污染区设有专用的污水处理设施,满足二级生化处理要求,经高浓度氯水处理消毒后排出。在地下设有专用的医疗废弃物储存空间,医疗废弃物储存间室内要封闭,设有消毒设施,气体需经消毒过滤后高空排放,医疗废弃物由专车运送到医疗废弃物专业处置中心处置,若城市无集中医疗废弃物处置点,在医疗区内部,下风向处应设焚烧炉,就地销毁。
3.6 通风空调、智能化系统、现代物流系统的应用
气流组织是传染病医院设计中重要的一环,气流组织应从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将空气中的传染性颗粒减少到一定水平,以确保病区中不会交叉感染, 控制进气口和排气口的数量,隔离区的排风应当设置在管路末端,排风系统的排风口不应临近人员活动场所,排气宜高空排放,排风系统的排出口、污水通气管与送风系统取风口不宜设置在建筑同一侧,并应保持安全距离。在不同分区中保持不同的气压,以满足不同临床科室中有序的气流组织模式,用大风量稀释传染性颗粒,在排气口设置高效过滤器,使空气经过过滤后排出,避免病原体随空气扩散。
智能化系统应用,医疗智能化需要实现医院的数字化,通过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建立一个医院信息交换与应用平台、数据仓库,各类外部系统综合接口,从而更高效、便捷、准确的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设置远程诊疗、查房及远程探视系统,尽量减少与患者的直接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现代物流系统的应用,使物品、药品的运送由轨道小车或物流机器人运送,减少工作人员流动,避免交叉。物品在不同分区间的传递通过互锁式传递箱传递,减少不同分区间的空气连通,避免病原体扩散。
3.7 创建人性化的疗愈环境
在患者出入的主要出入口均采用无高差设计,设有清晰统一的三级标识系统,在色彩、字体、样式上统一设计,挂在易于辨识的位置,指引清晰明确,避免患者迂回往返。装修风格上公共区域简洁大气,色彩明亮。
4、结束语
传染病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各部门紧密配合、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凉山州的重大疫情救治指挥中心和相应的办公室也设置在院区的清洁区内,加强与疾控中心的合作,在重大疫情爆发时,以加强相互沟通,追踪传染病患者的跟进工作。传染病无情人有情,随着医疗技术手段的进步,防护设施的完善,我相信在未来我们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将病毒锁死在一定空间内,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加快患者的救治。
参考文献:
[1].北京地坛医院迁建工程[J].黄锡璆、郭春雷、潘迪、赵一沣.中国勘察设计.2010(06)
[2].循征设计重在实践检验[J].黄锡璆.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6(10)
[3].医院规划新思路—基于使用者健康程度的功能分区[J].余海燕、宋日升.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6(08)
[4].传染病医院设计探讨[J].王紫印.建筑与装饰.2019(02)
论文作者:朱大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传染病论文; 污染区论文; 医院论文; 患者论文; 医疗论文; 污物论文; 清洁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