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人民医院普外三科 四川 简阳 641400)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采用两种不同血流阻断方式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操作过程中实施Pringle 入肝血流阻断;研究组操作过程中实施改良区域性半肝阻断。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仅有1例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5例;手术总有效率达到94.4%,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操作过程中实施改良区域性半肝阻断,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控制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使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改良区域性半肝阻断;Pringle 入肝血流阻断
【中图分类号】R6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117-02
目前随着相关技术和仪器设备的不断成熟,腹腔镜肝切除手术已经经历了从不规则切除、规则性肝叶切除,到“精准肝切除”的发展阶段。腹腔镜左半肝切除已经在临床上被广泛的应用于对肝脏良恶性肿瘤及肝胆管结石等相关疾病的治疗过程中[1]。本文对比研究采用两种不同血流阻断方式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7例;年龄46~69岁,平均53.7±6.5岁;肝脏肿瘤患者11例,肝胆结石患者2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1~8个月,平均3.2±0.6个月;研究组中男性31例,女性5例;年龄43~68岁,平均53.5±6.7岁;肝脏肿瘤患者13例,肝胆结石患者23例;发病至手术时间1~8个月,平均3.1±0.4个月。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接受气管内麻醉,选择头高脚低平卧分腿位,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状态,气腹的压力水平控制在12-14mmHg之间。采用常规五孔法进行操作,在脐下做观察孔,其余各孔主要围绕病变部位,以扇形状态分布,解剖左Glisson's鞘的操作孔应该位于左锁骨中线肋缘下的位置,断肝操作孔应该位于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右侧3cm左右的位置。在操作开始前需要利用增强CT血管重建技术,对肝动脉或门静脉异常走形情况进行判断,如右肝动脉或门脉右支的发源位置在左肝动脉、门脉左支,则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剖至分叉口以上的位置,从而实施血管阻断。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对胆囊进行切除。对照组操作过程中实施Pringle 入肝血流阻断;研究组操作过程中实施改良区域性半肝阻断。
1.3 观察指标
(1)术中出血量;(2)术后住院时间;(3)术后并发症情况;(4)手术总有效率。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肝脏病变症状消失,术后未出现任何相关并发症;有效:肝脏病变症状减轻,术后未出现或出现程度轻微并发症;无效:肝脏病变症状没有减轻,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2]。
1.5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中出血量
对照组(188.35±14.71)mL,研究组(160.37±12.6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住院时间
对照组(13.65±2.74)d,研究组(9.38±0.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术后并发症
对照组5例,研究组1例,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9%和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总有效率
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讨论
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过程中实施半肝血流阻断技术,可以使手术对患者机体所造成的创伤程度减轻,对残肝功能所造成的损伤小,术后肝功能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且基本不会出现任何并发症,对于在手术前肝功能检查结果不是十分理想,或合并肝硬化的患者,该方法属于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术式,与“精准肝切除”的理念完全相符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3、4]。在本次研究中,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治疗操作过程中实施改良区域性半肝阻断的研究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4.4%,高于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治疗操作过程中实施Pringle 入肝血流阻断的对照组患者的80.6%,且研究组患者仅有1例术后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的5例,上述研究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充分说明,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治疗操作过程中实施改良区域性半肝阻断的优势性和安全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综上,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操作过程中实施改良区域性半肝阻断,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控制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使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黄长文,李光明,邹书兵,等.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疗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7(2):152-154.
[2]范应方,向飞,蔡伟,等.三维腹腔镜Glisson 鞘内血管离断法解剖性肝切除术的临床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6,8(3):191-195.
[3]张悦,陈学敏,孙冬林,等.经肝门板半肝阻断技术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中的应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0(11):866-867.
[4]原春辉,修典荣,马朝来,等.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肿瘤[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9(12):845-847.
论文作者:王强,张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术后论文; 腹腔镜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过程中论文; 操作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