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
摘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设工程质量是社会民生质量的标尺,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及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但近年来房屋质量方面的投诉呈上升趋势。在质量监管体制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升民生质量,必须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加大质量监督力度。
关键词:建设工程 质量管理 监督措施
1 引言
目前建筑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建设工程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而工程质量的保证是取决于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的手段和力度,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及其有效性对工程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提高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水平,强化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才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并且也提高了建筑企业的质量监督水平,为建筑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建筑企业快速的向前发展。
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配套法律法规需要完善
我国目前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现行法律规范虽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招标代理单位等建筑领域各方主体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但相关法律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实施细则。同时建筑领域各方主体执行法律条文的过程中,往往因为赶工期,片面追求效益而忽视质量。例如,一些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承包商在低于成本价或无利的情况取得工程项目,必然要牺牲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以谋取利益。
2.2 建筑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行业,建筑监理的责任是比较大的,建筑监理队伍需要的都是技术精英。然而,我国建筑监理制度所面临的问题是比较多的,有如下的几点:第一,监理队伍常常是未能够获取一定的执业资格证书或者是专业不对口的;第二,监理企业的管理方式不够先进,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难以激发监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第三,缺少建筑监理的人才,尤其是缺少不但会管理而且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第四,监理企业的监督不到位,这不利于体现建筑监理的作用;第五,建筑监理的收费不合理,这不利于建筑监理行业的发展。
2.3 质量监管模式较为单一
目前,很多质量监督部门,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管时,采用“固定频率、固定企业”的双固定模式进行监管,即固定监督人员对固定项目进行监管。这种监督模式易产生“视觉疲劳”、“熟人”现象,对所监督项目发现的问题,易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能够公平、公正的开展质量监督执法工作。容易忽视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隐患,给监管工作带来不稳定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施工企业人员普遍素质低
施工企业人员普遍素质偏低、责任心不强、施工人员存在流动性大、责任界线划分不清等问题都是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还有某些工程施工队伍专业水平不高、施工经验不足,大包大揽一些力所不能及的项目再盲目转包等。
3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与对策
3.1 建立健全质量监督告知制度
在今后的质量监督工作中应提高执法透明度,真正实现监督工作转变为“阳光监督”,应保证各参加方在开始时则享有知情权,并充分了解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内容和手段便于充分调动各方执行自查自纠、自我约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对问题工程则除进行必要惩罚外,尚应通过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途径定期向社会发布工程质量信息公告和公示,通过该种方式来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
3.2 加强信息化建设
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建设市场发展需求,因而在此基础上施工单位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建构信息化网络环境,即通过网络平台的操控对工程质量实时监督、检测,从而提升整体工程施工水平。此外,基于信息化建设背景下,要求施工单位应坚守“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施工原则,并注重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仪器,且提高监督管理技术、装备,继而在此基础上及时发现施工阶段存在的质量问题,对其进行有效处理。
3.3 从工程全过程落实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早在工程的设计阶段,就应该落实质量监管机制,要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和竣工阶段等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设计阶段要考虑施工工艺,施工阶段要紧扣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目标,验收阶段要落实质量管理目标,竣工阶段要注意质量维护保养措施等等,从建筑工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建立详尽的质量监管机制和措施,就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工程。
3.4 培养专业的施工质量管理工程师
要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以人为本是最可靠的措施之一,为此,必须要培养专业的质量管理工程师,他们除了要具备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素质和知识外,必须要对施工工艺、施工器械、施工质量管理等各方面都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同时直接对质量经理负责,通报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问题。
4 结 语
总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基本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建设工程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热点,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还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所以我们要加强相关管理部门规范的管理,加强项目管理工作,提高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的全面素质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苗向兵.谈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J].科技传播,2010(07)
[2]廖品槐.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
[3]邵发扬.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4
[4]赵玉成.论述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监理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5]钟家荣.加强建筑施工过程监理———提高工程质量[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
论文作者:袁晓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阶段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