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的政治动员令——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员令论文,反腐倡廉论文,会上论文,纪委论文,在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全面分析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和任务。这一讲话是新世纪新阶段新一届党中央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政治动员令,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党风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对一个执政党来说,如果经济建设长期搞不上去,人民群众的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迟早会丧失执政地位。但也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就万事大吉了。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政党在执政过程中虽然把经济搞上去了,但如果自身腐败问题严重而又无力克服,导致社会风气败坏,最终也会丧失民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谓“得众者得国,失众者失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现阶段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有所滋长,而一些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跌入了腐败的泥坑。二是我国社会正处在深刻变革之中,体制改革正在深化,管理机制还不完善不健全,使一些腐败分子可以利用其中的漏洞牟取私利。三是民主法制特别是制约监督机制还不完善不健全,对权力的行使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督。四是反腐倡廉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对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没有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力度不够,反腐败的任务没有真正落实。
胡锦涛同志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特别是近13年来我们党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六条基本经验,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二)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继续下大气力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倡廉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更好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服务。把握住这个总体要求,就不会在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从而引导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完成的五项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依纪依法严厉打击腐败分子;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以党风建设带动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五项主要任务,是上述总体要求的具体化,是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提出来的,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各级党委要增强责任感,加强领导,自觉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神圣职责。其一,各级党委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工作的整体格局中,通盘考虑,统一部署;及时掌握和认真分析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思路、目标和任务,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好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腐败现象产生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和掌握改进工作的新办法新措施。其二,要坚持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动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格局。各级党委要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把各种力量调动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运转起来,营造齐心协力反腐败的良好局面。其三,各级党委要加强对纪律检查工作的领导,支持纪委全面履行职责。各级纪律检查机关是党的监督机关,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各级纪委要从整体上把握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和任务,通过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纯洁党的组织和队伍,保证党的队伍坚强有力。
(三)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方向、任务都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
首先,要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全面领会,抓住要义,明确任务。通过学习,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主要是:围绕一个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坚持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改革的新领域,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突出一个重点——进一步加大标本兼治的工作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意识;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依法行政,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蔓延的条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加强内部管理,堵塞各种漏洞,实现关口前移;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坚决惩处腐败分子。达到一个目标——通过五年左右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明显提高,部门和行业风气普遍好转,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得到加强,防范腐败的机制初步形成,防范处理法制化程度有新的提高,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进一步得到遏制。
其次,要在解决重点问题和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根据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的部署,当前,一是抓紧查办在查的大案要案,力争尽快取得突破。必须看到,在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严重损害党和国家的威信,必须继续作为查办案件的重点。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论是谁,不论职务多高,只要违反了党纪国法,都要依纪依法予以惩处。各级领导干部对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不准说情,更不准袒护和包庇。要坚决纠正好人主义等庸俗作风,坚决纠正一些地区和部门存在的瞒案不报、压案不查、查而不处的错误行为,对查处大案要案决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二是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取得突破。当前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依然很多,如在一些部门、行业和干部中,以权谋私、与民争利、铺张浪费等问题还很严重。为此,要从坚持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深刻认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重要性。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在部署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时候,明确提出“以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为重点”。其中主要是:(1)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要严格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坚决禁止和纠正中小学校擅自立项、提高收费标准和扩大收费范围的乱收费行为;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政策,严肃查处巧立名目收取赞助费、建校费和捐资助学费等违反规定乱收费行为。(2)继续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要严肃查处药品和医疗器械购销中给予和收受回扣等商业贿赂行为。综合治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过多过滥而引发恶性竞争、药品价格虚高、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虚假药品广告等问题。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认真做好医疗服务中索要和收受“红包”的问题。(3)认真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针对一些地方农民负担较重的情况,要求各级领导机关都不准对农民越权审批收费,不准出台新的收费项目和提高原有的收费标准,不准违规搞突击清欠,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要全面实行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确保农民税费负担逐步减轻。三是在检查监督的体制改革和工作方面取得突破。特别要加强巡视工作,搞好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统一管理的改革试点,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
再次,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保证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抓落实的中心环节,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基本的要求是,责任一定要明确,监督检查一定要到位。要把抓反腐倡廉的工作成效作为评价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那些领导不力、甚至因不抓不管而导致不正之风长期得不到解决、屡屡出现重大腐败问题的,必须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实践证明,只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得到贯彻,工作任务的落实就有了可靠保证;就能够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少犯或不犯错误,犯了错误也比较容易得到及时改正。
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抓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都要坚持从我做起,既要廉洁自律、做好表率,又要敢抓敢管、认真负责,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