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矿局第七工程勘察所 陕西省 西安市 710100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基础工程建设的主要构成,借助对岩土施工现场岩土条件和岩石参数进行考察,可以为岩石工程设计与建设给予相应的基础,由此可见该工作的关键性。文章针对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勘察技术岩土工程勘察应用
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是比较复杂的,是属于一项专业的工作,有着较高的难度,如若使用以往单一化的勘察技术或者是方式,无法判断建设质量的优良与否。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使用,通常涉及大地电场岩性检测技术、多道瞬态面波技术、高密度电阻率技术以及横波反射技术等,这些勘察方式有着自身的优点与缺点,按照岩土工程的真实状况,选定具体的勘察方式进行勘察活动,可以全方位、准确的体现出现场的地质情况,促使勘察结论更为正确,就是因为综合勘察技术有着上述的优势之处,逐渐受到岩土工程公司的高度关注。所以,本文对该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应用的分析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 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分析
目前,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综合勘察技术主要包括大地电场岩性检测技术、多道瞬态面波技术、高密度电阻率技术以及横波反射技术等,各种勘察技术的原理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大地电场岩性检测技术
该种勘察技术的原理表现为:利用太阳风形成的电磁波作为激发场源,采用探测仪点频记录的方式,接收从地表不同深度反射的电磁波信息,并根据接收的电磁波的幅度、速度、电阻率以及转换的类自然电位,判断不同深度下储层性质、岩性等,实现对岩土工程的勘察和评价,大地电场岩性检测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流程如图1所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种勘察技术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地电场岩性检测采用的CYT-VI探测仪的体积非常小,并且重量较轻,便于携带,并且一个人就能够进行独立操作,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噪音、废弃物,不会对自然植被造成损坏,尤其是在野外作业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能够进行随意的探测,通过将探测仪设定在预定位置,调整好装备之后能够进行随时探测,探测深度达10000m,能够探测地层的岩性、矿体、含水层等,并且探测速度非常快,通过对大量测点进行汇总,能够获得勘察地区全面、真实的信息;(2)误差小,CYT-VI探测仪采用平面点测的方式,垂直采样间距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整,垂直测点的间距越小,测量的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3)场源稳定,CYT-VI探测仪只接受大地天然低频电磁波信号,不受地下给水、地下管网、高压电源以及地形的影响,该种特性是其他勘察技术所不具备的。
1.2多瞬态面波技术
该勘察方式的理论就是:借助面波沿着介质表层进行传播,且在各种介质中传播速率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是以瞬态冲击力作为震源,朝着地面传输出面波,在脉冲荷载的作用下会产生波动现象,使用传感器对面波的垂直分布情况进行采监测与记录,之后对采集到的数据采取频散分析方式,因为岩土介质的结构形态、制度条件等与频散曲线的改变规则存在相应的关联,借助研究频散曲线之间的变化规则,可以正确的体现出岩土工程的岩土特征、地质状况等,以实现勘查的目标。该技术在勘察过程中使用的特征涉及:(1)面波的波长存在差异,穿透性也是不同的,按照介质的物理特征与面波波速之间的关系,可以十分正确的体现出勘察点的岩性特点;(2)通常划分成稳态方式和瞬态方式,按照施工现场状况使用对应的勘察方式,其有着较强的适应性。
1.3高密度电阻率技术
该技术是以常规电法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全新勘察方式,该技术的理论为:因为岩土介质的点存在一定不同,在实践勘察阶段中,工作者在勘察点增加电场,之后监测地下传导电流的分布情况、变化情况,这是为了对岩土的性质进行更好的判定。该技术使用供电电极向地下传输直流电流,在监测点建立电厂,改变供电(A级、B级)、测量设备所处位置、大小、次序等,对地下电流的分布情况进行相应的改变,之后监测地面电场的改变情况,可以十分正确的对地表的电阻率进行运算,按照电阻率深度变化规则判定岩土的特征。该技术在实践勘察过程中的使用特征体现在:(1)电极布置一次性实现,如此可以减少传统电法受到电极设定影响产生的干扰,且可以自动化、迅速的监测野外信息,其正确度偏高;(2)能够采取不同的排列方法进行扫描工作与测量工作,可以获取测量点各种地电断面结构特点和地质地球物理信息;(3)完成了对野外参数的自动化采集,提升采集速率与正确度,且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研究,对电阻率进行运算。
1.4横波反射技术
该种勘察技术的工作原理表现为:利用地震波在不同地下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判断岩土特性,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并且在明显差异界面会发生反射,安装在地表的检波器接收反射的波信号,通过计算能够获得反射波的相位、振幅以及速度等,以此判断地下岩性、地质结构等信息。横波反射技术和纵波反射技术相比,横波的抗凹能力更强,并且横波的垂直分辨率更高,传播速度更低,检测的准确度更高。
2 实例分析
本文主要以某岩土工程作为实例,该项目的建设规模达到92543平方米,因为该项目处于某平原和丘地交汇地带,水文环境与地质环境十分复杂,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在正式施工之前进行了较多的准备活动,为了提升工程勘查结果的全面性与正确性,该建设公司使用综合勘察技术,通常涉及多道瞬态面波技术、高密度电阻率技术、横波反射技术,使用的勘察设施分别是:SWS-6型多功能面波仪,垂直地震检波器(4Hz);60根电极,采用二级装置采集数据信息;多次CDP覆盖技术。该岩土工程的桩基持力层为地下40m的碎卵石层,勘察结果如图2所示,借助实际应用能够发现,横波反射技术对碎卵石层勘察、追踪解译的作用最佳,最高密度电阻率技术次之,多道瞬态面波技术最差,基本无法体现出立案时曾的埋深。这样看来,综合勘察技术的各类勘察方式有着自身的优点与缺陷,且适用领域也是不同的,在实践阶段中需按照岩土工程的现状进行相应的选择,这是为了确保勘察结论的正确度。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施工乃至整个建筑行业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勘察技术的先进性直接影响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全面性,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单一勘察技术的弊端,扩大工程勘察范围与内容,更加真实、全面、准确的反映岩土工程岩土性质、工程特点、地质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等,为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可靠、有效的参考,进而保证岩土工程后续施工能够安全、稳定、高效的进行。因此,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必须充分的认识到综合勘察技术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郑国栋.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13(2):95-96.
[2]张铖.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4(15):155-156.
[3]刘春红.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与技术管理[J].门窗,2015(1):235-236.
论文作者:刘学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岩土论文; 技术论文; 电阻率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反射论文; 电场论文; 方式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