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小学的经济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论文,经济论文,韩国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荣辱,而且维系着千家贫富、万户忧喜。尤其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国民的经济素质、经济意识、参与经济生活的各种能力,不仅直接影响着个人的一生,而且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极大的作用。韩国中小学经济教育,从六十年代起步,到八十年代末进行了全面改革和扩充,目前,已具备有了相当规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韩国经济体制转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及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对韩国中小学经济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系统地分析、探讨。
一、韩国中小学经济教育的目标
韩国中小学的经济教育是作为社会课的一环进行的。1987年韩国教育课程改编和第五次教材改革中,除在社会课中大幅度增加了经济教育内容之外,对中小学经济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小学、中学、高中的具体目标做了重新修订。
中小学经济教育总目标: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对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提高青少年的经济素养、经济意识,做一个具有健全素质的国民。
各级中小学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特点又制定了具体目标。
小学经济教育的目标:教育诱导学生从小就关心经济生活,养成良好的经济生活习惯和正确的生活态度;对周围的经济生活产生兴趣,并能用简单的用语来叙述发生在身边的经济现象;培养学生合理地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和素质。低年级(1-4年级)重点放在养成正确的经济生活习惯和形成良好生活态度上;高年级重点放在能够正确理解与经济有关的基本概念,在较高的层次上关心经济生活,培养对经济生活的浓厚兴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与素质。
初级中学经济教育目标: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经济现象有关的基本原理;培养合理地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能用简单的术语说明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解释经济现象;了解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不仅追求个人幸福,而且能够为了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生观。
高级中学经济教育目标:教育学生在经济生活中具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在系统地理解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于韩国的经济现实有较全面、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探索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周围发生的经济现象;具有正确合理的经济意识和素养。
二、韩国中小学经济教育的内容
韩国中小学经济教育的内容均在社会课教科书之内。近几年来,韩国教育开发院受文教部委托,多次修订、补充、完善社会课教科书中的经济内容,并开发了各种教师用指导书和参考书。中小学与经济教育有关的教科书、指导书一共20册。这些教科书中所包括的经济教育内容,按学校类别从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韩国中小学经济教育共分37个单元,322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
小学经济教育内容:1.“选择什么?”;2.“家人吃的和用的”;3.“市场和金钱”;4.“诸事和职业”;5.“我们的经济生活”;6.“健全的消费”;7.“技术和生产的提高”;8.“市场与价格”;9.“我国的经济浪潮和活跃的经济生活”;10.“金钱的使用和银行纳税”;11.“与外国的经济往来”;12.“国民生活的提高”。共12个单元、51个方面的内容。
初中的经济教育内容:分为初级中学社会Ⅰ和初级中学社会Ⅲ。
初级中学社会Ⅰ包括:1.“生活和经济”;2.“家庭和经济生活”;3.“企业和经济生活”;4.“市场和价格”。共4个单元,52 个方面的内容。
初级中学社会Ⅲ中包括:1.“国民经济的循环和发展”;2.“金融和国民生活”;3.“政府的经济活动”;4.“国际贸易和经济生活”;5.“经济体制”;6.“我国的经济发展”。共6个单元,57个方面的内容。
高中经济教育内容:包括高中社会Ⅰ和高中社会Ⅱ。
高中社会Ⅰ中包括:1.“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2.“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3.“市场和经济”;4.“国民所得”;5.“消费与金融”;6.“政府的财政”;7.“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8.“经济发展与福利”。共8个单元,96个方面的内容。
高中社会Ⅱ中包括:1.“合理的消费”;2.“合理的生产”;3.“市场形态和企业活动”;4.“雇佣和劳资关系”;5.“经济成长与生活变化”;6.“国际问题与合作”;7.“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共7个单元,76个方面的内容。
三、韩国中小学经济教育的方法
韩国经济教育在不断更新、扩充的同时,研究、开发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1、KEDI(韩国教育开发院)模式教学法。KEDI经过长期的研究,从记忆效果和学习效果两方面出发,对韩国中小学经济教育的方法,提出了一个一般模式,亦称“五段教学法”,即,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包括不同的内容,具体说明如下。
①计划阶段:授课目标的确认;授课内容的确认;按照学习的实际情况拟订授课计划;资料准备。
②诊断阶段:基本能力的测定;补充措施的执行。
③指导阶段:学习活动的展开(投入→展开→结论)。
④发展阶段:中间确认;补充及深化。
⑤评估阶段:确认是否达到了目标;授课改善之处;教育质量改善之处;资料活用情况。
“五段教学法”概括了一般教学过程,并不是说非此不可,根据教学内容及其特性,应灵活运用,它与其他教育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按学年、学校类别特性进行的教育方法。不同学年(指低、中、高年级),不同学校(指小、中、高中学校),不仅学生的年龄、身体发育、心理特征有明显差异,而且在知识水平、实践能力、思维方式等诸方面也有很大的距离,为此,各不同学年和不同学校所运用的教育方法也应不尽相同。
①小学经济教育的方法:小学儿童正处在玩耍阶段,知识浅薄,缺乏实践经验和实际生活体验,因此,在经济教育过程中,经常以游戏学习法、视听觉媒体活用法、说明式的讲解法为基础,现场观察法和参观学习法等并行,其教育效果甚佳。
例如:小学一年级
单元名称:选择什么
课前准备:吃的、用的、玩具、学习用具、单词卡、童话集等孩子熟悉的东西。
教育方法:游戏法
让孩子们自己自由选择,在选定之后,老师根据选择的情况,做总结发言,告诉孩子们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国家的兴旺发达,从小就应该有选择地发展自己。
②初中经济教育的方法: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求知欲正在旺盛时期,自律性和知识、能力都达到一定水平,但考虑问题的深度不够。因此,教育的方法应以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为基础,调查、模拟、观察法并施,其效果较好。
例如:初中二年级
单元名称:市场与价格
课前准备:市场、价格调查日记
教育方法:问答法、讲解法为主
通过市场调查,学生可以发现商品的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涨有落,然后提出“价格为什么经常变动?”、“市场与价格的关系”等问题,供同学们讨论。最后由教师讲解市场和价格的定义、内涵,说明市场的运营和商品价格是受人们的需求、季节的变化、原材料的价格等条件的制约,不变不行,乱变亦不行。
③高中经济教育的方法:高中学生身体发育已经成熟,思维敏捷,求知欲强,理论基础、知识水平已达到相当程度,他们不仅关心自己而且关心社会、国家,不仅注意学习,而且对自己的未来、前途、职业等亦十分关心。因此,高中教育不仅要注意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且重点应放在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高上。为此,在经济教育的方法上,应以讲解法、讨论法为基础,社会调查法、比较法等多种方法并施,效果会好。
例如:高中三年级
单元名称:经济发展与福利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和进行社会调查,了解过去和现在经济生活与国民物质生活的变化。
教育方法:讨论法、比较法
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到过去和现在,进而由教师讲解经济发展和福利的关系。
3、按学习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经济教育的内容有深浅之分,定义、概念有具体、抽象之分,经济规律有一般、特殊之分,因此,不同的教育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下面仅举二例说明之。
例1:学习经济发展与生活变化时,为了让学生清楚了解经济发展与生活提高的关系,应以讲解法、事例法等为基础,文献调查法、资料收集分析和讨论法等并行。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发生在身边的实际事例,使学生懂得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否则,就无法丢掉贫穷。国富才会民强,这个道理应该家喻户晓。
例2:学习经济体制的基本原理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到自由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经常采用以比较法、事例法为基础、讨论法为辅的教育方法。比较法是高年级学习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在学生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共产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韩国的过去和现在;韩国的经济发展与某些国家的经济失调等问题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讨论,自己判断好坏、是非。这样不仅学到了经济常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判断力。
4、为了提高教育的效果应灵活运用教育资料。教育资料包括指导书、参考书以及各种不同的教育方法所需要的辅助资料或物品。如何准备资料、怎样运用资料是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①资料准备的依据:一是根据学习内容准备教育资料;二是根据教育方法准备教育资料;三是根据不同学年、不同学校的特性准备教育资料。
②教育资料的来源:一是有关部门下发的。韩国为了搞好经济教育,早在八十年代末就成立了教育资料开发研究机构。到目前为止,共有韩国教育开发院经济教育研究室、文教部奖学编修室、全国经济人联合会、民间经济教育协议会、韩国贸易协会、经济企划院、韩国银行、全国银行联合会等8个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各级学校提供与经济教育有关的参考书、指导书及童话集、翻译资料、视听觉资料等。二是自己动手制造的资料。结合经济教育的方法,教师和学生亲自制作各种教育资料,如市场调查资料、家庭消费资料、参观学习资料以及各种玩具、用品等。
③教育资料的运用:在不同的教育内容、不同的教育方法中,运用各种资料应突出一个“活”字,只有在教育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资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韩国中小学经济教育的评估
为了检查、了解和改善中小学经济教育的效果,韩国每年定期地对各学校经济教育的成果进行评估,其具体作法如下。
1、评估对象:学生和任课教师。
2、评估内容:①学习成绩,其中包括各种经济概念、定义的理解;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原理的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成果等。②各种能力的测定,其中包括探求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资料灵活使用和处理能力等。③教师的组织能力,各种教育方法的综合利用能力,教育目标的达标情况等。④各学年、各学校、经济意识、经济技能、经济生活态度的评估。
3、评估的方法:尽管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但评估作为一门科学,它始终与评估对象、评估内容密切相关。韩国经济教育的评估方法,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①试卷式评估:试卷的试题根据经济教育目标的要求而决定,可分为选择题、真伪题、笔答题等。一般以测定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各种定义、概念等记忆性强的内容为主。
②提问式评估:包括面对面的提问、面对面的谈话、或者问卷式的提问等。一般以测定各种能力和技能等深层次内容为主。
③观察式评估:在评估对象未知的情况下,观察其表现,分析、判断其心理活动。一般以测定经济意识、经济生活的态度等潜意识内容为主。
④调查式评估:包括对学生的调查、家长的调查、社会调查等,一般以测定经济教育的效果、教师授课的好坏、社会效应的大小等客观方面的内容为主。
⑤量化式评估:量化式评估是将评估的内容分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再分成几个等级,每个等级用数字来标明分数,其特点是具有直观性、客观性。一般用于内容可分、目标明确、具有量化可能性的综合评估方面。
⑥自我报告式评估:自我解剖、自我认识、自我说长论短,并以报告的方式进行主观性的自我评估。
五、韩国中小学经济教育存在的问题
韩国中小学的经济教育经过二十余年的实践、探索、研究、改善,在培养经济人才,提高国民经济素质、促进民众自觉参与经济生活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然而就经济教育本身,尤其与经济教育起步较早的先进国家相比较,仍存在着不少差距和问题。
1、为了加强经济教育,韩国政府应下放自主权,并制定相应的法规保证经济教育的顺利实施。
1987年教材改编后,经济教育的内容虽有大幅度增加,并把高中社会课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两册,且新设了生活经济科目作为选修课,然而,因政府管制过死,经济教育的发展速度缓慢,经济教育的内容陈旧,从总体上看经济教育的质量不高,与西方一些先进国家相比差距甚大。譬如,美、英的教育制度是地方分权制,特别是英国,教育基本决定权委托给学校以及教师,因此,学校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培养经济人才,近几年来中小学经济教育的比重明显增加,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着手在中小学进行经济教育,现在美国高中已把“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目,在50个州中有17个州列为必修课。日本早已把经济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多次修改教育目标、内容以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2、为了提高经济教育的质量,应该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和在职教师的再教育。
韩国中小学经济教育包括在社会课内,而社会课的内容极为繁杂,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地理等,而担任经济教育的教师并不一定懂得经济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到经济教育质量,为此,当务之急应加强教师的专业化。
①为了保证未来教师专业水平,从现在起,教育大学、师范大学在培养社会课教师的教育课程中,应大幅度增加与经济教育有关的内容,在确保未来担任经济教育的教师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确保未来教师的专业水平。
②为了提高在职教师的经济素质,有关部门应制定出在职教师的再教育计划、并尽早付诸实践。可以通过一般研修、专题讲座等方法使教师受到系统的经济教育培训。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作法。美国以在职教师为对象,集中进行经济教育培训,修业后若达到了规定的学分,授予经济教育硕士学位,获得硕士学位的中小学教师,在晋级、薪金、待遇等方面享受很多优待,回到原校任职的教师不仅会受到校方的奖励,而且对其他在职教师也是一种促进。
3、为了达到经济教育目标,解除后顾之忧,应建立国家经济教育支援体系。
美国为了加强经济教育,联邦政府设立了美国经济教育联合会(JCEE),各州设立了州经济教育联合会(SCEE),在各大学中设立了270余个经济教育中心(CEE),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学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后援体系。日本1966年开始在全国各地设立了经济教育中心。美日两国的经济教育支援体系负责以下几项工作:①随时与学校保持联系,协助学校解决经济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②负责经济教育有关资料的研究、开发、制作、分发;③全面支援经济教育的研究工作和教师的研修;④为发展经济教育筹措必要的经费。
韩国1988年在教育开发院设立了经济教育研究室,负责提供有关经济教育的资料。但是,并没有形成体系,也没有与学校保持经常性联系,更没有在解决经济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此,韩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逐步完善支援体系的建设和为发展经济教育提供物质经费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