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 8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性与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96名患者为研究样本,以双盲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参照组采取间歇性血液净化(IHD)治疗,治疗组采取持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持续治疗时间、少尿期持续时间、SCr、AST、AMS、LPS、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能更有效的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对生化指标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肾衰竭;持续性血液净化;间歇性血液净化;疗效对比
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胰腺组织水肿、出血、坏死的炎症反应,该病还会导致患者多个脏器受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较高,其中急性肾衰竭的并发率为20.57%,死亡率可达75%[1],因此临床治疗时需将遏制病情进展,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作为首要目标。血液净化可清除患者胰腺和胰周局部组织炎症坏死的部分炎症介质和毒素,维持血流环境稳定,对患者预后可起到改善效果[2]。IHD和CBP是两种常见的血液净化方式,临床选择上目前临床还存在分歧,本次研究基于以上问题,对比了这两种血液净化方式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96名患者为研究样本,以双盲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参照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21~82岁,中位年龄51.49岁,病发原因包括7例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12例酗酒,13例高脂血症,16例慢性胰腺炎复发;治疗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20~83岁,中位年龄51.50岁,病发原因包括8例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10例酗酒,13例高脂血症,17例慢性胰腺炎复发。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和排除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本院CT和MRI检查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表现为胰腺脓肿、坏死、存在腹部体征、血清淀粉酶水平异常升高5倍以上;②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病症、恶性肿瘤、肝肾功能基础疾病、耐受性差的患者。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前均与本院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胃肠减压、营养支持、镇痛、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参照组采取IHD治疗:留置颈静脉或股静脉双腔导管为血管通路,透析液选择碳酸氢盐,流量500mL/min,血流量300mL/min,无出血倾向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则不使用抗凝剂。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对脱水量进行合理调整,每次净化治疗时间为3~4h,每隔1d治疗1次。
治疗组采取CBP治疗:建立颈静脉或股静脉血管通路,透析液流量为2000~3000mL/min,血流量120~150mL/min,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对超滤量进行控制,每日治疗10~18h或每隔1d持续治疗24h。抗凝方式同参照组。
1.3观察指标
①持续治疗时间;②生化指标。治疗48h后观察患者血肌酐(SCr)、谷草转氨酶(AST)、血淀粉酶(AMS)、脂多糖(LPS)、少尿期持续时间;③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1.4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卡方检验。P≤0.05表示统计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持续治疗时间、生化指标
治疗组持续治疗时间、SCr、AST、AMS、LPS、少尿期持续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因胰腺自身消化启动的全身炎症,由于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会产生细胞因子级联反击,导致病情加重,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机制为:①胰腺炎会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导致肾脏血管收缩增强,肾脏血管阻力增高,从而伤及肾脏;②患者血中有大量的血管活性多肽释放,其对肾脏的毒性作用会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继发性肾间质、肾小管损伤;③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会导致毛细血管严重渗漏,肾脏灌注不良,出现肾前性损伤;④胰腺炎可引发腹腔室间隔综合征,腹内压升高,对肾脏产生压迫损伤。临床治疗时以控制病情恶化,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减少患者死亡率为主,血液净化治疗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持续治疗时间、少尿期持续时间、SCr、AST、AMS、LPS、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分析为:①IHD属于传统血液净化疗法,通过置换液的弥散作用能清除血肿小分子物质和溶质,但由于IHDIHD清除速度较快,因此会出现毒素波峰和波谷现象[4],血中平均毒素浓度高,不利于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状态,从而会对疗效产生影响;②CBP清除血中溶质的方式较多,例如吸附、对流方式对中分子和大分子的清除效果显著,弥散和对流方式则对小分子溶质有良好的清除效果。此外CBP对细胞因子的释放可起到调控作用,可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多个脏器损伤可起到预防作用,在抢救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时,CBP不仅能清除血清炎症因子,还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肝肺脾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正常[5],因此与IHD相比,CBP治疗后SCr、AST、AMS、LPS等生化指标更接近正常水平,且能少尿期持续时间和治疗时间更短,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综上,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能更有效的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对生化指标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郭建慧.持续性与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的疗效对比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2(1):139-142.
[2]张治.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90).
[3]李翠.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应用持续性和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对比[J].心理医生,2016,22(4).
[4]郭鹏威,林栩,王洁,等.用持续性与间歇性血液净化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2014(14):244-245.
[5]王顺,张丽,戴晨,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7):727-730.
论文作者:杨智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胰腺炎论文; 患者论文; 重症论文; 血液论文; 炎症论文; 疗效论文; 肾衰竭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8期论文;